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一如既往的大气(求订阅!)


小说:重生之超级银行系统   作者:6号鼠标   类别:都市生活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69199/ 为您提供重生之超级银行系统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矿床。
  最容易开采的是浅层矿。
  世界上绝大部分采掘业,都是在浅层地表发生,一圈圈地往下挖,简单轻松。其中最令人喜欢的,当然是露天矿。
  皮都不用去。
  直接吃。
  因此。
  人类的采掘面。
  在星球层面来看。
  就像是一个包裹了保鲜膜的篮球,平均下来都还不到保鲜膜的厚度,就算有些比较深,但规模很小。
  成本高。
  运输难。
  也就高价值的矿,才有可能挖千米以上,全球目前不超过一百座。
  世界最深的矿井。
  是位于南非的一座金矿。
  三千多米,南非还有九座超过三千米的矿井,加起来十座,而全球超过三千米的矿井总共才十二座。
  算起来。
  除了南非。
  全球其他国家超过三千米的矿井就两个。
  可以说。
  深层矿床开采。
  现在是少得可怜。
  之前。
  深层采矿技术已经差不多成熟,但是,挖的矿弄回来是个大麻烦,一个大洲一个传送节点,周转不过来。
  然而。
  升级后。
  一百个传送节点,可以让唐青使劲造。
  手一挥。
  芬兰的地下河金矿分配了一个专用的过去,阿尔及利亚金矿也分了一个,由于传送及时,速度大增。
  以前是没有地方放。
  不敢太快挖。
  现在挖了就运走。
  在此情况下。
  唐青自然有了扩大规模的冲动,六千多吨的黄金储备远远不够,无法支撑未来亚元的庞大发行量。
  两万吨,这是下一个目标。
  而且。
  这是他的持有量。
  不是总采掘量。
  一个商品。
  想让它值钱,那么,就让更多人拥有,这样一来,拥有的人都不希望手里的这玩意儿贬值,不会对这东西下狠手。
  黄金就是这样一个商品。
  因此。
  为了形成这样一个格局。
  自己持有两万吨以上,还得向外输出至少一万吨左右,这是个技术活,绝不是卖出去那么简单,否则肯定会贬值。
  不过。
  难度也不是太大。
  毕竟这是长期战略,不是往市场短期倾销。
  要卖。
  就要像华夏那样,不流入消费市场。现在,知道缅黄金多,想买的国家很多,只是一直没有松口。
  接下来。
  如果地下掘金计划顺利。
  这个口。
  就可以开了。
  。。。
  阿尔及利亚。
  布迪家族。
  “华夏人的效率就是高。”苏莱曼的弟弟感慨,今天周末,作为阿尔及利亚的能源和矿业部二把手,并不用加班。
  闲。
  这是他们这个部门的常态。
  “那是当然,否则,也不会短时间内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我看,超越岛国,也就三五年的事。”苏莱曼道。
  想了想。
  又补充了一句。
  “甚至更快!”
  “怎么可能。”
  “这个国家,不能以常理来看。”苏莱曼叹了口气,华夏,千年来,都代表着这颗星球上最强大的一个群体。
  只不过。
  在近代短暂被西方国家赶超了而已。
  强。
  才是华夏历史的常态。
  弱。
  仅仅是一个时期而已,现在,有了目标,加上执行力,厚积薄发,华夏正让世界的目光重新聚集在东方。
  未来。
  苏莱曼相信。
  一超多强。
  很可能变成两超多强,华夏的国土面积、人口规模、高学历人口数量、行动力。。。本就是超级大国的体量。
  最让苏莱曼佩服的,就是一个个五年规划,大家有目标,有方向,齐心协力,不像其他国家,基本都是放养。
  每一步。
  华夏都在带领整个国家前进。
  解决温饱。
  消除贫困。
  全面小康。
  ......
  如果实现。
  华夏将会重回第一序列,这样的苗头已经显现,比如唐青,以前谁能相信,在华夏可以诞生如此人物。
  “要不,我们也去华夏投资。”苏莱曼的弟弟说。
  “投资什么?”
  “不知道。”
  “。。。”
  那你说个串串,他们家族主要就是经营矿产和能源相关,华夏的这两个行业几乎都是垄断状态,没什么机会。
  。。。
  下午两点。
  阿尔及尔。
  一行车队入城。
  检查站。
  看到车队,阿尔及尔的警察送去微笑,这一个多月,车队几乎一周来一次,一来二去,就熟悉了。
  排头车上。
  华人司机摇下车窗,递上了几根烟。
  “老样子。”
  “好。”
  简单看了看,就让他们进城,知道这些华夏人是带了武器的,有持枪证,每次来的都是同样的一群人。
  有背景。
  有实力。
  随后。
  十辆统一型号的黑色suv朝着远郊驶去。
  副驾驶上。
  楚盛摇下车窗,看着这个异域首都,全是外国人,本地人多,欧洲人也多,光是法国侨民,在这就有两百多万。
  分布在阿尔及利亚北部各省。
  同样。
  地中海南部沿岸城市都是如此。
  因为和欧洲太近了。
  作为北非园区的安保部副经理,楚盛现在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押送公司财产,来回于阿尔及尔和矿场之前。
  真的挺远。
  开车要好久。
  没办法。
  园区在内陆,各种大型设备和车辆都得靠陆运,和当初中非园区建设差不多,这个阶段是他们最忙的。
  不。
  应该说更忙了。
  在刚果金。
  设备会从坦桑尼亚进去,过卢旺达,然后直接就能到距离卢旺达很近的园区,他们只负责几十公里押运。
  之前的运输不是他们管。
  现在。
  整个运输线都得他们负责。
  忙。
  但不累。
  又不是靠双脚走。
  二十多分钟后。
  阿尔及尔远郊,一处巨大的露天货场上,正堆满了大大小小的集装箱,这些都是从码头入关,准备送去园区的。
  这是布迪家族的产业。
  为了合作。
  全部腾空出来,作为中转货场。
  除了万青矿业,其他的中标方也能使用,不然,一下船就安排运去矿区,时间太紧,不好安排车辆。
  “这次多少车?”
  来到货场管理处,楚盛问。
  “一百三十一车。”
  “五点能走吗?”
  “可以。”
  “那就好。”
  说完。
  楚盛走出管理处,只见货场上忙成一片,一百三十一车,大部分是集装箱,少部分是正常的工程车辆。
  据他所知。
  这些集装箱里有个好东西。
  ---两架直升机。
  和中非园区配置一样,公司是一如既往的大气,直升机坪都已经修好,至于专用机场,今年是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