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三章 太公在此


小说: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   作者:金01   类别:都市生活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88631/ 为您提供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一想到此,万峰有点小得意,看着别人从歧途回到正途这不能不说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情。手机端
  不如自己这辈子拯救黑社会得了?
  脑子里突然跳出这么个念头。
  自己若是能把这些社会混子都变成正道的人,这算是给国家做出巨大贡献了,不但节省了无数的治安经费还免除了社会诸多危害因素,这个任务是多么光荣啊…
  “喂!想啥呢?”
  万峰正白日做梦的时候,耳边传来一个女人的声音,抬眼一看陈心俏生生地站在自己面前,两手拄着膝盖弯腰看着自己。
  “想你呗。”
  “呸!鬼才相信。”
  “你家谁在家?”
  “谁也没在家呀,我爸没下工,我弟弟不知道疯哪儿去了。”
  “你妈呢?”
  “去洗衣服去了。”
  “去你家看看。”
  陈心有一丝慌乱:“我家没人。”
  “你不是人呀,带我去看看你的狗窝。”
  陈心有一种预感,要是带这个假流氓去了她家说不定他变成真流氓了,因此她狠心地拒绝了。
  尽管她心底还真有点希望万峰对她真耍点流氓的冲动。
  既然陈心不给他耍流氓的机会,万峰只要下山去栾凤家看看有没有耍流氓的机会。
  好像又有很长时间没和栾凤亲热了,有些需求是压抑不住的。
  经过一天一夜的硬化,栾凤家厦子地面已经可以承载人的重量了,万峰在厦子里走来走去,不时地伸手蹭蹭墙壁,敲敲玻璃,推推个间领之间的门。
  栾凤跟在万峰后面脸红红的,因为坏蛋在蹭墙壁敲玻璃推房门的同时,还会偷偷地摸她屁股。
  这让她心里火烧火燎的。
  但算火势滔天,两人也只能假惺惺地保持距离。
  “明天下午可以搬进来了,等我管张海要两个人,我估计有一两个小时能搬完。”
  “不用找人也许,我这里有六七个人,自己搬完了。”
  也行,缝纫机又不是多沉的东西,是布匹能沉点,栾凤这里有八个人再加自己人手足够了。
  现在等着明天梁了,也不知道蒋理家那边的东西准备的怎么样了。
  不行,还是得去和蒋理沟通一下。
  万峰匆匆说了声他要到砖瓦厂去急急地走出栾凤家直奔砖瓦厂,也算是转移了心要沸腾的火焰。
  “你们家的东西都准备的怎么样了?别少了什么明天抓瞎到时候买都没地买去。”
  两个人便一样一样的对,当对到鞭炮的时候万峰发出了疑问。
  “港头?这也太小了吧,最低也得买鞭。”
  八零年鞭是最大的鞭了。
  “咱大队商店有港头呀。”
  这里离孤山又不远,几挂鞭炮的钱也省。
  “算了,这个明天我安排吧,明天预备的桌多预备几桌,别到时候人超了难看了。”
  “大师傅多预备了七桌,应该是够了。”
  万峰算计了一下洼后的户数人口,感觉差不多了。
  尽管鞭炮万峰不怎么满意,但其余的蒋家准备的还算不错。
  现在等明天吉日了。
  第二天一大早万峰起来了,跑到砖瓦厂交给肖军十块钱,让他从县城回来的时候到土杂商店买八盘鞭。
  一盘鞭才五米左右,这前后都挂最低也得八盘。
  今天送砖的拖拉机为了能早点回来赶午喝酒,因此出发的时间平日早了半个多小时。
  张海当仁不让是今天的帮忙头,此时正召开临时性的大会。
  “今天呢诸艳的新房梁,午我们不干货了,男的呢去借桌子,要借六十张桌子江恩开手扶帮着把这些借到的桌子拉到房场。女的呢有人情的去帮忙耍个盘子腕儿什么的,和蒋家没有人情的该干什么干什么去,好了解散。”
  八零年还没有成套出租的座椅盘碗什么的,谁家办事情要全村挨家挨户借桌子,是那种炕桌,这是办事情很关键的一个程序,如果没有桌子特么只能放地吃了。
  带队借桌子的是诸平,雄赳赳气昂昂地带着洼后一群年轻人借桌子去了。
  作为帮忙头张海是要坐镇房场的,因此布置完毕和万峰向小南山走去。
  “公社那边答应了我们的要求,公社建筑队明天撤走了,剩下的要靠我们自己了。”
  “手工费呢?”这是主要的问题,不给钱可连老婆都赔了。
  “扣除公社建筑队用掉的部分,手工费还有一万二千块钱,公社这两天把钱给我们。”
  还有这么多!
  按照当时大工一天一块工钱,小工一天六毛钱的工资成本。假设一支六十人的建筑队,大小工一半一半来算,这支建筑队一天的工钱是四十八元,这些钱够用二百几十天,怪不得薛建国他们要磨洋工。
  现在这些钱到了他们手里磨洋工这样的事情坚决不会发生。
  “一建的人你能找来吗?”
  “说什么呢,找不来我敢拍胸膛吗。”
  说话间两人来到南山顶的房场。
  此时是早晨七点多钟,房场这里已经汇聚了不少人,除了木匠瓦匠外,做菜的大师傅也到了,正在垒露天锅灶,一辆大马车正在往下卸各种各样做菜的材料。
  新房的屋门两个妇女一个端着一小盆浆糊一个拿着对联正在贴对联。
  对联也不知是谁写的,字体没看出多好看,但是字面意思却气派十足。
  联是:立成铁骨千斤柱;
  下联是:架起钢筋万岁梁。
  横批:梁大吉。
  这联也放到现在,如果搁古代万岁那两字够砍头五分钟的了。
  房屋间,那根正梁已经被王老爷子收拾的干干净净,面画龙描凤。
  此时正梁间搭了一块青龙布,两头拴着大红布正在王老爷子的指挥被吊起,它要被吊到梁位置的下方一米处,等吉时一到,东家祭祀过天地,木匠师父唱过梁歌,在鞭炮响起的时候被拉到预定位置固定。
  预定安装正梁的位置处也贴着一张横批,书四个大字:太公在此!
  这是农村梁的基本程序。
  https:///html/book/49/49702/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