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李老三也是个要脸儿的人


小说:奋斗在开元盛世   作者:匹夫带刀   类别:架空历史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112311/ 为您提供奋斗在开元盛世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洛阳宫城,偏殿之中,一股难言的尴尬油然而生,并且迅速弥漫在一众朝廷大佬的心中。
  因为……
  天子,沉默了。
  有的人,对待不同事件的态度,沉默往往比暴怒更为可怕。
  李老三就是如此。
  别看他今天自从进入偏殿就没个好气,张嘴闭嘴地怼首相张九龄,一众朝廷大佬也根本不当回事,当天子富有四海,对臣工在起码尊重的前提下,说上几句风凉话,哪有算得了什么,谁让张九龄死乞白赖拦着人家回家了呢?
  你仅仅是张九龄,就算是朝堂之上的其他大佬,面对这样的李老三,就跟哄孩子一眼,你闹任你闹,我说不行就不行……这都快成小朝会的日常的了,谁也不当回事……
  但是,李老三这么一沉默,事情就大条了。
  张九龄心里顿时“咯噔”一声。
  他宦海浮沉多年,又担任了大唐首相好几年,能够近距离地接触到天子,算是对李老三知之甚深了。
  李老三这个人,作为天子,起码是合格的,甚至超出了这片大地之上历朝历代的很多帝王,如果真要是给所有帝王做个排序,开元二十四年的李老三,就算不是三鼎甲,也得名列前茅。
  但是,他有一个特别突出的特点。
  好大喜功!
  刚刚登基的时候,倒是还好,毕竟连续历经两场政变才坐稳了他屁股底下的那一张龙椅,李老三就算是再自视甚高,却也多少有一丝敬畏萦绕在心头。
  不过,随着大唐国力蒸蒸如上,短短十多年的功夫,甚至超出了高宗朝的巅峰,李老三就有点要藏不住自己好大喜功的毛病了。
  尤其是在开元十三年封禅泰山之后,这种形势愈发地明显。
  别的不说,就以张九龄的观察来说,李老三的好大喜功,外化的表现越来越明显,比如,喜奢华,好饮宴,爱游冶……比如,越来越看重自己的颜面……
  别看他能在小朝会的忍受,张九龄等一众朝廷大佬的“拒绝”,虽然该甩的闲话一句都没少,但是终究没有以天子的身份强行下令,离洛返京,所谓的那些闲话,只不过是他在表达不高兴而已……
  说到底,李老三还是知道什么事情应该干,什么事情不应该干,什么事情,应该什么时候干。
  这就是人家李老三超出了历朝历代诸多帝王的地方,但凡有一个两个帝王能够做到这种程度,那就可以用“明君”二字自称了……
  但是,可别忘了,他是李老三,他是大唐的开元天子!
  别的不说,如果是开元十三年之前的李老三,他甚至不会主动提出在入冬之前就离洛返京这样“非份”的要求!
  而现在呢,李老三不但提出来了,而且在张九龄已经派了谢三郎提前返京给他做准备的情况下,竟然又提出来要提前回去……
  张九龄为啥死乞白赖地拦着李老三不让走,就是因为他怕李老三的好大喜功,发展得越来越厉害!
  而李老三也是读懂大唐首相的良苦用心,这才将自己不高兴的“表达”,仅仅控制在“甩闲话”上。
  但是,现在,一切马上就要失控了!
  因为谢直!
  或者,明确地说,因为安禄山和谢直两个人!
  现在整件事情已经很清楚了。
  安禄山战场指挥失误,并且临阵脱逃,致使三万边军葬身塞外。
  谢三郎通过朝堂订立的规矩,三堂会审,当着朝堂重臣的面,把安禄山给审下来了,
  李老三却听信身边内侍谗言,不信,并且要释放安禄山。
  谢三郎炮轰金銮殿,带着满朝文武请斩安禄山,才面前维持住了朝堂对安禄山的反叛。
  结果,人家李老三感觉颜面受了伤,即便知道自己的作为,和朝堂订立的规矩不符,也强行把谢三郎轰出了洛阳城。
  然后呢,刘普会等人抓准了机会,走通了驸马杨洄的路子,让咸宜公主在李老三面前哭诉,成功地在李老三对谢直的不满之上,又结结实实地钉了一根钉子。
  要不然的话,杜九郎一个在御史台都混不明白的新晋御史,金銮殿上一弹劾,就能扳倒了在国朝声名卓著的汜水谢三郎?他有那个能耐吗!?
  说白了,还不是一下子打到了人家李老三的“心尖子”上,让天子这个“裁判员”想都没想就做出了“裁决”——
  赦免安禄山!
  就看这个结果,还不知道李老三是咋想的吗?
  他杜九领弹劾的是谢三郎,具体事件是谢直为胞亲姐夫谋求安禄山的偏将职位。
  如果就事论事的话,取消了谢直姐夫的职位即可,甚至下令处罚谢三郎都没有问题……但是,你直接释放了安禄山是个什么鬼逻辑!?
  为啥此事一出,朝堂之上,一片失声。
  因为在谢三郎带着满朝文武“请斩安禄山”还历历在目的时候,李老三做出这样的选择,岂不就是很明确地给自己“找脸儿呢”?他就差明确地说出来三个字了——
  我没错!
  错的是谢三郎!
  结果呢?
  谢三郎在长安东市遭遇刺杀,毫发无损之后顺手还平灭刘志诚叛乱,然后顺滕摸瓜地破获了弥勒教将要祸及整个大唐北方的叛乱阴谋!
  随后谢三郎狂奔八百里!
  要将刘普会的叛乱,消弭于萌芽之中!
  事情到了这一步,孰是孰非,已然一目了然了。
  谁敢说谢三郎错了!?
  那么,既然谢直没错,又是谁错了!?
  张九龄!?
  人家一直明里暗里地保护谢三郎呢!
  满朝文武!?
  人家在谢三郎第二次炮轰金銮殿的时候,可是站在谢三郎的身后“请斩安禄山”来着!
  李林甫?
  这个……倒是有点可能,并在谢直带队纵马洛阳城的时候,是他暗示金吾卫刘朗将,将所有跟随谢三郎从洛阳城返回的金吾卫都劫了下来……
  甩锅给他……倒是合适……
  但是!
  人家李老三乃是堂堂的开元天子,自有自己的骄傲所在!
  明知道没有自己的默许,即便李林甫身为政事堂的相公,而已指挥不动天子十二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