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姚崇升职


小说:大唐公主的小驸马   作者:沈三问   类别:架空历史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94542/ 为您提供大唐公主的小驸马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二人一场叙旧下来,算了述尽了衷肠,能有一个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朋友,这感觉比一个人心里放着很多事情爽快多了。
  张扬在公主府活的也美滋滋,不过军校出生的他,倒是闲不住了。
  却说税务账目查了两个月,居然就出结果了,那可是三年的账目,两个月看完都难,结果这群牛马,为了比较,一分高低,居然活生生把三四个月的活做完了。
  真的是当牛做马的命,如果安排到某位驸马头上,妥妥的需要半年啊。
  万恶的封建社会,不把人累的半死,心里难受。
  狄仁杰加班很久很久了,宋璟也累的要死,不过这两个人倒是意气相投,你不休息我不休息,你加班我跟着,看谁时间长。
  最后二人除了十日一次的大早朝,全部时间投身在查账事业中。
  刘仁轨要好一些,他早朝可不能缺席。
  姚崇给手下工作安排的满满当当的,下属被迫加班被姚崇美其名曰能者多劳。
  一边是两个领导通宵达旦,一边是上司带领着下属加班加点,显然是姚崇的手段更加高明些。
  不过就质量来讲,肯定是狄仁杰这边要好。
  账目看起来是小事,却是国家的根基。今年能收到多少赋税,明年便能使用多少财物,量入为出,不至于增加赋税涸泽而渔,一个国家才能安定,百姓也才能活下来。阅读这些账目,能详细的了解到每个州县的收支,了解到各州长官是否尽心,是否有能力。
  所以,查账其实是位高权重的长官一项必修的功课,越是富庶的州,说话便约有分量,朝廷也会优先考虑他们的建议。查账,便能了解这些势力分布。
  有功便会有相应的权力,这是必然的,也是统治者维护秩序的重要手段。
  宋璟被沈三问抬高至此,还是心怀感激的,目前看此事累到人仰马翻,好日子肯定在后面等着他。
  沈三问第二次拜访宋璟。
  因为这个账目不可能过他手,这是朝廷机密,狄仁杰哪里肯定不可能通融的,他便来宋璟这里碰碰运气。
  沈三问:“宋大人,辛苦了。”
  宋璟:“多谢驸马爷的举荐之恩。”
  沈三问:“客气客气。只是沈某有几个疑问,还希望您能解答一番。”
  宋璟:“驸马爷请问。”
  沈三问:“南方各州,可有能人?是否有名不副实,明明富庶赋税却少,或者明明贫瘠赋税却多的州?”
  宋璟犹豫了一下:“能人倒是有几个,名不副实之州也有两处。”
  两处,这些州便是最易发生动乱的,一种是聚财佣兵自重,另一种是压迫百姓,民不聊生的。
  沈三问:“这两州是?”
  宋璟直言相告。
  早朝,今日要议论的便是如今查证的结果。
  来俊臣手里拿着厚厚的册子,居然只是份名单,沈三问惊呆了。
  今日的主题必然是褒奖四位重臣,然后与来俊臣的查证结果一一对应。
  武皇:“如今账目清查,国库核对已毕,诸位爱卿可有奏折?”
  刘仁轨当先出列,“臣已与姚崇查实北方诸州,账目核对结果,有较大出入的名单,已在此。”
  刘仁轨递上了他准备的死亡名单。
  狄仁杰也出列,“臣已与宋璟查实北方诸州,有政绩良好士子三人,有账目需要澄清者三十一人,名单在此。”
  狄仁杰递上他的小本本。
  来俊臣不慌不忙:“臣率领下属一百二十人,查处各州贪墨官吏七十人,有所关联者一百二十人。罪状证据,均已上书。”
  满朝文武都惊了,这快两百人了,两个月能查清吗?有这么多人吗?简直恐怖。
  武皇不慌不忙看着三人的名单,狄仁杰所给的三十一人,还有刘仁轨的名单,多在来俊臣册子上,就连他推荐的三人,也有一人上榜,这个人肯定是不会被录用的,其他两人,留着观察。
  武皇首先褒奖了来俊臣,“来爱卿真是我朝栋梁,国之振兴,有赖来爱卿之功,赐予白银三千两。”
  银子是小钱,这份面子可是挣不来的。
  来俊臣的册子上,嗯,算是把世家进一步得罪了,也算是给不缺小才的武皇提供一个换血的机会,此等功劳绝非刘仁轨、狄仁杰能比的。
  武皇:“狄爱卿、刘爱卿,辛苦了,特赏休假三天,姚崇、宋璟,均有大功,姚崇升兵部侍郎,宋璟赏白银三百两,赐宅院一座。”
  宋璟倒是没有受宠若惊,不过这赐宅院,针对性也太强了,沈三问的小心脏暗暗惶恐的加速跳了一下,以示尊敬。
  姚崇这升官速度,算是没谁了,直接与宋璟平级了,而且刚刚处理完吏部的事,就到兵部,这是历任六部,轮值统领朝廷的节奏啊。
  沈三问除了无语,还是无语。这个对手太强,他想换个简单点的,现在武三思是兵部尚书,压得住手下这个能臣吗?
  答案是,压的住。
  武三思可不是什么讲道理的主,绝对的武力面前,智慧鬼用没有,武三思碰巧不是什么喜欢讲道理的主。
  姚崇满心欢喜的上任,当天就哭着回家了。
  武三思带兵已经是老手了,把军队那一套学的很在行,特别是培养新兵的那一套。
  为了让姚崇安分点,他特意新增了规定,兵部新任长官必须经过新兵的训练才能走马上任。兵部统领全国兵籍、武将、军令和兵械,若是不了解士兵的辛劳,怠慢军务会造成皇朝的损失,故而,增加此项训练。
  合情合理,姚崇只得忍着,毕竟兵部,武三思是老大,而且这个规矩,武皇也通过了。
  经过了两个月的辛劳,姚崇身体略有下降,毕竟长期伏案,可不像某位驸马整日游山玩水那么轻松。训了一天,他就再也不想去兵部了,再这么下去,怕是命都没了。
  姚崇先是到刘仁轨哪里哭诉,然后拿着刘仁轨一起到武皇哪里哭诉,此举要命啊。
  武皇不动声色的笑笑,“爱卿言重了,三思也是一番好意,不过是希望你们能够多多锻炼,维持体魄,绝无不敬之意。”
  姚崇一脸的生无可恋,那也得人自愿吧,强扭的瓜不甜啊,陛下。
  武皇倒是看刘仁轨的面子,特准了姚崇一天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