第三百九十三章 胜利阅兵


小说:明血1641   作者:种十八   类别:历史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131177/ 为您提供明血1641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第二天晨时中,前方来报,周延儒、陈演、林欲楫、李日宣、倪元璐、方孔炤等一众大臣已经从京师出迎。
  朱慈烺下令全军开拔。
  周延儒等人在道边跪拜迎候朱慈烺的依仗。
  朱慈烺却是催马向前,根本不予理会。
  将几十名大臣晾在一边,自行前往城南了。
  这时候周延儒等人如何不清楚,这位殿下暴怒了。
  甚至因此丝毫不顾君臣礼仪,明晃晃的撕破脸,表示了极大的愤怒。
  众人急忙上马跟随其后,殿下可以恼怒,他们却不敢不敬。
  “周相,此番局面不妙啊,”
  陈演有些心悸。
  “非比寻常,只怕这位殿下要弄出天大的风波来,”
  周延儒也是忐忑不安。
  此时此刻两人当然后悔无及,早知如此,何必决战,真是自取其辱,而且给政敌以口实。
  大军再次从德胜门入城。
  京师百姓倾巢出动,迎候大军。
  爆竹声轰然作响,连绵不绝。
  街道两侧商户、百姓自发摆放了不少的吃食。
  京营入城的三万大军盔甲闪亮、战旗飘扬。
  在无数百姓仰慕敬畏的目光中,军卒们腆胸迭肚飘飘然的入城。
  此番是国战大胜,重创建奴,击杀蛮狄十万。
  京营诸军有其骄傲的资格,建奴纵横大明京畿十余年,大明损兵折将,伤亡百姓千万,此番一战大败。
  天下强军唯有京营,这就是他们骄傲的资本。
  朱慈烺仪仗所到之处,掀起一片狂热的欢呼。
  先前的报捷也就罢了。
  通州大败传来,才让京师百姓知道殿下三场大捷多么不易。
  尤其是德州大捷,大明三十年来斩杀蛮狄最多的大捷。
  虽然通州大败让很多百姓对朝廷和军将极为不满,但是丝毫无碍朱慈烺声望的滋长。
  现在京中百姓私下都是赞叹殿下不已,尽言剿灭流贼,驱除鞑虏非殿下莫属。
  因此朱慈烺所到之处,百姓都是发出狂热的欢呼。
  远处的欢呼一浪高过一浪。
  大明门上的崇祯心思复杂。
  欣喜是有的,德州大捷重创清军,清军必须开始蛰伏。
  其实大明早有共识,只要大胜清军一场,杀伤其数万精锐,清军就无法像以往那样肆无忌惮的入寇大明。
  大明就会迎来喘息之机。
  奈何通晓战略是一回事,办到却是难比登天,明军在骑军上的劣势,加上一连串战略上的愚蠢,葬送了数十万边军,却是无法办到这一点。

  德州大捷改变了这一切,建奴注定要蛰伏。
  大明一直希翼的平静期就要来了。
  本来这是狂欢时刻。
  问题是通州大败毁了这一切。
  除了远在南方的京营主力。
  其余明军所谓的强军尽皆出战,结果一败涂地,连半天都没顶住,差点全军覆没。
  而作为决断者,崇祯脸面丧尽。
  相比之下,长子朱慈烺的战绩就越发显得耀眼了。
  此番携大胜回京,却是让崇祯有些无颜,相比之下他这个帝王在军功方面不值一提,都是败笔。
  周延儒等人登上了大明门拜见崇祯。
  ‘你等为何没有随同太子一同入京啊,’
  崇祯奇道。
  “殿下未曾停跸,直接入城了,”
  周延儒回答的时候脸色涨红。
  就任首辅以来,今日是他最为羞惭的一天。
  他算是记住了这位殿下。
  崇祯一怔,当即明白原委。
  他也是讪讪然,朱慈烺发飙怼了群臣,这是怒气未消,不用问对他下令决战的事也是大为不满的。
  一时间,崇祯心中有些怯生生的,有点不敢面对朱慈烺的意味。
  以往,不管怎么窘迫,崇祯在自家子嗣、后宫面前都保持了自己的威严。
  享受他们的仰慕。
  但是这一次德州和通州的鲜明对比,可是让他颜面大失。
  感觉有些不敢见到自家长子。
  心虚不已。
  “就在下面迎候吧,”
  崇祯冷冷道。
  得,把周延儒等人撵下了大明门。
  周延儒等人哪里不知道崇祯羞恼他们。
  没错,崇祯还是那个想法,群臣误他,如果没有这些无能之辈,通州怎么会大败。
  周延儒等人只能无语的下来,在大明门前面候着。
  然后就麻烦了。
  国子监的大票书生也在左近等待迎候京营胜利之师。
  看到周延儒等人立即爆发出一片嘘声。
  狂嘘这些所谓的重臣。
  其实,大败消息传来,这些书生就聚集在大明门、奉天门唾骂周延儒等人为国贼,要他们自裁谢罪,或是立即下野。
  弄得周延儒等人上朝都要绕道而行。
  那是狼狈至极。
  这些狂生甚至敲响了右安门的登门鼓,要宫内陛下发声。
  总之,是各种猖狂围攻闹事。
  因为惨败,京中很多百姓支持这些书生,因此声势极大。
  顺天府投鼠忌器不敢动作。
  崇祯也自知理亏,没有重手打压。
  让这些书生越发张狂。
  现在看到周延儒等人,立即狂嘘不已,要不是此番大捷,大明门下布满了上四卫的皇帝亲军维护,这些人早就冲击过来了。
  饶是如此,相距几十步,这些书生也是唾骂不止,四周百姓也有很多附和。
  周延儒等人黑着脸听着,却是不敢离开。
  这时候他们怎么不明白,陛下这是甩锅啊,让他们在此迎接百姓的怒火,陛下自己的压力就会小不少。
  周延儒、陈演等人越发的不敢轻离,陛下正在羞恼中呢。
  他们就受着吧。
  好吧,这就是一个奇景了,京城别处的百姓欢呼雀跃。
  大明门下众多百姓和书生唾骂一群所谓国贼。
  大明门上的崇祯也为此黑脸。
  马蹄声声,兵甲铿锵,战旗飘动,三千营第一个抵达了大明门。
  李辅明是当仁不让的第一骑。
  每番三千营出现,总是能引起大明百姓的欢呼。
  不说胜利之师。
  只说这些战马如同人一般齐整前行,他们就没见过。
  反正老百姓不知道如何操练军伍,否则这样齐整的军伍必然是大明首屈一指的精锐。
  因此,三千营得到了最热烈的欢呼。
  李辅明志得意满的策马前驱。
  他有资格骄傲,德州一战最后定胜负,就在三千营的两次大战,而且是正面击败了建奴满八旗铁骑。
  这是此前明军从来没有做到的事儿。
  当然,殿下倡导的丰台骑军阵型是首功,但是他的功劳也不小。
  这就是李辅明的底气。
  此番报捷他是第一个踏入大明门的军将。
  李辅明抽出马刀,
  “陛下万胜,”
  一千名三千营将士高举马刀,齐整的随李辅明向左看去,众将士一同大吼着。
  “陛下万胜,”
  登时,下面的百姓士子也都欢呼起来,气氛热烈之极。
  至于那些昏臣,暂时无人理会了。
  崇祯向着下面的三千营挥动手臂,心里相当自豪。
  总算是抵消了一些心中的郁闷。
  接着炮营,步军一一抵达。
  三十门行军炮也是齐整的开进,再次让京师百姓开了眼,原来行军炮也可以随军出动。
  兰阳营、凤阳营组成的齐整方阵更是让百姓们癫狂。
  这些军卒步履一致,数千人如一个整体,哗哗的迈进,看着极其雄壮,让人不禁迷醉。
  这才是大明雄师该有的模样嘛,看着就让人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