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黄浦江蛟龙发威


小说:转轮藏秘事   作者:熵值   类别:东方玄幻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113938/ 为您提供转轮藏秘事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第二十五章黄浦江蛟龙发威
  金书办厉声问:“怎么回事?”
  林阿原说:“刚才插配重的时候缆绳应该松开,插完第三个配重应该观察一下剩余浮力,只需再插一两个较小的配重微调一下就够了,可是你那位弟兄让再加一个大的。我刚发觉不对劲儿还没来得及说,他已经把缆绳切断了。”
  金书办瞪着眼问身后的亲兵:“谁,谁干的?”
  林阿原看了看说:“不是这四位,还有一个。”
  金书办说:“我们俩就带了四名亲兵,没有了。”
  林阿原说:“也不是我们的人,我们都穿同样的工装,那人虽然也穿工装但跟我们的不一样。我们都说上海本地话,那人说北方官话,所以我以为是你们的人。”
  这时拄着扫帚在旁边看热闹的老大爷说:“刚才割断缆绳的人吗?跑到码头东边跳黄浦江了,喏喏喏,那就是。”
  金书办全明白了,说:“阿四,你拿一根缆绳潜下去,把缆绳拴在潜艇的吊环上,干好了有赏!”然后一招手带着四名亲兵跑到码头东边。果然,黄浦江里有一个人正在奋力往东游,远处有一艘快艇正向这边驶来像是要接应他。
  金书办边跑边拔枪,朝那人甩出两枪,没动静,转身对亲兵喊:“打!”四杆骑枪几次齐射,混黄的江水泛出红色。他们又朝远处的快艇打了一阵,快艇掉头跑了。
  金书办带着亲兵又返回现场,问:“怎么样?”
  众人答说阿四刚下潜一次,说水太深,还没找到,换了口气又潜下去了,金书办急得直跺脚。
  照理说潜艇下潜不应该冒泡。张日新随潜艇下潜后,忽然发现上方的一个安装孔往里灌水,这才是从外部观察到冒泡的原因。这个孔是为潜望镜预留的,因为现在还没安装潜望镜就暂时打进个木塞把它密封了,可什么时候又被人打开了?
  没时间细想,他急忙扫视艇内,见没有合适的堵塞物就脱下外衣裹成一团形成一个塞子去堵那个孔。但由于外面水压大,手稍一松开,水就从布塞四周喷射进来,只好再重新堵住,而且感到水压越来越大,两臂必须非常用力才能顶住。这时灌进来的水已有一尺深,张日新心里暗暗着急:如果灌进的水太多,即使把配重全卸掉潜艇也不可能上浮了。
  这时他感到一次震动,知道是触到江底了。看了看前方的水密窗,外面已经很暗,依稀看到水草和游鱼。渐渐地两臂已累得发抖,全身大汗淋漓。他想用头顶住布塞,小心地用头替换双手用力顶住,还行,这样使两臂休息一会儿,但释放配重的手轮在下边,手够不到。只好用手撑住两侧艇壁,试着用一只脚转动手轮,虽然不太灵活,手轮总算转了,就这样一点一点地用脚旋动,终于把手轮转到极限位置。配重应该已经释放了,潜艇稍稍晃了晃,但显然并没上浮,因为从水密窗看到的还是昏暗的江底,以及水草和游鱼。他意识到最坏的情况还是发生了:由于进水太多,潜艇已失去了足够的浮力。他努力告诫自己:不要慌,不要绝望,他们会救我的,但我能坚持多久,心里实在没底。
  外面的人同样心急如焚,看到阿四浮上来,说找到位置了,喘了几口气又抱着两块砖头一猛子扎下去。
  金书办看到潜艇已不再冒出气泡,不由得心中恐惧:该不是水已经灌满,潜艇里没有空气了?越想越怕,越想越恨,回头对亲兵们吼了一声:“打,接着打!”亲兵们知道敌人已经打死了,再打就是发泄情绪了,二话没说,跑到码头东边又是一通乱射。
  枪声未绝已见阿四冒出水面,手里举着缆绳的一端,喘着说:“快,拉!”岸上的人接过缆绳,把它绕过起重机的吊钩,几个人吆喝着一齐用力拉,不一会儿水面出现搅动,潜艇出水了。又拉了拉,舱口完全露出水面。阿四爬到艇身上,旋动手轮打开舱盖,一会儿看到张日新的手扒住舱口边缘,大家都松了一口气。阿四抓住张日新的手要把他拉上来,试了几次都不行,他两人都已经筋疲力尽了。岸上立刻跳下几人协力把张日新和阿四拉上来。
  二人上岸后金书办从亲兵背着的行囊里取出一大锭银子放在阿四手里说:“赏!”阿四说:“谢,谢大人!”显然牙齿在打战。金书办说:“江底水凉,快去喝点酒暖一暖。”又说:“好水性!若不是江南局需要你这样的,我真想把你带在身边。”顺手拍了拍身旁的一名工人,示意他跟过去照顾阿四。
  金书办又取出一锭银子送给拄着扫帚的老大爷,说:“若不是老伯提醒,险些被那个倭贼逃掉!”
  金书办对张日新讲述了刚才的险情,说已经将暗中破坏的敌人击毙了。张日新对潜艇外面的情形全然不知,只是感觉潜艇下潜的速度超出预期,说:“责任在我,今天的场面有些混乱,让敌人钻了空子,另外也没设计好完备的试验程序。所幸潜艇完好无损,释放配重的操作也很有效,不足的是应该增加一个压力表以便知道下潜的深度。今天下潜的深度大概有三十米,实战中不需要潜这么深,十几米就够了。”
  金书办问江南局的人:“那个搞破坏的人为什么从水路逃走?”
  林阿原说:“我们这里门禁很严,敌人从大门进出都是不可能的,这个人大概是夜里由小舢板送到码头上来的。”
  金书办叹息道:“哎,防不胜防啊!看来咱们的潜艇已经让他们感到了威胁。今天这个敌人已经看到咱们的技术秘密,幸亏击毙了他,否则咱们的机密泄漏出去损失就大了。”他又对四名亲兵说:“这次是我的失误,以后凡是有我想不到的,弟兄们都给我提提醒。”
  事后金书办向李中堂禀报了潜艇试验的情况以及敌人破坏之事,郑都统在旁说已经接到杨春林的密报,知道有三名日间来到上海,所以他已知照江南局加强门禁和厂区巡逻,没想到敌人绕开门禁从江面进来。郑都统又问及事已至此是否铲除井田商社,李鸿章沉吟半晌,说:“我日前已向兵部递交了呈文,明言我们要向朝鲜津浦川增兵,要求兵部补充相应的长途行军装备。你明白我的用意吗?”
  郑都统说:“大人假意泄漏个机密,让兵部的乌依阿知道咱们的动向部署。”
  李鸿章说:“正是。他必然把这消息报知井田商社,井田商社必报给日本军部,如此日军必提前在我沿途部署伏兵伏击我增援部队。”
  郑都统说:“我明白了,大人再调集一支劲旅部署在敌人伏兵的外围。如果卑职没猜错的话这个地方应该是津浦川隘口。待我增援部队通过这个隘口时,敌人以为中了他的埋伏,必对我增援部队开火,但是他万万想不到的是,他的外围已被我包围,正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此时咱们内外夹击,必获全胜。大人,卑职明白了日前您说‘还想利用他们一次’的深意——反间计。”
  经过这次试验,证明潜艇的耐压、密封、潜浮控制等都达到了设计要求。几天后传动系统制造好,装进了潜艇的壳体,磁性定时炸弹也造好了,用专门的卡具固定在潜艇前部。装配好的潜艇尾部有了螺旋桨,顶上有一具简易型的潜望镜。选择在码头以东二海浬外江面做一次实弹爆破试验。爆破的靶船是一艘报废的铁壳货船。
  这一天上午,李鸿章、郑都统、江南局的黄总办都来到制造局码头。参与设计制造的工程师、工人也都在场。负责传动系统设计的工程师吴斌进入潜艇,从里面将舱盖旋紧。由于传动系统是他设计的,他最熟悉,此前已就此次试验的程序对他进行过多次培训,所以他今天很有信心。
  插好配重后潜艇刚好没入水面,只保留极小的剩余浮力。外面的人按约定向舱盖拍了三下,吴斌明白可以行驶了,他踏动踏板驱动螺旋桨,同时操纵升降舵使潜艇下潜,此时水面上只露出潜望镜。从潜望镜移动的速度判断,潜艇的航速比步行速度快些。
  码头上有一个安装在三脚架上的高倍率单筒望远镜是给李中堂用的,其他人都握着双筒望远镜静静地观察。过了约二十分钟大家都看不到潜望镜了,但可以看到靶船。黄总办看了看怀表说:“大约再过十几分钟就能到达靶船了。”此时按原计划潜艇完全下潜,连潜望镜都没入水面了。
  潜艇中的吴斌此时已经很累,感觉像是负重登山。然而也难掩内心的激动,因为这毕竟是一次新奇的体验,而且他今天如能试验成功,必能改变敌我战力的对比,振奋清军的士气。
  潜望镜入水以后就只能依靠潜艇前方的水密窗了,然而江水很浑浊,至多能看出四、五米距离。他尽力保持原来的航速和方向,注视着挂在舱壁上的怀表,十五分钟后估计已接近目标了。他贴近水密窗努力辨识着,感觉左前方水色稍暗,稍稍调整方向,渐渐可以确认,水色稍暗的区域就是靶船。原来刚才行驶方向稍有偏差,又调了调方向使潜艇正对着靶船。
  他停止驱动螺旋桨,利用惯性靠近靶船。他想,如果是实战绝不能与敌舰剧烈碰撞,否则会引起敌人警觉。慢慢地,接触靶船了。“哒”一声轻微的脆响,炸弹的磁铁吸到靶船上了。从此刻开始定时器自动计时,延时是五分钟,这是事先设定的。炸弹碰触靶船的同时,自动释放机构使定时炸弹与潜艇脱离。吴斌立即反向踏动螺旋桨,快速倒车。他紧张得心跳,他知道,稍有迟疑就可能和靶船同归于尽。就这样不顾一切地机械地操作,大约三分钟后一次剧烈的震动把他震倒,并瞬时丧失意识,但却好像并没听到什么声音。
  不知过了多久他清醒过来,首先意识到自己还活着,然后想到任务已经完成了,好像除了皮肤擦伤并无大碍。现在我该做什么?他回忆训练程序,下一步应该卸载配重,于是旋动手轮,很快潜艇浮出水面,前方的水密窗和潜望镜都射进光线,接着他旋动舱盖的手轮,打开舱盖,探出头来贪婪地吸了几口外面的空气。朝靶船的方向看,靶船正在下沉,硝烟还没散净。
  却说刚才码头上众人焦急地估算着时间,举着望远镜专注地观察靶船。终于看到两海里外一团火光、一团黑烟,继而黑烟升腾起来,十秒钟后传来爆炸声。众人一阵欢呼叫好。稍稍冷静下来大家一齐给李鸿章请安道贺:“恭喜中堂大人!”李鸿章则微笑点头捋着胡须,这是他得意时的标准动作。他一生经手过数不清的新式武器,今天这神出鬼没的潜艇显然是他最中意的,他依稀看到了取胜的希望。
  “现在还不急于庆贺,潜艇还没浮上来呢!”张日新说。大家忽然醒悟到爆炸现场还有一位弟兄呢,又重新举起望远镜努力搜索。李鸿章自知老眼昏花,索性站到一边,让眼力好的年轻人用他的望远镜。一阵紧张的等待,忽然有人高喊:“潜艇出水了!”其他人也陆续看到了,稍后有人高喊:“快看,吴斌出舱了!”又是一阵欢呼,并朝着潜艇的方向齐喊:“吴斌!吴斌!”
  黄总办说:“按实战要求他应该自行驾驶潜艇返回一海里以后用渔船接他,但今天是初次试验,破例吧!”于是他关照一声一艘引航船驶出码头。约摸一袋烟的功夫,引航船拖着潜艇靠上码头,众人伸手把吴斌拉上来。吴斌立刻给中堂请安:“启禀大人,卑职完成试验,平安返回。”
  李鸿章看了看说:“你是不是负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