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小胜一场


小说:三国之铁骑南下   作者:妙时尊者   类别:历史军事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125919/ 为您提供三国之铁骑南下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在奋武军大营的门口处,负责营门防守的玄武军主将潘凤接到韩成最新下达的进攻命令之后,当即高兴的不由自主地大喊了一声。
  “嗷~”
  这一声大喊,仿佛将胸中的压抑已久的情感全都发泄出去了一样。
  此乃人之常情,也不怪潘凤控制不住。
  自从韩成成立了玄武军以来,这一战是打的最憋屈的一战。
  玄武军,一身重甲,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武装到了牙齿’的军队。
  创造一个玄武军士兵的价格,最少也能创造五个骑兵的价格。
  单从价格上来看,玄武军的价格已经和青龙军相差无几了。
  然而玄武军只有五千人,而青龙军却有两万五千人,五倍的差距。
  如此高昂的付出,自然也是收获颇丰。
  是而玄武军凭借其刀枪不入,无视任何攻击的优势,在战场上从来都是势如破竹,所向披靡的。
  只有杀的敌军落荒而逃的情况,从来没有被敌军打的落荒而逃的情况。
  然而此战不同了。
  此战好像一艘巨舰在‘阴沟里翻了船’一样。
  玄武军的任务是守住大营门口,是那种不能出击,只能固守的坚守。
  这道命令的本身是没什么问题的。
  毕竟袁绍军的粮食被烧了,鞠义率领的大军肯定是来势汹汹,必然是率先派出最精锐部队攻打大营门口,以最快的速度拿下大营,取得此战的胜利。
  在此种情况之下,玄武军必然会和袁绍军的精锐部队正儿八经的厮杀一番,然后玄武军一步不退,一战成名,自此而后,扬名天下。
  这个‘假想’确实是很完美,但实际情况却并不是按照这个方向发展的。
  袁绍军的精锐部队没来,却来了一群普普通通的刀盾兵。
  这群刀盾兵最普通的地方就是—不和你痛痛快快的打,只是一个个的龟缩在巨大的盾牌之下,然后拼命的往大营里挤。
  你打他们,他们举盾挡着;你砍他们,他们还举盾挡着;你只能拼命的往外推他们。
  这次他们不举盾挡着了,因为他们知道,他们人多。
  五千人推一万人,即使玄武军的将士们个个都体壮如牛,很有力气,但身上的重甲加上拼命的拥挤,还是会让他们十分劳累的。
  况且你将这群刀盾兵推出大营去之后,过了一会儿,他们又回来了。
  还是那熟悉的面孔、熟悉的他们。
  这不是什么战术,这就是赤裸裸的耍赖皮。
  而且还是那种你明知道他耍赖皮,却没招的耍赖皮。
  韩成的最新命令,终于可以让玄武军转守为攻,大胆的去战了。
  既然有了这样的军令,潘凤的声音便在玄武军中响起:“玄武军听令,出营!列阵!杀!”
  玄武军的将士都是高傲的,心中也和潘凤一样憋屈。
  听到了潘凤的命令之后,每个人的双臂仿佛都充满了无穷的力量,一举杀出大营,并在大营外摆开阵势。
  玄武军的士兵们坚信:在相互配合之下,这些耍赖皮的刀盾兵必然会被他们迅速的斩杀着。
  玄武军身后的朱雀军们虽然没有最前方的玄武军们那么的憋屈,但心里也不得劲。
  本来想在‘箭神’黄忠的率领之下,对袁绍军的先锋部队进行一番痛快的屠杀。
  然而,一面面的盾牌,终结了朱雀军的这个希望。
  身为主将且脾气暴躁的黄忠心烦气燥,差一点拿着自己的宝刀冲进刀盾兵中,狠狠的厮杀一番。
  韩成的最新命令很快传达到朱雀军中,即使没有让黄忠率军进攻,然而黄忠还是很满意的。
  毕竟‘眼不见为净’,看不见就不生气了。
  黄忠一边这样的自我安慰着自己;一边带着朱雀军迅速地向后军撤去。
  对于韩成的最新命令,要说最高兴的莫过于后军中的刘豹和扶罗韩了。
  骑兵一直都是用来冲锋陷阵的,很少的情况下可以用来固守大营。
  今天这场是防守战,骑兵冲锋陷阵的优势在防守战中发挥的空间并不是很大。
  故而被韩成安排到后军中。
  刘豹和扶罗韩知道,这一战中,立功的机会不大了。
  最多会在战争将要结束之时,冲出大营,捡点‘剩渣剩饭’的安慰一下。
  这种战况,对于骁勇善战的南匈奴人和鲜卑人来说,是耻辱的。
  但韩成的军令,就是一座大山。
  即使他们感觉没打仗的耻辱在心口处爆炸,也只能默默地忍着。
  突如其来的军令,让刘豹和扶罗韩可以率军出征,堵在心口处的不满意之情绪也随着这正在刮着的柔和的风,向着远方飘去了。
  当刘豹和扶罗韩将消息传达之后,利刃军和尖刀军的众将士皆呈现出一副兴高采烈,战意满满的样子。
  ......
  玄武军的出战,有点出乎鞠义的意料。
  鞠义完全没有想到自己和奋武军的攻守位置竟然会被转换了。
  看着从大营中出来的军队,经验丰富的鞠义便知道了奋武军的打算了,心中升起了一丝丝轻视之意和应对之策。
  轻视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鞠义的鄙视。
  鞠义想道:“若此时在奋武军大营中指挥之人是自己,定然不会采用这种直接出营的方式来对抗刀盾兵。
  因为直接出营的方式,弊端太多了:比如说玄武军的速度慢,追不上一心想逃跑的刀盾兵;
  大营的门太小了,后续的大军跟不上。。。
  而自己会采用更好的方式来对抗刀盾兵。
  比如说:将大营门口两边的‘营墙’放倒,让骑兵迅速出击,绕到刀盾兵身后,对其进行斩杀。
  至于放倒的‘营墙’的防御,可以让玄武军横向展开防守,并令朱雀军隐藏在玄武军身后。。。”
  鞠义的做法,可以很容易的将骑兵,玄武军,朱雀军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而不会像韩成这样束手束脚。
  这就是鞠义鄙视的原因。
  鞠义想到这里,再次感叹道:“哎!看来在奋武军中,也就只有张文远配当自己的对手了。”
  虽然出乎意料的出兵让鞠义有点摸不着头脑,但是身经百战的鞠义在转眼间,就想出了两条应对之策。
  第一条应对之策是令刀盾兵后面的大军直接压上,和奋武军混战在一起。
  虽然奋武军中的玄武军依然十分强悍,但经过和刀盾兵的一番交战之后,体力必会有所损耗。
  在进行交战的话,不需要多长时间便会撤回大营中。
  而混战在一起时,善于射箭的朱雀军怕误伤战友,也发挥不出其优势。
  三大强军去其二,奋武军还有什么战力可言,胜利的天枰必将偏向鞠义一方。
  这是一种按部就班,稳扎稳打的策略。
  第一条应对之策是让刀盾兵继续和玄武军纠缠在一起。
  待玄武军的将士全数从大营门口出来之时,便令刀盾兵赶紧后撤。
  鞠义猜测,奋武军必然会派遣骑兵在玄武军身后出击,对刀盾兵进行一番痛快地追杀。
  因为刀盾兵对奋武军压制的太狠了,奋武军的主将要‘出口气’。
  待追击出一段距离之后,骑兵的速度太快,而玄武军的速度太慢且不能长时间的行军,故而奋武军的追击骑兵就变成了一支军队孤军深入的局面。
  在此时,自己早早安排的大军便将这股孤军深入的骑兵围住,然后痛快的吃掉。
  而奋武军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吃掉他们而没有任何办法。
  在袁绍军的兵力本身就占据优势的前提之下,再次取得如此好的阶段性的胜利。
  胜利的天枰就不是偏向鞠义一方了,而是已经倾斜了。
  两种应对之策摆在面前,鞠义的大脑迅速的思考着:
  “第一种应对之策是稳扎稳打的,但胜面不大;第二种应对之策有一定的风险,但是胜面很大。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在第二种应对之策实行之后,无论此战是胜还是输,都会遭到谋士们的口诛笔伐。”
  想到这里,鞠义便将谋士们的口诛笔伐自动摒弃了。
  因为鞠义一直认为只要自己功劳足够大,足够高,袁绍便不能怎么地自己。
  这些口诛笔伐对自己来说,没有任何意思。
  于是乎,鞠义便在一番思量之后,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第二种应对之策。
  ......
  玄武军出营门的速度确实如鞠义料想的一样—十分缓慢且堵住了后续的大军。
  导致利刃军和尖刀军在玄武军身后等了很长时间才得以出营。
  一出营的两军骑兵,第一眼便看到了朝着自家大营,撒欢地跑的袁绍军的刀盾兵。
  终于放出来的两军骑兵,那里会错过这乘胜追击的机会?
  撒开马蹄子便追了过去。
  韩成身边的司马懿见骑兵朝着袁绍军的刀盾兵追去,不好意思地对着韩成说道:“主公,属下以为此时追击不妥。但又说不出什么不妥来,请主公定夺是否追击?”
  司马懿不是在谦虚,他说的是真话。
  此时的司马懿虽然满腹经纶,但毕竟经历有限。
  故而不能在短时间内判断出鞠义的意图,只是隐隐感觉不妥。
  在出于自己身为谋士的责任和对韩成的信任之情,便将心中的想法说了出来。
  韩成听完司马懿的话后,突然好像想到了什么。
  便赶紧对着身边的传令兵说道:“快!赶紧鸣金收兵!”
  ......
  韩成的反应是很快的,当鸣金之声响起之时,对韩成深信不疑的刘豹和扶罗韩两人便马上按捺住心中的战意,下令迅速撤兵回营。
  即使反应再快,但还是有一部分速度极快的骑兵快要冲到袁绍军的阵地了,也就意味着已经进入了鞠义所设下的包围圈。
  远方的鞠义也隐隐听到鸣金之声,脸上再次显出一番惊奇之色。
  喃喃道:“奋武军已经不是以前的奋武军了,人才辈出啊,真让我刮目相看。”
  随即对着准备就绪的大军下令道:“出击!”
  战机变化多端,一瞬即逝。
  随着鞠义的一声令下,近三千的两军骑兵被袁绍大军所包围。
  扶罗韩正在撤退,忽然看到被包围的军队,心中不忍,转身便要回去救援。
  刘豹死死地拉住他,急切地说道:“兄弟,你回去也是个死,没有任何价值的。我们赶紧听令回营吧,主公会为我们报仇的。”
  经过了这么多天的并肩作战,扶罗韩对刘豹的话还是有几分信服的。
  只见扶罗韩听完刘豹的话后,双目通红,再次调转马头,朝着奋武军大营的方向而归。
  而那近三千的骑兵,迅速的被袁绍的大军所吞灭。
  傍晚时分,双方早已罢战息兵。
  袁绍军这面损失了两千刀盾兵,大多数都是在骑兵的追击下被杀的。
  而奋武军却损失了三千骑兵。
  这一战,鞠义小胜一场。
  没人知道鞠义麾下的八万大军中,到底混杂着袁绍手下的多少势力。
  在辎重营中,有几名士兵是郭图的‘眼睛’。
  他们听从郭图的计划,将白天的战况整理出来,然后派遣一人,骑着快马,悄悄的给郭图送了过去。
  郭图看后,思索万分,便起身朝着袁绍的大营而去。
  袁绍大营中
  郭图义正言辞地对着袁绍说道:“主公,我怀疑鞠义有不臣之心。”
  袁绍正被方城县之事搞得焦头烂额。
  便无精打彩的对着郭图说道:“公则,没有真凭实据,这话可不能乱说啊。”
  郭图故作神秘的上前两步,然后小声的对着袁绍说道:“主公,我刚刚得到消息:在今天的大战中,鞠义并未将人马全部派出。
  只是令刀盾兵简单的攻击一下,做做样子。
  鞠义这是明知道事情紧急而故意拖延,想让主公面子上难堪啊。”
  郭图的后几句话,字字诛心。
  袁绍,极爱面子。
  仗打输乐不要紧,但面子不能丢。
  只见袁绍听后,大声怒喊道:“鞠义,我让你一时,还能让你一世不成?”
  对着郭图怒气冲冲地说道:“你觉得谁能接替鞠义,完成进攻奋武军大营的任务。”
  郭图假装思索了一阵,小声说道:“主公啊,这个时候,肯定是自家人可靠啊。自家人才会为自家事着急,主公让我说一人的话,我觉得主公的外甥高干能胜任。”
  郭图思考的同时,袁绍也在思索。
  当郭图说完之后,袁绍说道:“元才也经历了不少事情了。传我命令,就让元才代替鞠义吧。”
  郭图面无表情的说道:“诺,属下这就去传令。”
  心中却窃喜:“高干啊高干,我可帮了你不少了。这件事情是我谋划的,你可一定要竭尽全力啊。别浪费了我的一片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