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新朝通宝


小说:徐福大帝   作者:九月雷鸣   类别:架空历史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105097/ 为您提供徐福大帝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这是新朝的钱币吗?”
  徐福的眼睛睁得很大,他半天都没有说话。
  一枚直径约三厘米的铜币,赫然出现在徐福面前。
  铜币颜色鲜亮、泛着青铜特有的青光。足见其含铜量之高。
  圆形的制式中间,有一个长约一厘米的正方形开孔。
  这是完全按五铢钱的标准,设计打造的,铜币四周是“新朝通宝”四个小篆字。
  如果单从重量来看,一枚五铢钱和一枚新币相当。
  但五铢钱的含铜量,却不济新币那样实诚,这一点徐福是知道的。
  徐福从一开始就在关注久立铸币的进程,他每天都会亲临铸币的现场。
  扎八是按皇上的意思,进行整个铸币流程的,包括铜币上的文字和自身的重量。
  徐福还参考了五铢钱上的纹饰和图案,他建议久立做出一个飞雕的头像。
  “飞雕意味着新朝,鲲鹏展翅的远大抱负!”
  扎八会意,皇上的这个创意,是绝对的高大上。
  “我们的新币要货真价实,将来与汉朝做贸易,新币要打败五铢钱!”
  徐福的眼光真的很深远,他的抱负也是何其远大啊!
  徐福准备将铸造的第一枚新币,在新朝开始“巡展”。
  一来想展示新朝的风采,二来也是为了广泛征集百姓的意见和建议。
  新币用红色绸缎包裹着,它的创造者扎八,也穿上了节日的盛装。
  扎八完全有资格享受英雄般的礼遇,徐福一手塑造了这个光辉的形象。
  徐福要借助新币巡展的契机,再去一次台湾岛和哈立群岛。
  两座从外族手里顺利接管的宝岛,需要一次提振人心,鼓舞士气的事件。
  新币应该完成这样的使命。
  崇明岛首先进入了这次欢庆的仪式,一枚小小的钱币,能承载这样厚重的历史使命吗?
  人们应该普遍有种体验,你的手伸进了自己的衣兜,掏出了本国的货币。
  在异国的土地上,开始随意购物。
  那种被外国人尊重和认可的感觉,一定是充满着满足感和自豪感的。
  如果你不信,假如有一天,你拿着人民币,走在美国的街头。
  你可以随意买来自己想要的东西,那时候,你便会认可了。
  将来新朝的货币一旦发行,新朝内部也会很自然的建立起,一种自由平等的市场交易环境。
  大家对彼此的劳动成果,要进行有偿的买卖,这无疑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徐福还想到,新朝掌控了货币,便可以对百官进行封赏。
  官员们有了钱,就要去购买一切所需,而不是全部依靠朝廷来“买单”。
  论功行赏、奖罚分明,从此便可以用货币来定量,这无疑又是一大进步。
  “总之,钱真的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啊!”
  徐福的心里豁然开朗了。
  他开创了一个“阳光朝政”,也切实感知到了文明和进步,带来的新生力量。
  徐福向百官提议道:
  “怎么认识钱,如何使用钱,这是摆在每个臣工面前的新问题。”
  “大家要集思广益,我们要把新币,真正用在该用的地方,把它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皇上圣明!”
  百官对徐福的高瞻远瞩,无不敬佩万分。
  “翁丞相,徐福近日便要再次出海。”
  “请丞相会同诸位臣工,共同制定出新朝的‘币制’,以振朝纲。”
  徐福的意思,是要制定出一部“经济法”,其核心便是货币立法。
  这也是“依法治国”的初始意识形态,值得肯定。
  翁仲完全明白皇上的意图,他决心尽快完成此项重任。
  赵明建造的又一艘大船试水了,这个消息,来的正是时候。
  按照新朝的规划,“东方号”留在光明岛,“挑战”号和“梦想”号,要去远航。
  它们要分别驻守在非洲海岸,以及哈立群岛。
  将赵明新建的大船派驻在台湾岛,而相对老旧的“复兴号”便留守在崇明岛。
  五艘超级大船,分别驻守在新朝的各大岛屿上,新朝整体的布局,已经形成。
  以大船为核心,成群的战舰为纽带,将五座大岛遥相呼应地联系了起来。
  徐福和翁仲又盘了一下“家底”。
  “光明岛拥有战船2000艘,将士4000人;崇明岛有战船2000艘,将士6000人。”
  “非洲半岛有战船1000艘,将士2000人;哈立群岛有战船2000艘,将士5000人。”
  “台湾岛有战船1000艘,将士5000人。”
  新朝目前拥有5艘超级大船,8000艘战船,和军队22000人。
  而人口已经达到了20万人左右,这个规模已经不小了。
  徐福充满自信地对翁仲说道:
  “丞相,再过五年,新朝的人口要达到三十万,大船二十艘,战舰五万艘。”
  “军队的人数也要达到五万人的规模。”
  “皇上的魄力如此之大,定能鼓舞大家的士气,创造更大的成就!”
  翁仲感到非常的振奋,他完全相信这些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皇上,造船的任务,我有百倍的信心,但‘造人’的本事,我却没有啊!”
  赵明开起了玩笑,他对未来同样充满着信心。
  “呵呵,赵将军的话,不是危言耸听,这也是一大挑战哦!”
  徐福深知,要“造人”,这不是光有雄心壮志,就能够完成的。
  “人口政策”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战略问题。
  “目前,我们要对内解决婚配问题,让新朝适婚男女都能成家,不能有‘剩男’和‘剩女’。”
  “已婚夫妻要鼓励生育,多子多福,新朝要有奖励生育的政策。”
  “还要不断与外族联姻,并不断开疆拓土,继续扩大新朝的版图。”
  徐福对解决“人”的问题,依然充满着自信,也有着很明确的方向。
  翁仲感到了很大的压力,皇上的眼光和智慧远超过了自己。
  而且皇上看到了更远的未来,他的胸怀可以包容天下,显然自己的格局,已经不够了。
  但翁仲依然充满着信心,他要全力以赴落实好既定的方针和战略。
  所以,徐福的这次远航,是规模空前的。
  他要随行带着四艘大船,和近千艘战船,人员二千多名,各种物资补给上万斤。
  这样的规模,看上去确有“倾巢出动”的感觉。
  赵明的家底,也被皇上给掏空了。
  然而,赵明是开心的。他造出来的船只,全部用在该用的地方了。
  这恰恰说明,他造船的水平和质量,能够得到皇上的认可。
  当然也可以经受住各种考验,这难道不是好事吗?
  “呵呵,‘赵记’船舶,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这是我赵明最大的光荣啊!”
  赵明看着空旷的船厂,他的内心无比的自豪和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