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储位之争


小说:最强帝王养成系统   作者:重启路人甲   类别:架空历史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94799/ 为您提供最强帝王养成系统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最强帝王养成系统正文卷第一百零二章储位之争“为什么突然要弄出这样的事情来?”方浩对此有一些不能理解,“难道朝廷就不怕边关生出乱子来吗?”
  “有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哪里会管那些?”
  池旭冷笑着说了一句,言下颇有几分不以为然。
  “谁的利益?”方浩忍不住问道。
  “储位之争……”
  池旭低声说了一句。
  方浩脸色一变,不敢再问了。
  现在的皇帝,已经有六十多岁。
  做这份工作的人,基本上寿命都不是特别的长,平均寿命还不到五十岁,也就是说,到了他这个年纪,已经可以死去了。
  确实,这个皇帝身体已经衰弱得很,离死也不远了。
  目前朝廷最重大的事情,大概就是接班人的问题。
  这是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方浩觉得还是不要问的好。
  “本来就已经立下了太子之位,可是有些人非得要搞风搞雨,凭空生出很多变乱来。”
  方浩没有问,池旭却主动说了起来。
  看起来他很反感朝廷做这样的事情。
  也看得出来,他确实是将方浩当成自己人了,对他说道:“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有些人想废掉现在的太子,另立齐王为太子。他们属意的那一位大将军人选,正是齐王之母郑妃的长兄。”
  “这不是乱来吗?”方浩一惊,“朝中大臣怎么能够容许外戚拥有这样的权力?”
  太子是皇后所生,几岁的时候就已经确定了太子之位。
  只是皇后死的早,皇后娘家的势力又很普通,而郑妃的长兄郑绪在几年前和戎突人的战争中也立下了不少功劳。
  战争结束之后,作为外戚,也被解除了军权,不过也给他封了侯位,虽然不是世袭的侯位,不过也已经相当了不得了。
  但是封了侯,没有了军权,也就是一个贵族,没有资格参与到权力的角逐中去。
  那些文官们对于那些外戚都看得很严,一般情况下,不会给他们多大的权力。
  郑绪本来出生在将门,但是因为在战争中立了比较大的功劳,职位一升再升,让朝廷那些官员们感觉到有一些不安,所以在战争之后就将他解除了兵权。
  这就是朝廷正常的操作。
  可是现在,竟然会让这个外戚来当统帅三军的大将军,掌握那么大的权力,让方浩非常的不能理解。
  外戚专权,从来都是祸乱之源。
  池旭道:“废储是大事,必然会引起朝野动荡,他们就想着握住军权,这样就可以镇压四方,而他们那一派系,能够在军中拥有一定威望坐得上那个位置的,也就只有郑绪,他本来就已经封侯,成为正一品的大将军,也说得过去。”
  “但是,让一个外戚拥有那样的权力,难道朝廷里面就没有人反对吗?”方浩问道。
  “当然有人反对,要不然,郑绪都已经是大将军了。”
  说起这件事情,池旭显得有一些得意,显然他也是反对这件事情的人。
  他向方浩细说起这件事的内情来。
  这个提议是尤登阁尤大学士提出来的,他是内阁次辅,在首辅大人不怎么理事的情况下,他就是权力最大的那一个,又身兼吏部尚书,在朝廷中朋党众多,拥有着很大的势力。
  当年裘伯贤就是因为不知忌讳,喷了他,结果被贬到巩县当一个九品的主簿。
  他对太子不满,可能原因在于太子的老师是他的政敌,怕太子登基之后他的老师入阁成为首辅,所以想着要换储。
  换储那么大的事情,一个搞不好,就会引起朝野动荡,所以他就想着把郑绪推出来掌握兵权,不只是成为禁军首领,还是尧国所有军队的首领。
  现在禁军的将军程楚客年纪已经比较大了,尤登阁多次指使御史台依附于他的那一些御史攻击程楚客昏聩无能,要求他早一点解职。
  又在京城里放出风声,宣扬郑绪在战争中的功劳,把他吹成了逆转战争局势的最大功臣,为他出任大将军造势。
  郑绪本来都已经准备享清福了,没想到突然有这么好的事情掉到他的头上,乐得他心花怒放,自然要大力配合。
  谁没有野心呢?
  只是很多人的野心被残酷的现实给掩埋了起来,所以才不为人知。
  有一个统率天下兵马的机会,郑绪当然不会错过。
  次辅大人亲自给他站台,成事的机会很大。
  内阁有七名大学士,首辅曹大学士威望很大,但是年事已高,都不怎么参与到政务管理,这种情况下,身为次辅的尤登阁就掌握到了很大的权力。
  不过他还是想当首辅。
  如果他支持的齐王能够顺利上位,有着拥立之功的他,当上首辅绝对没有问题。
  风声放出了半年多的时间,边关那边也没有发现有什么异动,尤登阁大部分的心思都放在和朝廷里那些政敌的斗争中来。
  六部里面,吏、刑、工、户四部,都被他的人掌握着。
  礼部是曹大学士的门生当任尚书,兵部尚书和尤登阁在内阁的政敌齐澄大学士是好友,这是他没法控制的。
  礼部官员抨击让外戚掌握军权,是改变祖制,于礼不合。
  兵部也认为在发生战争的时候都没有弄出一个统帅三军的大将军职位来,现在战争都结束了,弄出这么一个职位,毫无必要。
  而且给予一个人那么大的权力,在权力的归属上,会和代表朝廷的兵部出现很多重合,出现两套班子的情况,甚至会让大将军的权力凌驾于兵部之上,也就是凌驾于朝廷之上,非常的危险。
  朔州那边能够在去年就知道这样的事情,也是兵部的人给他们通报的风声。
  大半年的时间,双方都在撕逼,从内阁撕到朝廷,撕得鸡犬不宁。
  尤登阁这一边势力比较强大一点,在这一场撕逼大战中,一个个喷尤登阁喷得厉害的官员,被尤登阁的手下查出一些别的不好的事情,纷纷贬谪,到后来,他这一派就慢慢的占据了上风。
  然后,就在六月的时候,尤登阁的父亲死了。
  尧国以孝治国,当官的父母死了,必须要守孝三年,在这期间不能继续当官。
  此谓之丁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