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以《谷梁》为儒家中心思想?凭什么要我霍光联姻


小说:吾兄冠军侯   作者:女口夏   类别:秦汉三国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181023/ 为您提供吾兄冠军侯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b>
  木匠李宏的铺子中,霍光拿着一张自己设计的图纸,让木匠打造起木头的婴儿推车来。
  李宏一边用刨子削着木头,一边问道“博陆侯,那这轮子怎么打?”
  霍光摆了摆手,说道“轮子你就不用管了,我找铁匠去弄,你先把这推车整体弄好。”
  “好。”
  木匠听着霍光的话,继续刨着木头。
  等弄好了这些,霍光将婴儿车带回大将军府,却并没有看见舅舅和兄长二人。
  于是。
  只得先来到嫂嫂月子房旁边,问道“嫂嫂,兄长,我可以来看看侄儿么?”
  作为霍去病的兄弟。
  那他就是霍嬗的仲父了。
  仲父看看自己的侄儿,有何不可的。
  孙英却是在里面说道“小叔来晚了,夫君已经抱着嬗儿入宫,面见陛下去了。”
  “哦,这样,那先算了。我让婢子将推车放嫂嫂房间里,等嫂嫂身体好些,可以推着小霍嬗走走。”霍光轻声说道。
  孙英则是说道“小叔有心了。”
  交谈了几句后,霍光便离开了这里。
  虽然没见到小霍嬗,但往后的日子还长,不差这一两面。
  后面的时间,他本来是打算去一趟诏狱,看看那被抓起来的匈奴大单于伊稚斜。
  漠北那边,关于左谷蠡王自立为单于的事情,朝廷已经下达了策书,告诉他们,汉朝这边已经承认他单于的位置。
  但有一个前提,他必须要向汉朝投诚。
  投诚什么意思?
  就是俯首陈臣,匈奴人所在的国度,顶多算是汉朝的一个附属。
  要知道。
  自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政权以来。
  匈奴人,可是一直压着汉朝打的,无论是疆域还是兵力。
  汉朝初期。
  疆域并不大。
  汉高祖刘邦所统一之地,无非是将秦始皇打下的来的中原几国再次统一了而已。
  无论是北上,还是南下,都有很大的土地不属于汉朝。
  不懂历史的人,就喜欢喷汉武帝把文景两朝积累什么经济,全给打没了。
  明朝经济好不好呢?
  清朝经济好不好呢?
  清朝灭明朝前期才多少士兵?外人蚕食清朝土地时,外人才多少兵力?
  一个被人当软柿子捏的王朝,要经济有屁用。
  再多的钱,也只能用来割地赔款!
  汉武帝就不一样了,他把周边的国家,近乎全部攻打下来。
  连年战争,经济是没了,但汉朝的疆域却广阔起来。
  至于拿明清晚期与武帝时期的汉朝相比?
  明清是王朝末期,无力回天。
  可汉武帝上位之前,汉朝也是内忧外患。诸侯国造反的要造反,外围匈奴人也要打,而且汉朝对匈作战,还从未赢过呢!
  常常有人说,守天下比打天下还难。
  但汉武帝不仅把天下守住了。
  甚至还把这个天下开疆扩土了两倍不止。
  当然。
  这些都是题外话,匈奴人收到了汉朝的策书,虽然并没有接受汉朝的册封,但也不敢明面上拒绝。
  无他,仅仅是怕汉朝大军再次杀过来。
  而霍光现在要做的,就是去放了匈奴大单于伊稚斜。
  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
  放伊稚斜回去,就是要坐山观虎斗。
  伊稚斜这个前任匈奴大单于,知道左谷蠡王自立为匈奴单于后,一定会跟他干起来。
  但由于左谷蠡王只是匈奴的一个小王。
  如果伊稚斜放的太早,对方怕是没那个资本跟伊稚斜斗起来。
  所以。
  霍光一直在拖着,等有个合适的时机,在去放伊稚斜。
  不过还没动身去往诏狱,府上就有婢子通知他,说是瑕丘江公邀请他去作客。
  被瑕丘江公请,这很少见。
  但身为博陆侯的霍光,并不在乎这些。
  只是让婢女将其婉拒就行。
  但他没想到,自己在出门时,却被瑕丘江公给拦住了。
  “原来博陆侯在府上,老夫以以以为你不在府上呢,看看看来是那个婢女在说谎呢!”瑕丘江公故意讽刺了一句。
  霍光扫了这老头一眼,心想这老头真不识趣,自己不愿见他,不就表明态度了么!
  还来堵路?
  呵呵!
  “江公啊,不是我不想见你,实在有事在身,脱不开啊!”霍光嘴上还是这样恭敬地说道。
  作为谷梁派的代表,地位还有的。
  只是。
  比不上董仲舒这种公羊派大家。
  倒不是学说比不上学说,而是当权者更喜爱公羊。
  等汉武帝去世。
  后面的当权者亲近谷梁,那时候,公羊派就不行了。
  瑕丘江公闻言,当即说道“博陆侯现在身份水涨船高,忙忙忙碌也是正常。”
  “但老夫还是是是劝你来一趟。”
  “这不是老夫想见你,而是某位大人物要要要见见你。”
  瑕丘江公还是那个老样子,说话间带点口吃。
  至于他的话。
  霍光听后,深深表示怀疑。
  大人物?
  汉朝最大的人物,就是汉武帝。
  可汉武帝现在正在宫里召见他兄长和兄长的儿子霍嬗呢,哪有空见自己。
  如今在长安城的。
  谁能称得上大人物,连自己这个博陆侯都要给面子见他?。
  莫非是外戚?
  呵呵!
  卫家,就是汉朝最显贵的外戚。
  其余的外戚,算个屁啊!
  也正是因为这些,使得霍光对于瑕丘江公的话非常不屑,淡漠地说道“大人物?江公啊,你所谓的大人物,我若是不想见呢?”
  瑕丘江公却是轻声哼道“博陆侯,还是随老夫见一下好。”
  “这人,你得罪不起。”
  “而且,与你们大将军府,也有很大的渊源。”
  瑕丘江公这话,算是把霍光弄懵了。
  他得罪不起?
  难不成是朝廷的百官之首丞相李蔡?要是他的话,正常情况,是得罪不起。
  但问题是,已经得罪过了啊。
  而且李蔡与他有什么渊源?
  不是李蔡,那长安城中的大人物,只有那些公主了。
  什么平阳公主,馆陶公主之流。
  但平阳公主就在府上,没理由叫外人喊他过去。
  至于馆陶公主?
  这位与瑕丘江公有什么联系么?
  霍光就不清楚了。
  思来想去霍光也没猜到瑕丘江公背后的人是谁,于是便直接说道“江公还是直接告诉我是谁吧,否则,本侯就去办事了,后面没得时间去见您说的大人物。”
  见霍光态度坚决。
  瑕丘江公先是皱眉思索了一会儿。
  等想清楚问题。
  他才开口说道“好把,博陆侯,老夫直直直说了,是太子殿下要见你。”
  “太子殿下?”
  霍光闻言,当即愣了一会儿。
  这太子什么时候,与瑕丘江公扯到一起了。
  他不应该是听董仲舒讲解公羊春秋的么?
  按理说。
  就算太子要见自己,那也应该是让董仲舒来啊。
  想到这里。
  霍光便问道“江公为何会听太子差遣?莫非,您把谷梁春秋教了他?”
  见状。
  江公只是淡淡一笑,道“博陆侯问这些做什么,去去去老夫府上不就都清楚了么?”
  “只是让你作客。”
  “又不求你你你做什么事情,那么抗拒干嘛。”
  太子刘据,乃卫皇后所生。
  可以说与卫家同脉同源,和霍去病一样,要喊卫青舅舅的。
  太子喊霍去病要喊表兄。
  按照自己与霍去病的兄弟关系,在考虑自己的年龄大于刘据。
  这刘据喊自己一声表兄都不过分。
  当然。
  这刘据是不可能喊自己表兄的,毕竟有着太子的身份。
  霍光想了想,最终还是点头说道“好,既然太子要见我,那我就去一趟吧,江公,请。”
  “请!”
  话落,霍光便叫了两辆轿子,一辆是为自己乘坐,另外一辆是为瑕丘江公叫的。
  等到了江公府上。
  霍光首先见到的,不是太子,而是端着食物从炊房里出来的江婉秋。
  想当初。
  自己来瑕丘江公府上,请瑕丘江公帮忙,可是很低声下气的。
  加上那时候因为略施小计,稍稍坑了一下瑕丘江公。
  这江婉秋便好一顿说教自己。
  所以。
  霍光对于江婉秋的好感度并不高,只是淡淡的瞥了对方一眼,便走了进去。
  等入了会客的房间。
  霍光这才见到了太子刘据。
  两人并不是第一次相见,曾经在为太子选择儒家讲师的时候,二人便有过见面。
  只是那时,没有作什么交流罢了。
  而且那时候的太子刘据,还很小。
  霍光进门后,弯腰拱手说道“博陆侯霍光,见过太子殿下。”
  太子刘据少年英气,摆手说道“博陆侯,本宫只是请你来说说事情,何须这么客套,来,坐下。”
  太子的寝宫名为东宫。
  所以。
  自称本宫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其实太子刘据的年龄,比霍光还小,可从对方说话的口吻上来说,感觉非常稳重。
  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
  这点绝对是错误的。
  穷人的孩子,当的是什么家?当的是那一日三餐罢了!
  像那些王侯将相乃至于士大夫的家庭,他们的孩子,从一出生就开始受到极其良好的教育。
  但凡稍微努点力。
  那就不是穷人家的孩子能比得了。
  不是赢在起跑线上,而是他们的起跑线,就已经是穷人家孩子触不可及的终点了。
  从古至今。
  除了朱元璋这个例外,你看哪个出名的人,不是从小就有着良好的家室?
  甚至连这些名人身边的那些亲戚,大都是很出名很有才华的人。
  此时。
  霍光已经寻了个位置坐下,看着刘据那满面春分的笑容,霍光好奇的地问道“不知太子请我来瑕丘江公这里,是为何事?”
  听到霍光的问话。
  太子刘据姿态优雅地说道“倒没什么事,只是近日来,习谷梁春秋颇有感触摸,对于公羊春秋反倒是有些说不上来的不适。”
  “又听江公说,你曾在董仲舒手下为蒙学弟子时,曾提出过很多反对公羊的观点。”
  “如今便是邀你来听听高见,看与本宫所想,是否一致!”
  听闻刘据的话,霍光皱眉,看向教习谷梁春秋的瑕丘江公,问道“上次比试,董公不是赢了么,应该他为太子讲解公羊春秋,怎么来你这听谷梁来了。”
  霍光话中的语气,非常不好。
  这使得瑕丘江公脸色一下子就黑了起来。
  见气氛不对!
  太子刘据先开了口,说道“博陆侯,这有什么好惊讶的,儒家弟子,哪个没有研习这几门学派?”
  “本宫身为太子,将来治理天下,该多劳多学才是。”
  “听董公讲解公羊的同时,来听听谷梁,又有何问题?”
  太子的这番话,说的没有毛病。
  霍光仔细思考了一番后,只好回应道“殿下,其实我并不反对公羊的论点,所谓,以公羊派和谷梁派而言,都是用微言大义作为出发点,并没有什么不同。”
  “江公,可否拿一卷简牍过来?”
  “我给殿下举个例子。”
  然而此刻瑕丘江公黑着脸,并没有理会霍光。
  还是一旁站着的江婉秋及时说道“要什么内容的简牍,我给你拿!”
  霍光看向江婉秋,说道“什么内容不重要,只要是简牍就行。”
  “好。”
  江婉秋应了一声后,便去拿了一卷简牍过来递给霍光。
  霍光接过简牍,随即将其卷好。
  然后将其竖着放在窗口有阳光地方,说道“殿下看,这简牍挡住阳光后的阴影,是什么形状?”
  “什么形状?圆的啊!”太子刘据疑惑的说道。
  霍光点点头,道“是圆的,但是,殿下现在看呢?”
  话落。
  霍光将简牍一翻,横着过来。
  而阳光下的阴影,自然也变成了一个长方形。
  “矩形?”太子刘据盯着这阴影,顿时悟透了什么一样,道“有意思,博陆侯是想告诉本宫,微言大义都是从片面出发,看的面不同,其教义自然也不同。”
  霍光随即拍手说道“殿下聪慧。”
  于此。
  太子刘据,又陷入了沉思中,嘴角噙着若有若无的笑意,似乎是考究着什么一样。
  一时间。
  屋内的气氛,有些压抑。
  也不知过了多久。
  太子刘据忽而开口,对着霍光说道“其实只看片面,也不见得是坏事。像有的片面很糟糕,有的片面很好,我们只看好的那面,不就行了!”
  “啊?”
  太子突如其来的一句话的,把霍光搞的有些懵。
  只看好的那面?报喜不报忧的意思么?
  然而还没来得及说什么,太子刘据话锋一转,对着霍光问道“博陆侯可愿意与江公的孙女联姻?江公为谷梁学派执牛耳者,你与江小娘子联姻,日后可得谷梁派的儒家弟子支持。”
  “哈?”
  霍光此时更懵了。
  怎么扯到联姻上去了!
  然而不等霍光拒绝,太子刘据再次打断了他,说道“待本宫日后治理天下,要以谷梁为儒家基本思想,公羊学派,可以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