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 大乱斗(改)


小说:明末大神棍   作者:汃大叔   类别:两宋元明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105915/ 为您提供明末大神棍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皇帝的反击彻底激怒了士林清议!
  就在李淳元等人被捕入狱后,两百多名士子集体来到文庙前静坐,高声诵读石灰吟!
  任何时代都不缺乏激进者,特别是当女人出现在其中时!
  冲突的升级源自于一名激进的青楼花魁的加入!
  一开始,这两百多士子的静坐仅仅只是表达他们自身的抗议。但随着这名清倌人的到来,她脱下华丽的衣服,摘下精致的首饰,卸下脸上的铅华,当着所有人的面向这群儒生盈盈下拜!
  “奴家亦读圣贤书,胸中也存浩然气。特此洗净铅华,请诸位义士受小女子一拜!”
  她的话彻底点燃了年轻人的热血!
  青楼女子尚知大义,堂堂七尺男儿,怎能无动于衷?
  于是,一些被女人点燃了热血的年轻人开始加入静坐的行列!
  有儒商开始给他们送来食物,更多的青楼女子也受到感染,开始自发的前来嘘寒问暖。
  荷尔蒙在这一刻狠狠的冲撞,男人们更加热血沸腾!
  雪片一般弹劾万历的奏章飞入内阁!张居正愁的头发又花白了几分!
  这是阳谋,赤裸裸的阳谋。
  万历已经冷静了下来;他发现自己还是上了敌人的恶当。
  敌人根本就没有能力发动叛乱,只是用气势吓唬自己,使得自己自乱阵脚。
  放人是不可能的,一旦放人,皇帝的威严将荡然无存。仍由儒生们闹事也不行,一旦时间长了,天知道会引发怎样的动乱。
  事到如今,只能一条路走到黑!
  按照正常情况,只要万历不惜背上一个暴君的千古骂名,以雷霆之势直接抓捕这群闹事的儒生,整个局势也能得到控制。
  人民是健忘的!
  但冯保出手,自然非同凡响!
  当天下午,张四维便以内阁次辅的名义接见了儒生代表。
  并当着所有人的面宣布,朝廷必然会给儒生,给士林,给天下百姓一个交代!
  内阁次辅公然表态支持,这无疑是一个十分鲜明的信号,皇帝的作为已经引起了朝廷内高层的不满。
  于是万历皇帝的名声开始迅速从无德向桀纣转变!
  张居正尝试过发动他能控制的士林清议来扭转局势;但他忽略了一个现实性的问题,任何时代底层人民都会对高层怀抱强烈的嫉妒和不满!
  资源总是有限的,绝对公平的社会要么是原始社会,他们没赶上;要么是共产主义社会,他们赶不上。
  不公平必然存在,社会财富分配不均也是最自然不过的现象。
  正常情况下,主流言论将这种不均定义为个人能力之间的差异!你没人家有能力,自然没人家有钱。
  但是一旦将高层的道德光环剥离,贫富不均的原因就会从个人能力的差异转换为不公平。
  没有人愿意承认自己不如别人!我为什么过得不如别人好?因为高层不道德,所以不公平!
  皇帝打击造反言论有错吗?没错!
  但是你万历皇帝统治的社会里,我没能力娶隔壁的二丫,反而是那个脑满肠肥的地主儿子娶了二丫!所以我就不喜欢你,反正我已经是社会的最底层了,如果换个皇帝说不定我能过得好一点?
  万一打起仗来,说不定还有机会趁乱抢了隔壁张大户家的闺女过过瘾?
  所以张居正发动的士林清议那怕叫的震天响,但老百姓不喜欢听你们这些朝廷喉舌说的话,叫破了喉咙也没用。
  傍晚时分,五军都督府正式出兵。五千京营士兵将文庙团团包围!
  文庙喋血事件就此爆发!二百孔孟门徒惨死文庙广场,数千百姓受伤!
  一旦消息传开,必然举国哗然!届时不管潞王贤不贤,也会有无数人高举他贤明的旗帜!
  冯保这是给万历挖了一个不得不跳的大坑。可以说,万历和张居正此时下手越狠,他们死的就越快。
  但这种时候,万历和张居正已经别无选择!只有用血淋淋的屠刀震慑一切不和谐的声音!
  谁敢炸毛,就杀谁!
  一次性杀两百多儒生,这在大明朝除了靖难之后的朱棣干过以外,连嘉靖都没敢干过的惊天大案。
  这一次士林清议彻底控制不住了!
  万历暴虐,残害忠良,不当为君!
  十二个用死去的儒生鲜血写下的大字高高挂在国子监的大门前!
  “继续抓!”万历和张居正几乎在同时下达了命令!
  如狼似虎的锦衣卫番子冲向国子监!
  国子监内,几十名儒生汇聚在一间密不透风的小屋内。
  油灯散发着呛人的气味,豆大的光点,只能依稀映照出众人的轮廓。
  “达同兄不可莽撞啊,如今天子无道,鹰犬横行,妖仙祸国,正是暗无天日之时。若是出去了,只能白白流血牺牲!”一名儒生声泪俱下的说道。
  话音刚落,一名圆脸的年轻书生豁然起立,朗声道:“古之拨乱,无不从流血而成。今大明尚未痛彻骨髓,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此痛,当自达同始!”
  一番话说的铿锵有力,熹微的光辉洒落他的身上,在烟雾的折射下,竟然在身躯外勾勒出一抹光圈,神圣庄严。
  “达同兄,国家危亡,大厦将倾!当存有用之身啊,赶紧走吧,我们为你阻拦鹰犬!”另一个儒生长叹一声,焦急的说道。
  “论治国,我不如太安;论文才,我不如怀远;论风骨,我不如子希;故君行其难,我行其易;唯一死以报国朝养士之恩!”他哈哈大笑一声,推开房门!
  耀眼的阳光刺痛他的双眸!但他昂首阔步,走向狰狞的锦衣卫番子。
  “我便是书写长幅之人,姓楚,名封,字达同也!”
  “又是个脑子有问题的狂生,呸!”为首的锦衣卫百户不屑的啐了一口:“走吧,跟我们去北镇抚司走一遭吧!”
  楚达同一撩衣袍,忽然对着所有泪眼汪汪的同窗恭敬的拜了三拜:“明年清明再会诸君,告辞”
  “达同兄,高义!吾等愧不及也!”众儒生也长施一礼,齐声回应。
  大明朝堂陷入自靖难以来,最激烈的大乱斗。这次大乱斗名义上是为京城儒生喋血事件,实际上却是守旧派借此为由对张居正改革的一次猛烈反击。
  就在此时,传令的太监也终于抵达昌平县河堤!
  京城有变,皇帝急诏英国公回师勤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