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寸土寸金(第一更)


小说:重来1976   作者:北冥虾米   类别:都市生活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75200/ 为您提供重来1976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回到宾馆以后,林老师已经说服夏女士了,愿意让未来的天后到音像社录一盘磁带。
  正好张薇又要到鹏城去录制新的磁带了。
  三个女孩子可以一同前往。
  三个风华正茂的少女歌手,张薇1967年生,夏林和敬爱都是1969年生。
  三个女孩儿中,其实夏林的音乐造诣最差,甚至连乐器都不怎么会。
  张薇会拉提琴,敬爱既会拉二胡也会弹吉他。
  但谁能想到,若干年后,大名鼎鼎、如日中天的会是夏林。
  唱两句上气不接下气的歌曲几个亿就轻松到手。
  少女时期的夏林长得真像邓丽君。
  脸蛋也是肉呼呼的。
  两只眼睛很大,两眼距离略有点宽。
  还有点塌鼻梁。
  也并没有像后世那么高冷。
  甚至有点乖巧可爱。
  看见白客,她就举着一只大红苹果过来。
  “大哥哥!给你苹果吃!”
  “哦,你也有大苹果吗?我最想吃你的小笼包了。”
  “没有啊。”
  “也是啊,你只有旺仔小馒头。话说你们家小窦、亚鹏、霆锋可够辛苦的。”
  “啥?”
  到了羊城后,大家又停留一天,等音像社派车。
  林老师在客房里休息。
  白客和凤琴陪着姑娘们逛街。
  其实白客也得买点礼物回去。
  先得给于秀波买泳衣。
  这是唐塔那个损粗答应人家的。
  孙媛肯定也得给她带点礼物。
  不然怎么哄她?
  可给她买什么特别点的礼物呢?
  白客给于秀波买了她图册里那个款式的泳衣。
  又给阚明溪买了个包包。
  就是想不出该给孙媛买啥了。
  白客愁着,像木偶一样跟在几个叽叽喳喳的少女身后。
  转眼她们几个来到卖鞋的柜台前,正在议论纷纷试着鞋子。
  夏林是个大个子,脚看起来也不小。
  试了几次都没买到合适的鞋子。
  白客突然想起来了:对啊!给孙媛买双好看的鞋子。
  孙媛是个大脚少女。
  身高一米六九,脚码有39。
  要是一二十年后的话,大脚少女遍地都是。
  可在当下女孩38以上的脚都很难买到鞋子了。
  冬天大家都穿的挺厚实的,倒也不显眼。
  可到了天暖和的时候就尴尬了。
  看着夏林在吭哧瘪肚试着鞋子,白客走过去。
  “嘿!你脚多大?”
  “3,39的。”夏林涨红了脸。
  “我看看?”
  白客过去抓起夏林的脚摸了摸。
  夏林脸更红了,像只红苹果一样。
  “想啥呢?”
  “没,没想啥。”
  “这个柜台不行,南方的鞋码,偏小。那边,欧美的款式肯定有合适的。”
  张薇在一旁起哄:“对,对,那边的鞋子好。”
  鞋子好钱儿也好啊。
  要问80年代跟21世纪相比,什么消费品的价格变化最小。
  除了香烟就是鞋子了。
  万宝路香烟,80年代卖五六块钱一盒。
  21世纪还卖五六块钱一盒。
  爱迪达斯旅游鞋80年代300多块钱一双。
  21世纪还是300多块钱一双。
  所以,眼下看着那些几百块钱一双的鞋子就有些恐怖了。
  张薇之所以敢起哄,是因为她眼下是土豪啊。
  录一盘磁带就能赚五六万,眼下她已经二十来万到手了。
  平摊下来的话,一首歌的价钱至少3000块钱。
  在当下,这是非常惊人的。
  夏林和敬爱这种初出茅庐的少女歌手,一首歌的价钱不过200元而已。
  而且是一把算清。
  磁带卖多卖少跟她们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张薇起哄,两个花季少女哪好意思认怂,只能硬着头皮过去。
  凤琴懒得动弹,继续杵在原地。
  白客跟着姑娘们走了过去。
  到近前一看。
  好嘛,最便宜的都两三百,最贵的都一千多。
  夏林战战兢兢地试了几款,最后相中了两三款。
  反复对比一下,想找双最便宜的。
  结果最便宜那双也是五六百。
  只好叹口气放下了。
  白客指着最贵的那双900多块钱的鞋子:“你试试那双。”
  夏林乖乖地试了下。
  “哎呀!真漂亮啊!”
  这一回不是起哄,张薇和敬爱在一旁由衷地赞叹。
  其实白客对女孩子的审美也不太明白。
  但这双半高跟的鞋子看起来确实很有逼格。
  即便放到二三十年后也不觉得落伍。
  夏林左看右看显然很喜欢,但最后还是叹口气,脱下来。
  “买两双!”
  白客大吼一声,把营业员都吓了一跳。
  夏林有些欣喜又有些不好意思:“大哥哥,怎么好意思让你破费。”
  “破费啥啊,送你的嘛,你好好唱歌就算报答我了。”
  “嗯!我一定好好唱!”
  连土豪张薇在一旁都羡慕的直撇嘴。
  白客想起了什么,挥挥手:“每个人都有份儿啊,不买白不买!”
  “好啊!”
  张薇和敬爱立刻蜂拥到柜台前了。
  白客回头看看凤琴,她又开始打哈欠了。
  “姐,你也来一双吧。”
  凤琴撇撇嘴:“哎,有穿的就行了。”
  几个女孩子选好了鞋子,白客拿着支票到收银台付账。
  然后大家大包小裹叽叽喳喳地离开了。
  第二天,音像社的海狮面包车到了,拉着大家赶往鹏城。
  白客到鹏城其实不仅仅是来送妹子。
  还有一个重要任务,是跟韩盛、老梅两位股东商议投资的事儿。
  音像社这种公司,前期有办公楼、录音设备方面的投资。
  等开始真正运营之后,成本就很低了。
  眼下,音像社的办公楼已经快建好了。
  录音设备什么的几年之内也不需要添置了。
  而流动资金也不需要太多的钱。
  这一年赚到的钱还盈余了一大块儿,总不能让它躺在银行睡大觉。
  其实白客的建议简单粗暴。
  买地!买地!买地!
  韩盛是大股东,白客是二股东,老梅是三股东。
  韩盛对白客基本是言听计从。
  两人决定的事儿,老梅肯定也没法反对。
  但如果能当面跟他说清楚那不更好吗?
  白客把港九、欧美的经济发展规律分析给老梅听。
  “你看,咱们特区也处于高度发展的阶段,寸土寸金啊!”
  “可不寸土寸金嘛,咱们国贸跟前的地块儿眼下都100多块钱一平了。连大浦、元朗那边都要七八十。”
  白客兴奋不已:“拿!拿!统统拿下!听我的,五六年后至少能涨到1000多!”
  老梅还将信将疑:“不会吧,涨那么多,以后大家盖得起房子也买不起地了。”
  眼下,土地的价值、人工的费用都几近于无,一栋建筑主要的成本就是建筑材料。
  所以,老梅还转不过弯儿来。
  “你看看港九?他们60年代的土地多少钱?现在的多少钱?再看看他们的一栋大楼,土地、人工占多少成本,建筑材料又占多少成本?”
  老梅虽然暂时转不过弯儿来,但他也是见多识广的人。
  港九也去过几次,自然知道那里的情况。
  听白客一说,点点头:“也是,就算咱们特区发展到港九一半儿的程度,那也相当惊人。”
  “一半儿的程度?告诉你吧老哥!30年后,咱们特区就可以跟港九并驾齐驱了!甚至超过它!”
  “有那么厉害?”老梅震惊了。
  韩盛在一旁笑了:“不管怎么样,俺们大侄子的眼光是错不了的。”
  老梅点头:“好吧,不过市中心也没多少地块儿好拿了,最大的也就1000平米。”
  “虱子再小也是肉,有就拿!”
  “大浦和元朗那边倒是有很多大地块儿。”
  “有多大?”
  “大的有10000多平。”
  白客兴奋不已:“拿!统统都拿!越大越好!除了日常流水,剩下的现金都别留着。”
  白客的情绪显然也感染了老梅。
  “好!就听你的!”
  白客从省城到京都到羊城,再到鹏城。
  这一路走来真可谓收获满满。
  可等他回到家里,来到大宗商行。
  却看到刘清涛和白宁都愁容满面。
  一看就是出大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