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馒头粉热销


小说:我家房后有座山   作者:灵武山   类别:社会乡土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127554/ 为您提供我家房后有座山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叶家的磨坊就在场地边上,徐月给合作社弄的磨面机到了之后,叶家磨坊规模扩大,现在改成了合作社的公用磨坊。
  里面两台磨面机、四台一风吹在柴油机的带动下震耳欲耷,二十多个人正被杨老实指挥的脚不沾地。
  在木坊炕干的栗子、被一风吹带皮打成栗子粉,而后再经过磨面机细磨,最后跟白面、玉米粉掺在一起。
  铡成小段的干红薯梗从一风吹中过三遍,然后再用细筛子分成粗细两种。细的拿去制作混合粉,粗的装袋存仓库,牲口冬天上膘可全靠它。
  混合粉的掺拌以千斤为单位,多的话怕搅拌不均匀。叶季特意嘱咐过杨老实,产量可以低点,但质量一定要保证。
  下午杨柳到磨坊时,一千斤搅拌好的混合粉已经装袋。花嫂随意打开一袋,取出一部分,在大眼婶的帮助下,当场制做馒头、饼子,还取出一点熬成稀粥。
  在几十双眼睛的注视下,混合粉很快变成了饭食。灰黑色的馒头、饼子冒着热气,碗中黑乎乎的稀粥竟然有点香甜味。
  这能吃吗?看着面前黑乎乎的馒头、饼子,杨柳刚伸手拿起一个,随即就被叶青抢了过去,拿着就啃。
  香甜中带点青气,除了面有点粗,味道还算不错。叶青一口气将馒头吃完,“味道还行,跟高粮面差不多。”
  杨柳吃一个饼子一个馒头,又喝了一碗稀粥,觉着混合粉蒸馒头的味道最好,炕成饼子又干又糙,最是难吃。
  “混合粉这个名字听着有点别扭,既然适合蒸馒头,那干脆就叫馒头粉吧!”
  杨柳说它叫馒头粉那它就叫馒头粉,靠叶家吃饭的好几百人,叶家当家的一句话,谁能有意见、谁又敢有意见。
  杨老实看着众星捧月的杨柳,褶皱的脸皮笑成了沟壑,“这是按半成小麦、一成半玉米、两成栗子粉、六成红薯粉搅拌而成,既然你觉着行,那就这样定了。
  我大概算了下,就目前的产量,一百万斤馒头粉至少得一个月,要是少磨一遍可能会快点。”
  “爹,阿季让咱们一定要保证质量,宁可慢一点也不能把粉弄糙了,大是大非面前咱不能丢了叶家的脸。”
  嗯!
  杨老实笑着应承,自己闺女是个有本事人,也是个有福人,看着自家闺女过的这般幸福,他做梦都是笑着的。
  进入九月下旬,每天盘龙合作社都会有五六辆拖拉机住县城的粮库送馒头粉。后来粮库主任为了省事,直接将分给各乡镇的单子给了盘龙合作社,由合作社的车队直接选货到各镇粮所。
  于是,在清平县内,盘龙合作社的名头家喻户晓。随着拖拉机队到达各镇,除了卸下大量的馒头粉,还会送给镇领导一些肉干、栗子、鸭蛋等紧缺物品。
  同这些物品一起留下的还有一份物品的价格表,并告诉各镇负责采购的人员,数量大的话,盘龙合作社可以送货到家。
  结果到十月下旬,一百万斤的馒头粉任务完成后,合作社的磨坊不但没有停下,反而比以前更加忙碌。
  除了粮食差额大的几个乡镇用粮食过来换馒头粉,还有很多散户拿自家仅有的粮食过来对换。毕竟吃一顿粮食哪比的上吃三顿馒头粉,吃半饱又哪比的上吃饱。
  到了十一月中旬,周边的县也开始有人过来用粮换粉,弄的杨老实不得不去找杨柳,“闺女,整个九山镇的红薯梗都被咱家收完了,再过几天咱将无粉可卖。”
  当初弄这馒头粉发愁的主要是粮食,谁会想到喂牲口的红薯梗会成为紧缺物资。
  叶季这些天一心扑在学习上,听杨柳向他说起红薯梗紧缺,整个人愣了好大一会儿,“那就让社里的拖拉机跑远点,难道整个清平县还收不到些红薯梗吗?”
  杨柳把账本递给叶季,“十月下旬到十一月下旬,一个月多点,磨坊换出了一百三十万斤馒头粉。
  除去成本与分给两个村子的,咱总共收回四万块钱、三十多万斤粮食。可惜没有足够的红薯梗,年前这一月多恐怕收入会减半。”
  好吓人的数字,叶季放下手中的书,拉过杨柳坐到腿上,“给你干爹去个信儿,就说咱家可以再借给他十万斤粮,算是为政府减轻点粮食压力吧!
  余下的粮食不要动,腊月我要去一趟平上,把二十万斤粮全都换成肉。让你干爹给咱出个证明,省的到那边有人找麻烦,再给咱扣上个走私的帽子那可就亏大了。”
  杨柳靠在叶季怀里,声音软软的道:“不要老是你干爹、你干爹的叫,难听死了!人家楚县长是冲着你来的,认我做干闺女、只不过是找个欺负你的理由罢了。”
  走平是叶季秋收时就计划好的,现在重新提起,让杨柳有点担心,“走平的路很危险,你真的要去吗?山路不通大车,你咋将这二十万斤粮食运过去?”
  抚摸着杨柳的长发,叶季的眼光有点飘渺,“二娃哥已经打通了野狼谷通往西北的山道,并在羚羊跳拉起了吊桥。只要绕过卧虎山,穿过一百多里长的升龙峡,再往前就七八十里就能到平上。
  路早就探好了,不通大车,但是独轮车还是可以过去的,这么大一个车队,安全是没问题的。”
  外面寒风呼啸,屋子里却温馨甜蜜。两人不知在屋里都说了些什么,杨柳出去时脸红的发烫,翘起的嘴角说明她心中已经没有了担心。
  县政府的交易许可证到了九山镇,徐月拿着证明盯了好久,“你说小季用十万斤粮食换了这个证明,他是不是读书读傻了呀!”
  小刘把一份省城的粮肉价格表放到了徐月的办公桌上,“大姐,原来一块二一斤的羊肉现在长到了两块七,一多半的大城市几乎无肉可卖。
  据可靠消息,粮食到了平上,三斤玉米换一斤肉,这一来一回是多少利润。这张交易许可证没有截止日期,若是小季打通了商路,大姐还说小季他傻吗?”
  嘶!
  徐月吸了一口凉气,一来一回几十倍的利润,“他这是在明抢,钻政府跨地区交易的空子。
  不行!老娘穷的饭都快吃不起了,这样的好事儿咱不能让臭小子独占,怎么着也得给咱凤舞的姐妹们捞点好处。”
  小刘冷冰冰的脸有点红,是被徐月羞的,“大姐,咱手上没有粮食。另外小季已经给了咱们很多羊、鸭,再去抢不大好吧!”
  徐月翻眼瞪着小刘,“我就不明白了,你到底是哪头儿的?我是她小姨,抢他怎么了!
  不是……
  我都被你气晕了,谁给你说大姐要明抢,咱是那样的人吗?”
  徐月变脸之快,看的小刘一愣一愣,她突然想起了鲁迅先生书中的孔乙己,现在的徐月还要在其上,至少孔乙己还知道脸红。
  过了一会儿,徐月好像也觉得有点过了,手指敲着桌子,“给他弄一千斤盐,再以镇政府的名义向那个欧阳剑借几辆军车,这么一来咱取他交易的三成不过分吧!”
  三成?
  小刘差点咬到舌头,叶季这次交易的三成至少也得六七万块,这不是明抢,哪啥是明抢?
  一千斤盐值几个钱,借几辆汽车一分钱不花,嘴唇一张一合就到手六七万,抢银行恐怕来钱也没有这么快吧!
  “大姐,咱要的是不是有点多?”
  “多吗?我是他小姨,跟他合伙做生意、难道他不应该多分点给我吗!
  小刘,自从你知道了臭小子的身事,就开始向着他说话,你家不会真跟他有啥关系吧!”
  冰冷的小刘突然有点不自在,明显心里有鬼,“我把证明给叶家送去,顺便把大姐的意思告诉他。”
  “不会真的订有娃娃亲吧!”
  小刘出门时听到徐月在自言自语,脚拌到门栏一个趔趄,逃也似的消失在小院内。
  叶家,杨柳拿到交易证明心中喜悦,但是听完秘书小刘的话,脸上的笑容比哭还难看,再次确认道:“刘姨,这真是我小姨的意思?她还有没有说别的?”
  小刘不敢看杨柳的眼睛,目光瞟向别处,“我叫刘香寒、比你大不了几岁,咱们各叫各的,以后你叫我寒姐就行。
  大姐急需要一大笔钱,她也是急的没办法才会……”
  杨柳对小刘的自我介绍没放心上,脸上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好吧!我会把你的意思转告阿季,成不成还得他决定。”
  接下来的气氛有点尴尬,抢了人家的钱、还想让人家陪笑脸,小刘也觉得有点强人所难,所以勉强坐了一小会儿赶紧离去。
  叶季听杨柳将话说完,眉头轻抖了一下,没有像杨柳想的那样恼怒,脸上反而多了点笑意,“三成!还不算太贪,叫小四去一趟镇政府,让镇政府开一张商队证明,正好咱家也存了一点盐茶,到时候一块儿运过去。”
  杨柳脸色有点奇怪,“你是不是早就料到小姨会横插一扛子,准备好了等着她来占便宜。
  听说盐茶运到平上比粮食还吃香,对换价格更是高的离谱,若是运过去一万斤盐茶,其价值足以超过咱的二十万斤粮食。”
  今年北方大面积粮荒,走平的利润也比往年高,虽说被徐月抢走了三成利,但是算上盐茶的话,他也不算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