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79335/ 为您提供太傅谢安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谢安石回顾了一番过往的种种之后,到底还是没来由地开始忧心起从兄仁祖来。
谢安石想起自从殷渊源离世之后,原本就抱恙的从兄,神情便越发显得萧索起来。他自是知晓,自从殷渊源北伐失利、到被贬黜为庶人,从兄仁祖少不得要忧心几番。
谢安石的从兄跟殷渊源原本就是连襟,从兄在北伐之事上不仅没有起到好的作为,还遇上张遇的反叛。他的从兄在面对张遇的反叛不仅没有平定,还让张遇给战败。
谢安石当年虽然因为那样的一件事去安慰过从兄,但就像从兄自己说的“终归是洗脱不了绥怀不善的名号”。
谢安石想到这里的时候,不由对正在跟他下棋的夫人刘淼开口道“夫人,为夫近日里总是会想起从兄来,想起他这一生的诸多不易!”
刘淼听闻他这般道来的时候,不由顿住了准备下白子的手,抬眼仍旧是冲他脆甜地笑道“安石,你可能是因着殷中军这般离世,少不了要徒生一些担忧来。”
谢安石便温和地开口道“也许吧!”然后又叹息地补充道“不过,从兄这一生也确实是诸多羁绊,伯父早年便离去,中年之际遇上宋夫人、相处不过几年的光景、宋夫人也是撒手人寰。”
刘淼听他那般感伤地道来时,难免有些心疼夫君的心境,不由温婉地劝慰道“安石,仁祖兄能遇上宋嫂嫂总归也是一件幸事,于仁祖兄来说,那几年的欢愉时光也许会是人生最好的一段时光。”
谢安石听闻夫人刘淼那般道来时,便慰藉般地点头道了声“夫人,说得极是!”然后还是若有所思地开口道“只是为夫近日,不知怎的总能不经意地就想起跟从兄早年的一些事来。”
谢安石说完那样的一番话后,难免要心生一番忧思来。那样的一种忧思总是让他隐隐感到将会有不太平的事情发生。
谢安石想起,那么些年,他们的谢家从伯父哪里开始,才渐渐地在一众士族里慢慢有了些地位。伯父走后,从兄仁祖便开始接替伯父的位置,努力地将他们整个家族向更好的地位发展。
他自然异常清楚地明了,从兄于他们整个的谢氏家族意味着什么,于整个谢氏家族他的从兄无疑是灵魂人物。
谢安石在神游间,夫人还是不由自主地善意提醒道“安石,你得仔细点,你这西北角的形式很是不妙。”
谢安石听闻夫人十几年如一日地总是提醒着他棋势上的险境,难免很是心生暖意地开口道“有劳夫人费心,为夫自是会小心仔细些。”
他那些年月里,仍旧是跟妻高卧东山,过着教导中外子侄的闲情日子。他的妻在面对那么些孩童时,倒是几年如一日的绝佳好脾气,从来不见她对那一群淘气的孩子有过任何一次的愠色。那样的妻,总是能教他很好的心生感激之情。
他自从跟妻谈论完有关从兄的事迹后,他的那些没来由的不安感竟然渐渐消失了起来。
他在那种时刻,难免觉得自己可能是在暮春的季节里有点伤感了些,所以才会生出了那诸多的莫名情愫。
他在那样春去夏来,端午佳节之际,不由跟妻提议道“夫人,眼下正是端午佳节的日子,不如带着一众孩子外出祭祖一番如何?”
刘淼听他那般道来的时候,便放下手中的针线,冲他温婉笑道“安石你的建议自然是好的。”
他跟刘淼还有二嫂王绥带着一众孩子外出祭祖之际,自然是少不了要乘机教导那些孩子一番。
他在那样的一种时刻,莫名地想要跟诸多孩子提一番从兄仁祖的生平事迹,好让他们也好好地向从兄学习一番。
他一如既往的从容笑道“孩子们,你们的仁祖伯父都应该是很熟悉的吧!”
那群孩子便齐声回应道“熟悉!”
他便继续温和地笑道“那你们知道伯父这些年月都做了那些了不起的事件么?”
他想,他终归是得让那群孩子铭记、从兄仁祖对这个家族做出了多少的贡献,也得让那群孩子铭记一个家族的发展和崛起少不了要有如从兄那样的一个人。
谢玄闻言便率先开口道“回叔父,孩儿知晓伯父领豫州刺史很多年,在豫州那方百姓心中很有声誉,深受百姓爱戴,因此咱们整个谢家在豫州百姓心中有很好的声誉。”
他便很是欣慰地点头道“幼度你说得对,伯父这般绝佳之人值得你们每一位去好好学习。”然后又继续笑问道“还有没有其他的贡献呢?”
谢朗便应声道“回叔父,孩儿还知晓伯父曾于邺城(隶属司州魏郡)迎回了传国玉玺,这样的一件极大的佳闻到现在都还是被人津津乐道呢,伯父的这一举措让朝廷受益的同时,也提高了咋们谢家的名声。”
他听闻此言不由赞赏地点头道“长度你说得也很好!”
他刚话毕,儿子谢瑶便开口道“父亲,孩儿还知晓伯父最擅长声乐,镇守寿阳(隶属司州乐平郡)之际曾积极采拾乐人、并制造石磐,以此来准备太乐,江表的钟石之乐便是从伯父开始的,这样的一件大事到现在都是被人称赞不绝的,伯父的这一行为,让咱们谢家有了极高的赞誉。”
他听闻儿子这般说来很是眉欢眼笑地开口道“球度你说得很好,所以,孩子们一定要牢记,不管是哪一方面,只要能做到极致,终归是有它的用武之地。”
他说完那一句话后,不由自主地就想到从兄当年没少跟宋袆讨论声乐。他想,正是有了宋袆的多方提携,从兄才能有更好的音韵基础去完成那些钟石之乐。
他思索完那样的一件事后,到底还是莫名地对从兄仁祖生出了一份钦佩之心来。不管是从声誉上还是实力,谢家早年并没有像一般的士族那样有较好的声誉基础,以及方镇上的势力。自从从兄从声乐上填补了江表的空白,以及领了豫州刺史后才取得那样的一种一流士族不可或缺的方镇势力,谢家才渐渐走向一种平和的发展。
他更是清楚地知道,取得一方方镇势力对于一个士族来说意味着什么。所以,当从兄取得豫州刺史这一职位的时候,他们整个谢氏家族便有了实质性的势力来跻身一流的士族。
他回神转念间的时候,便看到那一群孩子还在热火朝天地讨论起从兄的生平事迹来。
他在那一刻,不由自主地在内心期许,唯愿未来的某一天,他们的整个家族也能在这群孩子的手里得到更好的发展。
他在那样的时刻,不由转头看向了一直被他十指紧扣的刘淼,笑语道“夫人,怎的一直都没有出声。”
刘淼闻言便转头冲他温软笑道“习惯在这种时候听安石你说话了。”
刘淼在那样的时刻,内心总能生出诸些慰藉之情来,她的夫君这么些年来,从来都没有放下过无论去到哪里都会紧扣着她的手的习惯。那样的一种细微动作总能教她很生心安。
她想,仅仅如此陪伴在安石的身边也是一件极为让人心生满足地事情来。她听安石那般询问及那些孩子一番后,莫名地就感到,她的安石很快就要成为那个为了整个谢氏家族而付出全部的人了。
她思索至此,不由戏谑地开口笑问道“安石,你看看你们家不管是仁祖兄也好、长兄也好、还有阿万,如今都是身居显职的人了,你却这般只求高卧东山,男子汉大丈夫不正是应该如你兄弟那般么!”
她问完那样的一番话后,自己先乐不可支地笑上了一番,笑着笑着,便不怎么能够笑出来了。她的内心,从来都不希望有一天,她的夫君会跻身朝堂。
谢安石在听到夫人那般的戏谑后,不由佯装不自在地摸鼻笑道“夫人,这样的事情终归是避免不了的!”
他想,他终归是乐于陪伴妻的打趣的。他也很清楚地知道刘淼并不是真正希望他会出仕的人,相反,她更加担忧自己早晚会出仕。毕竟朝堂风云诡谲,到底不是一个安稳的地方。
他正那般思索之际,妻便黯然地开口道“安石,我早年便深知你早晚是要被搅到那一处深潭中的,只是当年仁祖兄还有大哥他们都有不错的官职,你自是不愿早早趟了那趟浑水,如今,仁祖兄跟大哥到底是越发年迈了起来,你自是不得不要承担起那样的一份职责。”
刘淼从来都是知道,她的夫君从来都是一个极有责任心的人。他从来都不愿辜负任何的一个人,何况是那个给予他一方安身之处的家族。她从来不会忘记,安石即使无职在家也是极为关注朝政的人。她的安石这般的作为,自是为了如现下这般的时候派上用武之地。她从来都很清楚,她的夫君从来都是一个极有绸缪的人。
谢安石听他的妻刘淼那般道来后,不由十足慨然地唤了声“夫人!”
他想,他的夫人果真是最为了解他的人,他早年诚然是因着从兄他们都有不错的职位,谢氏在从兄的带领下也是越发地蒸蒸日上。他自然无暇出仕为官,另外,他也想要把最好的年华都陪伴在妻的身旁。
他想,他终归是亏欠了他的妻太多,尤其是他们生了四个孩子之后的岁月里。他的妻原本可以选择更为轻松的生活,但是她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与他并肩地过着相夫教子的生活。
刘淼听他那般唤来后,便笑得极温情地开口道“安石,不管如何,不管你将选择什么样的路,我终归是会一直陪伴在你身边的。”
谢安石眼见那群孩子在二嫂王绥的带领下走出了他们的视线,便极为动情地将刘淼揽入怀中,然后极为浓情地开口道“为夫能有夫人真是万世修来的福气!”
刘淼便乘势将头温顺地靠在他的怀里,笑得柔情万般地开口道“安石,我能有你这般的夫君才是万世修来的福气!”
他们那般温情地依偎了片刻后,便看到二嫂王绥正准备带着孩子向他们走来了。
刘淼看到那一幕后,便自觉地将自己的头从安石的怀里抬起来。毕竟二嫂王绥守寡多年,她终归不能在二嫂的面前太过恩爱。
谢安石见刘淼从他怀里起身后,便习惯性地紧扣了她的手。他想,那样的一种习惯他一辈子都不要放下。
王绥带着那群孩子回来的时候,便吁气笑道“这群孩子也是太能跑了。”顿了顿后便建议道“都快晌午了,要不回去吧?”
谢安石听闻二嫂这般道来便温和地笑道“也好!”
他们一行人正兴高采烈地走到府门的时候,谢安石便看到从兄仁祖的家童正一脸焦灼地候在门口四处张望。
他一看那家童的神色,心下便暗道不妙。他忽然就想起,自己在春季的时候总是没来由地念及了从兄,甚至会没来由地感到有些不安。看来他的那些预感是没错的,从兄估计是不好了。
那家童一看到他们之后,便急急忙忙地跑到了他的身边,一脸焦灼地开口道“三公子,大人不好了,劳烦三公子赶紧跟小的走一遭,大人可是一直都在等您呢!”
谢安石在听闻那家童的一席话后,难免有些两眼泛黑了起来。他的妻见状便不由自主地松开了被他紧扣的手,扶了他一把后,便一脸担忧地关切道“安石,你还好吗?”
他定了定神,便黯然道了声“为夫没事!”
那家童不由催促道“三公子,您快跟小的走一遭吧。”
他便默默地应了声“好。”
刘淼却在同一时刻焦灼地道了声“安石,我也要跟你一起去。”
刘淼只要一想起她的夫君在面对亲人离去之际的伤痛,不由心下一紧,她终归是不放心的。
谢安石正准备让妻别遭那一趟罪了,二嫂王绥却和善地开口道“安石,你就让阿淼跟你一起去吧,家里还有我呢,阿淼若是没有陪伴在你身旁嫂嫂也是不太放心的。”
刘淼一听二嫂王绥那般道来不由十足感激地开口道“有劳嫂嫂了。”
王绥却慈和地开口道“阿淼,你这是说的哪里的话,咋们总归是一家人。”
刘淼便极为感动的握了一下二嫂王绥的手,然后思绪万千地开口道“嫂嫂,那阿淼就跟安石就走了。”
王绥便温和地道了声“去吧,一路注意安全!”
谢安石听闻二嫂王绥那般道来后,便携了妻的手快快随那家童向早已备好的马车走去了。
刘淼在去往仁祖兄所在的历阳的路上时,一路都是死死地紧握着谢安石的双手。她希望她那样的一种小小举措能够让她的夫安石获得片刻的慰藉。
谢安石在去往历阳的路途中,一路都不曾话语。他的那些不好的预感压抑得他有些沉闷到不想多说一句话。他唯有在感到妻那般紧握着他的手的时刻,才觉着内心尚还温热。
谢安石来到从兄身边的时候,看着从兄因病而憔悴的脸色,难免心生难过。他在面对那个卧病在床的从兄时,到底还是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过往的种种。
他想起从兄从小便待他极好,还不辞辛劳地教会他很多声乐。如今,他却要看着从兄因为病痛的折磨而变得这般的脆弱不堪,他却无能为力,不由很是心如刀割。
谢仁祖看到从弟时,便不自主地握上了他的手。他那种时刻,便不由自主地想起从弟在很小的时候,便经常被他带在身边。从弟聪明稳重、和善机警,从来都是一个甚得他意的弟弟。
谢仁祖在那样的时刻,还想起他当年将宋袆领回府门之后,唯一给予他支持的却正是眼前的这位弟弟。他一时到底还是生出了诸多感慨,不由嘶哑着嗓子唤道“安石,你来了,为兄总是很高兴的!”
谢仁祖在那样的一种时刻,想到自己在弥留之际还能见到这样一个让他心生暖意的弟弟,这终归是一件极为欣慰的事情。
谢安石在面对那样一个至亲之人的那样一句话语时,难免心酸到很想落泪。他便拍了拍从兄的手鼻头酸涩地翁声道“兄长,安石来看望您总归是应该的,兄长您现下无需过多操劳,得好好休息一番才好!”
谢安石说完那样的一句话,便很好地想到从兄如今卧病在床,自然少不了这么些年的积劳致疾。他一想起从兄这般辛苦地将谢家引领到如今的地位,到底越发为从兄的艰辛而难过。
谢仁祖便了然地笑道“安石,你自是不用这般安慰为兄,为兄的身子为兄自己知道。”
谢安石听闻从兄那般道来时,到底还是敛眼黯然了起来。他终究是有点舍不得那样一个待他极好的兄长的离去。
谢仁祖在弥留之际仍旧是忘不了要让从弟帮他完成最后的一番心愿,他看着从弟含泪答应他后,才安详地合上了眼睛。他在人生最后的时刻,还是不由自主地想到了那个一生坎坷的阿袆。
谢安石在送别了从兄仁祖后,内心到底开始变得越发沉重起来。他很清楚的知道,他终归是没有多少清闲的时光了。
谢安石想起自从殷渊源离世之后,原本就抱恙的从兄,神情便越发显得萧索起来。他自是知晓,自从殷渊源北伐失利、到被贬黜为庶人,从兄仁祖少不得要忧心几番。
谢安石的从兄跟殷渊源原本就是连襟,从兄在北伐之事上不仅没有起到好的作为,还遇上张遇的反叛。他的从兄在面对张遇的反叛不仅没有平定,还让张遇给战败。
谢安石当年虽然因为那样的一件事去安慰过从兄,但就像从兄自己说的“终归是洗脱不了绥怀不善的名号”。
谢安石想到这里的时候,不由对正在跟他下棋的夫人刘淼开口道“夫人,为夫近日里总是会想起从兄来,想起他这一生的诸多不易!”
刘淼听闻他这般道来的时候,不由顿住了准备下白子的手,抬眼仍旧是冲他脆甜地笑道“安石,你可能是因着殷中军这般离世,少不了要徒生一些担忧来。”
谢安石便温和地开口道“也许吧!”然后又叹息地补充道“不过,从兄这一生也确实是诸多羁绊,伯父早年便离去,中年之际遇上宋夫人、相处不过几年的光景、宋夫人也是撒手人寰。”
刘淼听他那般感伤地道来时,难免有些心疼夫君的心境,不由温婉地劝慰道“安石,仁祖兄能遇上宋嫂嫂总归也是一件幸事,于仁祖兄来说,那几年的欢愉时光也许会是人生最好的一段时光。”
谢安石听闻夫人刘淼那般道来时,便慰藉般地点头道了声“夫人,说得极是!”然后还是若有所思地开口道“只是为夫近日,不知怎的总能不经意地就想起跟从兄早年的一些事来。”
谢安石说完那样的一番话后,难免要心生一番忧思来。那样的一种忧思总是让他隐隐感到将会有不太平的事情发生。
谢安石想起,那么些年,他们的谢家从伯父哪里开始,才渐渐地在一众士族里慢慢有了些地位。伯父走后,从兄仁祖便开始接替伯父的位置,努力地将他们整个家族向更好的地位发展。
他自然异常清楚地明了,从兄于他们整个的谢氏家族意味着什么,于整个谢氏家族他的从兄无疑是灵魂人物。
谢安石在神游间,夫人还是不由自主地善意提醒道“安石,你得仔细点,你这西北角的形式很是不妙。”
谢安石听闻夫人十几年如一日地总是提醒着他棋势上的险境,难免很是心生暖意地开口道“有劳夫人费心,为夫自是会小心仔细些。”
他那些年月里,仍旧是跟妻高卧东山,过着教导中外子侄的闲情日子。他的妻在面对那么些孩童时,倒是几年如一日的绝佳好脾气,从来不见她对那一群淘气的孩子有过任何一次的愠色。那样的妻,总是能教他很好的心生感激之情。
他自从跟妻谈论完有关从兄的事迹后,他的那些没来由的不安感竟然渐渐消失了起来。
他在那种时刻,难免觉得自己可能是在暮春的季节里有点伤感了些,所以才会生出了那诸多的莫名情愫。
他在那样春去夏来,端午佳节之际,不由跟妻提议道“夫人,眼下正是端午佳节的日子,不如带着一众孩子外出祭祖一番如何?”
刘淼听他那般道来的时候,便放下手中的针线,冲他温婉笑道“安石你的建议自然是好的。”
他跟刘淼还有二嫂王绥带着一众孩子外出祭祖之际,自然是少不了要乘机教导那些孩子一番。
他在那样的一种时刻,莫名地想要跟诸多孩子提一番从兄仁祖的生平事迹,好让他们也好好地向从兄学习一番。
他一如既往的从容笑道“孩子们,你们的仁祖伯父都应该是很熟悉的吧!”
那群孩子便齐声回应道“熟悉!”
他便继续温和地笑道“那你们知道伯父这些年月都做了那些了不起的事件么?”
他想,他终归是得让那群孩子铭记、从兄仁祖对这个家族做出了多少的贡献,也得让那群孩子铭记一个家族的发展和崛起少不了要有如从兄那样的一个人。
谢玄闻言便率先开口道“回叔父,孩儿知晓伯父领豫州刺史很多年,在豫州那方百姓心中很有声誉,深受百姓爱戴,因此咱们整个谢家在豫州百姓心中有很好的声誉。”
他便很是欣慰地点头道“幼度你说得对,伯父这般绝佳之人值得你们每一位去好好学习。”然后又继续笑问道“还有没有其他的贡献呢?”
谢朗便应声道“回叔父,孩儿还知晓伯父曾于邺城(隶属司州魏郡)迎回了传国玉玺,这样的一件极大的佳闻到现在都还是被人津津乐道呢,伯父的这一举措让朝廷受益的同时,也提高了咋们谢家的名声。”
他听闻此言不由赞赏地点头道“长度你说得也很好!”
他刚话毕,儿子谢瑶便开口道“父亲,孩儿还知晓伯父最擅长声乐,镇守寿阳(隶属司州乐平郡)之际曾积极采拾乐人、并制造石磐,以此来准备太乐,江表的钟石之乐便是从伯父开始的,这样的一件大事到现在都是被人称赞不绝的,伯父的这一行为,让咱们谢家有了极高的赞誉。”
他听闻儿子这般说来很是眉欢眼笑地开口道“球度你说得很好,所以,孩子们一定要牢记,不管是哪一方面,只要能做到极致,终归是有它的用武之地。”
他说完那一句话后,不由自主地就想到从兄当年没少跟宋袆讨论声乐。他想,正是有了宋袆的多方提携,从兄才能有更好的音韵基础去完成那些钟石之乐。
他思索完那样的一件事后,到底还是莫名地对从兄仁祖生出了一份钦佩之心来。不管是从声誉上还是实力,谢家早年并没有像一般的士族那样有较好的声誉基础,以及方镇上的势力。自从从兄从声乐上填补了江表的空白,以及领了豫州刺史后才取得那样的一种一流士族不可或缺的方镇势力,谢家才渐渐走向一种平和的发展。
他更是清楚地知道,取得一方方镇势力对于一个士族来说意味着什么。所以,当从兄取得豫州刺史这一职位的时候,他们整个谢氏家族便有了实质性的势力来跻身一流的士族。
他回神转念间的时候,便看到那一群孩子还在热火朝天地讨论起从兄的生平事迹来。
他在那一刻,不由自主地在内心期许,唯愿未来的某一天,他们的整个家族也能在这群孩子的手里得到更好的发展。
他在那样的时刻,不由转头看向了一直被他十指紧扣的刘淼,笑语道“夫人,怎的一直都没有出声。”
刘淼闻言便转头冲他温软笑道“习惯在这种时候听安石你说话了。”
刘淼在那样的时刻,内心总能生出诸些慰藉之情来,她的夫君这么些年来,从来都没有放下过无论去到哪里都会紧扣着她的手的习惯。那样的一种细微动作总能教她很生心安。
她想,仅仅如此陪伴在安石的身边也是一件极为让人心生满足地事情来。她听安石那般询问及那些孩子一番后,莫名地就感到,她的安石很快就要成为那个为了整个谢氏家族而付出全部的人了。
她思索至此,不由戏谑地开口笑问道“安石,你看看你们家不管是仁祖兄也好、长兄也好、还有阿万,如今都是身居显职的人了,你却这般只求高卧东山,男子汉大丈夫不正是应该如你兄弟那般么!”
她问完那样的一番话后,自己先乐不可支地笑上了一番,笑着笑着,便不怎么能够笑出来了。她的内心,从来都不希望有一天,她的夫君会跻身朝堂。
谢安石在听到夫人那般的戏谑后,不由佯装不自在地摸鼻笑道“夫人,这样的事情终归是避免不了的!”
他想,他终归是乐于陪伴妻的打趣的。他也很清楚地知道刘淼并不是真正希望他会出仕的人,相反,她更加担忧自己早晚会出仕。毕竟朝堂风云诡谲,到底不是一个安稳的地方。
他正那般思索之际,妻便黯然地开口道“安石,我早年便深知你早晚是要被搅到那一处深潭中的,只是当年仁祖兄还有大哥他们都有不错的官职,你自是不愿早早趟了那趟浑水,如今,仁祖兄跟大哥到底是越发年迈了起来,你自是不得不要承担起那样的一份职责。”
刘淼从来都是知道,她的夫君从来都是一个极有责任心的人。他从来都不愿辜负任何的一个人,何况是那个给予他一方安身之处的家族。她从来不会忘记,安石即使无职在家也是极为关注朝政的人。她的安石这般的作为,自是为了如现下这般的时候派上用武之地。她从来都很清楚,她的夫君从来都是一个极有绸缪的人。
谢安石听他的妻刘淼那般道来后,不由十足慨然地唤了声“夫人!”
他想,他的夫人果真是最为了解他的人,他早年诚然是因着从兄他们都有不错的职位,谢氏在从兄的带领下也是越发地蒸蒸日上。他自然无暇出仕为官,另外,他也想要把最好的年华都陪伴在妻的身旁。
他想,他终归是亏欠了他的妻太多,尤其是他们生了四个孩子之后的岁月里。他的妻原本可以选择更为轻松的生活,但是她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与他并肩地过着相夫教子的生活。
刘淼听他那般唤来后,便笑得极温情地开口道“安石,不管如何,不管你将选择什么样的路,我终归是会一直陪伴在你身边的。”
谢安石眼见那群孩子在二嫂王绥的带领下走出了他们的视线,便极为动情地将刘淼揽入怀中,然后极为浓情地开口道“为夫能有夫人真是万世修来的福气!”
刘淼便乘势将头温顺地靠在他的怀里,笑得柔情万般地开口道“安石,我能有你这般的夫君才是万世修来的福气!”
他们那般温情地依偎了片刻后,便看到二嫂王绥正准备带着孩子向他们走来了。
刘淼看到那一幕后,便自觉地将自己的头从安石的怀里抬起来。毕竟二嫂王绥守寡多年,她终归不能在二嫂的面前太过恩爱。
谢安石见刘淼从他怀里起身后,便习惯性地紧扣了她的手。他想,那样的一种习惯他一辈子都不要放下。
王绥带着那群孩子回来的时候,便吁气笑道“这群孩子也是太能跑了。”顿了顿后便建议道“都快晌午了,要不回去吧?”
谢安石听闻二嫂这般道来便温和地笑道“也好!”
他们一行人正兴高采烈地走到府门的时候,谢安石便看到从兄仁祖的家童正一脸焦灼地候在门口四处张望。
他一看那家童的神色,心下便暗道不妙。他忽然就想起,自己在春季的时候总是没来由地念及了从兄,甚至会没来由地感到有些不安。看来他的那些预感是没错的,从兄估计是不好了。
那家童一看到他们之后,便急急忙忙地跑到了他的身边,一脸焦灼地开口道“三公子,大人不好了,劳烦三公子赶紧跟小的走一遭,大人可是一直都在等您呢!”
谢安石在听闻那家童的一席话后,难免有些两眼泛黑了起来。他的妻见状便不由自主地松开了被他紧扣的手,扶了他一把后,便一脸担忧地关切道“安石,你还好吗?”
他定了定神,便黯然道了声“为夫没事!”
那家童不由催促道“三公子,您快跟小的走一遭吧。”
他便默默地应了声“好。”
刘淼却在同一时刻焦灼地道了声“安石,我也要跟你一起去。”
刘淼只要一想起她的夫君在面对亲人离去之际的伤痛,不由心下一紧,她终归是不放心的。
谢安石正准备让妻别遭那一趟罪了,二嫂王绥却和善地开口道“安石,你就让阿淼跟你一起去吧,家里还有我呢,阿淼若是没有陪伴在你身旁嫂嫂也是不太放心的。”
刘淼一听二嫂王绥那般道来不由十足感激地开口道“有劳嫂嫂了。”
王绥却慈和地开口道“阿淼,你这是说的哪里的话,咋们总归是一家人。”
刘淼便极为感动的握了一下二嫂王绥的手,然后思绪万千地开口道“嫂嫂,那阿淼就跟安石就走了。”
王绥便温和地道了声“去吧,一路注意安全!”
谢安石听闻二嫂王绥那般道来后,便携了妻的手快快随那家童向早已备好的马车走去了。
刘淼在去往仁祖兄所在的历阳的路上时,一路都是死死地紧握着谢安石的双手。她希望她那样的一种小小举措能够让她的夫安石获得片刻的慰藉。
谢安石在去往历阳的路途中,一路都不曾话语。他的那些不好的预感压抑得他有些沉闷到不想多说一句话。他唯有在感到妻那般紧握着他的手的时刻,才觉着内心尚还温热。
谢安石来到从兄身边的时候,看着从兄因病而憔悴的脸色,难免心生难过。他在面对那个卧病在床的从兄时,到底还是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过往的种种。
他想起从兄从小便待他极好,还不辞辛劳地教会他很多声乐。如今,他却要看着从兄因为病痛的折磨而变得这般的脆弱不堪,他却无能为力,不由很是心如刀割。
谢仁祖看到从弟时,便不自主地握上了他的手。他那种时刻,便不由自主地想起从弟在很小的时候,便经常被他带在身边。从弟聪明稳重、和善机警,从来都是一个甚得他意的弟弟。
谢仁祖在那样的时刻,还想起他当年将宋袆领回府门之后,唯一给予他支持的却正是眼前的这位弟弟。他一时到底还是生出了诸多感慨,不由嘶哑着嗓子唤道“安石,你来了,为兄总是很高兴的!”
谢仁祖在那样的一种时刻,想到自己在弥留之际还能见到这样一个让他心生暖意的弟弟,这终归是一件极为欣慰的事情。
谢安石在面对那样一个至亲之人的那样一句话语时,难免心酸到很想落泪。他便拍了拍从兄的手鼻头酸涩地翁声道“兄长,安石来看望您总归是应该的,兄长您现下无需过多操劳,得好好休息一番才好!”
谢安石说完那样的一句话,便很好地想到从兄如今卧病在床,自然少不了这么些年的积劳致疾。他一想起从兄这般辛苦地将谢家引领到如今的地位,到底越发为从兄的艰辛而难过。
谢仁祖便了然地笑道“安石,你自是不用这般安慰为兄,为兄的身子为兄自己知道。”
谢安石听闻从兄那般道来时,到底还是敛眼黯然了起来。他终究是有点舍不得那样一个待他极好的兄长的离去。
谢仁祖在弥留之际仍旧是忘不了要让从弟帮他完成最后的一番心愿,他看着从弟含泪答应他后,才安详地合上了眼睛。他在人生最后的时刻,还是不由自主地想到了那个一生坎坷的阿袆。
谢安石在送别了从兄仁祖后,内心到底开始变得越发沉重起来。他很清楚的知道,他终归是没有多少清闲的时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