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明朝——太原遇险


小说:景色风光守护云   作者:情奇抒化   类别:架空历史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80627/ 为您提供景色风光守护云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迎景轩进了后殿,晋王道:“若不是昨日巧遇,本王也不会轻易放过你。想来,锦衣卫中也并非全是十恶不赦之人。”
  “谢,晋王。实不相瞒,我入锦衣卫就是为了调查父亲的冤案。”
  “但是,凭你一人之力,在锦衣卫中如何探查?你父亲被诬陷图谋造反,本王认为必是朝廷为了清除胡党而将之牵连其中。你与父亲的冤屈怕是很难翻案。”晋王说。
  二位畅谈很久,仿若相见恨晚。景轩见晋王相貌伟岸,谈吐不凡且正气凌然。景轩不由问道:“太原城所到之处,百姓团结友爱,都说晋王您为人正义。就藩之后,几乎年年巡行塞外、都察军屯,保卫边疆没有灾祸。也听说晋王和燕王都最受皇上器重。可是为何晋王在朝廷中却屡遭口实,说您做人做事狂妄放肆?按理说,您不是这样的人,莫非是朝中歹人恶意中伤晋王?景轩回京后一定要详细告知皇上。”
  晋王摆了摆手说:“不用这般,父王早就对我心存不满。你若为本王说情,必会遭人报复。其实,本王暴戾也确有此事。当年,父王不准我与珂儿在一起,硬要我娶大臣永平侯谢成之女。之后,父王要我就藩山西太原府。我不舍离开珂儿,因此决意毁掉藩王的名誉。于是,本王在动身前往封地太原的途中,借故鞭打了父王的亲信。本王以为父王会下令撤去我晋王之名,好让我留在应天城。然而父王只是警告了本王一番。之后,本王到了太原没多久,就听说父王命检校将珂儿处死了。本王失去心爱之人,这悲痛、愤怒无人理解,于是,变得暴怒。因此,外人都当本王是生于皇家,娇生惯养所致。呵呵,天下人误解也好,是真也好,都已不重要。”晋王又道:“除却儿女私情,就藩防御北方,本王也明白父王的苦心。藩王军权之重是父王的器重。本王只能忍痛忘却儿女私情,按时巡行塞外、都察军屯。才有了今日太原城的盛世。”
  景轩听着,明白了一位身在帝王家的男子对爱情无能为力的悲哀。晋王是一有情有义的人,并非糊涂、暴戾。他的功绩更是百姓乐道称赞。一番长谈后,晋王的才略令景轩敬仰。景轩决定回京后如实向皇上禀告。
  即将告辞时,晋王对那两个锦衣卫训斥道:“今日本王只是给你们一个小小教训,锦衣卫即为亲军,食俸禄,理当为朝廷好好做事,守护一方百姓,而不是肆意妄为、目无上下。”
  两个锦衣卫揉着疼痛的身子连连应和着,但是心有不甘。
  应天城。
  “锦衣卫去太原城已经半月有余,晋王动静如何?还没有来报吗?”朱元璋问。
  “回皇上。太原离宫中有数日时辰。臣已交代锦衣卫若有动静,即刻发来传书,看样子消息也快到了。”蒋瓛回话。朱元璋点了点头,此时,朱元璋脑中对着晋王的往事浮上了心头。作为父亲,他明白晋王心中的遗憾。这些年,他不是不关心这些分封在外的藩王。他把北方边疆交给燕王、晋王就是信任他们、重视他们。朱元璋希望自己这个帝王大家庭能和睦,希望诸藩王能扶持太子,不要为王位争锋。所以,他是矛盾的,既不得不留心诸藩王的动向,骨子里又爱着每个儿子。
  出了晋王府。连夜,景轩摊开纸笔道来晋王仁心,太原城和气升平。写好,景轩派人送去应天城。
  蒋瓛冷冷地看着景轩密报,心想,景轩打探蒲氏图谋造反一事身份已经成疑,他现在帮晋王说话,日后必有晋王撑腰相助,这样的人不能留。于是,蒋瓛将信揉成一团。他立刻飞书给安插在景轩身边的两个锦衣卫。
  两个锦衣卫很快收到了飞鸽传书。
  这日,他们三人在返京途中进了一间客栈。待酒足饭饱后,三人继续上了路。此时,天色一片漆黑。赶路没多久,景轩忽然感觉有些晕沉。景轩晃了晃脑袋,忽然间耳畔生风。景轩心知不妙,从马上跳下。很快,一把快刀狠狠刺入了他的胸膛。景轩大叫一声来不及招架,背后又中一刀。景轩倒在血泊中,他无力地看着两个锦衣卫持刀向他杀来。
  命悬一际时,黑夜中忽然射出道道利箭。顿时,一个锦衣卫惨叫倒地。另一个被射伤的锦衣卫跳上马匹迅速逃离。
  此时,锦衣卫衙门。受伤的锦衣卫正在回报,蒋瓛大吃一惊,他心想,难道是晋王出手救了景轩?万一让晋王提前告知皇上就大事不妙。想着,蒋瓛忽然看了一眼这个锦衣卫,说道,“既然你已受了伤,也活不了了,不如再受我几刀,日后,我来安排一场好戏让晋王到地下来陪你。”说完,蒋瓛一刀狠狠地刺入了这个锦衣卫的胸膛。
  第二天早朝,蒋瓛领着死了的锦衣卫入了大殿,朱元璋立刻勃然大怒道:“这是何故?怎会有锦衣卫死去?”
  蒋瓛立刻说道,“皇上,晋王朱棡在太原骄横放纵,三名锦衣卫在当地搜寻到了其意欲谋反的证据。可惜回城途中,他们惨遭灭口。景轩、杨三已遭毒手,庄甲逃回不治身亡。”
  “什么,竟有此事朕居然有此逆子,必须治他的罪。来人,速派大军赶往太原。”朱元璋下令道。
  太子朱标听闻此事着急万分,他流着泪赶到大殿,跪在朱元璋的面前求情。“父皇,若要杀晋王,万万不可。晋王乃父亲嫡亲孩儿,也是儿臣的嫡亲兄弟。兄长在外多年,一直相安无事。此次,锦衣卫探访发生是非,儿臣想其中必有什么误会。”
  朱元璋怒道:“若是晋王真的造反,你要怎么处置?”
  太子朱标泪流满面道:“用仁爱感化他。圣人云,仁孝为上,重礼教轻刑法。一个君主,用仁爱之心去驭天下”。
  “放屁,晋王他要是仁孝就不会造反了。宋濂怎么把你这太子教成这等迂腐。”朱元璋甩袖离去。
  此时,云宅。
  云娘看着手中绣的红豆树,流泪道:“他说过,红豆树发芽的时候,他就回来了。景轩他说过红豆树发芽的时候,就会回来的,就会回来的呀。”
  “云娘,为父知道你难受,但是,这人死了……”云大人劝慰着。
  “不,这不是真的。不会是真的。景轩不会死的,景轩不会死的。”云娘猛地吐出一口鲜血。
  这会,太原城。数千将士手持兵器,弓箭将晋王府重重包围。晋王谋反的消息也在太原城传开了,百姓们愤愤不平。首领官高喊着:“晋王,臣奉皇上之命包围晋王府。在皇上没有下达其他命令前,只能委屈晋王不要擅自出入府中。”此时的晋王府哪怕是一只鸟儿都无法飞过这重重封锁。
  晋王心知此时他做任何反抗只会将他推向万丈深渊,也就索性不做其他。这边,重伤的景轩正躺在晋王府内,当他得知晋王被诬陷杀害锦衣卫欲要谋反。景轩挣扎着起身要去为晋王作证。
  “万万不可,本王好歹是皇上的亲子,皇上再怎样都不会真的杀了本王,更何况只是听说,并没有充足的证据。倒是你,当日那两个锦衣卫为何要置你于死地,你可知?此时,朝中有人借你等被杀,说是本王谋反灭口。这其中案情纷杂,你伤好后还是速速离开,切不可再牵入其中。”
  “这,看来只能如此了,臣对晋王感激不尽。只是在下有一事不明,晋王如何得知我会遇险?”
  “你们那日离开不久,本王的守卫就来报,说城内有信鸽出没并当场劫下了一只。这才看到信的内容,说回城途中杀了景轩。本王一想事情严重,信鸽如约放回,并让守卫前去寻你们,这才救下了你。”。
  “原来如此,晋王细心仁厚。希望皇上这次不会被恶人蒙蔽。”
  “景轩,本王也得提醒你一事。今日你险些遇害,与你身边两个锦衣卫有关。这必定是受人指使。日后,你回到应天城,自己还是要小心行事。”
  “晋王提醒的是,景轩能认识晋王实乃此生之幸。景轩伤好后,回去复命,也知如何去做。”
  此刻,宫中。
  “朕到底该如何处置这大逆不道的晋王?都是朕所亲生。”朱元璋在马皇后的灵位前叹息着。
  “皇上,晋王府上下已经被我们全部圈禁起来,皇上您只要下令,我们即可立刻捉晋王。”这边,武将来报。
  “下去,下去。”公公明白朱元璋的心思,连忙示意武将退下。“皇上,太子还在宫外跪着呢,已经两日了。”公公说。
  朱元璋想了想,锦衣卫被杀,朝中大臣竟然都纷纷劝谏说晋王的好。这其中或许真有什么误会?于是,朱元璋一声长叹一声,罢了罢了。
  过了多日,圈禁被解。太原城也传来了太子朱标的问安。晋王感激涕零,面对朝廷方向下跪。晋王从怀中取出一物交给景轩,说道,“此事过后,皇上必定更加不要见本王。本王恐怕此生都无缘再进京面圣。这一物,日后你若遇到太子请帮本王交给他,他亦会明白。”
  多日后,晋王派人悄悄将景轩送出了太原城。景轩拜别后,乔装成百姓混迹人群,向应天城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