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六章 街面上的人多了


小说:农家娇女有点泉   作者:布尚   类别:经商种田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115616/ 为您提供农家娇女有点泉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开元十一年,中秋夜
  自打庆王妃成了质子之后,庆王府就再也没有办过喜事。水印广告测试水印广告测试
  过年过节的喜气都没了。
  十五岁的怀礼,带着十三岁的环礼,出现在院子里。
  两人刚从外祖家吃团圆饭回来,见父王在院子里,看着月亮独自伤神。
  “爹在想娘吗?”环礼问。
  “嗯。”
  “我不记得娘长什么样的了。”
  距离那件事,已经过去了四年多。
  他与弟弟一天天长大,接触的事多了,也就知道为什么娘不在。
  接触的事多了,见的人多了,也就忘记了娘的模样。
  “你跟我来。”怀礼带着弟弟走。
  两人来到书房,跟守卫说:“我进去拿本书。”
  “书房是重地,世子莫要乱翻。”
  “放心。”
  怀礼进入书房,用油灯点亮蜡烛。
  两人走进内侧,怀礼在一处案桌下,抽出几幅画。
  “这是什么?”
  “娘。”
  怀礼打开画卷,“这是爹这些年画的。”
  “这些都是吗?好多啊!”
  “这里只是一部分,还有很多被爹藏起来了。”
  他是世子,经常被带到书房听政事,或是参与政事商讨。
  偶然间得知这处案桌,知道缸里放着的画是娘的画像。
  自打那件事后,娘亲就像是石头入大海,毫无踪迹。
  无论怎么打听,都打听不到娘亲与妹妹的消息。
  “父亲无法排解心中的悲痛,只能寄情于书画。日日描摹娘亲的肖像,这丹青技艺增加了好些。”
  环礼看着画中人,“真美!”
  “我还能再见到娘亲吗?”
  怀礼不敢应答。
  娘亲被当质子,寄居在魏国,但谁也不知她身在何处,也不曾听到她的消息。
  即便是小姑,也没有娘亲的消息。
  有的人说娘亲死了,被魏国人害死了。
  还有的人说娘亲改嫁了,进入魏国皇宫,成了魏帝的妃子。
  众说纷纭,没人知道娘亲在哪。
  长寿妹妹是否还活着。
  “哥哥,我想娘亲了。”
  怀礼拿过环礼手中的画卷好,“我们拿着画去捏泥人,把娘亲捏出来,这般就能日日与娘亲见面了。”
  “好。”
  …………
  中秋节后第二天,大臣们像往常一样上朝。
  大家都在说说昨夜过得怎么样,看了多少新鲜事物。
  或是说说家中孩子们的孝心。
  这些人里,有一个是特别的。
  那就是庆王。
  自打从隆州回来,庆王就挂着一张冷脸。
  这一挂就是几年,世人都忘记了庆王的笑脸,是怎么样的。
  有人会问:庆王怎么都不笑?
  有人是这样回答的:庆王笑过吗?
  将自己娘子当质子送出去的男人,还值得笑吗?
  上朝的鼓声、鞭声响起。
  萧景行率先踏入永安殿,走在前头。
  开元六年的国战,令皇上身受重伤。
  韩佑的反叛,更是伤到了皇上的心神。
  皇上体弱多病,经常卧床不起。
  太子年幼无知,不懂世事。
  只能让庆王成为摄政王,掌管朝中大小事。
  皇上不上朝,庆王代为上朝。
  庆王在皇位下站着,掌印公公大喊:“有本启奏,无本退朝。”
  大小事都是奏给摄政王,在朝堂上奏对也是对,在私下奏对也是对。
  不是特别大的事,朝臣们不想在朝会上启奏。
  坐着说话不好吗?
  非要找罪受,站着说话。
  下朝后,萧景行在永安殿偏殿处理政务。
  如若皇上精神好,还能给皇上说说这些日,朝堂内外的大事。
  没有朋友,没有邀约,没有什么在意的,萧景行在偏殿一坐就是一天。
  无论政事有多忙,他都会按时回家,陪孩子们用晚膳。
  …………
  环礼拿着面人,走出铺面。
  瞧见几个女子,骑马走过。
  当中有少女,有妇人,一个个的穿着劲装。
  稳健地骑马,走过热闹的京都街面。
  “这些是哪家的女眷?女子都能骑马出门了吗?”
  掌柜的躬身说话,“这些可不是哪家的女眷,听说是随商队过来的,来了好几天了。”
  “常常见到她们骑马出行,也不顾众人说什么,我行我素,脸皮厚胆子大得很。”
  环礼笑了笑,“听说我娘也胆大,如若我娘在,必定也是骑马出门。”
  “可不是,若是王妃在,必定也是骑马出门的。”
  环礼不乐了,“我只是说说罢了。若是娘亲在,怎么会骑马出门,自有马车任由差遣。”
  掌柜的说:“王妃年幼的时候,骑的是毛驴。一头听懂人话的毛驴,可神气了。后来骑的是青牛,再后面就是马。”
  “王妃最是爱自由,骑马出门也是会的。”
  “你多说点,我爱听。”环礼笑说。
  掌柜的惆怅叹息,“要说王妃的事,可就多了。今日天色不早,您也该回去了。改日再跟您说说。”
  “行吧。有赏。”
  “谢谢小公子赏赐。”
  这里掌柜的,是当年随着庆王妃,一同进京的东泉村村民,这些年靠着恩露,在京都街头,开了家小铺面。
  想起记忆中的苏三小姐,又是一阵唏嘘。
  只叹造化弄人。
  环礼坐着马车,伸头看街面上的人和事儿。
  “小公子回来了!”
  “嗯,我爹回来了没有?”
  “回了,今日回早了些,怕是在书房考究大公子的学业。”
  “行吧,我去看看。”
  环礼捏着面人,往书房跑。
  进了书房,见哥哥在写字,爹跟一些人商议事。
  那些人见他进去了,都停下不说,纷纷告辞离去。
  “你们都说完了吗?”环礼问。
  “回小公子,都说完了。”
  哪是说完了,只是见小公子回来了,该识趣让些时间给王爷父子谈话。
  手头的事不急,等晚膳过后再来找王爷详谈。
  “爹。”
  “跑到街面上去了?”
  “嗯,放学后去的,没有逃学。”环礼走过去,“街面上多了好些人。”
  “都有什么人?”
  “穿麻裤的,穿花衣的,北方来的,南方来的都有。见有好些女子,她们骑马出门,说话有理有节。奇怪的是买了东西,还跟主家说声谢谢。”
  “卖东西的多谢顾客光顾,说声谢谢也就罢了。她一个买的东西,也说谢谢,这不是主顾倒置了吗?”
  萧景行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