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兮祸兮三十二


小说:大唐三帝传   作者:丹妮尔   类别:两晋隋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8681/ 为您提供大唐三帝传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李治奔入内殿时,媚娘尚因精疲力尽,未曾醒来。
  可便是如此,李治也不想离开。
  他伸手抚着媚娘浸湿一片的发,心中柔软,半晌才问道:
  “娘娘可有什么大碍?”
  “主上安心,无妨,不过是太累了些,睡下罢了。”
  一侧老嬷嬷含笑道。
  李治长舒口气,点了点头,又问道:
  “那许得多久,才可醒来?”
  “这……”
  老嬷嬷见李治问得殷切,也不由得苦笑连连,还是德安机灵,上前一步含笑道:
  “主上这话儿可就问得有趣儿了。
  娘娘眼下正睡着,又是体力极尽,谁也说不准娘娘什么时候醒啊!
  主上,若是您当真急着见娘娘,其实也不难,只要将娘娘唤醒……”
  “胡闹什么!”
  李治难得正色斥道:
  “都说了媚娘体力已尽,此时正要休息,你却要强唤醒了她……
  可不是添乱?
  走,随朕出去!”
  一边儿骂着窃笑的德安,一边儿脸微红着便要离开。
  就在此时,一只温暖的手,紧紧地抓住了他。
  李治蓦然回首,却看到榻上的媚娘不知何时张开眼睛,心中大喜,急忙坐下轻轻道:
  “你醒了?”
  “你那样吵,还有什么不得醒的?”
  媚娘苍白无力地一笑,看得李治阵阵心疼,急忙着召太医入内诊视。
  太医入内,切脉看色之后道无妨,不过是疲劳了些。
  李治闻言,虽有千般话儿欲与她说,却终究还是不能忍心看着她这般疲惫的样子,便轻轻道:
  “你好好歇息着罢!”
  媚娘却摇头,左右张望道:
  “孩子呢?在哪儿?”
  一侧文娘喜气盈盈抱了孩子上前便笑道:
  “恭喜娘娘,贺喜娘娘!
  是个小公主呢!”
  媚娘闻言,便忍不住摇头:
  “你呀……浑乱说话……孩子刚出生,你怎么就给了封?
  幸得这里没外人……”
  “这有什么?”
  李治见媚娘如此一说,却不以为然道:
  “方才我就已经着令上下要改口不可呼为帝女了,又有什么不好的?”
  媚娘闻言,哭笑不得,刚欲说些什么,却闻得李治道:
  “说正经儿的,咱们女儿长得这般好,又是这般安生,不爱哭闹,可得叫个好名号。
  嗯……就叫安定罢!
  如何?”
  媚娘闻言,当真是一发哭笑不得,不由伸手要去捶他,可偏偏全身又是半点力气也无,不得不嗔道:
  “你可当真是胡来……
  眼下孩子的大名儿小字都尚未得,名牌也未立,你这倒好,先把封号给上了……
  千古以来,哪里有这样规矩的?”
  李治扬眉,淡淡一笑道:
  “那又怎么了?
  父皇在时,满朝大臣人人都说帝后同寝不宜,可他照样还是满太极宫地跟着母后跑。
  后来生了大姐(长乐公主)的时候,父皇于她周岁之时便赐食邑,又是许多大臣说不好……结果父皇也是照做了。
  怎么到了我这里,便不可了?”
  媚娘张口欲言,可又实在不忍扫了他的兴头,只得也笑着摇了摇头,罢了。
  李治见她同意了,心里当真是欢喜不胜,又将那孩子抱过来看了两眼之后,竟自欢喜得流下了泪来。
  左右见他如此,一时间都唬得不轻,个个上前来劝,连媚娘也是讶然。
  倒是跟着入内的王德心明眼亮,明白只怕是这刚诞世不过一刻便得了封的小公主有什么异处。
  于是便微微上前一步,看着李治怀中的小女婴。
  这一看之下当真是惊得半晌不言,好一会儿竟也流下泪来,讶叹道:
  “哎呀呀……这……这……”
  他惊叹半刻,终究还是跪下来,含泪向着媚娘道:
  “老奴自以为,代王殿下生得那般似文德皇后娘娘,已然是得蒙二位先圣人的殊恩,如今见了小公主,才知道原来文德皇后娘娘,竟是将最大的恩赏赐在了小公主的身上了!”
  媚娘闻言,也是一怔,急忙拼尽全力欲起身。
  李治见状,急忙轻喝止了她,然后只抹了把眼泪,把孩子放在她身边,含泪笑道:
  “你看……媚娘……你看这孩子,她的眼睛,她的眉毛,她的鼻子……好像母后啊……”
  媚娘本来以为刚出世的小小婴儿,便是如何像长孙皇后,也不过是些神似罢了。
  是以她也只以为不过是李治思母心切,加之对自己爱惜过重,有心如当初李弘出世之时,再借一借长孙皇后的余恩。
  可待她自己一看时,也不由得惊得心中一跳:
  果然,女儿虽仍是个月中小儿,却浑不似当初初生的李弘一般全身皱巴巴的小猴儿一样,就连眼睛也是直到七八日后方能睁开……
  反而却是天生一副雪白玉嫩,乌眸红唇的小模样,又是娇笑无邪……
  竟当真跟自己曾于画像中所见过的长孙皇后,有八九成的相似!
  一时间,她也是震撼不止!
  同一时刻。
  千秋殿中。
  萧淑妃听闻明和宣旨,一时只觉全身发软,瘫坐于自己鸾座之上,半晌不得言语。
  直到明和离了好半日,她才恨声道:
  “那个贱侍……
  是谁引进来的?”
  旁边近侍慌慌张张上前来跪下叉手礼道:
  “娘娘……回娘娘,那是外侍省里奉进来的……
  说是这个小侍也算是内阍总管黄公公的近亲,搁在娘娘这儿也是学点儿精细的,谁知……”
  萧淑妃深深吸了口气,咬牙道:
  “传本宫的令,明日起,但凡那黄老儿有一星半点的不是,都要报入本宫耳中……明白么?”
  “是!”
  萧淑妃黯然坐了片刻,忽然又想起一事,急忙着左右道:
  “来人!快去……快去立政殿,就说本宫方才,并未曾着那小侍去……”
  她言止于此,又停了下来,思虑半日才叹道:
  “罢了……
  只怕眼下便是本宫传了话儿去,陛下也是听不进去了。”
  一边儿的近侍见她如此颓然,心中不由得也愤愤道:
  “可不是么?
  娘娘只在这里事事处处,以陛下为要……可陛下呢?
  虽那小侍说话儿是有些不是之处,可到底也是向着娘娘的。
  陛下却明明都听到娘娘身体不适了,连句好话儿也不给,一心里只惦着那个贱婢武昭。
  这便倒罢了,左右也是今日她大难。
  可谁知陛下便是如此还不肯干休,方才竟然口传圣旨,着令赐了那生了不过一刻钟的小贱婢公主之号了!
  陛下这心,也忒偏了些!
  是个皇子也罢了,可这不过是个公主!!!
  千古以来,便是先帝最宠爱的帝长女长乐公主那般恩宠之盛,也是到满月的时候才封的公主之位!
  陛下倒好,这小贱婢刚出世就封了公主……
  那咱们的公主殿下可如何处世?!
  咱们的公主殿下,才是正儿八经的帝长女呢!!!
  帝长女都不得这等封尊,凭什么一个先后侍奉过两朝主君的贱婢生的小贱婢,便得了这等尊荣?!
  娘娘!您可千万要替咱们的大公主殿下讨回一个公道啊!”
  萧淑妃闻言,面色怨毒,语气凄然:
  “讨公道?本宫有什么资格再跟陛下去要讨这一个公道?
  眼下……连素节都被带走了……
  本宫还有什么资格,可以替玉儿讨这一个公道呢……”
  一壁说,她一壁紧紧地握住了鸾位扶手,握得指节发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