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九章:招贤令


小说:三国大土匪   作者:黑风土匪   类别:秦汉三国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75328/ 为您提供三国大土匪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以招贤馆的名义,会不会不合适?”
  吴顺看向法正,诸葛亮二人。
  “主公,招贤馆闲置已久,倒不如现在打开影响力。”
  法正依旧坚持他的看法。
  “孔明,你觉得呢。”
  诸葛亮没有说话,吴顺心中有着虚,不好下决定。
  “主公,可以用益州招降馆的名义。”
  现在的招贤馆,门可罗雀。士族子弟有大才。但是谁愿意来益州?寒门才子也不少,但是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走,风评中,益州是最差的。
  所以诸葛亮觉得,法正的方法未必不可。招贤馆的名字招募船匠,足够说明益州对人才的渴望程度。
  “好,那就让杨先生去发布招贤令吧。”
  吴顺说道。
  说起来,杨有财现在的生活过得那叫一个惬意。
  以前,他是整个吴顺集团的官家,什么都要管一管。整天忙得得团团转,跟一个陀螺一样。
  现在,他只负责招贤馆和食为天酒楼的事。招贤馆里一般是没事情做的,他只要关心一下就可以。大部分时间,杨有财都会在食为天。
  “掌柜大人,主公有命令传达。”
  食为天酒楼小二把一个信封递给杨有财。他一打开后,急忙丢下手上的事情心急火燎地去找吴顺。
  杨有财被信中的内容弄晕了。
  “主公,主公,主公……”
  杨有财跑进将军府。
  “杨先生,何事如此急躁?这可不是你的风格啊。”
  吴顺正与诸葛亮,法正讨论战舰的事情,杨有财突然就到了。
  亲卫营将士知道杨有财的身份,一点都不浪费时间,直接一路放行。
  “主公啊,招募船匠们何须如此大张旗鼓啊?还要动用招贤令?”
  只是招募船匠,杨有财觉得大可以不用使用招贤令。直接以张贴告示就可以。
  “杨先生,这是两位军师讨论的结果,我也亲自确认了。”
  吴顺说道。
  杨有财心中有疑问,直接找吴顺询问,这是很好的现象。所以吴顺再一次给杨有财解释了一下。
  两位军师讨论过了的,就是要使用招贤令去招募船匠?
  得到了这个说法,杨有财心中就安定多了?
  武陵军中的两位军师,那都是高明之士。杨有财这回是放心了的。
  “既然如此,属下这就去发布!”
  杨有财退下,径自去发布招募船匠的消息了。
  ……
  半个月后。
  “你们看到了吗?益州那边出传来的招贤令。哈哈,居然是招募船匠,还要求有工作年限。额,还有工钱,真的假的?”
  益州的招贤令在士族眼力,简直一文不值。船匠是什么人?居然用招贤令。船匠这等工匠在士族眼中,那是万万配不上一个贤字的。
  招贤令一出,立即引起轩然大波。
  都说吴顺做事随性,不按常理。这次真的是太异类了,竟然用招贤令这种高大上的东西,去招募船匠!
  对吴顺的这种做法,天下人中有对此嗤之以鼻的,有充耳不闻的,也有如获珍宝的。
  一些会造船,修船的人,得知益州在招募大量船匠后,开始成群结队前往成都。
  益州对待百姓的态度,在整个天下都出名的。那是好得不能再好。而在益州,工匠一样可以做大官。蒲元师徒就是最好的说明。
  趁着益州招人,一些不会造船的工匠也都一起过去。准备问问招贤馆的管事,其他的工匠要不要。
  招贤令发出去一个月后,成都招贤馆就开始忙碌了起来。因为每天都有不少工匠前来报道。
  杨有财现在挺忙的,还好他从吴顺那边“申请”了一位资深船匠,就待在招贤馆里问那些前来的匠人问题。
  答不出来,不好意思,路费报销,请返回。如果回答得让船匠满意,那就恭喜你,从今以后,你就是兵器坊的一员了。
  很多人兴高采烈地来,满怀期待地进来应募,最后只能遗憾离去。
  给武陵军造船,还是有一定条件的。不是每个人都可以上。
  经过半个月的筛选,杨有财给吴顺挑选了一百五十名比较厉害的船匠。经过黑衣卫的摸底后,全部派去武陵郡造船。
  一个半月,一百五十名船匠。这样的进度,并不能让吴顺满意。不过他也知道,一口吃不成胖子。
  凡事不能急躁,设定好目标之后,按部就班的执行就行。
  之前吴顺和诸葛亮,法正讨论的强军之路,提到了各军团的联合作战训练。
  武陵军各军团,都是精锐,但各有所长?每支军团擅长的方向不同。
  每次大战,各军团之间都要有相互的配合,才能打败敌人。
  单一的军团,极其容易被针对。即使是亲卫营,曹操也敢设计。
  战场上,真正杀红眼的时候,那是无所不用其极的。各种阴招损招都会使用出来。
  自古成王败寇,历史总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如果武陵军最后取得了天下,那么今天吴顺发布的招贤令,将会是一段佳话。
  为了增强实力,应对当前的不利局面,吴顺想的够多,而且是想到,确认有用就去执行了。
  这段时间,吴顺经常召集麾下谋臣武将讨论益州的未来。
  重新夺回函谷关后,看似益州强大到没边,实际上现在是益州最为危险的时候。
  东边的诸侯很可能会联合起来,共同对付吴顺。
  试想一下,一个益州,单独对抗三大诸侯的进攻,最后还能取得胜利,武陵军的实力会多么恐怖?
  如果武陵军东出函谷关,关东诸侯,谁能抵挡。
  合纵连横,自古有之。
  昔日苏秦挂六国相印,合纵攻秦。现在曹操,或者袁绍,也可以联合诸侯,联合攻益州。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益州表现得过于强大,且地盘宽阔,实在惹人眼红。就算诸侯们无意于对付益州,一些有能力的士族也会去拾掇。
  吴顺想要益州越发强盛,只能想尽办法提升武陵军的战力。在下一次联军形成之前,他可以强势出击,破了这个天下大棋局。
  如果要问现在大汉最强的诸侯是谁,很多人都会不情不愿地说,最强的诸侯是吴顺。
  河北袁绍强不强?
  兖州曹操强不强?
  他们两个加起来,都还输给了武陵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