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28734/ 为您提供西安文人 校园日记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诈骗带出来的更多疑问
这两天好像总有那么一个幽灵徘徊在学校的上空。
“这个骗子也真是可恶,冒充咱们学校的体育老师,给学生家长打电话,说是她的孩子上体育课时从单杠上摔下来,头先着地,已经住院,希望家长把钱打到他们所设定的账号上……”一位班主任接过骗子的电话之后很愤慨。
“可恶!”一位同事应和着。
“这种是怎么越来越多,怎么突然之间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另一位也很不忿。
“可是,我的问题是,他们怎么知道这些家长的电话号码?”一位同事很是敏锐。
“嗨,我总是受到什么补习班了,买车的啦还有买房子的电话,最可气的是我正在午休,短信就来了,现在我们还有什么隐私可言?!”这一位义愤填膺。
于是我的第一个疑惑出来了:从高一到高三都有这种情况,我们学生的信息是怎样泄露出去的?!
“周老师,刚才我接到了一个电话,说我儿子上体育课…….”我的耳朵很敏感,哈,这种事情我也摊上啦。
我给家长做了详细的解释,同时让他那个活蹦乱跳的儿子接了电话,这才天下太平了。
只有怪异的事件发生在自己的身上或是身边才会感到这种转型社会所具有的真实。
于是我便有了第二个疑问:我们往往喜欢作为旁观者,仔细欣赏着他人痛苦的细节,一旦落到了自己身上,才知道作为一个旁观者的轻松,快意,狡黠和可恶!
“我们班的家长才够出格,接到骗子的电话之后就马上把120叫来了,她怎么就不先给我打个电话,现在这个社会,真是有了信任的危机,你想想,咱们学校这么大的摊子,真的有哪个学生出了什么事,学校还不会先主动解决么?这些家长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另一位班主任又开始诉说了。
“这我倒不同意,咱们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是你接到了这样的电话,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即便知道这可能是陷阱,可是我们还是很着急,这样便容易失去理智,对吧?!”哲人一样的同事。
“还有,我感觉这个社会已经缺乏安全感,这也不好全怪这位家长,‘相信’这个词语多少有些奢侈!”这位同行的语言恰恰是我的第三个疑问。
是啊,“相”是相互,“信”是人言,同类之间没有了本属于温暖型的依靠的心理准备,好可怕啊!
“我也接到这样的电话了,孩子的妈妈不停地哭,让我都插不上话!”还有一位同事站了起来,这样才更容易显出他的言辞与众不同。
“当妈的都这样!没啥可奇怪的,上一次,我老婆因为一件很小的事情,不停地跟我唠叨,我实在是无语了。”另一位直接回复了。
这样的对话很像语文组。
可是我在想第四个疑问:我们这些做家长的往往太注重孩子的本来属于正常的成长了,于是到了我们所不愿见到的反面:揠苗助长。
我的这话多少有些无情,起码在此时此刻,但是我很理智!
“咱们咋就没人谈那骗子的可恶呢?!”突然一个声音响了起来。
我也正在考虑,权当是第五个问题吧,这个问题尤其关键:骗子为什么会出现呢?!我们这个社会为什么要给他们留下逞强斗勇的缝隙呢?!
好复杂!
2012/4/25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