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赚钱容易花钱难


小说:重来1976   作者:北冥虾米   类别:都市生活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75200/ 为您提供重来1976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韩盛要回鹏城了,白客真想跟过去看看那一片改革开放的试验田。
  可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白客实在是分身乏术,只能让白宗跟着韩盛过去考察一番。
  白宗逍遥了一周后回来了,不光大大开阔了眼界,还带回一台大机器——彩色扩印机。
  这台机器花掉了白宗白客哥俩20万元。
  这种彩扩机除了一线大城市,一般的中小城市很难看见。
  连奉天这样的省城也只有一台而已。
  白客他们所在的整个蓝城市一台都没有。
  因为眼下的老百姓连黑白照片都只是偶尔照一照,彩色照片根本就没形成消费市场。
  上一世的时候,直到80年代中期,彩色照片才开始在全市流行起来。
  所以,白客一直有顾虑要不要买这么一台机器。
  可眼看着手里的闲钱越来越多,又没有什么投资渠道。
  可以买到的房子很少,哥俩放开眼线搜索了四五年,也只买到五六套房子而已。
  至于古董收藏那更是不值一提,只是花掉了一点闲钱而已。
  想来想起,白客还是决定把这台20万元的大机器买回来。
  就算利润低一点,最不济也比银行利息要高一些吧。
  刚把机器搬回来,白宗也是又兴奋又忐忑。
  毕竟是他力主买这台机器的,要是利润连银行利息都不如咋办?
  所以,白宗其实比白客更着急。
  机器刚买回来后,白宗就把照相馆的门脸重新专修了一番。
  门旁设置陈列相框,里面放上他精心拍摄的人物彩照。
  眼下,其他所谓的彩照都是黑白照片调色制成的。
  白宗这种彩照还没几个人见过。
  照片里的色彩生动新鲜,红黄蓝绿清晰可鉴,一个个人物都像是活的一样。
  路过照相馆的人们都纷纷驻足,欣赏品评一番。
  前来询问的人也络绎不绝。
  但真正肯掏钱的却不多。
  虽然白客之前经常开导老哥,但收效甚微。
  但到鹏城考察一番,开阔眼界之后,白宗渐渐明白了,做生意要最大限度地追求附加值。
  反正是独一份,索性把价格提的高一点。
  眼下,白宗的黑白照片跟国营照相馆一样,都是一元照一次,冲洗三张照片。
  换成彩色照片后,立刻涨价三倍。
  同时,白宗外出拍照的价格也涨了很多。
  不论是结婚还是孩子过百天什么的,拍一卷彩照都是150元。
  这几乎是天价了,150元能买一辆自行车,相当于普通人三个月的工资。
  估计很多客户会望而却步了。
  但这无所谓,白宗不能再疲于奔命了,他得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生意中。
  他只能为个别的高端人群提供服务了。
  一个星期后,来拍彩色照片的人渐渐多起来了。
  虽然比拍黑白照片的人还是少了很多,但利润要高多了。
  而且渐渐地,很多市内的照相个体户也过来冲洗彩色照片了。
  市内的照相个体户有十来家,但他们就算绑在一块儿也买不起彩扩机。
  白客期末考试结束后,来到照相馆,看到络绎不绝的市内个体户时,突然灵机一动:干脆,到市内开一家彩色扩印部。
  这样一来,市内的个体户们不用来回跑了,生意应该也会扩大一些。
  不过,眼下照相馆人手不足,在市内又没什么熟人,最好能找个人合作。
  “有个经常来的伙计我看人不错。”白宗说。
  白宗说得是个叫姜伟的家伙,他有三十多岁,是名转业军人,本来在政府部门工作,去年辞职下海干起了个体户。
  在这个年代里他这也算是标新立异,大胆任性了。
  白客给他开出两种合作方式。
  一种是姜伟出人出地方,冲洗费对半儿分。
  一种是白客出地方,姜伟出人,赚的钱姜伟抽一成。
  从长远看,肯定是第一种划算啊。
  可姜伟自己根本就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每天都是背着照相机在各大公园门口打游击。
  让他去租固定门脸,一来承担不起风险,二来没那个实力。
  只能由“大旗照相馆”出面到市内去租房子了。
  刚开始,白宗白客哥俩也想买房子来着。
  可姜伟帮着寻摸了一圈也没能买到。
  因为这彩扩部必须在市内的繁华地带,这里的房子要么是某个单位的,要么就是公房。
  最后,只能在五金公司的一角租了几平米的一个小窗口。
  地方虽然很小,但只是收发胶卷照片而已,也足够用了。
  对姜伟来说更划算,因为他不花钱就有固定摊位了,而且还可以抽一成的冲洗费用。
  加上市内的这个收发点,彩扩机第一个月赚的钱就有四五千元了,照这个速度下去,四五年就能赚回机器的钱了,更何况将来会越发展越快的。
  期末考试结束之后,白客又惦记着到京都去瞅瞅,一来收收古董,二来看看能不能买几套四合院。
  白客虽然看起来比成人还灵,可老爸老妈还是觉得他太小,不能一个人出远门。
  白客只好叫上三表姐凤琴一起前往京都。
  刚下火车,白客就来找老帽。
  几年不见,老帽白胖了许多。
  一打听才知道,这些年京都的古玩市场虽然依然处于地下状态。
  但生意却越来越大,老帽这几年也赚的盆满钵满,生活自然优渥了许多。
  眼下,老帽不光三天两头追大大筐,又开始在各个区的市场里赶集。
  或许京都的人太多了,各个区并不都休星期天,而是采取轮休制。
  比如崇文区休周三,宣武区休周四,西城区休周五,东城区休周六。
  然后过段时间再换一换。
  这样一来,京都就跟乡镇一样,每周都开始出现固定的集市。
  区别在于人是乡镇轮换,这是各区轮换。
  在这集市当中,有大量卖旧货的。
  比如各种旧收音机、旧手表、旧窗框、旧家具、旧衣服等等。
  从道理上讲,这种生意都是合法的。
  因为在这物质贫乏的年代,当然要物尽其用了。
  老帽他们就趁机混在其中,把古董生意也做得热火朝天。
  跟龙潭公园鸟市相比,这里的生意更大,而且更隐蔽。
  狼狈逃窜的遭数少了,人自然就养胖了。
  见到老帽的第二天是星期四,宣武区轮休的日子,自然也是宣武区大集的日子。
  白客决定跟老帽去走一遭,捎带着划拉点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