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乌渐逝,玉兔初升七


小说:大唐三帝传   作者:丹妮尔   类别:两晋隋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8681/ 为您提供大唐三帝传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大唐三帝传》更多支持!)    媚娘不语。
  徐惠又道:
  “说起来,东宫今天,可有什么新奇事么瑞安?”
  瑞安正等着问呢!一听便急忙上前,笑道:
  “还真是有新奇事!听说,那承恩殿的主人,把自己身边负责管理宫人册(就是在一宫一殿中负责服侍的人的名册)的奴才,给杖责至死了。”
  媚娘闻言,便是一怔,却不曾发问。
  倒是徐惠,含笑道:
  “以那位的性子,此事倒也不奇怪……”
  瑞安含笑道:
  “是不奇怪。不过咱们殿下可不这么想,在他看来,这太子妃分明就是有意想要灭口,于是更不喜欢太子妃了。”
  媚娘淡淡点头:
  “不怪他这般想……的确可疑。不过这也不算什么新奇事。”
  瑞安点头:
  “武姐姐说的极是,不过瑞安说的新奇事,却不是这个。真正的新奇事,是那萧良娣此番不知为何,竟然替那太子妃求起情来。还告诉殿下说,是她自己审用不当什么的……
  您说,武姐姐,这是不是新奇事?”
  媚娘头也不抬,淡淡一笑:
  “这又算什么新奇事?
  不过是萧良娣栽赃已成,故作姿态罢了。”
  徐惠也含笑看着瑞安:
  “你呀……当真是太多往东宫跑了,眼光都小家子气起来。搁在往常,这等事,你又如何当成新奇事来瞧?
  以后还是少往东宫跑,多跟着你武姐姐学学乖才是。”
  媚娘便嗔道:
  “你又拿我做消遣!”
  “可是我说错了么?”徐惠一脸无辜:
  “人家费了几个月的心思,主仆上下里里外外那么多人,好不容易使成的计,你三言两语给点破了……你说,瑞安不跟着你学,难不成要跟那些愚妇们学么?”
  瑞安也赞同地点头。
  媚娘便摇头道:
  “你看她是愚妇,我看,她却是个不得了的人物——想一想,惠儿,她才进宫多长时间?便已然走到能危及太子妃地位这一步,还能这般动摇东宫……
  可见此女果然非同一般。”
  徐惠却不以为然道:
  “那是她没遇到你。而且别说是你,便是当年与她同般年纪的杨淑妃,阴德妃……又哪一个是了得的?
  不过是个仗着一张脸,得了几分宠爱的影身罢了……有什么了不起的?
  我倒觉得,那太子妃王氏,才是个了不得的主儿。”
  徐惠放下画笔,沉吟道:
  “此女颇沉得住气,又善于利用己身所长,与他人之短……只怕将来,又是一个杨淑妃般的人物。”
  媚娘却不以为然道:
  “的确,若只比心思城府,太子妃是比萧良娣多了几份深沉,可是她有一个致命的弱点,便是过于在乎她正妃之位,是以很多事都放不开……
  倒是这萧淑妃,虽然心思城府不若太子妃那般深沉,却胜在行事果快,狠辣明断。只怕太子妃不会在她手中讨得什么好。”
  “是是是……二妃各有其长……那你呢?”
  徐惠突然一问,媚娘先是一怔,便狠狠瞪她一眼,再不多语,只是默默描扇。
  贞观二十年三月二十七。
  太宗因张亮私养义子五百人之事,乃着以谋反之罪论斩。虽有李道裕力谏,张亮程公颖仍死而抄家。一年后,太宗乃因李道裕之语颇为中谏,命其为刑部侍郎。
  是夜,太宗乃密语太子道:
  “朕知张亮有反意,是故虽证不齐,亦当诛。再者,但凡有臣下私养死士之事,更不可容。只因手中若有死士,则必有私心也。”
  李治乃受教。
  ……
  是夜。
  媚娘独自立于宫中紫云阁前,茫然四顾——
  她本只是因心中烦闷,想着暮春之夜,夜色美如酒,醉人欲迷,才想出来走走的。是故便大着胆子,依着上次瑞安曾提过延嘉殿后的一条小小密道而出。
  却想不到,又迷路了。
  因为临时起意,加之不欲有人随从,便自行之。
  谁知这么三转两转的,竟然转到了这么一处再未曾见过的所在。
  这到底是哪儿?
  又是什么地方?
  她茫然不知,只是慢慢地向前走着。
  不多时,她便看到那楼下,三个大字:
  “藏书阁?原来这里便是藏书阁啊……”
  媚娘一时兴起,便裣祍上前,欲入内一观,却发现门扉紧锁,这才想起,如此深夜,只怕宫人都睡下了。
  一时心下无趣,又不知何处可去,便独自坐在藏书阁前发呆。
  然而她却不知,自己一路之上,并非独自一人。
  ……
  片刻之后,得了安置在媚娘身边的影卫所报的李治,便匆匆忙忙地丢下手中公事,前往藏书阁而来。
  待及入院,便见媚娘一人独坐在台阶之上,看着天空发呆。
  李治心中一柔,便轻轻从阴影中步出,臂里又搭了件大氅,慢慢从侧面走向她。
  媚娘却一味只是看着天空出神,竟再不觉有人靠近。
  李治走上前,轻轻地展开大氅,替她披上时,她才惊觉有人,转身一看,却讶然道:
  “你……怎么在这儿?”
  李治笑了笑,坐下,柔声道:
  “与你一般,夜色醉人,睡不着。”
  媚娘心中一柔,却不再言语,只是默默看着满天星星。
  李治见她不语,便也不语,只是坐在一侧陪着。
  良久,媚娘才道:
  “你不回去,瞧瞧萧良娣么?听说她的胎,却不甚安稳……你笑什么?”
  媚娘本心欲故作无事的,可闻得李治听到自己问萧良娣之后便失声发笑,就有种心事被人窥破的恼羞感,怒道。
  “不……你别生气。我只是……”
  李治急忙忍了笑,柔声道:
  “我只是欢喜……欢喜你心中,终究是有我的。”
  媚娘便涨红了脸,眼儿一眯,冷冷道:
  “你以为我如那房相夫人一般饮了醋么?可是叫你失望了呢!我不过是觉得萧良娣如此费心,只为得你喜爱,却落得如此下场,当真是可怜……”
  李治看着她,轻轻问道:
  “你果真只是可怜她么?便半点别的没……别走!我不问,不问还不成么?”
  李治见媚娘被自己气得要走,急忙伸手拉了她,恳切道。
  媚娘回首,看他一眼,冷冷道:
  “你已然问了。”
  说着便要离开,可是李治却拉紧了她手腕不放,无奈,只得叹气道:
  “你到底找我何事?”
  李治却被问住了,总不能让她知晓自己在她身边暗中放了影卫罢……好在他脑子转得极快,立时便道:
  “父皇自立我为储以来,便几次三番诛杀重臣……我实在看不透父皇之意,所以想来问问你……”
  这话虽然是强寻出来的,却也是李治的心声。不过,他虽多少猜测到了太宗的心思,却一直不敢相信……
  是以,只有媚娘,才能让他肯定自己的想法。所以倒也不是无的出矢——否则以媚娘这般聪慧,是再瞒不过她的。
  媚娘闻言,心中便是一酸:原来他于自己,终究还是因才多一些……
  然而到底是他发问,媚娘却也不曾含糊,只是淡淡道:
  “何时知机如你,却连陛下这点心思也看不出了?”
  李治闻言,便心中黯然道:
  “果然,是为了我……”
  媚娘见他如此,想想他那柔善的性子,心中终究不忍,乃道:
  “你也不必太过自责。说到底,陛下毕竟是爱子情深。且他一旦下了决心,还有谁能阻止?
  长孙大人何等知机,自立你为储之后,他便百般隐忌,为的什么?不就是知道陛下必然会为了你将来的君王之位能够走得顺一些,而去清除一些不必要的存在么?
  想一想,连长孙大人都害怕的陛下,你又能如何?”
  李治却心怀伤感道:
  “可是说到底……张亮大人却不是……”
  “但他做了。”媚娘道:
  “他的确是做了。所以陛下才容不得他——对陛下而言,你不只是大唐未来之主,更是陛下的爱子。身为一个父亲,他除去那些会危胁到你的人,没有什么不对。
  只不过是因为他身为一国之君,这样的行事,会被人诟病罢了……
  我想既然陛下出手了,那他便必然已经想到了会有这样的结果,也必然知道,这样做会给自己的声名带来些什么……
  不过他不在乎。因为与你的未来,与大唐的未来比起来,这都不算是什么——
  毕竟陛下威名至斯,擅杀几个大臣,已然不能掩盖他之千古盛名。再者,对陛下来说,千古盛名于他,却是不及你的未来,来得要紧的。”
  李治紧紧地握了手,又轻轻道:
  “可是……可是父皇完全可以等到我……”
  “等你什么?等到你登基之后么?别人不问,问问你自己,你当真下得了手么?或者这般说罢!你便能下手,你能如陛下这般,将其置于死地么?”
  媚娘直视着面容纠结的李治,摇头道:
  “你自己也知道,你做不到的。
  你做不到。
  陛下更清楚这一点,可是他同样也清楚,一朝天子一朝臣,此言并非只适用于大臣们,也适用于天子……
  若是要你平安,那便必然得适当削弱这些前朝老臣的反对势力……
  是故,陛下此为,却是在替你向那些意在观望的老臣们明示:
  若他们不能好生侍你为主,那便是陛下,也不能容了他们。更不必说大唐。”
  李治黯然,默默点头。
  二人一时静立不语。  (我的小说《大唐三帝传》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a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