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简在帝心


小说:崇祯重振大明   作者:凤凰北斗   类别:两宋元明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185022/ 为您提供崇祯重振大明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钱兄,恭喜啊!”
  “你现在可是元士,能够去做官了!”
  看着宣旨的人离去,王璘酸溜溜地说道。
  两人一起上疏,一个被赐元士,一个什么都没捞到,甚至还险些被斥责。
  王璘对这个遭遇,当真有些不平:
  “辛辛苦苦谋取考进士的资格,不就为了做官吗?”
  “元士能像进士一样做官,还考什么进士!”
  “早知道我也弹劾魏忠贤,那就能获得元士身份了。”
  心中这么想着,让王璘回到过去弹劾魏忠贤,他却真的不敢。
  谁能想到权倾天下的魏忠贤,那么容易就倒了呢?
  钱嘉徵当初弹劾魏忠贤十大罪,可是抱着死亡风险的——
  元士这个赏赐,也是他应得的。
  对皇帝特赐元士出身这件事,钱嘉徵极为惊喜。他没有想到弹劾魏忠贤的事情,会有这么大的收益。
  尤其是想到皇帝在朝堂上说“被特赐出身的,都是大明国士”,更让他心中涌起一股自豪感,决心誓死以报:
  “君以国士待我,我必国士报之。”
  “圣主明君在朝,钱某要誓死效忠陛下!”
  已经二十九岁,还只是个贡生,钱嘉徵知道自己考取举人进士的希望并不大,打算回乡之后讲学谋生。
  前两天和王璘一起上疏,只是抱着万一的想法,最后尝试一下,看看能不能趁着明法科、明算科新设,获得参考机会。
  这個尝试不出意外地被朝堂大臣否决,甚至还险些被斥责。但是皇帝却想起他弹劾魏忠贤的功绩,特赐元士出身。
  这让钱嘉徵心中感激涕零,对特赐自己元士出身的皇帝,感激得无以言表。知道自己的前途,就着落在元士上面了:
  “我是第一位元士,要为后面的元士立榜样。”
  “一定要对得起陛下,对得起国士之称!”
  更加严格要求自己,钱嘉徵想到元士任官要求中的“通过司法数算考试”这一条,还有同时传来的模拟考试消息,向王璘道:
  “王兄,只要模拟考试进入前百,也能获得任官机会。”
  “我打算参加明法科,王兄打算考什么?”
  王璘心中惊奇,说道:
  “钱兄,你已经是元士了,何必参加模拟考试呢?”
  “司法数算考试是给吏员设的,难度一定更低。这次模拟考试却允许所有太学生和在京举人参加,相比正式科举难度也不差。”
  “钱兄何必参加这次模拟考试,冒着风险参与呢?”
  “你若是考进前百还好说,若是考不进,可能就有非议了!”
  元士只需要通过司法数算考试就能任官,难度可以说很低。模拟考试虽然不是正式科举,却完全是仿照科举规格、为明年的明法科明算科开设做准备。
  太学生和在京举人的参与,也让这两次模拟考试的难度很高,钱嘉徵若是考不上,一定会有人说皇帝没有识人之明,特赐的第一位元士是庸才。
  钱嘉徵当然知道有风险,但是他对自己的才学很有信心,说道:
  “明算科的考试不好说,但是明法科的考试,我有几分把握。”
  “这几年我一直在思索魏忠贤和阉党犯了何罪,对大明律和诏令,可谓熟稔于心。”
  “我要堂堂正正地获得正九品官职,回报陛下恩典!”
  怀着这个心思,钱嘉徵下决心在两次模拟考试中都要考进前百,获得正九品任官资格。这样就再没人说他没有真才实学,只是靠弹劾魏忠贤得到官职。
  这个做法背后,钱嘉徵还有一层考虑。那就是以特赐元士出身任官后,他在官场上除了同乡之外,没有同年存在。这对于以后做官,可谓颇为不利。
  所以他打算以这次模拟考试做官的人为同年,自己凭借元士身份,成为这些人的领头人。以后在官场上,就不会孤孤单单了。
  王璘没有想到这一层,但是在听说钱嘉徵打算参加模拟考试后,决定同样参与。他虽然是副榜举人,离正榜只差一步,但是对考取正榜举人,却没多少信心。所以才会想歪门邪道,谋求直接参加会试。
  如今参加会试的希望破灭,却有通过模拟考试任官的机会。王璘觉得可以试试,先考上去再说:
  “就是考上后以非进士出身做官,每一级都有六年磨勘期,没有年功就只能六年一迁。”
  “如果以正九品入仕,序迁到正五品需要四十八年,时间实在是太长了,几乎没有成为正五品以上高官的可能。”
  “不像钱兄,被特赐元士出身后,和进士一样只有四年磨勘期,正九品序迁到正五品也只需要三十二年。如果立下年功,很有可能成为正五品以上高官。”
  “而且他如今简在帝心,是陛下特赐的第一位元士,获得年功的机会,怎么可能少呢?”
  “说不定以后的朝堂上,就有他的存在。”
  对钱嘉徵的际遇羡慕不已,王璘知道自己即使和他同样以这次模拟考试入仕,以后的差别也会很大。自己如果想追上钱嘉徵,就只能继续苦读,考取举人、进士。
  所以他对这次的模拟考试并不那么重视,更多地是想积累一下经验,以后考进士科的时候,顺便考明法科、明算科。如果能成为二甲进士,他就有可能追上钱嘉徵了。
  但是如果以后一直不能考上举人进士,他就只能以这次模拟考试入仕了。所以最好还是考进前一百,获得任官资格。
  钱嘉徵同样想到磨勘期的事情,知道磨勘法虽然在朝堂上还没有正式讨论通过,皇帝的态度却显露无疑。
  自己作为皇帝特赐的第一位元士,一定要和皇帝保持一致。磨勘法在他看来,已经势在必行:
  “我是元士,磨勘期和进士一样,这是相比其他非进士官员最大的优势。”
  “磨勘法对我有利,我要支持磨勘法。”
  “这些日子准备考试的时候也要多上疏,支持磨勘法推行。”
  “要让陛下知道,我钱某人的忠心!”
  怀着这个打算,钱嘉徵准备多从律令中寻找依据,支持皇帝推行磨勘法。
  两个国子监贡生,走上不同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