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成鸳鸯,再得瑞兆十七


小说:大唐三帝传   作者:丹妮尔   类别:两晋隋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8681/ 为您提供大唐三帝传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夜已深,然九月初一的太极宫内,依然是灯火通明。
  一来,为了望月之仪(唐时初一十五,都会拜祭月亮,这是规例),二来,也为了宫中近来闹得喧然一片的先帝太妃之死因。
  因此,便是这般夜色之中,太极宫中竟也是传来阵阵轻语,似有人交耳附议。
  ……
  立政殿内。
  若说整个太极宫现下是一锅已然滚烫,只差一点儿火候便要沸腾的热水,那立政殿,可算是这锅热水旁单单放置着的一碗冷水。
  平静,也清凉。
  寝殿内,文娘寻了些新制茶点来,一边奉与媚娘,一边含笑地看着略显疲乏的媚娘道:
  “姐姐这些日子,可是累得紧了……
  却不知今夜,还等不等主上?”
  媚娘长吁了个呵欠,无聊地道:
  “治郎今夜,必然是回不得了。
  一来高侃将军不日便要执车鼻可汗归京见驾,二来……”
  她停了下来,若有所思地看着前方:
  “二来么……
  说不得惠儿的事,这两天便要出个结果……
  所以对治郎而言,此时倒是不分神的才好。”
  文娘点头,柔顺道:
  “那姐姐便早日歇了罢!
  好歹总是得将身子养好了。”
  媚娘想了想,又点头,然后便自由着文娘替自己除了一头发饰,又除了身外袍衫,正待更替了寝袍时,却闻得李治驾到。
  一时媚娘讶然道:
  “怎么这会儿来了?”
  文娘闻驾至立政殿,也急忙慌着替媚娘理整了衣服,眼瞅着是换不得正装了,索性便易了寝袍,请媚娘立在殿边候驾。
  李治入时,正见一身寝袍乌发散地的媚娘待欲见礼,便急忙上前扶了她,柔声道:
  “吵着你了?”
  媚娘含笑道:
  “刚刚文娘才给媚娘换了衣裳,还不待睡下呢,便闻得治郎来了……
  今日不是国事繁忙,怎么会这会儿来?”
  李治叹了口气,搂着媚娘一路走到榻边坐下,再看了眼德安。
  德安会意,立时摒除左右,自与匆匆而来的瑞安守在殿门外,不叫人进出。
  媚娘见李治这等正色,心中不由一紧,伸手去握了他手放在腿上道:
  “治郎怎么了?
  这般郑重……”
  李治点头,又看了眼文娘。
  文娘极知机,便自转身退去殿后小门边守紧着,同时也盯牢了那只有寥寥几人知晓的密道出口。
  李治这才转脸过来,看着她叹:
  “唉……
  事情却是有些变化。
  只怕……
  只怕眼下,却还不能借着徐姐姐之事,将皇后一举拿下……”
  媚娘一怔,微微一思索,便道:
  “莫不是……
  高将军他……”
  李治点头,不甘道:
  “王仁祐此番倒是出乎我意料之外……
  他竟是早早儿地知晓高侃对自家一个远房侄女颇中意,于是便竟索性将这侄女许了与高侃,做了侧夫人……
  是以,只怕此番皇后声势必然大涨了。
  唉!
  是我不好,没有仔细查检,便由着他先行步了一子。”
  媚娘沉思一会儿,才笑着道:
  “这样才好呢!
  若是事事如意,其实本也无趣。
  人呀,活在这世上,最大的乐趣,不就是总有些事情可以与之相谋相较么?”
  李治一怔,转身看了看媚娘,突然笑道:
  “你倒是看得开……
  我还以为你会着急。”
  媚娘摇头,缓缓道:
  “太原王氏一门也好,博陵崔氏一族也罢……
  这些人,都是兴盛了数百年的大家族。
  一个家族能活得这般久,必然说明其中有些道理……
  又怎么是一朝一夕,便可改变的?
  何况,她毕竟是皇后,一国之母。
  诸位大人们便是再对她不满,多少也会顾着她的颜面,顾着大唐的国威……
  所以,媚娘本便不以为,此番可以顺利成事。”
  李治闻言,心中也是愧疚:
  本来此番他却是拿定了主意,以为总是可以借徐惠一事,拿下皇后之位——
  他以为此番计谋精妙,又是媚娘与诸人着力相置,便是不能借此良机一举拿下整个太原王氏一族,至少也要捋了这王善柔皇后之位……
  可惜,看来他还是太过急躁,太过轻敌了——
  事情往往如此,一旦牵涉到媚娘,他常常会做出一些叫人匪夷所思的错处来。
  媚娘见他这般内疚,心知其意,不免也好生安慰一番,又劝道:
  “说到底,治郎也知道,这氏族几家,都是数百年的大族,繁衍至此,必然有些常人所不能及的长处。
  所以根深,所以叶茂,所以不易清理。
  治郎本来也是智计无双,谋略天下的。此番之所以疏失有差,言归到底还是为了媚娘……
  其实便是此番皇后不得下台,有治郎这颗心,媚娘已然很欢喜了。”
  李治闻言,面色微霁,转过一双黑乌乌的眼睛,眨啊眨地看着媚娘:
  “你……
  当真不觉得我很糊涂?
  当真不觉得,我行事处法还是很不牢靠?”
  媚娘笑着道:
  “治郎觉得自己是这样的人么?”
  “自然不觉得。”
  “那媚娘便更不会如此想了。
  因为对媚娘来说,治郎若有什么不是之处,那也只是在一时一事之间,却非长久如此。”
  李治闻言,心中当真暖之又暖,不由伸手握了媚娘手,动情动心。
  可媚娘却没给他继续缠绵下去的机会,只是含笑提醒他,那些以长孙无忌为首的重臣们,只怕此刻都也是星夜未寐,在前城(就是太极宫的前半部分,重要官员们可以歇息的地方)等着候着……
  李治闻言,大为扫兴,不由长叹一声,依依不舍,慢慢起身,又趁媚娘不备,便在她唇上轻啄一下,这才心满意足地抱了她,又是好一番依依不舍,絮絮叨叨地没完……
  最后还是媚娘实在困了,又想着他政事繁忙,便索性半推半哄地将他赶出了立政殿去。
  李治见状,心知媚娘这远还未大安的身子,也的确是经不起自己这几次三番的折腾。
  可是眼下叫他去别殿他宫处,他又实在是没那个兴趣与心思,加之也的确是政事吃紧,于是只得狠了狠心,又叫着瑞安与文娘前来,好生侍奉着媚娘歇下……
  直到眼看着媚娘入了内寝,在榻上躺下,纱幔放下……
  李治这才恋恋不舍地离开。
  而叫他想不到的是,他前脚离开,本来困乏已极的媚娘,便立时圆睁双眼,坐了起来,面色阴沉地看着前方。
  瑞安眼见媚娘如此,心下明白媚娘并未当真如她在李治面前所言,尽皆放心,皆是宽心,便劝道:
  “姐姐也不必气苦……
  说到底,主上也是一番真心替姐姐想的。
  只是他太急,与姐姐一般的急,所以……”
  媚娘眼眶微湿,恨恨叹了一声道:
  “我从来没有怪过治郎……
  我怪,只怪我自己母家不兴……
  否则……
  否则这大唐后廷……
  哼!”
  媚娘这一哼,却叫瑞安放下了七分心。于是便道:
  “姐姐说得何尝不是?
  所以姐姐也不必太介意——
  说不得这晚结的梨子,会是一树果实之中最甜的呢!”
  媚娘不语,良久才咬牙道:
  “萧淑妃可知此事?”
  瑞安想了想道:
  “既然主上也是今日才知,那想必萧淑妃是不能知晓的。
  所以多半也是不知。
  怎么,姐姐要通知她么?
  这……
  主上那边儿倒是不打紧,横竖主上也是急着看她们二殿都倒。
  可是别人只怕……”
  媚娘看着瑞安道:
  “你是担心长孙太尉?”
  瑞安点头,轻轻道:
  “说到底,他也是朝之肱股。”
  媚娘冷冷一笑道:
  “没错……
  说到底,他也是朝之肱股,可瑞安,你也别忘了……
  说到底,他可也是关陇一系的一根顶梁大柱呀!”
  瑞安一怔道:
  “姐姐的意思是……
  若是咱们借了萧淑妃的手,元舅公也不会……”
  媚娘冷笑一声:
  “这种事,不试一试,怎么成?
  说到底这究竟是后宫之事,莫说是长孙太尉,便是治郎,你看看插手又有如何不易?
  所以……
  瑞安,还是得靠着咱们自己。
  你知道如何行事了么?”
  媚娘看着瑞安。
  瑞安点头,轻轻道:
  “瑞安明白。”
  ……
  永徽元年九月初一。
  夜。
  戌时三刻。
  千秋殿内。
  闻得药儿来报的萧淑妃,腾地立了起来,一身寝袍簇簇做响:
  “你从哪儿听说的?!可靠么?!”
  药儿喘了一口大气,这才道:
  “千真万确!
  这是……
  这是药儿方才想着,今夜既然陛下没有点了任何一殿的妃嫔侍寝,娘娘近日里来又是忙着替主上操劳,查清徐太妃一案而辛苦,多少有些结果……
  或者,或者药儿将此事告与陛下,陛下知晓了,一时开心,再者关心之时,自然是要来千秋殿一趟的。
  想不到……想不到……
  想不到药儿刚刚走到太极殿门口儿,便听到殿外德安与几个小内监议论此事。”
  药儿喘匀了气,不由急道:
  “娘娘,娘娘您可要好生思量一番啊!
  这高侃若果是娶了太原王氏一族的女子,那日后必然是要相助与皇后的。
  眼下咱们好不容易才将这一宫之中的风口浪尖儿都引到了万春殿里,若是因此事而……”
  萧淑妃不语,半晌才突然想到什么似地,冷笑一声道:
  “是么……
  高侃有心娶那个太原王氏一族的女子为侧室……
  那看起来,他也算得上是个多情种子了。既然如此,为何王仁祐不早早儿将自家侄女儿许了他?
  为何要等到现在?”
  药儿眨了眨眼,不解道:
  “不正是为了此番皇后之事能够解围么?”
  “解围?皇后?
  她需要么?她被禁足了么?被惩罚了么?
  没有……
  她什么都没有受到。
  只是宫中之人议论纷纷,而陛下又一惯是那样的态度罢了……
  所以……
  所以只怕王仁祐是另有打算……”
  萧淑妃一边儿说,一边看向药儿。
  药儿机灵会意,立时便要去查,可却被萧淑妃拦下,低声附在耳边说了几句,便叫药儿脸色惨白:
  “可是……可是娘娘,那不是咱们宫里人呀?
  若是轻易下了手,那王家小姐死了的话……
  只怕是要后患无穷啊!”
  萧淑妃冷笑一声:
  “所以,只要做得周全便好。做得周全了……一切才可如咱们所愿。”
  看着回答自己牛头不对马嘴的萧淑妃,药儿忽然有种怀疑:
  她……
  是不是跟错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