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1、复西行


小说:我可能有点强   作者:江天寥廓   类别:东方玄幻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111951/ 为您提供我可能有点强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但那个时候,我什么都不知道,我随意问了一个士子,或许是戏弄,他告诉我,函谷关那边的世界很好,我应该去走走。”
  “我就从洛邑的西边出去了。”
  “后来,我碰到了一只狐狸,她说要吃我,表面上很凶,其实胆子挺小的,我看她实在是饿了,就喂她喝了点血。”
  “结果,她变成了个女孩。”
  说着话,李和揉了揉狐狸的脑袋,狐狸仿佛会回忆起了两人的初见,那个时候的公子总是憨憨傻傻的,非常可爱。
  她痴痴的笑了笑,然后伏在了李和腿上。
  李和捋着她的头发和兽耳,嘴角含笑的说道:“再后来,我说老者让我出游,将那篇经文映证,并传承下去。”
  “她问我经文是什么。”
  “我就写了一遍道德经,结果,她看了,就呆了一宿,第二天醒来,经文的内容一个字都不记得了,而山野中上千只野兽,一夜之间开启了灵智,向我道谢。”
  李和说道这里,孔子恍然大悟。
  他讶然道:“我说怎么这么熟悉,原来半月前的气息,就是那天所出现的气息,一篇经文竟然可以说尽世间大道。”
  “那老者,究竟是谁?”
  李和回忆的笑了笑,说道:“他把他的名字给了我……叫李耳。”
  “李耳……”
  孔子呢喃着,却不知道这名字,良久,他感慨道:“世间竟然还有这等学究天人的前辈,而我,竟然如同井底之蛙一般,毫不知晓。”
  “先生,能够在之后,将经文与我一观吗?”
  李和答道:“可。”
  “老者将这篇经文告诉我,本意就是为了让世人都能够知晓,其实,这个时代,哪怕是夫子你,应该也记不住全文。”
  “而以后,某个时间段以后,世人都能够看见全文,不知道,这是幸运,还是不幸。”
  “老者曾说过一句话。”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道这种东西,其实就算告知了所有人,所有人的感悟依旧是不同的,特别是平凡的年代,即便看到了全文,感悟出的东西,也不会显现出来。”
  “可能,这是一种悲哀吧。”
  “呵……扯远了。”
  “继续说故事吧,那天,我跟狐狸告别了开启灵智的众妖,狐狸提议说,夫子您是世间最具备智慧的人,肯定能够解答我的疑惑。”
  “所以,我们决定东行。”
  “我们在洛邑救了一个女孩,也见了周天子,我告诉周天子,说藏书室内有道德经的原本,然后,天雷出现了。”
  “藏书室大火,烧掉了一切……”
  “如今乱世,已经成为定局了,大周的江山,气运已经尽了,这点,连上天都坚持着。”
  “直到此时,我还没能找回记忆,不知道自己是谁。”
  “一直到……郑地。”
  “我们在郑城外看到了晋国的大军,千乘之势,人道洪流,感受到那股力量,我体内的一些力量引起了共鸣,强行突破了世界的封锁,让我找回了大部分记忆。”
  “我知道了自己是谁。”
  “伏羲,黄帝,我是第三个……”
  说完,李和浅笑着看着孔子,孔子微微一愣,便立刻站起身来,一揖到底,朗声道:“老朽,见过陛下……”
  李和伸手示意不用,他继续喝了杯酒。
  “夫子是前辈,是享用社稷之人,不该敬我,该我敬您才对。”
  说是敬,但是李和却没有动,或者说,他不喜欢那样,两人就仿佛这个时代的过客一般,友人相逢,一起喝两杯就好。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夫子,您说呢?”
  “哈哈哈,是极!”
  大笑着,孔子不再拘泥于那些,亲手给两人将酒斟满,说道:“夫子,我来到这个时代,应该是有原因的。”
  “或许,关乎我那个时代的存亡也说不定。”
  “所以,我得回去。”
  李和说道这个份上,孔子也正色了起来,他陷入沉思,良久,他才开口说道:“冥冥之中自有定数,或许,陛下可以西行。”
  “哦?”
  “西出函谷,在纯白的纸上,随意落下一笔,后续填充,可以根据这一笔成画。”
  “原来如此……”
  李和明白了,他既然用了“李耳”这个名字,那,该做的事情,也要去做才行,骑青牛西出函谷,将道德经交于尹喜。
  因为,既然历史正文有纪录,那么,尹喜应该是这个时代唯一可以保存道德经的人了。
  想罢。
  李和再次倒了一杯酒,他以手沾酒,开始在木地板上写字,是道德经……
  孔子一见,便屏住了呼吸,全神贯注。
  而狐狸,不知何时,已经睡着……
  只有能让你看见的,你才看得见,不让你看见的,道就在面前,你也见不到……
  落笔生花,字绽金莲。
  一字成而一字消,孔子集中所有注意力观看,连眼睛都不曾眨一下,以他过目不忘的能力,区区五千字的经文,他游览一眼,便可记住。
  更何况一字字的观看。
  可是,就在他看完最后一个字后,他呆在了那里,但是他的眼中,无数景象在翻飞着,李和看着这一切,没有在意。
  只是抚着狐狸的背,望着星空,独自饮了一宿。
  次日。
  紫气东来,天地间第一抹金光打在孔子的眼中,他才回过神来,他面上是若有所思的表情,随后,他闭眼回忆了一下,再睁眼时,竟是苦恼。
  再次回忆,苦恼之色更深了。
  终于,他幽幽一叹,感慨道:“道之所存,吾不得也……”
  李和在旁边微微一笑,问道:“夫子记下了多少?”
  孔子苦笑,说道:“最初只觉得有几个字模糊,闭眼回忆思索一翻,竟然只记得七成了,再次回忆,又只剩三成。”
  “如今,恐怕连囫囵完整的话,都记不清一句了。”
  “看来,我并没有这个缘分。”
  李和说道:“夫子,道,能用明文记录下来,那它是道么?”
  孔子讶然,随后感慨道:“是啊,本来,就不是以文字能够记录的,老子能够以道德经将道叙述出来,本身就是一种奇迹了。”
  “他所叙述的道,也仅仅只是一部分,给我们打开了大门而已。”
  “道的知识浩瀚无垠,我不能得道,是我修为不够深罢了,无需拘泥于经文本身,去领悟道的本身,才是我应该做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