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38030/ 为您提供近距离忧伤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1997年6月30日晚,刘一莎和沈毅去学校周边的录像厅看7月1日零点时分的香港回归仪式直播。这是两人第一次来录像厅,之前看电影是在电影院的。这也是刘一莎和沈毅第一次在这么严肃的时刻亲密地在一起,他们坐在情侣座位上,其中一人可以躺下来。
零点没到之前,录像厅放的是新闻背景介绍和一些相关采访的画面。刘一莎已经很困了。此时,她和沈毅已经很亲密了,她以沈毅的腿为枕头,准备在长的沙发座上睡一会儿,让沈毅在零点快到时喊她。
刘一莎躺下时,沈毅轻抚着她的头发。其实,一旦躺下去,反而没了睡意,又是第一次和沈毅这么亲密的接触,更是睡不着了,但躺着休息也可以养精蓄锐,好支撑到零点以后。录像厅里也多是一对对的情侣,细微的交谈声,还有磕瓜子的声音在周围回荡。
刘一莎躺着,眼睛看着沈毅,沈毅看着投影屏幕。过了一会儿,刘一莎就看见沈毅低下头来,笑着冲她做了一个“V”字的手势。刘一莎轻声问:“什么事胜利了?”沈毅轻摇头,低声说:“不是V,是2,我们在一起两个月了。”刘一莎甜蜜地点了点头,没错,他们是今年5月1日正式约会的,现在正好2个月,2个月来她好幸福啊。沈毅表达了自己的开心后,就继续看实况转播了。
11点半的时候,刘一莎听着投影画面传来的报道,越听越激动,索性爬了起来。
零点之前,回归仪式已在做一些准备工作。刘一莎注意到这些细节,零点前,发言都是由英方司仪先开始的。而零点刚过,发言则由中方司仪用普通话先导。零点前后的微妙变化体现着主权的存在。零点过后,中国就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了。仪式大厅外,中英两军换岗在直播的屏幕上是察觉不到的,但是大厅内的每个细节都显示了主权的回归。
电视里传来国歌的声音,沈毅站起来,为国歌行“站立礼”,刘一莎仍坐在座位上,欣赏地看着沈毅的表现,整个录像厅里只有沈毅在国歌响起时站立起来。
电视里,中英双方仪仗队的表演也让国人从我们的“威武文明之师”身上体会到了骄傲和自豪。我军仪仗队里的士兵平均年龄19岁,平均身高1。85米,并以整齐化一的步伐、威武雄壮的气势征服了电视屏幕前的每一个中国人。而英方仪仗队也许也很整齐,但在刘一莎的眼里,他们的气势、动作都如同英国在香港的统治的结束一样再也没戏了。
这一刻,对于刘一莎而言,化减了从影片《鸦片战争》中获得的痛苦,那痛苦来自兵力衰弱的清军不敌英军大炮的轰击。此刻,刘一莎感觉,从仪仗队反映的气势,她欣慰地感受到了祖国的强盛。
还有一个细节,刘一莎感触也很深,那就是英国王储查尔斯和当时的中国国家主席***同志的发言稿。
查尔斯发言稿中只字不提150多年前的历史。而******的发言稿中以宽广的胸襟称赞了中英在香港问题上的合作,但刘一莎听出******的言辞中并没有英国人在香港建设中的作用。这就是立场,就是国家利益的不同。《鸦片战争》中,年轻的维多利亚女王的形象和苍老的道光皇帝再次展现在刘一莎的脑海中。而今,英国的王储依然年轻,中国的领导人依然年长,但是150年的沧桑变化,中国终于强大起来了。
那天晚上,学生大多出来看回归直播了,所以出来前和舍管就打听好了,留门留到2点。所以,2点前,沈毅把刘一莎送回了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