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诀别四十二


小说:大唐三帝传   作者:丹妮尔   类别:两晋隋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8681/ 为您提供大唐三帝传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半晌,李治才轻轻道:
  “还有什么?
  一并说出来!”
  “是……
  也不知是不是因为如此,当年的应国公,空有一腔抱负,可自先帝登基后,便无甚得重用之处。
  好在应国公自己也是个宽怀大度的,不以为意,反而自得其乐。
  可也不知为什么,元舅公……
  似乎还是不肯放过了他们一门,竟还于后来接二连三地安排着许多事,叫武家不得安宁……”
  李治拳紧握,看着明安,咬牙:
  “说!”
  “是……”
  明安下意识地看了王德一眼,见他无甚动静,便索性叹了口气道:
  “元舅公自那以后,便着人时时处处,盯紧了武家,且在外也是到处撒播不利于杨夫人的一些流言,所以才有了后来杨夫人那些不好听的名儿。
  不止如此,元舅公还暗中插手了武昭仪两个兄长的学业仕途甚至是婚事……
  一味地将武昭仪的二位兄长,引到了眼下这样不学无术,满腹诡计却无正心的样子。
  还有那贺兰夫人……
  原本贺兰夫人也是有一门好亲事的,可元舅公不知为何也是横插一手,硬生生地将贺兰夫人许了后来的贺兰氏……”
  李治眯起眼,有些不信地看着明安:
  “你说舅舅引坏了媚娘的二位兄长,倒也罢了。
  可这贺兰氏,可是忠君正直的好人!
  如何就不为良配了?”
  “主上说得是,这贺兰大人确是良配,可那也得他能得享寿永啊……”
  明安看着李治,犹豫了片刻才道:
  “据所查,当年这贺兰氏与贺兰夫人相配之时,别人不知,甚至连贺兰大人自己也不知……
  可元舅公却是知道的……
  这贺兰大人,天生的有心痛之症,早年他父母得缘曾请过孙老神仙替他诊断,结果孙老神仙说……
  说贺兰大人此症属先天之憾,除非是仙佛现世施以神手,否则任是谁,也难保他活过三十五岁的。”
  李治听得只觉自己脊背一片湿凉,半晌才轻轻道:
  “你的意思是说……
  舅舅早就知道,一旦嫁与贺兰氏,媚娘的长姐,早晚都是要年青失夫的?”
  “是……”
  李治深吸口气,半晌才瞪着明安道:
  “还有什么,一并说出来!”
  “是……
  当年,当年本来武昭仪与那刘洎之子的婚事,也是能成的。
  虽则刘洎与夫人确是有些嫌忌武昭仪的生母不堪,姐姐虚华,可到底武昭仪为人娴丽明决,又是个那样的人物,自然刘洎也是极有眼光,极看得上的。
  可是偏偏,元舅公又是在暗中施了手段,着人去坏了事……
  他老人家着人在京中贵夫人中,将杨夫人于闺阁之内与自己长女的一番私言传了出来,叫人人都知道,杨夫人有心将武昭仪送入宫中,根本不屑于刘氏一族。
  这却是叫那刘洎与刘夫人老大不忿,认定武昭仪便是再好,也不能结下这门亲事,这才毁亲,有了后来武昭仪入宫之事。
  后来,武昭仪入宫时,又是元舅公在暗中做了些手脚,意欲将武昭仪之名,除于元册之外……
  若非当年的主上慧眼明断,有心要助武昭仪一臂之力,那武昭仪只怕现在是万万入不得宫的。”
  李治心口一片冰凉,良久才轻轻道:
  “这些事……
  你可都有人证?”
  “有,这些事,其实都是元舅公这么些年来,安插在杨夫人身边的一位老嬷嬷的所为。
  如今那老嬷嬷年事已高,又行事不入杨夫人的眼,所以早就离了应国公府了。
  只是眼下不知为了什么缘故,元舅公又派人去封她的口……
  多半便是因为近番诸事,让元舅公有心与武昭仪交好,所以不肯让武昭仪知道这些事罢?”
  李治长吸一口气,坐直身子,瞪着殿顶发了好一阵的呆,良久才道:
  “那……
  你们可打听到,舅舅为何要这般针对武氏一门?”
  “这个倒是不曾。
  只是知道,元舅公此举,似乎是因为忌惮武家的什么……
  至于到底忌惮些什么,明安也一时看不清。
  更没有打听到这些。”
  李治咬牙,半晌才轻轻道:
  “那个老嬷嬷……
  你查到在哪儿了么?”
  “回主上,眼下已有了线索,那老嬷嬷倒也聪明,躲得谨慎,竟是往岭南去了。
  李风大人已然亲赴岭南,要将她带回京师。
  主上尽可放心。”
  李治咬牙,半晌才目光凌厉地扫了一眼殿内,看着王德与明安,还有侍立一侧,早已是面色苍白的德安道:
  “此事从现在开始起,务必要处处隐秘,尤其不得露给媚娘知晓一星半点儿!
  明白么?”
  三人齐声应是。
  久久不语的王德又道:
  “不过主上,只怕此事……
  瞒得了一时,瞒不过一世啊!”
  李治微红了眼眶:
  “朕当然知道,朕瞒不过媚娘……
  朕也从来没有打算瞒过她。
  若是舅舅……
  若是舅舅他……”
  李治倏而停口不语,良久才轻轻道:
  “若是舅舅他果然做下这等事来,便是媚娘肯宽恕,朕也不能容忍!
  只是朕要知道,到底为何舅舅要做这样的事!
  为何?
  朕自小看着他老人家行事做派,根本不是这样的人!
  他或者可以为大唐行尽天下不耻之事,却从来不会为了一己私欲去伤天害理!
  朕要知道……
  当年应国公与舅舅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能让舅舅如此行事!
  朕要知道……
  何况……”
  李治抬头,努力地眨掉目光中痛心的湿意:
  “何况媚娘眼下还有着身孕……
  朕万万不能失了她……
  万万不能!”
  一声声低喝,如云磬钟吟,响在太极殿中。
  王德长叹一声,带着两个徒儿,一并施礼谢旨。
  ……
  同一时刻。
  长孙府中。
  内寝。
  长孙无忌披衣侧坐于榻上,神情微有些恍惚地看着地面上的那只火盆。
  一侧,长孙夫人看着他这般样子,不由担心道:
  “夫君,怎么了?”
  长孙无忌回眸,看着妻子,不由淡淡一笑道:
  “无事……
  只是想起了些陈年旧事……”
  长孙夫人一时有些微恻,轻轻道:
  “今儿个……
  可是伯父的忌辰……
  夫君是想伯父了么?”
  长孙无忌垂首,一时间这位独力可撑大唐半壁江山的老人,竟显得如此无助与颓唐:
  “是啊……
  今日是伯父的忌辰……
  他老人家的忌辰,也到底是该祭拜一番的……
  可我却连回去替他上柱香的时光,都没有。”
  长孙夫人不忍,轻轻道:
  “夫君……
  其实夫君不必如此为难的。
  说到底,也不过是些旧事。
  毕竟当年伯父临终前曾有此令,夫君又怎可不尊呢?”
  长孙无忌却摇头道:
  “武氏之事……
  为夫从来没有后悔过。
  为夫只是后悔……
  为何当年没有问清楚伯父要为夫这般为事的意图……
  便匆匆行事。
  若是能早些明白过来……
  或者……
  或者主上,也不必有遇到如此两难之境的时光了。”
  长孙夫人摇着他劝:
  “夫君多虑了……
  说到底,究竟是甥舅的亲……
  何况说明白些,夫君也只是奉了先人遗命,防患未然。
  主上未必便不能谅解。
  何况,眼下不还没知道呢么?
  只要早早儿地找到那个嬷嬷,把她送得远远儿地,终老他乡……
  这些事儿,也就没什么可怕的了。”
  长孙无忌回头来,看着自家夫人,无言地拍了拍她的手背,却轻轻道:
  “为夫从来没有后悔过对武氏一门如此……
  因为伯父的预言,没有一样,不是在应验着如今之事。
  为夫唯一后悔的,是没有想到更好的办法,来解决此事。”
  长孙夫人看着他。
  他淡淡道:
  “伯父一生精通术数之算,虽则不若袁天罡那般透彻天机,可到底也是比袁天罡更加为先帝,为高祖皇帝尽心。
  所以必然,他的话儿,是不会错的。
  何况袁天罡的预言,本便也印证了伯父之算:
  一旦这武氏女痛失子女……
  以她的性子,必然是会不顾一切地闹个天翻地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