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一)


小说:昭禾公主   作者:丫丫头丫   类别:古典架空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128184/ 为您提供昭禾公主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却见景王府中,那小丫头听了,望了一眼那床榻上的人,忙退了下去。
  见她退下关上了门,走远后,这王全书方才躬身向楼之洋道,
  “楼将军恕罪,下官这个妹妹是个乐善好施之人,如今见府上忽来了一个重伤之人,不免有些担心。”
  “不妨事,方才王公欲言之事是?”
  “嗯,如今小王爷与楼将军不辞劳苦,将这粮草运至岷南,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原本下官应当设宴款待才是,只是我这清水源县衙早已没有余粮,这小王爷......”
  “王大人,不必费心,我等自带有御粮在那押运粮草的车队上。”
  “这、不知这押运粮草的车队何时可到此地?”
  “最迟,明早便可到达。”
  ¥¥¥¥¥¥
  转眼,年关将近,
  这日,帝都昌平街道,因这风雨交加,往日繁华的街道此时却甚少行人,
  “驾!驾!驾!”
  只见一膘肥身健的长鬃白马,四蹄翻腾,由帝宫方向飞奔而来。那马背上伏着一紫领红袍,腰佩玄金宝刀之人。明眼人一瞧,便知这是御前侍卫。
  只见水花四溅,零星的几个行人纷纷避让,有那避让不及的难免吃了一脸泥水。
  那马刚至国舅府门口,便被勒停。未等那马的扬起的前蹄落下地,便见那侍卫飞身翻身下马来,手扶宝刀,脚尖点地奔入了国舅府中。
  约莫一盏茶的时间,便见那国舅爷携着珍华郡主走出府门钻入轿撵,与那侍卫一同往帝宫处赶去。
  临街的茶楼上,一身着一体态敦厚,红面青须身着紫衣的男子,伸手将面前桌上一方木质食盒中的粟粉掐丝奶酥糕,小心翼翼地挖了一大勺送入口中,一脸满足地说道,
  “听说了吗?那星逻国主因忽得了怪病,迟迟不来迎娶这珍华郡主,这珍华郡主也不另择夫婿,生生等了三年!”说罢伸出那粗短的三根手指一抖。
  对面一手执白扇的文弱书生,将刚捻起的一抹茶粉放入茶杯,顷刻间,清香扑鼻。只见他不紧不慢地拿起一旁地铜制细勺在茶碗中搅拌起来,问道,
  “忽的怪病?我听人说,那星逻国主是闭门修炼一门邪术,因要炼成这邪术,不能近女色,故而迟迟不肯前来迎娶这珍华郡主。”
  “这?哈哈哈~”那紫衣男子听了哈哈大笑,又道,“这弹丸岛国,能迎娶我东雀国郡主已是几世修来的福气,竟为了练什么邪术,不来迎娶郡主,岂不知这珍华郡主容姿妍丽,玉骨冰机?”
  “说道这容貌,你听说了没,这国舅府的小女儿楼凡凡比其姐姐珍华郡主更甚,据说颇似当年娴妃之仙姿......”
  ¥¥¥¥¥¥
  国舅府中,梨香坞,
  林凡正歪在美人榻上,脸上盖着一把象牙骨黑羽扇。这时一个身影悄悄落在塌边,伸手拿下那羽扇,
  林凡忙睁开眼,道,“谁拿走了我的扇子!”
  那人却不急不忙的,看着那上油亮的黑羽说道,“又是谁偷偷拔了我那仙鸵的护身羽毛,去做扇子?”
  林凡见是花不药,方才讪讪道,“是师父啊,我当时谁,嘿嘿,”
  说罢起身,只觉口中有些干渴,便走至桌边倒了杯茶吃,又道,“师父不知道,这仙鸵的黑羽轻薄,毫毛细密,用来做扇子是最合适的了,师父要是喜欢,这把扇子就送与师父罢,嘿嘿~”
  那花不药将手中羽扇伸来便在林凡头上一敲,道,“油嘴滑舌!我问你,星逻国年后便来迎娶之事,你可知?”
  “年后便来迎娶?”
  林凡将刚端起的茶盏放了下来,一双星眸似秋水含波,那花不药一时竟看愣了,
  “师父?”林凡见花不药好似出神。
  那花不药方缓过神来,道,“哦,正是。”
  “哦,师父特地前来,就是与我说这事?师父什么时候变得对珍华的事这么上心起来了?”林凡嘀咕道,心中纳闷今日师父怎么怪怪的。
  “什么叫珍华的事?难道你不知这和亲之人名是珍华,实则是你顶替?”
  “什么?”
  “你,你当真不知?”
  “师父,你莫开玩笑,我不过就是拔了那仙鸵几根羽毛做扇子玩,师父别生气了,凡凡下次再也不敢了!”说罢将一杯茶递了过来,
  那花不药却推开茶杯,一脸凝重道,
  “这国舅爷招我入府调教你与珍华二人,名义上是给珍华作伴,实际是掩人耳目,教你星逻事务,待到和亲之日,便来一个偷梁换柱之法,由你顶替珍华郡主去星逻和亲!”
  林凡听了这话全身软瘫坐在椅子上,喃喃道,“我......替珍华......去和亲?”
  忽然脑中想起之前种种情景......
  ¥¥¥¥¥¥
  清水源衙门乃是岷南第一清水衙门,因这县令王全书是个清廉之官,不愿与那贪腐之辈同流合污,故而被党同伐异,被同僚孤立。
  连这衙门修葺的经费都拨不下来,落了个穷酸破败之象。那日楼之阳,将胜负重伤的承烨带至此出,心中诧异道,探子明明回报这里是个县衙,不曾想破败至此。
  承烨这二日,已将养过来,因本就不是重伤,那日只不过因是有些失血过多,故而休养了几日。便已能活动自如,查问了赈灾物资分拨之事。
  这日正在这街巷私访,这县令在一旁作陪,眼见那街巷中空无一人,地上到处是破篓烂瓦、碎砖腐木,那老鼠见有人来了竟也不躲,只在旮旯里乱窜。
  承烨见这景象一派萧瑟,心中惊奇,向王全书问道,
  “清水源虽不是大户州县,大小也是个县城,为何这大街上不见得几个人?”
  “王爷有所不知,如今的官场早已腐败不堪。不怕说句忤逆的话,这太子监国,那朝中大臣无不的支持太子一党北伐,为了撵财征战,四处搜刮民脂民膏,加征赋税,这一方百姓被抓了壮丁,加之今年又遇天灾,早已四散逃离,背井离乡!”
  承烨听了心中悲切,,又有问
  “这北伐之事却是不当之举,本王也常常常劝阻父王。只是......”承烨心知这阻止北伐之事不是一时可以解决的,现在时机尚未到,便又问道,
  “这海水年年倒灌,久积民怨,你等作为父母官可有什么法子可治?”
  “据臣了解,这海水倒灌确实是历年都有,臣也曾派人日夜观测,分别于兴月、北业、广屿、龙番、角志五处观察那海水异象。只是,不怎管用,这年海水倒灌,事发之前,海面并未观测道任何异常现象,好似一瞬间便翻江倒海而来,那几个观测点几年下来却未曾发现可以用于预警的现象。倒是有一日,一个渔翁与那观测之人说,曾在夜间出海碰见蛟龙......”
  “蛟龙?!”
  “正是!”
  “如此说来,王大人的意思是,这海水倒灌竟是这蛟龙兴风作浪?”
  “这,依下官所见,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