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一百一十九章 订单增多(求订阅!)


小说:重生之超级银行系统   作者:6号鼠标   类别:都市生活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69199/ 为您提供重生之超级银行系统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这些人。
  听话。
  忠诚。
  只要达成合作关系,就和战士差不多。身家清白,经得起查。如此一来,才有点幕后大佬的味道。
  今后。
  战士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发展手下,做一些幕后工作,藏于黑暗,逐步掌控它们的国贸商品流通。
  如果行业巨头收买不了。
  行。
  扶植第二名。
  争。
  倒不杀人,也不会让对方破产这么狠,只是用一些手段,夺得第一,商业竞争,唐青不想弄出血。
  非洲。
  南美。
  东南亚。
  中东。
  先以这为主,发达国家较麻烦,但唐青也不是太在意,掌握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主动权。
  就够了。
  毕竟。
  唐青的目的,是升级,是国际贸易支付的占比,不是掌控一切,想要超越美元、欧元,成为第一。
  不需要亚元国际支付占比超过五成,别忘了,有一个词,叫做此消彼长,一百的份额,亚元多一点。
  其他货币就少一点。
  目前。
  美元和欧元差不多,都是百分之三十多,因此,事实上,只要亚元在国际支付占比中超过了三成。
  那么。
  两大货币必然会被压缩得和这差不多,甚至比这小。
  三成。
  想想。
  还是有希望的。
  。。。
  接下来的日子,不少缅亚系企业发现,订单忽然增多,并非某个客户加大订单,而是很多新客户。
  来源广泛。
  各洲都有。
  服装。
  家电。
  数码。
  五金。
  材料。
  ......
  涉及面极广,想要查,也根本查不出缘由,最终,大家只能归咎于他们的产品质量,获得了认可。
  毕竟。
  加入缅亚商会,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能生产劣质品,偷工减料什么的,一经发现,定严惩不怠。
  渐渐。
  口碑打了出去。
  贵?
  倒也不至于。
  成本。
  渠道。
  这两项是一件商品价格的大头,一个是制造,一个是流通。前者,在缅亚商会强大的供应链体系下。
  拿到的原材料价格,绝对是市场最优。
  渠道。
  同样。
  在缅销售,各种税收优惠,没有层层赚差价,至于以商品贷款的形式销售出去的,都是统一定价。
  留有足够利润。
  因此。
  物美价廉谈不上,但物美价优绝对是够得上的,依靠慢慢积累起来的口碑,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订单。
  只是。
  这段时间的订单增幅,有点高。
  “哈哈!”
  “好。”
  “锦上添花,我们的选择果然是正确的。”多少企业主笑呵呵,可不是嘛,跟着缅亚商会有肉吃。
  “。。。”
  没多想。
  干。
  有订单,不怕这些客户有问题,弄什么虚假订单,缅亚商会自身的商业情报体系,早已经成熟了。
  诈骗。
  虚假。
  赖账。
  ......
  各种的商业乱象,几乎不会存在,如果发现,缅亚商会还会介入调查,帮忙起诉,或者其他操作。
  总之。
  对他们很照顾。
  这点。
  他们爱死了,有人罩着的感觉真好,回想以前,无依无靠,单打独斗,现在的日子,睡觉都笑醒。
  此前。
  商会贷款,很多都是在华夏投资制造业,也让他们赶上了很多机会,比如家电下乡,汽车补贴等等。
  他们当然不造汽车。
  可是。
  造配件啊。
  汽车好卖,配件生意自然也好。
  还有很多小家电之类,依靠商会和华夏的紧密合作关系,他们的产品,也能在华享受到这些补贴。
  因此。
  很是赚了一笔。
  同样。
  从去年的年底,几乎还比华夏早一个月,在十一月份,就公布了全国范围内的一次家电下乡政策。
  比例更大。
  三十。
  比华夏的百分之十三,多何止一点,主要原因,还是缅痶的人口少,总人口只有华夏二十八分之一。
  因此。
  可以实行更大补贴比例。
  。。。
  十二月二日。
  上午。
  唐青再临京城,除了过几天,一年一度的《华夏企业领袖年会》要开始,他还要去央视参加节目。
  如打卡。
  每年。
  他都会去参加年会,和同行们见一见,平常几乎没什么接触,一来不熟,二来是他的光环太大了。
  来沪。
  想邀请他,却是没好意思发出。
  至于节目。
  还是《对话》。
  前年。
  去年。
  今年。
  央视《对话》都对他发出过邀请,知道自己不喜欢热闹,平常都不会来打扰,所以,这节目邀请。
  自然没理由拒绝,反正顺带,不需要特意赶来。
  算算。
  自己每年正式上一次电视节目,相较于其他企业家,已经是咸鱼到极点。中午,别墅,唐青和马芸喝着茶。
  此次《对话》。
  主题和移动互联网内容有关。
  因此。
  他。
  马芸。
  新浪。
  嗖呼。
  盛大。
  .....
  华夏互联网企业前八,创始人都邀,明天开始录制,央视这样安排,也是有乘年会人多的意思。
  十二月。
  京城已经冷了下来,甚至下过第一场雪。
  喝茶。
  聊天。
  马芸看着身旁年轻人,只感觉自己老了,眼前这人可才二十三岁,自己在他这个时候,还在干啥?
  比不了。
  能力。
  手腕。
  眼光。
  才学。
  ......
  除了年龄,好像真没啥比得上的,倒也不自卑,只是感慨,毕竟,华夏就一个唐青,找不出第二个。
  和唯一比。
  傻啊!
  这都要郁闷,全球有几个人不郁闷?这几年,大家经历的刺激够多了,反正又超不过,马芸很清楚。
  阿里。
  再努力十年,也不可能把他马芸推到和唐青相同的位置,因为。。。唐青,是阿里最大的股啊!
  。。。
  次日。
  上午。
  车队向着央视而去,同样是央视老楼,裤衩楼现在还没建好,得等到二零一二年去了,路也挺熟。
  进门。
  台长已经下来。
  “唐总,马总,欢迎。”
  台长一脸笑意。
  不接。
  是本分。
  毕竟。
  央视台长级别不低,但是亲自下楼,是一种示好和尊重,唐青旗下那么多企业,很多都在央视打广告。
  不算陌生。
  何况。
  唐青不是一般的商人,不是一般的首富,其背后代表着庞大的关系网,唐家可不是五年前的默默无闻。
  如今。
  已然成势。
  一人。
  就代表一个强大的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