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相思河处忆相思


小说:梦回前世当教主   作者:笔覆春秋   类别:传统武侠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99580/ 为您提供梦回前世当教主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洒满月光的道路上,两道身影并肩而行。
  身着一袭粉色长裙的苏晴竹开口道:“其实公子有所不知,方才奴家与公子所途径的那条河流,名为相思河,是一条非常古老的河流。传说在很久以前,在这条相思河附近,并非像如今这般荒无人烟,而是足足生活有千百户人家……”
  姜北目不转睛地盯着苏晴竹的侧脸,微微低着头,竖起耳朵认真聆听着少女的话语。
  “那时,这条相思河还名为断江。无人知断江两岸的百姓从何处来,好像自从有了这条断江之后,他们便在这条断江两岸繁衍栖息着,世世代代过着男耕女织的平凡生活,一代人老去,又伴随着一代人新生,生生世世,仿佛是永无止境的轮回……”
  “而这条江水之所以名为断江,主要是因为这条断江恰好将两岸百姓隔开。而这条名为断江的江水也名副其实,不知从何处而来,更不知要到何处而去,若是站在断江旁放眼望去,只见江水浩瀚而磅礴,并且水势湍急而凶猛,断绝了两岸百姓的来往,故而被称之为断江。”
  “断江之凶猛,举世罕见。尤其是在多雨时节,这条让两岸百姓既爱又恨的断江经常携风带雨,肆虐两岸百姓的房屋与庄稼,让两岸百姓敢怒不敢言,毕竟若是离开这条他们赖以生存的断江,再想找到另一条适合栖息生存的河流,殊为不易。”
  “起初,两岸百姓为了治理这条凶猛断江,可谓是无不所用其极:有费力挖沟渠引开水势的、也有取巧将家搬远些的、更有甚者一度废寝忘食的求神拜佛……可这些办法对那条断江而言,并未起到任何作用。到最后,断江两岸的百姓别无他法,不得已之下,只能逆来顺受……”
  姜北低头沉思着,忽然眼眉间闪逝一丝疑惑,开口问道:“苏姑娘,方才小生并未看到那条相思河如何凶猛啊?”
  “公子莫要心急,且听奴家细细道来。”苏晴竹柔声回道。
  “一条断江,让两岸的百姓天各一方。在这片被一条江水所隔绝的两岸百姓中,一直流传有一道世代相传的古话,那便是‘宁惹鬼神,莫招断江’。起初有些两岸的后人对这句古话很是不以为然,嗤笑先人前辈们是无能之辈,故而崇尚懦夫之行。不久以后,即便是在两岸百姓中的老人们苦苦劝慰哀求下,那些自诩为水性极好的人们却对老人们的劝说嗤之以鼻、置若罔闻,之后跃跃欲试地试图去横渡那条断江……”
  “而断江之长,衡天量地。断江之深,九幽黄泉。岂是区区凡夫俗子能够违逆横渡?果不其然,两岸百姓中前前后后动身之人,皆一去不返、十死无生。自此,而后很多年,断江两岸的百姓再也无人胆敢试图冒犯这条断江,只能老老实实将‘宁惹鬼神、莫招断江’这句古语世代流传下去,并时常伴有些许鬼神志怪等莫须有之事,就是为了避免有后人再去不知死活的去自寻死路。”
  “即便是两岸百姓中世代流传这句古话再加以鬼神之说,初衷是为了后人好,可世事难料,需知人心复杂叵测,往往越是加以防备打压,结果便越是难以抑制……”
  “相隔断江的两岸百姓中,一少年一少女便在同龄人的怂恿与自己着实好奇之下,闯过断江两岸的禁制,互相在断江处相见,他们相见之后,既兴奋激动又害怕恐惧,因为两岸百姓都互相说断江对面的人们是魔鬼是妖魔、是披着人皮会吃人的妖怪——可这两人在断江两岸却并不害怕,因为相隔断江两岸的老人们还说了,断江的江水是守护庇佑他们的神水,可以保佑他们不会受到对面妖魔的侵害……”
  “他们相见,到相识,只不过是半日时间而已,一开始这两人先是互相丢石头、杂物,毕竟只要是砸到了对方,便是打伤了‘妖魔鬼怪’的英雄,回头若是说出去,可是能受到不少同龄人崇拜的,而这两人又出于年少心性,不屑编造撒谎,只能老老实实的丢石头砸对岸的‘妖魔鬼怪’,不曾想断江之宽阔,即便是那少年用尽了力气,也不过是堪堪丢过断江约莫一半宽度而已。至于断江对岸那少女则更是不堪,丢出的石头连断江小半距离都没有,还被对岸那少年大声嗤笑道原来吃人的妖怪也不过如此……”
  苏晴竹取出竹筒,饮了口清水,在姜北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下,继续讲述着这个故事:
  “那少女自然不服气,大喊着反驳道原来所谓的妖魔也不过尔尔,丢石子连区区断江都丢不过,还好意思身为妖魔鬼怪,然后扮了个鬼脸,气的断江对面那少年捶胸顿足,不停埋怨自己真是没用,竟然被妖怪嗤笑,到最后竟然委屈的失声嚎啕大哭起来……少女很是诧异,心想原来妖魔也会哭鼻子啊,之后便听得有些烦,本还着让断江对岸那少年说些他们妖魔趣事的少女,只好耐着性子大喊着安慰那少年,说你还小啊,当你有一天长大了,一定会伤到我……”
  “那心智简单的少年果然破涕为笑,大声喊道你这妖女给本少侠等着,总有一天你会让本少侠伤到的,随后便大大咧咧的傻笑起来,让断江对面的少女很是诧异,心想原来所谓的妖魔就是二愣子啊……”
  “这相隔断江的少年少女便时常在断江岸边相见,并时常诉说些两岸人家之间的趣事,互相感觉原来妖魔鬼怪的生活跟我们这边差不多啊。于是,在这条断江的‘庇佑’下,两人都心照不宣的时常来断江两岸隔岸交心,到最后,两人在明知对方是‘妖魔鬼怪’的情况之下,竟然仍是相生情意。”
  “就这样,两位隔江相望的一女孩一少年便因此相识,他们从相见到相识到相知到相恋再到相爱,都是相隔这一条断江……”
  “日出月落,转眼数年匆匆而逝。当初相隔两岸的少年少女已经长大成人,少女亭亭玉立,少年如松如竹。他们此时便像是牛郎织女一般,而那一条断江便如同在他们之间所相隔的银河,而他们又不像是牛郎织女般一年只能见一次面,他们时常能隔江相望,并显得脉脉含情、郎情妾意。而他们却没有像牛郎织女般浪漫唯美的鹊桥,所以相爱的两人只能相隔着那道断江天堑,终日叹息。”
  “但可喜的是,两人每天还是可以隔江相见。而好景不长,断江两岸的百姓都知晓了此事,知晓了有人竟然胆敢与妖魔相爱……”
  “断江两岸的先人们只是世代将这句‘宁惹鬼神,莫招断江’流传下去,并且时常编造污蔑对岸百姓的鬼神志怪之事,以打消后人对断江对岸百姓的好奇与向往,到最后,后人将这些世代相传的话语信以为真,而知晓实情的先人前辈们却早已入土为安、轮回转世,所以无人能告知后人事实的真相。”
  “与断江对岸的妖魔鬼怪相爱,用断江两岸百姓的祖话来说,便是罪孽深重、罪该万死,但凡有人胆敢越过这道雷池半步,后果将不堪设想。而出于人性本善与怜悯,少女被禁足在家,而那少年则更是险些被打断双腿。之后两人连牛郎织女都不如了,数年之间都没有再见过一次面,而两人的爱意与思念却是如野草般,无论被如何欺压抑制,也会疯狂蔓延增长。到最后,少女整日郁郁寡欢、痛不欲生;少年则终日面黄肌瘦、行尸走肉。两岸的百姓各将两人的反常状态都怪罪于对岸的妖魔。终于有一天,两岸百姓围着断江隔江对峙,宽阔浩瀚的断江终于被无数石子弓箭所横跨,互相向对面的妖魔杀去。”
  “那一战过后,两岸的百姓各有伤亡,因为各有死伤,少女难免被亲友怪罪。而少年被百姓送上战场,被至亲好友们告诫一定要亲手杀掉那名妖女,否则那些为他死去的亲朋好友们如何在黄泉之下死得瞑目?”
  “到最后,那相爱的两人在断江两岸相见,少女凄惨一笑,少年默默无语。到最后,少女取下弓箭,大喊着你已经长大了,快来杀了我吧……”
  “即便是那少年如今已经长大,有足够的力气将石子丢过断江,却再也没有斩妖除魔的兴致了,因为……他爱上了这个妖怪。”
  “即便是少女的弓箭足以百步穿杨、横跨断江,最终也没有射出箭矢,只是隔江与那少年默默相视,笑容悲凉。”
  “两人相视一笑,心有灵犀的跳入断江,以死殉情。”
  “血水染红了断江,也将两人的衣裳染红……”
  “到最后,传说是一位长安书院的君子偶然途径断江,知晓来龙去脉之后,站在断江岸边吟诗作赋,以祭奠那两位跳江殉情的恋人。那一日,乌云翻涌,风雨欲来,断江狂暴,那位君子迎着狂风,站在断江岸边,一首《轮回》吟罢,转瞬间晴空万里、断江不断。”
  “到最后,断江逐渐变得温顺、柔和,两岸百姓逐渐接触来往,之后共同搬到断江上流的九儿巷中,而这道断江也被人们更名为相思河,以此祭奠那两位殉情之人。”
  “传说,那被心爱之人的血染红了衣裳的两人,还会时常在月圆之夜出现相思河之上,伴随着一袭红衣随风飘摇,如牛郎织女般跨江相见……”
  姜北心惊肉跳,毛骨悚然。
  因为方才他所见到的那道踏水而行的身影,也是身着一袭红衣。
  苏晴竹轻描淡写地瞥了一眼身旁的姜北,后者此时身影战栗,面色煞白,明显是被吓坏了。
  苏晴竹伸出素手,轻轻抓住姜北的手腕,后者的脸色这才缓和了几分。
  皎洁月光下,苏晴竹美眸中闪逝一丝狡黠的笑意,开口柔声安慰着身旁的姜北道:“公子莫要担惊受怕,不过是偶然见到区区鬼物而已,奴家认为,若是公子能整日苦读圣贤书,浑身浩然正气长存,区区鬼物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