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停止与结束


小说:不在秦时做咸鱼   作者:老潺   类别:衍生同人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97568/ 为您提供不在秦时做咸鱼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杀人的感觉很糟糕。”
  张良重新站在小圣贤庄的土地上,他看着脚下的厚厚积雪,脚踩上去发出咯吱的声响,十分清脆,然后便深深地陷进去。
  他手里拿了一把模样很特殊的剑,是荀子所赠,被称作:‘凌虚’。
  于风胡子的剑谱上排名第十。
  张良对于这样的名次排行没有想法,唯一觉得奇异的便是自家老师荀子。
  ——他哪里找来的这么多名剑?
  荀子虽是儒家文派,被他看中的弟子一旦最后走了武派的路后,荀子几乎都会赠剑。
  似乎这里面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张良不知韩非有剑,以为文派的弟子不带剑。
  “这般有趣。”
  这是张良内心的想法,从闭关的凌波上山出关后,他其实剑法仅仅略有小成,相比起盖聂卫庄这样从小就开始练剑的人来讲,张良已经错过了最佳习武的年纪,哪怕天资足够聪慧,想要在这一途上有所造诣仍旧需要漫长的时间磨练。
  入山学剑,出山便杀人。
  有劫匪欲行凶,张良出言劝导,劫匪不听,于是张良出剑见了血光,吓跑了这群乌合之众。
  其实他自己也被吓得够呛,当初劫匪走的时候,他握不稳手上拿捏的剑,从来没有亲手杀过人的张良,内心明明不害怕,但身体却诚实得让他难受。
  忍了许久,最后没有吐出来。
  “子房回来了,怎么不进去?”张良前脚才到,荀子后脚就牵着黄牛从他旁边经过,他随口与自己的学生打了个招呼,却见张良低头拱手,怅然道:“老师,我杀人了。”
  荀子点点头,丝毫不以为意,指着黄牛对张良饶有兴趣道:“你看你看,老夫今年和秦小兄弟一同给这头小黄牛做的衣服,它这个冬天不冷了,下着大雪也往外边儿走,每天带它出去溜溜,人精神也会好很多。”
  张良听到荀子的话有些错愕,语气更加痛苦。
  “老师……我杀人了。”
  这与先前那句话的意思并不完全相同。
  方才当他出关后第一次看到荀子时候,说这句话主要是带着寻求安慰和开导。
  现在是埋怨。
  荀子领着张良一路向小圣贤庄中走去,嘴上问道:“你杀人,杀的什么人?”
  张良不假思索,直言道:“子房杀的作恶多端,为非一方的人。”
  荀子咋舌,又问道:“儒家不提倡随意杀人,尤其是亲自动手杀人,事前你该和他们好生说理,何必动刀动剑?”
  张良叹道:“若是学生能够说服他们,也就不必做这样见血光之事了。”
  “你不杀人,你学剑做什么?走什么武派?”
  荀子开始质问,然后数落。
  “当初问你学文学武,你想都没想就说学武,现在看你这样子是后悔了?”
  “真丢人,抄书去吧,为你这轻佻浮躁的心态好好赎罪。”
  他话里的语气一点不严肃,却让张良的心中莫名轻松些许,或许荀子玩笑式的话正是他需要的答案。
  杀人不是过错,他做了正确的事,也使用了正确的方式,到底是自己的心态出了问题,并非是行为上的错。
  “老师,学生还有一事想请教老师。”
  张良跟在荀子的背后,不快不慢地走着,伸手抚摸在黄牛的屁股上,惹得黄牛回头对他哞哞的一直叫,似乎是告诉他光天化日之下,别太放肆。
  “你说,我听着呢。”
  张良闻言开口道:“是否只有战争才能停止战争?”
  荀子回头看着张良许久,骂道:“让你去凌波上山悟剑,你成天都悟的什么玩意?子房,你今年十七了,不是十六岁了,该懂事了!”
  张良见荀子面色大变,急忙颔首不再多问,进庄后便同荀子道别,然后去了自己的院子好生打整。
  这里不像王宫贵族,也不是那玲珑苑的等风月之地,别的学生除去每日学习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没人会帮他一直打理。儒家并不是只读书,文派在这一方面的发展比较侧重,武派则在礼乐射御书数均有建树,重点朝什么地方发展仍要靠学生自己。
  荀子身份在儒家十分尊贵,但他极少去干涉武派的学生做法,无论是从政又或是去经商等等……
  荀子目送张良远去之后也没有回自己的院子,他绕行了一圈路过石桥,到了秦沚的住处,将小黄牵给楚香兰,自己背着手慢悠悠地坐在秦沚旁边,接过他递来的热茶,一口饮下。
  “子房小家伙出山了,就这么点时间,他成长得可真快。”
  秦沚听着荀子的感慨,不由得笑道:“能让您老人家这般语气,想来他是做了什么让您觉得忐忑,不明白不了解的事情了。”
  荀子用脚稍稍推了推面前地上的积雪,笑眯眯地说道:“没错,他问我:是不是只有战争才能结束战争?我没有回答他,因为我不知道我的想法会带给他怎样的影响……这些个学生什么都好,唯独太信任自己的老师,如果我说什么他信什么,这对他来讲是不是反而不好?”
  秦沚理了理荀子的话,偏头道:“荀子肯定比我会做老师,也知道怎样因材施教,我比较感兴趣的是,荀子对于张良的疑问,抱有怎样的观点。”
  荀子抬了抬眉头,缓缓道:“他这句话不对,子房说的是‘停止’,而不是‘结束’,既然是‘停止’,自然要求两方都得以保全,而‘结束’的意思是大可以最后只剩下一方,甚至同归于尽,战争没有办法‘停止’战争,只能用来‘结束’战争。”
  初时听来荀子的这番话很绕口,但稍微仔细一想便能够明白其中含义。
  “所以荀子是担心自己的这‘战争可以结束战争’的想法会成为张良日后从政挑起天下纷争的借口?”
  荀子点头。
  “如果他从政时候天下还没有一统,仍旧是剩下的秦,齐,燕,魏,楚,那么老夫担心子房会成为战争的前奏。”
  秦沚笑笑,抚手道:“如果战争能够结束战争,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毕竟荀子你自己也承认了,战争不能停止战争,但凡天下一时没有一统,就永远会存在打仗的契机,不是每一代君王都没有野心,想想秦国。”
  “既然无法避免,早开始,早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