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仁义的刘焉


小说:刘焉扶汉   作者:末法的道士   类别:历史军事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126700/ 为您提供刘焉扶汉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果然,任岐还是问了有关清查户籍的事情,本来也没有什么好瞒的,他问什么就答什么。
  “是啊,这黄巾贼攻入成都之后,居然连户籍册一把火给烧了,现在我身为益州牧,居然连成都有多少土地,有多少人口都不知道,任太守你说说这像话吗?”
  刘焉真是一个戏精,这时候将心中的愤怒与无奈完美地在脸上表现出来,就好像烧掉户籍册的人真是黄巾军一样。
  “那是,那是……”
  确实,刘焉作为益州牧,确实不能少了成都的户籍册,不然以后怎么收税?
  以前是根据在册土地和人口来征税,现在什么都没了,总不能让刘焉在路上随便抓个人让他交税吧?
  “任太守啊,黄巾贼也到你的辖区去过,我建议你也在犍为郡清查一次户口,丈量一次土地,看看有没有黄巾贼的细作。”
  “不了不了,属下之前已经查证过一次,没什么问题,而且黄巾贼在犍为肆虐的时间不长,犍为死的人并不多。”
  开什么玩笑,刘焉能够清查户籍而活得好好的,那是因为他是皇帝钦点的益州牧,又手握大军,要是任岐在犍为郡也有模有样搞一次,估计第二天他的脑袋就会搬家,对外还得宣称是家里进了盗贼,导致太守身亡。
  刘焉举起酒杯,一饮而尽,没有继续就清查户籍这件事情讨论下去,而是话锋一转,神秘兮兮地对任岐说:
  “我觉得你是一个正直的人。”
  “州牧谬赞了。”
  “你是什么出身啊?”
  “属下举贤良方正出身。”
  举贤良方正,那就是察举制的意思,中央每年(有的地区每两年)都会派人去各个郡寻访有才有名或者品行端正的人到京城做官,这些人便被称为贤良方正。
  察举制在一开始还能起到为朝廷征集人才的作用,越到后来,各地的贤良方正中世家大族的成分就越多,逐渐演变成“你推荐我家孩子,我推荐你家孩子”这样的情况。
  再到后来,曹丕登基称帝之后,陈群更是将其进一步修改成九品中正制,各地的郡守有名之士给各地的人才分个等级,从上到下一共九品。
  最后形成了晋朝“上品无寒士,下品无士族”的情况。
  “明天我要宣布一件大事,任太守可一定要来看啊!”
  “一定一定。”
  两人就在这样看上去非常友好的氛围之下结束了第一次见面,两个人都喝得酩酊大醉,尤其是刘焉,走路摇摇晃晃,得让李严扶着才能找到自己房间。
  刘焉在一只脚踏进房门的时候,眼中的醉意顿时消散,步伐矫健地走到桌子边坐下,问道:“张肃张松来了没有?”
  “刚才已经派人去通知了,这会应该不远了。”李严关上门,答道。
  过了一会,房门被敲响,李严开门,正是张肃张松两个人。
  “主公,已经安排好了,成都之内所有豪强世族明天都会聚在一起。”
  张肃经过和刘焉的谈心之后,也改口叫了主公,现在刘焉手下又多了一对兄弟。
  “好,大家辛苦了,等我们撑过了这一关,剩下的就没那么棘手了。”
  这是他们的计划,由张肃出面负责联络豪强世族,以“刘焉准备取消清查户籍”为借口,让他们明天统统聚到府衙里来。
  到时候当众宣读奖赏和惩罚的名单,谅他们插翅也逃不出去。
  大义在手,又有足够的武力支持,不怕他们不就范,唯一的变数就是任岐。
  刘焉真的非常欣赏这个任岐,他是贤良方正中为数不多有真材实料的人才,能够统兵打仗还能战胜马相,光是这一点就足以让刘焉选择跟他合作。
  可惜,刚才试探的时候,任岐并不打算跟随他。
  如果刚才刘焉让任岐也去犍为郡清查户籍,任岐答应的话,那他们两人就可以联手对付豪强。
  可惜,任岐拒绝了。
  说明他不想和刘焉合作。
  “你们都回去吧,今晚好好休息,明天还有一场硬仗要打。”
  众人散去,刘焉再一次躺在床上。
  可能是从现代带来的习惯吧,刘焉非常喜欢躺在床上,平常旁边还躺着费盼,这一晃也有好几个月没见到她了。
  也好,她没有跟过来也不是一件坏事,这里很有可能要打仗,成都不可避免会成为新的战场,让费盼呆在这里他还有些不放心。
  想想还有什么事,哦对了,厨房!
  刘焉坐起来往厨房走去。
  他得提醒厨房,只要他在这里住,厨房就不用再锁门。
  刘焉来到厨房,里面男男女女有不少人,有人洗菜,有人搬水,还有的人左右开弓在案板上噔噔噔切菜。
  他们之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比较丰满,或许厨师这个体型是职业遗传吧。
  “咳咳,那个。”刘焉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开口,毕竟这个要求实在有些古怪。
  “请州牧赎罪!”
  所有厨师看见刘焉来了厨房,还以为是饭菜出了问题,一股脑全都跪下,祈求着刘焉能够宽恕他们。
  “恕罪?我恕什么罪?”
  刘焉有些懵,自己明明是来商量事儿的,又不是过来兴师问罪的。
  “你们先起来,别老是跪着,地上脏,”刘焉把所有人都叫起来,接着说,“我不是要治你们的罪,是想告诉你们一声,以后厨房晚上就不用锁门了。”
  所有人互相看了一眼,一人小心翼翼问道:“为什么啊?不关门可不太安全……”
  为什么?
  刘焉最怕人问这个,他总不能说是为了方便某人晚上过来偷吃吧?
  “那个,嗯……你们先说说为什么要锁门吧。”
  刘焉决定要先反客为主,让他们先说,他好后发制人。
  “不锁门容易进贼啊。”
  刘焉点点头,这确实是个好理由,不过再好的理由,他也得想办法盖过他。
  虽然刘焉可以凭借自己的身份让他们强行不锁门,但他并不是一个喜欢以势压人的人。
  “如果真的有人要来厨房偷点吃的,就意味着这个人可能连饭都吃不上,我们就算给他点吃的都可以,怎么忍心让他们空手而归啊……”
  刘焉都转过头去,不忍心看他们的表情,不用说,肯定是用那种看傻子一般的表情看着他。
  刘焉一直没有听到他们的动静,忍不住悄悄看了一眼,没曾想这些人竟然泪眼婆娑地看着他,口中还说着“没想到州牧居然这么仁义”之类的话。
  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整个益州都流传起来一个小故事,说刘焉不忍心小偷空手而归,竟下令不许家人上锁。
  刘焉也不知道怎么辩解,索性不再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