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七章 北国风光,万里雪飘


小说:重生之华夏文圣   作者:射手座李不二   类别:娱乐明星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36328/ 为您提供重生之华夏文圣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在联合国大会这个国际舞台上,各个政要都在尽力展现自己的魅力和感染力,借此提升本国的形象。
  而这方面,恰恰又是华夏领导人最薄弱的环节,他们都是从基层一步步干上来的,不是靠着演讲和选举来竞争选票的,所以不习惯表现自己的魅力。
  这在以前还没什么,毕竟华夏给人的印象,只是一个野蛮落后而人数众多的落后国家。
  可现在,却截然不同,这几年文化上和经济上的飞速发展,已经让隐忍多年的华夏,正式站上了国际舞台的中央,特别是与新欧洲一场轰轰烈烈地经济战,更是令人刮目相看。
  今天的华夏,已经俨然是亚洲的领袖了,人人都想看看华夏领袖,究竟没有过人的魅力。
  面对印度领导人挑起的事端,如果退怯,只会让人觉得华夏还没有准备好,更是没有这个魄力去承担这个领袖角色。
  而且更麻烦的是,曰本,朝鲜领导人,都还在后面演讲。
  要是华夏无法及时作为炎黄文明代表,做出回应,让曰本,朝鲜方面来反击,华夏这位刚刚冒起的炎黄代表,就会给人以名不副实的感觉了。
  所以,看着台上的华夏领导人念着官方演讲稿,电视机前的人们,却都等待着他怎么对印度方面做出诗歌回应。
  这种情况下下,苏怀脑中思绪也在飞转。
  鼓舞人心,歌颂华夏的赞诗吗?苏怀稍微想了一下,到是有几首,像是王昌龄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干。”。
  可这种诗歌未免杀气腾腾了,不适合联合国大会这种场合。
  而其他的诗句之类的,都已经在使用过了,古诗中再没有什么可以用在这种场合了。
  王先生见苏怀沉默不语,不由有些着急道:“苏先生……你还没有灵感吗?”
  旁边的翠翠也忍不住道:“老师,你这么有才华,写诗而已,怎么还想这么久,写个嘲讽印度的诗就好了,印度人这么逗,黑点这么多,随便骂就好了。”
  宋濂沉声道:“小孩子懂什么,这是什么场合,咱们要表现咱们的大国气度,激励民心可以,但一定不能骂别人,人民赞诗,最重要的是,突出咱们华夏人要自强自立!要展现的不是压别人一头的戾气,而是要在文明古国的基础上,要有今人更胜前人的志向!”
  宋濂这话一说,在场人无不敬佩,印度方面蓄意挑衅,很容易引发愤怒情绪,失了国格,绝不能自降身份,冷嘲热讽。
  而且人家那首,主要是歌颂了印度国家和人民,并没有攻击华夏。
  如果按照苏怀平时张扬的风格回应,就会显得反应过度,气度反而是小了。
  这话到是点醒了苏怀,苏怀猛然想到了一首适合的诗,顿时对宋濂道:
  “宋院长说得好,华夏先祖的光辉,不是我们炫耀的资本,我们要有发奋图强,更进一步的魄力。”
  王先生顿时眼睛一亮,惊喜问道:“苏先生,你已经有灵感了吧。”
  苏怀从容不迫道:“王先生,你有纸笔吧?”
  “来不及了,苏先生您直接跟我来吧。”王先生听台上华夏大领导稿件已经快念完,急忙带着苏怀就从后台上了主席台。
  此时面对印度挑衅,曰本,朝鲜方面虽然也有些措手不及,可他们很快都发现这是一个能提升国家形象的好机会。
  印度文明和炎黄文明的碰撞,谁能替炎黄文明做出及时回应呢?
  这可是联合国大会,关系着每个国家的国际形象~
  只要华夏领导人没有做好,机会就轮到他们了,而且他们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时间。
  看着华夏领导,在台上演讲到了尾声,各国都在私下联系工作人员创作“人民赞歌”的诗时。
  只看一个身影上台了,眼看着那秀俊无双的面容下的笑意,手中的折扇轻轻拍合的潇洒身姿,几乎所有人的呼吸都停顿了一拍,心里不约而同响起同一个声音。
  “他果然来了……果然还是他……”
  这种紧迫情况下,只能是他苏圣人出马了。
  无数双眼睛的注视下,苏怀已经走上主席台,站在大领导的身后。
  此时大领导也感到了漫长的讲话,令现场气氛尴尬,心里也暗自着急,不知道幕僚们是否已经创作出了应对的“人民赞诗”。
  这时,就听到一个极为负有磁性的声音从背后响起:“领导,我是苏怀,接下来的诗,我念一句,你念一句就好了。”
  大领导听到苏怀这个名字,不知道为什么心里顿时踏实了,虽然他没有见过苏怀,但这个名字却是如雷贯耳。
  主席台上的防风话筒收音不到远处的声音,苏怀站在大领导身后,王先生让正面的工作人员对大领导比了一个手势,大领导这才收尾道:
  “刚才印度总理先生,为印度人民谱写了一首赞诗,想跟同样身为文明古国的华夏做诗歌上的交流,那么我也只好献丑,念一首华夏人民的赞诗了……”
  看到苏怀上台之后,华夏代表团从上到下,没有人怀疑,没有人担心,就连大领导自己都没有留下任何余地,只是因为他们相信一点,他身后站着是华夏文明之光,天下文坛纵横无敌的苏大圣人。
  “领导,好了,跟着我念。”苏怀压低声音,尽量让自己的嗓音清晰一些。
  “沁园春·雪……”
  大领导原本演讲时,声音温和平稳,但是颂诗时却是异常的洪亮: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诗句一响,一开始还算平稳,但是同样是咏叹国家景致,这华夏领导的诗句却是完全应景了,现在被皑皑白雪覆盖的国会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