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氧气转炉


小说:四合院从美好生活开始   作者:飞扬的木鱼   类别:都市生活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180576/ 为您提供四合院从美好生活开始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第104章,氧气转炉“老大,今天我坐你的“侉子”上班。”饭桌上许大茂三口两口的吃完饭丢下一句话就跑了出去。接着何雨柱也慌忙吃完饭跑了出去。看到这两个人,姜言有点无语了。这个时候同样在餐桌上吃饭的石头开口说道:“老大,今天我骑你的自行车上班。”听到石头的话,姜言点了点头。许大茂和何雨柱这俩货正在争谁坐漏斗,争的那是面红耳赤谁都不让谁。准备骑车的姜言看到这情况,直接吼道:“柱子坐漏斗,大茂去坐后面。”“老大,为什么柱子能坐漏斗。”听到许大茂的话,姜言有点无奈的开口。“他体格子大,坐后面挤的慌。”听到姜言的话,许大茂看看自己,又看车座,只能无奈的坐在姜言和小六子的身后。所有人都坐上摩托车之后,姜言一加油门,摩托车发动,一骑绝尘的向轧钢厂走去。一眨眼,姜言回来已经回轧钢厂两天时间,此时姜言的办公室内的地上散落着很多写满字的草纸。总于算完了,姜言揉了揉有点发疼的手腕,看了一眼自己写出来的配方和工艺流程。满意的点点头。前后差不多用了一星期的时间,总算搞定。自己这还是每天晚上把白天整理的数据放在空间电脑上运算,还用了这么久的时间。要是用科室里这些简陋的计算工具,估计自己没有一两个月的时候干不完。看到这些简陋的计算工具,姜言不由得对那些用这些工具种出来蘑菇云的前辈更加敬佩。姜言起身把整理好的资料放入保险柜里面。放好之后姜言拿起来电话拨通了二楼警卫室的电话,让警卫通知保洁员,把自己屋子里清扫一下,并要求所有有字迹的纸张安规定销毁。放下电话之后,姜言直接离开办公室向第五车间走去。轧钢厂的五、六两个车间又叫炼钢车间,从字面上看就应该明白,这两个车间的主要作用就是炼钢。轧钢厂生产所需要的钢材一大部分都是由这两个车间生产出来。“姜工,今天怎么有空来我们车间了。”在轧钢厂内,正式的场合几乎都称呼姜言为科长,不过工人更喜欢称呼姜言为姜工。“怎么,郭主任,听你这意思是挑理了啊!伱这意思是怪我没有来说咱们炼钢车间。”被姜言说破心思的郭明辉主任不好意思的挠头对着姜言笑了笑。本来就很黑的郭主任这一笑衬托他的那一口牙是真白。“这事情也怪我了,我是应该早点来咱们炼钢车间看看。我在这里给兄弟们道歉了。”姜言这一道歉倒是让郭主任有点不好意思了起来。于是他直接拉着姜言往车间里面走,一边走还一边介绍车间内的情况。“咱们这五车间和六车间是全厂工人最多的两个车间,相对于其他的几个车间咱们车间的工作也就相对轻轻一点。”“咱们五车间内有炼钢的平炉三座,两个是300t,另外一是500t,在咱们整个四九城,这500t的平炉也只有这两个。”“咱们车间加上六车间的一个300t和两个200t的平炉,年产最高可生产钢材20w吨钢材,生产出来的钢材不但能够满足咱们轧钢厂,还能供给一些企业。”说着话的时候,姜言能够感觉到这郭明辉那可是慢慢的自豪感。姜言一边听一边点头,刚走进车间一股热浪席卷而来,在车间内工作的工人穿着比较简单。姜言每路过一个工人,工人都热情的给姜言打招呼。从进厂开始姜言的所作所为他们也看的清楚,知道姜言是一个有本事的人。自然也就热情了很多。等姜言参观完了两个车间,回到自己办公室内,看着自己的保险箱叹了一口气。看来自己这一份7075铝合金要晚一点拿出来了,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提升钢材的产量,更新一下设备。姜言知道1955年,全国的钢产量才285万吨,当时国家全年钢铁的产量还比不过欧美国家的一个大型的钢铁厂。那个时候全国的人口差不多6.15亿,人均产钢增长到4.64公斤。而这一年印度的人均产钢只有4.35公斤。虽然超过了印度,但朝鲜在1955年的人口才907万,却创造了13.7万吨的粗钢产量,人均15.1公斤,是中国的3.2倍以上。全国各地正在搞建设,没有钢铁可不行。钢铁可是一个国家的脊梁。姜言刚才参观两个炼钢车间的时候注意到,这两个车间的这几台平炉已经用了很长时间,最新的那一台平炉是十几年前小鬼子的设备。生产一炉钢铁可是需要差不多八个小时左右,生产效率太低了。后期自己可是要做很多实验,急需一个实验车间,总不能每次实验都要去炼钢车间或者其他的车间协作。这样也太麻烦了一点。姜言在画板上铺上一张新的白纸,开始在上面写写画画。姜言设计的这一个炼钢炉叫氧气侧吹转炉炼钢,从转炉的炉墙侧面吹入空气或氧气吹入熔池,以氧化铁水中碳、硅、锰、磷等元素,并发热提高熔池温度而冶炼成钢水的转炉炼钢方法。姜言记得,碱性空气侧吹转炉炼钢是解放以后试验成功,在一九五八年大办钢铁的群众运动中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炼钢方法。它较好地适应了我国资源条件不适当时地方工农业发展的需要,二十多年为我国钢铁工业为发展和改善钢铁工业的布局,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之前姜言所在的那个工厂就有一个30t的氧气侧吹转炉炼钢炉。在自己那个时代,这种炼钢炉已经被更加先进的炼钢炉取代,不过现在氧气转炉炼钢炉可是世界主流的炼钢方式。这种方法与现在平炉相比,它耗燃料低,而且生产率高得多,更加重要的是制造转炉的成本只有平炉的百分之六十左右。炉子由转炉炉体及倾动系统、氧枪及供氧系统各部分构成,按照目前现在的工艺水平完全可以生产出来。之前公司那台氧气侧吹转炉姜言可是没少拆卸维修,里面的各种构造可是熟悉的很。所以姜言画的很快,几乎都没有什么停顿。不大一会得功夫,姜言的旁边就堆满了画出来的设计图纸。停下来最后一笔之后,姜言把所有的图纸都给收了起来,随后有写了一篇氧气侧吹转炉详细的介绍。写完之后,姜言直接就去厂长的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