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馄饨


小说:芥子长生   作者:我想我是海带   类别:时空穿梭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90441/ 为您提供芥子长生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入秋了,昼短夜长。
  天光亮得迟,暗得早。
  大约六点半钟,天才蒙蒙透亮,楚凡漫步在一条林荫小道上。
  这个时间点,按照更次来讲是五更过后,城门已开。按照时辰来讲,正是卯时。
  楚凡最近养成的清晨散步习惯,是被石猛带出来的。
  每天早晨六点钟不到,石猛就要起床去衙门里应卯,也就是上岗点名。甭管他多么轻手轻脚,总会弄出些窸窸窣窣声响。特别在万籁俱寂时刻,马儿的蹄铁踏在石板上,哒哒哒的那叫一个惊心动魄。
  楚凡自从炼气之后,睡眠日渐减少,躯体却越来越强壮,人也越来越精神。加上听力无双,被惊醒后辗转反侧,再难入眠,索性起身散步。
  他和栀子属于没有身份的人,黑户。如果官府发现,按照律法是要罚一大笔钱的,没钱就抓走做苦工。
  喊石猛弄两张北方难民的路引,主要作用是证明庶民身份,最好使用遥远燕国的。隔了八千里路云和月,基本上不可能被戳穿。
  但操作难度太大,连造假都不知道从何造起,石猛压根儿没见过燕国路引长啥样。于是退而求其次,寻找与厉国毗邻,距离阳武县只有六百里的云梦小国路引。
  云梦在十几年前还有一城八县,因为国师魏风云游不归,被零打碎敲后只剩下孤零零一座王城,灭亡属于板上钉钉。云梦国主性情孤傲,死活不肯归顺周边,放言与王城共存亡。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老百姓可没有共存亡的觉悟,撒丫子就跑,背井离乡人特别多,各国乐享其成。云梦国主在这一点非常仁慈大度,要走的一律发放路引,绝不阻拦。
  所以云梦路引最好弄,但正巧找到与楚凡楚灵情况契合的又不容易。
  石猛做了多年的捕头,自然有野路子,干脆花费重金请人去云梦国量身定做。六百里山重水复,估计至少需要十天半月才能拿到。
  楚凡不着急。
  好不容易安定下来,没有必要闯边关投靠姬国了。
  既然这个世界可以证天道,求长生,一步登天,他对武道的兴趣实在不是太大。可眼下又没有别的手段保护小丫头,必须勤练不辍,走一步看一步。
  阳武县内无仙师,是一个很好的隐藏地方。
  战斗力进步神速,那就不要停下脚步。等碰到瓶颈之后,再去寻找机缘。
  然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容易把人读傻。
  练武同样如此。
  于是,楚大神棍向石猛讨了一个白役身份,以便更好融入这个时代。
  可“抄书人”的名声早不胫而走,他只好依旧作书生打扮,一袭白袍。捕快标配的绳索与铁尺不方便揣,有一双拳头足够了。
  尽管证明身份的云梦路引还没有拿到,石猛不能在官府备案,在自家一亩三分地却不必担心,先吆五喝六嚷嚷了出去。
  结果在阳武县北城区域,人人知道新来了一个云梦书生做白役,是石捕头的远房亲戚。
  那一夜天降银子,喧哗全城,连县令老爷都惊动了。最后一调查,居然无人承认捡了。何况银子没刻名字,又没冒出一个失主,此事最终不了了之。
  但阳武县熟人之间的银钱流转,发生了微妙变化。
  原本一两银子兑换铜钱一千文,可一种奇怪的印有指纹银块至少兑一千二百文,纹路越清晰兑换得越多。据说一打更老儿藏半锭大元宝,上面指痕掌纹如同雕刻。他一千五百文一两也不兑,宁肯吃粥咽糠,说甚么仙人恩赐,益寿延年,岂可换钱?
  翰墨轩偃旗息鼓,一百两银子的《白鹿洞文集》被小丫头恨恨地拆了引火。
  石猛拎着白银登门讨要金钗,李掌柜面孔拧巴成苦瓜状,求爹爹告奶奶。最后大家把芝麻乱账一笔勾销,钗子抵了一百一十八两五钱的书款。
  南区捕头张彪突染疾病,整整五天不出门。
  石猛为追捕杨奇身亡的快手举办风光大葬,又为孤儿寡母在乡下置办了几亩薄田维持生计。江湖上人人竖起大拇指,齐呼石捕头义薄云天。
  北区捕快虽然数量少,近些日子走出去后一个个精气神十足,昂首挺胸。
  南区捕快多,又仗了捕头张彪与典史阎威的势,往日走路不让道。这回遇到北区的同行,却畏畏缩缩避让到路边。
  楚凡在石猛家里搭了几天伙,感觉不方便。况且小丫头一天天长大,同住一室终究不好。便叫石猛盘下屋旁空弃院子,把篱笆墙打通。两家分开住,一块吃。
  才两进的房屋,正面是堂屋和东西两间厢房,背后是灶屋和柴房。
  费银六十五两,房契上的户主写明楚灵,石猛为中间人。
  小丫头独睡西厢房,一开始不习惯,特别怕黑。楚凡只好在油灯下耐心给她讲故事,等睡着了以后才离开。
  院子不大,很清幽。
  庭中有一棵桂花树,一口井。
  石砌台阶,青砖铺地,琉璃瓦,把个小丫头欢喜得如同进了天宫。
  没过几天,她就俨然进入了小女主人角色,眉开眼笑嘀咕养小鸡养小鸭养小兔子,最好还养一只小羊。
  楚凡哭笑不得,告诉她鸡可以养,得等春天才行,冬天难活。鸭子不可以养,没水塘。兔子和羊千万别养,会把院子里的花花草草啃成秃瓢。
  见石嫂一个人做两家饭,还要带孩子,洗衣裳,缝缝补补。楚凡想,是不是干脆请一个丫鬟把家务活包了,顺便还可以陪小丫头解闷。
  谁知道他才开口,小丫头就背转身子,泪珠儿吧嗒吧嗒直掉。
  千哄万哄后,她终于扑进楚凡怀里,哽咽道:“……哥哥,我会做好饭菜的,我会洗好衣裳的……哥哥,我不要家里面再多一个人……”
  嗯,顺便把眼泪抹在他的胸襟。
  没奈何,楚凡只好把这个不成熟的想法狠狠掐灭。
  散步逐渐养成了规律。
  早晨六点钟起床,刷牙洗脸,往北走两百多米直抵城墙根下,顺城墙往东走一里多路后转向南,有一个菜市场。走过菜市场和判官庙,再折向西转回,是一个顺时针方向。
  卯时,也就是五点开城门,城外早有菜农猎户等候。七点钟经过菜市场时,里面便聚集不少人了,熙熙攘攘,吆喝声此起彼伏。
  在菜市场和判官庙之间,有一溜卖早点的。这时候他会在一个馄饨铺子坐下,吃完了一碗,再用食盒提四碗回去。
  七点半左右,小丫头醒了,石嫂早起了床。等他回到家里,馄饨还是热乎乎的。石猛应完卯,快的话能在这个点赶回,慢的话到八九点钟,那就把馄饨热一热。
  起初,小丫头也哼哼唧唧要陪伴哥哥大清早逛,被坚决制止。她正长身体的时候,可不能起得太早,缺乏睡眠。
  石猛和娘子受宠若惊,在楚凡坚持下,勉强接受了他为大家买早食的举动。
  对楚凡而言,这再自然不过了,举手之劳而已。
  但瞧在外人眼里,却是他这位远方的亲戚在为石家做小厮。
  其实,这个时代的平民一般只吃两餐,没有早餐概念。
  日落而息,大约下午四点钟左右吃晚饭,叫飧。日出而作,太阳出来先干一阵活,大约九点钟左右吃昨天的剩饭剩菜,叫饔。
  贵族老爷无所谓,想吃就吃。
  卖菜的农民起太早,进城后难免饥肠辘辘。少数会在外面吃点小食,多数吃自家带的干粮。还有人干脆空肚子,硬挺到回家吃晚饭。
  所以那一溜小食摊,生意不好也不坏。
  楚凡一日三餐,有时候还搞点宵夜祭五脏庙,惊掉了一地眼珠子。
  常常会出现这样的议论。
  “瞧见没有,那个书生就是石捕头家的亲戚,一天要吃三顿饭呢。”
  “天呀,败家子,金山银山恐怕都要被他吃垮。难怪从云梦跑到咱们阳武县来了。”
  楚某人耳朵好,听到后摇头苦笑,作声不得。
  早餐他只吃李素做的。
  初次相遇时,他并没有注意她,也没有注意她的馄饨铺子,眼中只有一个约莫三岁的小姑娘,正跌跌撞撞走向一口沸腾大锅。
  那时节,窈窕女子背对着孩子在案板上忙碌,寥寥两位食客正埋头狼吞虎咽。
  小姑娘很好奇,边走边伸出紫姜芽般胖乎乎的小手,似乎想摸一摸齐胸高的热气腾腾大家伙。
  可她才学会走路,没站稳,小小身体朝汤锅扑去。
  娟秀女子回过头,魂魄几乎吓掉,面孔瞬间苍白如纸,却来不及反应了。
  只听到一声厉啸,空气爆鸣。
  一位白袍书生凭空出现在锅前,稳稳抱住了小姑娘。
  呜……
  狂风灌进馄饨铺。
  案板上切好的葱花菜叶乱飞,一位食客的草帽被卷起。另外一位刚刚抬起头,张开嘴巴还来不及下咽,被强风灌入后呛得咳嗽不停,涕泪皆流。
  街面上草叶纷飞,遥遥传来叫骂,说刚刚升起的火,怎被一阵怪风吹熄了。
  李素蹲在地上紧紧搂住心肝宝贝,浑身颤抖,泪水无声流下。
  小姑娘不懂,怯怯摸了摸妈妈鬓角,又扭头去看刚刚抱了自己的奇怪叔叔。
  白袍书生安静站立。
  等李素从怀里掏出手帕擦干眼泪,仰起面,朱唇轻启尚未言谢,他笑着先开口:
  “麻烦,来一碗馄饨。”
  太阳初升,射出第一条金线。
  年轻的书生背衬青天,金光缭绕,微微一笑露出洁白牙齿。
  李素好一阵眩晕,以为身在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