⑤⑥废墟


小说:夜与燕   作者:市丸银的微笑   类别:生活随笔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110487/ 为您提供夜与燕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①哦。。昨天买的是粉条。
  怀念故乡的酸菜粉条。
  送来的就不是粉条,
  和图里显示的也不一样。
  (难道是传说中的,图片仅供参考?)
  ?
  接着昨天说。
  2019,都做了些什么呢。
  熬过一个艰难的冬天,
  便是来写文了吧。
  算是在这里,度过了一个春夏秋冬。
  ?
  六个多月,三十万字。
  如果你问我都写了些什么,我可能说不出个一二三来。
  岁月匆匆如白驹过隙。
  回首过往,一切的一切,仿佛只是一瞬间发生的事情。
  一生中都做了什么有趣、有意义的事情,谁又能说得清呢。
  ?
  而我的想法,自始至终都不曾改变:
  想要用心做好一件事,仅此而已。
  Leaveoutalltherest.
  命里有时终须有。
  ?
  ②前些年特别在意这样一个词:文化废墟。
  想不起来最初是从哪里看到的。
  亦或者是自己想到的?
  ?
  课本里应该没出现过。
  现实生活中认识的人,也不会提这个。
  ?
  先前说过,中国人的自卑,是一种普遍性的自卑。
  而迷茫,也是如此。
  同理,新闻里看到的家庭、社会问题,绝非个例。
  悲痛之余,我们应当认识到,那些极端案例,不仅仅是他人的苦难,也是为我们而鸣的警钟。
  (想到一首BonJovi的《Bellsoffreedom》)
  ?
  至于文化废墟。
  能想到的主要是下面两点:
  城市化带来的远离自然的荒芜,
  与现实到骨子里的人性的荒芜。
  ?
  这两点,可以说是贯穿我的整个生命线。
  下面提一下第一种。
  离开那个四面环山的故乡以后,我便失去了天堂。
  想到几个词,失乐园、Sanctuary、Shelter.
  (第二个词是在BBC纪录片里学到的。)
  随后,故乡的居民区也因煤矿采煤过度,被挖成了塌陷区(这事儿是有预兆的,我在居民区之外的地方见过塌陷区,简直触目惊心),成了我再也回不去的过往。
  ?
  “此情可待成追忆”。
  故乡的山,是未被人类染指的。
  山上有各种各样的生物。
  比如,长得和树枝差不多,在我挎着土篮子采蘑菇时从树上跳下来的呆萌竹节虫。
  ?
  比如,挂在树上的椭球型马蜂窝。
  比如,和长脚蜘蛛很像、腿超长但身体特别小的山蚊子(有一本书叫《DaddyLongLegs》)。
  ?
  还有,人路过时便钻进河里的水蛇。
  每次想靠近看,都会被老爸拎走。
  (这让我想到一个表情包,等有时间去找一下。)
  ?
  有水中的老鳖虫。
  有逃得飞快的花鼠。
  ?
  有野果野菜。
  野菜就不说了,种类太多。
  蘑菇也有很多种。
  山核桃。榛子。山里红。山葡萄。灯笼果。
  还有很多叫不上名字的,有的可食用,有的不可。
  当时还很想知道:为啥松塔里木有松子。
  ?
  而我最爱的,只有一种:圆枣子。
  野生猕猴桃。
  后来见到猕猴桃的时候,以为圆枣子是猕猴桃的爸爸(想到韩国公益广告“我是你爸爸”)。
  就像山里红和山楂、山葡萄和葡萄一样。
  ?
  网上却说前者是后者的变种(想到X战警里的变种人mutant)。
  我就不明白了,难道不是先有野生的,后有人工改良的么。
  嘛,无所谓了。爱怎样怎样吧。
  有些东西还是不要太认真的好。
  毕竟,诸多事情的真相,也不是现在的人所能了解到的。
  不可考(证)。
  举个例子,很多已经失传的作品、工艺、技艺、历史真相。
  想到『广陵散』。
  ?
  继续。
  有山泉。泉水形成小溪、小池。
  池中亦有风景。
  青蛙、蝌蚪、小鱼。
  蜻蜓的幼虫等等。
  ?
  还有水黾。
  这家伙还是比较有趣的。
  竟然可以水上漂。
  曾经花大量的时间试图捕捉,但它比蚂蚱厉害多了,总是无功而返。
  ?
  也有自以为成功就在眼前的时刻。
  沿着小河追啊追啊追。
  最后。在它“筋疲力尽”的时候。
  猜猜怎么了?
  ?
  现在住的地方也大概是山脚下。
  河也不缺。
  但这山这水,没有灵魂。
  正如我从前说的:
  目之所及,除了人类,一无所有。
  ?
  ③拷贝几则文章的节选。
  ?
  文化废墟上的精神呼唤
  百度文库
  人类文化总是沿着社会制度文化、工具理性文化、人的精神文化、情感文化相互缠结而律变的螺旋形的轨迹曲折前行的。因而,在人类各民族前进的历史中总会出现迷茫与困惑的时期。而这个时期总体特征便是民族精神的失落,也就是精神危机。
  ?
  中国为何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文化废墟
  中华静修园
  2018-01-20
  ?
  透过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透过一条条横贯在神州大地上的路桥,透过日益臃肿的大城市,透过占据各大网络媒体头条的娱乐新闻……我看到的是这个民族那贫瘠和荒凉的灵魂,经济繁荣的背后呈现出的则是世界上最大的文化废墟。对于一个有着五千年灿烂而又悠久文化的中华民族来说,近百年来居然没有产生一位能够足以影响人类生活的思想家,这既是不可饶恕的罪过,也是无法接受的耻辱。
  ?
  现代文化的废墟性
  西安交通大学
  2018-10-13
  作者:黎荔
  (想到《天下无贼》里的“黎叔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
  就思想文化而言,18世纪以来不论左派右派都是造反成癖,到了最后,反倒是易破难立,有破无立,遍地废墟,遍地枭雄,人们生活中的自杀、毒品、犯罪、精神病频频高发,价值虚无主义困扰全世界。对于中国而言,传统中国文化,历经二十世纪的诸般烽火劫难,真是庙堂砸尽了,典籍毁遍了,千古流传的国之圣器珍宝被摧残损弃得遍体鳞伤、花果飘零,即使劫灰余烬中还沉潜着火种,霹雳雷霆间还留下深辙和深根,但举目四顾的确早已是一片血火废墟。
  ?
  本雅明以自己天才的洞察力考察了其自身所处的现代社会,并清醒地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我们“当下”所看到的是一个已经不击自败的、支离破碎的废墟文化,这是对现代文化的某种高度概括。这也是现代社会中物质文明虚幻的繁荣背后的真实境地。本雅明深刻意识到,尽管这一文化中包含着太多自我否定和灾难的成分,但是一味的捣毁、一味的肃清是远远不够的,是没有办法解决问题的。要想解决问题,就必须“救赎”——在废墟中对已经支离破碎的总体完整性加以挖掘、拯救、再现、整合、回归。即使物毁人亡,即使往日的岁月了无痕迹,但文化细微处的气息和味道(唯有它们)却在,它们更柔软,却更有生气,更形而上,更恒久,更忠诚,它们就像那些灵魂,在残存的废墟上来回游荡,以它们那不可触之的氤氲,不折不挠的支撑着记忆的巨厦。
  ?
  想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
  想到达利的『永恒的时间』。
  想到林肯公园那首Inmyremains。
  废墟。Ruins.
  想到《Collateralbeauty》里威尔史密斯说的,MayIruinit.
  ?
  ④继续说水黾。
  在以为它已经跳不动了,准备束手就擒的时候。
  哦不,我想想。
  当时的情况应该是,把它赶到绝境,比如水洼的尽头。
  ?
  人家。。。
  飞了!!!
  ?
  好家伙,还有这种操作。
  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飞的好高好远。
  仿佛在说,“爷玩腻了,拜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