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为袁绍檄豫州


小说:三国:在下张绣,有何贵干?   作者:烈日吹冰   类别:秦汉三国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179186/ 为您提供三国:在下张绣,有何贵干?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第227章为袁绍檄豫州
  “盖闻明主图危以制变,忠臣虑难以立权。
  是以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
  有非常之事,然后立非常之功。
  夫非常者,固非常人所拟也。
  ……
  ……
  即日幽并青冀四州并进,书到荆州,便勒现兵,与建忠将军协同声势。
  州郡各整义兵,罗落境界,举武扬威,并匡社稷,则非常之功于是乎着。
  其得操首者,封五千户侯,赏钱五千万。
  部曲偏裨将校诸吏降者,勿有所问。
  广宜恩信,班扬符赏,布告天下,咸使知圣朝有拘迫之难。
  如律令!”
  诸葛亮一口气念完,笑着对张绣说道:
  “写得倒是不错——只是不知是袁绍尚未得知消息,亦或是作檄之人并不知晓,如今主公已不再是建忠将军,而是大汉右将军。”
  建安四年七月,袁绍准备与曹操一战,为求名正言顺,遂命人做檄文一篇,历数曹操恶行,声罪致讨。
  待檄文写成后,便命人将其遍行州郡,并于各处关津隘口张挂。
  檄文传到江夏,张绣便专程让人把贾诩和诸葛亮叫了过来。
  等诸葛亮念完,张绣也觉得这篇写得很不错。
  这篇檄文他在穿越之前就曾经听说过,但却是只闻其名,未见其貌。
  谁曾想如今一朝穿越,居然让他见到了原文。
  如今看来,这篇檄文能够和骆宾王那篇一起传为名篇不是没有道理。
  此文历数了曹操的不良与罪恶,不但说曹操家世卑劣,为人龌龊。
  更是痛斥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专横跋扈、作威作福、杀大臣、盗坟墓等忘恩负义的行为,简直是罪不容诛。
  最后则是告知豫州民众认清形势,配合此次伐曹之举。
  “此檄写得极好,袁绍麾下果然人才济济,可知是何人所做?”
  诸葛亮略一思索,便开口回答,“听闻是袁绍麾下书记陈孔璋所作。”
  “孔璋?”
  张绣愣了愣,那货不是黄祖的主簿吗?
  在自己拿下江夏的时候已经被咔嚓了好吗?
  “主公误会了,此孔璋非彼孔璋也!”
  一旁的贾诩猜到了张绣在想什么,笑着解释道:
  “陈琳,字孔璋,广陵射阳人。
  此人素有才名,灵帝时为主簿,因谏何进不听,复遭董卓之乱。
  后避难冀州,被袁绍用为记室。”
  原来是陈琳啊!
  听到这个名字张绣顿时恍然大悟。
  这不就是建安七子吗?
  跟孔融、王粲、徐干他们齐名的那位。
  知道这篇檄文是陈琳的作品以后,张绣顿时觉得理所当然了。
  只听贾诩说道:
  “此文铺张扬厉,语多骈偶,气势刚健又不流于拙朴,有骨鲠之气,可谓文采斐然。
  诩以为,此檄便在百年之后亦会成为传世名篇。”
  “看得真准!”
  张绣忍不住向贾诩点了个赞。
  不过有一点连贾诩都没有想到。
  这篇檄文不单单是百年,千年之后都是传世名篇。
  “此檄既提到将军,想必袁绍不日便会派人来见主公”,诸葛亮考虑问题向来全面,此刻便询问道,“主公欲投其否?”
  “不投!”
  张绣坚决地说道。
  他可是很清楚官渡之战的结果,这个时候去投袁绍跟四五年加入三德子没什么区别。
  纵然如今的历史因为自己的穿越发生了许多改变,但是袁绍好谋无断的性格并没有发生改变。
  只要自己不加干预,张绣相信他依旧不是曹操的对手。
  从另一方面来讲,让曹操打败袁绍才是符合自己利益的做法。
  所以他更是没有必要去改变历史。
  “既是如此,那主公当早做准备。”
  “那是自然”,张绣点了点头,从袖中取出一书交给诸葛亮,“这是从河北传来的消息,你看看吧。”
  诸葛亮好奇的从张绣手中接过信,迅速浏览了一遍,惊讶地说道,“袁术竟是已经到了冀州?”
  “不错,这家伙打仗不行,跑得倒是挺快。”
  一旁的贾诩笑着插口道,“倒是未曾想到袁绍对他的兄弟还颇有情义。”
  张绣点了点头,“是啊,跟袁术相比,袁绍还是要强上不少。”
  要知道如今的袁术还在被朝廷通缉,是不折不扣的反贼。
  值此关键时刻,如果袁绍能够把袁术上交给国家,那么他跟曹操的大义之争将会取得巨大的优势。
  可是袁绍并没有这么做。
  这还是在袁术已经失去了传国玉玺的情况下。
  对比袁术曾经给公孙瓒写信怒斥袁绍不是汝南袁氏的行为,更加衬托的袁绍人品高尚。
  诸葛亮亦是颇为赞同地点了点头,不过随即问道:
  “主公今日将文和先生与亮召来,应该不只是为此檄吧?”
  一旁的贾诩笑而不语,显然是跟诸葛亮的想法一样。
  张绣的婚礼之后,诸葛亮便被他拜为军师,和贾诩一左一右共同为自己出谋划策。
  因为祢衡升迁南阳太守,贾诩便被任命为将军长史。
  张绣索性让诸葛亮也兼上了将军司马的职务。
  这一来诸葛亮便从一介白衣一跃成为了秩千石的将军府属官,这升官速度已经堪比坐火箭了。
  诸葛亮也没想到张绣对自己这般重视。
  几番推辞,张绣却不肯答应,只能应了下来。
  之后他便主动进入了忘我的工作模式,那股劲头甚至让张绣怀疑是不是他骨子里的丞相血脉觉醒了。
  好在如今的诸葛亮年仅十八岁,张绣倒不担心他会像历史上那个殚精竭虑的丞相那样英年早逝。
  此时听到诸葛亮的话,他便笑道:“某便知瞒不过孔明!
  这是从庐江传来的消息,你们还是自己看吧。”
  张绣说着便把两封信分别递给贾诩和诸葛亮。
  两人好奇地对望一眼,便接过信迅速浏览起来。
  等看完手中的信,又互相交换,再一次进入了阅读模式。
  张绣耐心地等两人把信看完,这才笑吟吟地开口说道:
  “如何,是不是觉得有些意外?”
  建安四年八月,前军刘岱、后军王忠引军五万,打着曹操旗号下徐州攻刘备,不敌,被刘备生擒后放回。
  刘岱、王忠返回许都,因受刘备之恩,俱言刘备不反。
  曹操大怒,欲斩二人,却被孔融所阻。
  随后亲自引军前往黎阳,与袁绍对峙。
  两军相隔百里,各自深沟高垒,却相持不战,自八月守至十月。
  后曹操担心徐州生变,便令夏侯惇把守青、徐二州,于禁、李典屯兵河上,又令曹仁总督大军,屯于官渡。
  曹操自引一军,撤回许都。
  同年十月,原庐江太守刘勋因各宗帅不愿售粮之事,领军征豫章上缭。
  各宗帅闻知,便搬空壁垒逃走,刘勋一无所得,返回庐江时被新任庐江太守诸葛玄击败。
  刘勋无奈,投奔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