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霍光的光禄大夫没了!与张公决裂


小说:吾兄冠军侯   作者:女口夏   类别:秦汉三国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181023/ 为您提供吾兄冠军侯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b>
  百官随着汉武帝回宫之后,那李蔡也被移交给三法司审讯。
  汉朝的办事效率是很低的。
  他不像现代社会什么九九六福报,人家天一黑,没灯火了就睡觉,哪管那么多事。
  而这一耽搁。
  便又是三天时间过去。
  还没等三法司审讯出什么结果来,就已经先传出李蔡自杀的消息了。
  长安权贵圈里,很多人都说是三法司动用刑罚过重,一不小心就弄死了李蔡。
  还有人说他是不堪受辱。
  刀笔吏的无情,可是在汉朝人尽皆知的。
  但不管怎么说,这位曾经的汉朝丞相,死亡已经成了既定的事实。
  谁也无力改变。
  而因为李蔡的死,朝廷上又一次召开了朝会。
  朝会上。
  汉武帝位居高位,淡定地扫视着未央宫殿中的诸位大臣。
  随后!
  他将目光转向曾经身为刀笔吏的御史大夫张汤,问道“张御史,这李蔡的死,听闻说是廷尉刑罚过重,你有什么说法?”
  张汤当即回道“陛下,老臣不认为是刑罚过重,这李蔡之死,充其量不过是畏罪自杀!”
  “说的也是!”汉武帝刘彻点点头,道“诸位对于李蔡之死,可还有什么不一样的说法?”
  话落。
  朝堂上的大臣,互相对视一眼。
  最后他们竟然一致性的说道“臣等认同张御史所言。”
  刹那间。
  朝堂上的局势,就非常明显了。
  丞相李蔡死后,御史大夫张汤一家独大,原先因为刀笔吏出身的张汤,此刻成了百官的拥护对象。
  无他。
  仅仅是因为,汉武帝刘彻亲近张汤。
  李蔡还是丞相时。
  这张汤就常常越俎代庖,以御史大夫的身份,去做丞相做的事情。
  现在李蔡都不在了。
  三公之下的九卿,哪里敢与御史大夫张汤作对?
  当然。
  这不是关键。
  关键是。
  李蔡是没了,但丞相这个位置还在啊?
  那么后面谁来接任丞相这个位置呢?
  毫无疑问!
  身为御史大夫的张汤,最有资格担任这个百官之首,成为丞相了。
  一来。
  陛下信他。
  二来。
  汉武帝时期的丞相,有个很明显的规律,那就是丞相位置空出来后,在位的御史大夫就上升一级,成为丞相!
  这基本上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公孙弘成为丞相前,是这样。
  李蔡成为丞相前,也是这样。
  现在轮到张汤了,难不成还能出什么幺蛾子?
  反正百官心中是这样想的!
  也正是这个原因,致使御史大夫与丞相,基本上就形成了敌对关系。
  御史大夫想扳倒丞相,然后自己成为丞相。
  然后新上任的御史大夫又开始以扳倒这新任丞相为目标,不断循环往复,最终形成汉武帝所要的格局——平衡。
  汉武帝扫了眼诸位官员,然后又瞄了眼御史大夫张汤,脸上的表情稍稍有些微妙。
  似乎是沉思了一番后。
  汉武帝刘彻这时候才开口说道“既然李蔡的事情已经明了,那该还博陆侯一个清白了。”
  “传博陆侯入宫吧!”
  话语落下。
  宦官们便去传博陆侯入宫了。
  等霍光到了这里,熟络的行跪拜之礼,道“奉车都尉霍光,叩见陛下。”
  汉武帝看着霍光,满脸欢喜,笑道“博陆侯,此次李蔡诬陷于你,让你受委屈了。”
  “不过。”
  “这也不是什么坏事,因为这事,也让朕看到了大汉朝的栋梁之才。”
  话落。
  汉武帝将目光转向御史大夫张汤,问道“博陆侯兴建新式房屋,补贴牺牲走卒家属,制火药,造枪支,助漠北之战大捷。”
  “此等功劳!”
  “朕想封他个光禄大夫当当,你觉得如何?”
  光禄大夫?
  这可是个超级大官。
  可能从汉朝的官职中感觉不到什么,但如果以唐宋元明清品衔来说,就能感受到这官有多大了。
  唐朝,光禄大夫为从二品。
  宋朝,光禄大夫为从一品。
  元朝,光禄大夫为从一品。
  明朝,光禄大夫为从一品。
  清朝,光禄大夫为正一品。
  这个一、二品的官衔,不用再解释了吧?
  当汉武帝说出这话的时候,朝廷上的官员一时间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但始终没有人直接站出来说不。
  因为陛下是在问御史大夫,御史大夫没说话,自然轮不上三公之下的九卿。
  至于大司马?
  两位大司马都是霍光的家人,能持反对意见嘛!
  御史大夫张汤,面对汉武帝的提问,也是说道“陛下,老臣认为,以博陆侯的功劳,封他为光禄大夫,虽说勉强,但并不为过。”
  汉武帝刘彻微微眯眼,笑道“御史大夫觉得可以,是么?”
  “是!”
  张汤点头说道。
  见他这边回答,汉武帝点了点头,随后又将目光转向朝堂上的诸位大臣,问道“你们呢,可有异议?”
  百官们当即附和道“臣等,与张御史意见相同。”
  “噢?意见相同?以前你们不都与御史大夫意见相左么,今日怎么相同了?”汉武帝脸上笑容不变,只是眼中的神色有些寒气逼人。
  此时。
  朝堂上三公九卿无人说话。
  而身在霍光身后的庄青翟用手戳了戳霍光,道“博陆侯,恭喜啊,顺便问一下,博陆侯今年多大?”
  “十四”
  霍光疑惑地看了这位御史中丞一眼。
  他与庄青翟关系不算多好。
  二人少有来往。
  今日他主动与自己套近乎,难不成,是因为自己即将被陛下封官了?
  不至于吧
  虽说他现在只是个御史中丞,可毕竟也是个当过御史大夫这等三公大官的人,哪有那么趋炎附势。
  然而庄青翟不给霍光思考的时间,当即又说道“才十四啊,真是后生可畏。”
  “到时候博陆侯上任光禄大夫,记得摆下宴席。”
  “届时老夫定会捧场,与你不醉不归。”
  见庄青翟话语间颇为豪爽,霍光便也没了防备,直接说道“庄中丞说笑了,我哪里能喝酒啊,还未行冠礼呢。”
  这时。
  庄青翟眉毛一皱,道“你还未行冠礼么?”
  “嗯,才十四,怎么行冠礼呢!”
  霍光正说着话,可哪里想到,那庄青翟在他那诧异的目光下,站了出来,双手捧着笏板说道“陛下,臣反对。”
  “博陆侯今年才十四岁,又未行冠礼。”
  “以我汉朝律法而言。”
  “男子未行冠礼,只能算作小人,我大汉光禄大夫一职,岂能让一小人继承。”
  小人,这里指的是未成年男子。
  而不是那种带有贬义的卑鄙小人。
  汉武帝听完庄青翟所说,脸上的笑容顿时消失不见,同时眼里的寒气也一并消失,只是不带感情的哼道“未行冠礼,就不得封光禄大夫?”
  庄青翟当即回道“是的,陛下!”
  此番话落。
  一时间,朝堂上的九卿,纷纷对庄青翟口诛笔伐起来。
  他虽然曾经也是御史大夫这样的高官。
  可现如今只是个御史中丞。
  那些九卿官员,正忙着向卫霍家族献殷勤,又想着拉近与御史大夫张汤的关系,岂会怕得罪了他。
  倒是汉武帝此时显得有些苦恼起来,对霍光问道“博陆侯啊,你看,朕现在倒是有心封你个光禄大夫当当,可你的年纪却成了限制。”
  见汉武帝说话,霍光当即回道“陛下何必苦恼,臣尚且年幼,陛下封我光禄大夫,怕是也做不好事,不如往后再议!”
  “往后再议?”汉武帝瞅了眼霍光,笑道“那行,就往后再议。”
  说着话。
  汉武帝咳嗽了一声,道“咳咳,光禄大夫往后再议尚可,但丞相一职,事务繁多,不可耽搁。”
  “诸位爱卿。”
  “可能向朕推选合适人选?”
  丞相乃百官之首,如果这位置空缺,对于整个大汉国家的运转,都会出现问题。
  所以说。
  汉武帝想要一个合适的人,上任丞相一职位,不是假话。
  一时间。
  九卿官员们,纷纷交头接耳议论起来,最终,他们给出了一个最终答复,道“回陛下,臣等推举御史大夫张汤为丞相,最为合适。”
  御史大夫张汤为丞相,合适么?
  合适!
  毕竟前任丞相李蔡,就是他一手扳倒的。
  按照惯例。
  由御史大夫上任丞相一职,在合适不过了。
  可是。
  汉武帝刘彻却略微挑眉,看了一眼张汤,道“张御史,你自己觉得合适么?”
  御史大夫张汤也很精明,不直接回答,反而开口将责任推给了汉武帝,道“陛下,老臣认为,这官职应当由陛下敲定。”
  “陛下觉得谁合适,谁就合适。”
  “老臣唯陛下是从。”
  话落,朝廷上那些聪明的官员们也反应过来,当即附和道“臣等,亦听陛下所言。”
  汉武帝见状,脸上的表情这才放松了下来,说道“既然如此,那丞相一职,朕再琢磨琢磨,会敲定好人选的。”
  “行了。”
  “今天的朝事就到这了,诸位,退下吧。”
  话落。
  朝堂上的三公九卿,纷纷拜别离去。
  朝会便这样散了。
  霍光随同大将军大司马卫青,骠骑将军大司马霍去病,一同离开未央宫,朝宫门外走去。
  另一边。
  百官们则是围着御史大夫张汤,像马屁虫一样纷纷恭贺。
  似乎。
  他已经是内定的丞相了。
  毕竟谁都知道,以往的张汤,可是非常受汉武帝重用的。
  现在丞相倒了。
  张汤上任丞相职位,乃是希望最大的。他若不上,那谁又有资格?
  所以。
  以往那些与张汤唱着反调的九卿官员,此时不拍张汤的马屁,更待何时。
  张汤敷衍地应付了这些官员,随后看到霍光一行人,便上前喊道“博陆侯,可否等等?”
  “大将军,骠骑将军,老夫与博陆侯有话要说。”
  “不知二位可行个方便?”
  闻言。
  大将军卫青说道“张公自是可以。”
  骠骑将军也是点点头,道“可以。”
  于是。
  张汤便笑着回应道“多谢。”
  话落,张汤又将目光转向霍光,道“博陆侯,今日你的光禄大夫一职,虽然搁置了,但往后日子还长,未来必定前途无量,不要气馁。”
  气馁?
  霍光还真没有。
  看着脸上皱纹满布的御史大夫,他若有所思,想了想,最终还是对这个精瘦老头开口说道“张公可有争取丞相的想法?”
  张汤微微一笑,道“这得看陛下的意思,老夫想也无用。”
  话是这么说。
  但其笑容,已经暴露出老头对丞相位置是唾手可得的感觉了。
  霍光摇摇头,道“如果张公今日朝会上,果断谢绝这丞相之位就好了。”
  御史大夫张汤顿时疑惑,道“博陆侯为何这样说话?”
  霍光微微一笑,没有解释,只是向其拱手,道“张公,烦请您老离我远点,本侯不想与您有过多牵扯。”
  张汤闻言,脸色一变。
  但他还没开口,周边的那些趋炎附势之辈就开始为张汤打抱不平了,道“博陆侯,你怎么对张公如此无礼?”
  说话之人,乃九卿官员,太仆公孙贺。
  不过!
  霍光只是瞪了他一眼,就冷哼道“你也离我远点。”
  太仆公孙贺顿时一脸怒火,指着霍光道“你”
  然而。
  霍光却不理会众人,直接转身离去。
  其余九卿连忙对御史大夫张汤说道“张公,你看这小子,如此不识抬举,等您老上任丞相,给他一个教训吧!”
  给他一个教训?
  霍光兄长乃冠军侯霍去病,舅舅又是长平侯卫青,二人都是身居大司马之职。
  不比丞相低多少的。
  最重要的事。
  他二人,可是掌握这汉朝的军政大权。
  这是丞相比不了的。
  论关系。
  皇后卫子夫都是卫家的背景,就算他张汤上任丞相一职,以张汤的背景,他又能拿霍光怎么样?
  最终。
  张汤也只能说道“罢了,年轻气盛,谁都有过这段岁月,计较这些干什么!”
  诸位九卿闻言,当即附和道“还是张公大度”
  “”
  “”
  几日后,盛夏临近。
  长安城的温度,一度攀升起来。城内的居民,纷纷褪去衣物,换上轻薄的衣妆。
  霍光在大将军府内,抱着侄儿顽耍。
  “来,仲父教导膻儿如何走路,诺,这样,一步一步走。”霍光手托着侄儿的身体,让其学着走路。
  实际上。
  霍膻脚踩在衣物上,根本就是悬空的,没有发力。
  这般年幼,腿骨稚嫩。
  霍光自然不会真让侄儿学走路的,就是抱着小孩子,觉得好玩。
  然而这时候。
  大将军卫青却是风尘仆仆地走来,老远就对着霍光喊道“霍光啊,你可知道卫伉这家伙,跑哪鬼混去了?”
  “婢子们说,这两日他都没有回府上。”
  “可别在外面又闯了什么祸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