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携风带雨过江龙


小说:梦回前世当教主   作者:笔覆春秋   类别:传统武侠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99580/ 为您提供梦回前世当教主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夜深人静,万籁俱寂。
  相思河上,一袭红衣飘荡,只见那道身着红衣的倩影踏水而行,携带着身下的一抹红衣倒影,衣裳在晚风中飒飒作响,向前方的黑暗中掠去。其倩影如鬼魅,若幽魂。
  晚风萧瑟,月影朦胧。在河流两岸的花草树木中,暗藏隐逸着数百道身影,伴随着相思河上那道红衣身影的脚步,上百道身影悄然跟随在河流两岸的黑暗中,在两岸的黑暗中发出窸窸窣窣的轻微响声,顺着这条相思河,一同向姑苏城内涌去。
  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悄然飘落一片翠绿柳叶,在河面上泛起丝丝涟漪。
  身着一袭红衣的倩影点水而至,玉足踏过一片飘落在水面上的柳叶,溅起些许微不足道的水花,倩影转瞬间消失在原地,点落几道涟漪后,瞬息间留下一道红衣残影,向西方急速掠去。
  这当今天下江湖,若是论起轻功之玄妙高深,莫过于飞檐走壁、踏水而行。
  先将相对而言更加玄妙些的踏水而行抛开不谈,单论相比来说要粗浅些的飞檐走壁而言,若想修成也极为不易,在当今楚国江湖中,仅飞檐走壁之武夫,便足矣称得上是世间少有、万中无一了。
  这句话并非是说所谓飞檐走壁的轻功境界有多么高深,实际上,将当今江湖势力逐渐式微的楚国略过,翻开史书,放眼数百年前的武国江湖,莫说是区区飞檐走壁、踏水而行,即便是传说中上天入地、御剑西来的绝世轻功,也并非是异想天开、天方夜谭。
  致使当今楚国江湖的实力如此不济之原因,其一自然是当今楚国推崇科举制,重文轻武;其二则是中原江湖在历经百年变故之后,早已千疮百孔。
  当数百年前的武国被楚国灭国以后,历代楚国皇帝自先帝开始,励精图治,汲取武国亡国的教训,一直以来都在刻意打压江湖势力,大力推崇科举制,就是为了避免天下百姓以武破禁,有朝一日揭竿而起、起义造反,诸如大动干戈派兵镇压一方江湖门派的事情数不胜数;将一些江湖中的先人前辈费尽千辛万苦之下,所撰写出的珍贵武功秘籍的孤本收集而来,当做邪书妖术焚烧的惨案更是馨竹难书……
  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即便某些江湖前辈身负绝世神功,却因为太过醉心于武学,自然重文轻武,对那些百无一用的书生之流嗤之以鼻。而这些武林前辈、江湖高手虽然一个个看似身负神功,光鲜亮丽、逍遥自在,实际上大多都是斗大的字不识一个的文盲,所以即便是一身通玄神功足以独步江湖、纵横武林,但是若想将这一身神功绝学传承下去,只能收取弟子言传身教。可是在这尔虞我诈人心叵测的江湖中,若想寻到一位即对口味又有根骨悟性的弟子,无异于大海捞针,大多时候只能多收取些弟子碰运气,又不能每一个都不遗余力的去言传身教,之后当对自家弟子的心性与成就不满时,也为时已晚了。
  而若是将一身神功撰写出一本武功秘籍的话,不就能将一身本领传承给后人了吗?
  直到此时,这些平日中自诩一身武功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武林高手,才会想起那些百无一用的书生秀才来,这些武林高手虽明知自己是不可能撰写出武功秘籍的,但仗着一身武功高强及在江湖中的优越地位,恳求亦或是逼迫些羸弱书生之流,还不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当然,这些武林高手其中自然是有不屑跟书生来往、自己边识字边撰写神功秘籍的。
  须知,一位江湖前辈所肩负的神功,往往是立身之本,不足与外人道也,所以当某些武林高手千辛万苦求人或是逼迫人撰写出武功秘籍之后再杀人灭口的,也不在少数。毕竟行走江湖摸爬滚打多年到出人头地,哪个不是刀尖上舔血、争凶斗狠走来的,都知晓一个道理,只有死人才不会让人夜长梦多。
  可想而知,若是江湖前辈恳求来一位学识不凡的书生儒师,见那江湖前辈的确是真心实意后,专心撰写,还是能撰写出一本正儿八经的武功秘籍的,最起码不会误人子弟;而若是不择手段的逼迫一儒士来,若是那位谋划的江湖前辈是心思缜密之人还好,不怕那被逼迫的儒士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亦或是偷偷在所撰写出的武功秘籍中动些手脚,试图危害修行此武功秘籍的后人……
  而若是某些江湖前辈、武功高手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之人,原本斗字不识又异想天开,想要自己动笔撰写武功秘籍的,那便真的是荼毒、祸害后人了。
  试想一下,江湖中一籍籍无名之辈张三,在历经种种磨难与机缘之下,得到一本名为《上九拳经》的神功秘籍,习得之后,突然在江湖中声名鹊起、名动一方,从地痞流氓成为江湖中的一位大佬巨擘,成为传奇。
  李四听说了张三的传奇故事之后,心潮澎湃奋发图强,也学着张三历经种种磨难与危机,又机缘巧合之下,得到了一本名为《天地第一最强无敌大神拳》的拳法之后,如获至宝,夜以继日地专心修行,没多久便走火入魔、经脉寸断而死……
  孙五听说了李四的故事之后,汲取教训并引以为戒,将费劲千辛万苦又加上机缘巧合之下得来的《葵花宝典》与《辟邪剑谱》仔细研读,翻开《葵花宝典》看到第一页上赫然写着“欲练此功,挥刀自宫”之后,当即放弃,心想我一堂堂正正的男子汉大丈夫,还能为了独步江湖、天下无敌沦为无鸟太监不成?随后翻开《辟邪剑谱》,考虑到这本武功秘籍的名字正气,一看便是名门正派的功法秘籍,毕竟其中有“辟邪”二字,便练开了《辟邪剑谱》,十数年后,一位东厂孙公公横空出世……
  总而言之,因为种种缘由因果,导致无数神功断绝传承,不得已之下,被岁月掩埋在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只有在民间市井闲言碎语的传说中,才偶然能听闻到一些传说中的神奇轻功:
  道家,《梯云纵》。
  佛门,《水禅流》。
  儒道,《逍遥游》。
  ……
  而如今在这条相思河上踏水而行的红衣倩影,所修行的功法便是幽冥教传承数百年的无名残篇,这无名残篇虽因为传承久远,故而不知来历底细,但其中涉猎颇多、包罗万象,其中所撰写的功法,虽然残缺不全,但也极为玄妙,却晦涩难懂,若不是有幽冥教教主亲自教导她、为她解惑,单凭那本无名残篇,旁人若是冒然习得,无论资质悟性如何,都难逃走火入魔、经脉寸断的凄惨下场。
  作为幽冥教圣女,红衣女子自然知晓主要原因,只是因为当初撰写此无名残篇之人,字迹着实不堪入目,宛若鬼画符般,导致此书虽然是一整本秘籍,因为保存完好,所以毫无破损痕迹,却只能看懂一部分,故而谓之无名残篇。
  而作为幽冥教的死对头青龙帮,多年来的明争暗斗之下,自然是知晓有此无名残篇的,故而在联合各方势力将幽冥教一举击溃后,首当其冲地夺得此无名残篇,之后只是象征性的收取了些银两兵器,剩下的武功秘籍、金银财宝都让其他势力瓜分了去。
  此次这位红衣魔女前去刺杀那位青龙帮帮主,主要还是取回那本无名功法,其次才是取得那陈青龙的项上人头。
  相思河上。
  身着红衣的蒙面魔女手持三尺长剑,踏水而行。此长剑的品相也极为不俗,乃是当今江湖玄兵榜榜上有名的神兵利器。
  只见那身着红衣的女子面色冰冷,眼神凌厉,浑身煞气逼人,伴随着她的行进,身旁两岸的河边处不断追随着阵阵窸窸窣窣的响声。
  即便是现如今幽冥教已不复当年的辉煌,更是隐隐有一蹶不振的迹象,难以再与一家独大的青龙帮抗衡,但一位夺命魔女再加上荆州数百位前来助阵的江湖儿女,一时间可谓是补足了幽冥教一方的劣势局面,摇身一变,成为一条威风凛凛又当之无愧的过江龙,携风带雨地向姑苏城内掠去。
  ……
  身着蓝衫的王家少主站在这座楼阁之上,迎着刺骨的寒风,俯视着暗夜下的姑苏城。
  蓝衫青年身旁,站有一位腰配大刀的粗犷汉子,后者恭恭敬敬地站在青年身后,压着声音开口道:“少主,今日王家该如何做?”
  青年遥望向东方,依稀听得到从那边传来的惨烈厮杀声。
  “如何做?”青年苦笑一声。
  “爷爷可真是给了我一个棘手的问题啊……”青年望着东方,无奈道。
  腰配大刀的汉子竖着耳朵听着远处传来的厮杀声,一时间口干舌燥,偷偷望着身前那身着蓝衫的青年,等待着他的命令。
  是与那魔女孤注一掷,还是同那陈青龙有始有终?
  腰配大刀的汉子眼睛中突然多了些紧张,紧咬着干涩嘴唇,静候着身前那青年的下令。
  要知道,整个姑苏城王家,都被那位老家主托付给这蓝衫青年了,连带着王家上上下下,足足数百户人家一家老小的姓名,都拿来给这王家少主做赌注啊……
  身着蓝衫的青年紧闭双眸,脚下一软,身影从楼阁上落下。
  佩刀的汉子并未因此心急如焚,连忙出手搭救这位自家少主,而是依旧见怪不怪地站在原地,静候着那青年的回答。
  瞬息后,一位身着蓝衫的青年飞檐走壁向东方而去,唉声叹气着,丢下一句:
  “原地待命!”
  楼阁上,佩刀的汉子呼出一口气,开口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