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小说:三国:在下张绣,有何贵干?   作者:烈日吹冰   类别:秦汉三国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179186/ 为您提供三国:在下张绣,有何贵干?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第204章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我现在只想把这个玉玺尽快上交给国家。”
  当张绣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室内仅有的几人都惊呆了。
  这都是什么话?
  尽管乐进觉得自己的身份不方便开口,但听到张绣这句话,他终于还是没能忍住:
  “主公,万万不可啊!”
  他一开口,赵云立刻跟上:“文谦所言甚是,师兄你要三思啊!”
  诸葛亮和贾诩两人没有着急去劝,而是不约而同皱起眉头,似乎是都陷入了沉思的模样。
  赵云跟张绣关系到底非比寻常,见两位军师……哦,一位军师和一位战士都不说话,索性直言相劝道:
  “师兄,袁术此人虽性急无谋,然其一句话却颇为在理。”
  听赵云说袁术说的有道理,张绣顿时来了兴趣。
  “哦,他说了什么话?”
  “有传国玉玺,若不为君,背天道也!”
  “他还说过这话?”
  张绣有些意外。
  赵云点了点头,解释道,“昔日袁术欲称帝,其主簿阎象反对,曾劝之曰:
  ‘昔周后稷积德累功,至于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犹以服事殷。
  明公家世虽贵,未若有周之盛,汉室虽微,未若殷纣之暴也。
  故此事决不可行。’
  然袁术不听,遂如此回之。”
  原来如北……
  张绣先是点了点头,跟着反应过来:不对啊!袁术和人家主簿的对话,你小子怎么知道的一清二楚?
  总不能你当时就在旁边吧?
  似乎是看出了张绣的想法,赵云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
  “云先前自作主张,已替师兄劝降了袁术的主簿阎象和其长史杨弘。”
  张绣:Σっ
  居然都学会抢答了!
  师弟的主观能动性都已经发挥到了这种地步吗?
  只是张绣现在的胃口已经有些刁了。
  天天跟贾诩、诸葛亮、刘晔、鲁肃这样的顶尖谋士打交道,已经不大看得上像阎象、杨弘这种层次的人物了。
  不过话说回来,阎象能力劝袁术不要称帝,单是这一点就足以说明他是一个有远见的人。
  根据应收尽收的基本原则,既然对方主动投降,自然没有不收的道理。
  他想了想便对赵云说道,“既是如此,伱便将那二人叫过来吧。”
  赵云兴奋地离开,走了一半才觉得不对劲。
  等等,我不是在劝师兄不要把玉玺上次给国家吗?怎么突然就变成领人来见了呢?
  不过又一想还有文和先生和少年孔明,他们一定会劝师兄住手。
  对了,还有文谦。
  虽然此人刚刚降于张绣,但赵云已经看了出来,这个容貌短小的汉子迫切地想要证明自己的才能。
  有他们三人在,势必能劝住张绣。
  结果等赵云带着新降的阎象和杨弘回到厅内,正好听到张绣说道:
  “就这么决定了!孔明去一趟许昌,把玉玺上交给国家!”
  赵云:ww
  自己走了还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吧?
  怎么这就决定了?
  到底发生了什么?
  他还在震惊呢,张绣看到赵云带着阎象和杨弘出现,便朝三人笑道:
  “承蒙二位不弃,愿与绣共举大计!”
  张绣都摆出了这副姿态,阎象和杨弘哪里还不明白?
  两人立刻口称主公,对着张绣拜了下来。
  张绣和颜悦色地扶起两人,拍着他们的手臂说道,“袁术不会用人,使二位明珠暗投。
  今得二位相助,绣当真不胜欢喜。”
  杨弘连称不敢。
  别的不说,就从今天这场战斗来看,那个叫诸葛孔明的少年才能就胜他十倍。
  至于贾诩和赵云更是名声在外,他自知远远不及。
  正因如此,当张绣表现出这样一副礼贤下士的姿态时,他才更加感激。
  倒是阎象直接开口询问,“某有一事欲请教主公,未知主公可否作答?”
  张绣有些意外,这人倒是有些意思,这个年代的社交牛逼症?
  “但说无妨。”
  “听主公方才所言,似是欲将传国玉玺献于天子?”
  “不错”,张绣微微颔首,把刚才的话又重复了一遍,“我要把这个玉玺上交给国家。”
  阎象接着追问,“主公为何不将其据为己有,以图日后大计?”
  “此物只可锦上添花,不可雪中送炭。”
  张绣摆了摆手,颇为好奇地问道,“我听子龙言曰阎主簿昔日还劝袁术莫要如此行事,怎的今次又这般说法?”
  阎象听到这两个比喻,就觉得张绣这种说法通俗易懂,却让人耳目一新,不禁赞道:
  “主公所言极是!
  昔日象劝袁术莫要如此行事,却被其斥曰‘若不为君,背天道也!’
  今次象依旧劝主公莫要如此行事,只是象亦不明白,主公为何不将其留待日后见机行事,却要将之献于天子?”
  张绣微微一笑:“我有一言,你们且听听如何?”
  这句话却是对刚刚进屋的三人一起说了。
  赵云、阎象、杨弘三人立刻竖起了耳朵。
  只听张绣一字一句缓缓说道:“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三人立刻呆立当场。
  片刻过后,阎象第一个反应过来,再一次向着张绣拜倒。
  同时目光激动地望着张绣说道:
  “择木之禽、得栖良木,择主之臣、得遇明主,今遇主公,象平生之愿足以!”
  杨弘紧随其后拜倒在地,大声说道:
  “从今往后,杨某之命便是主公之命,杨某之躯即为主公之躯,但凭驱使,绝无二心!”
  很显然,这九个字带给两人的震撼太大,才让他们如此热血沸腾,不能自已,当场表起了决心。
  对此张绣并不意外,毕竟遵从了这九字真言的某人可是历代帝王中保三争一的存在。
  可以说正是贯彻落实了这九个字的行动路线,那人才能够在天下乱中走向成功。
  如今提前一千多年就说出了这句话,两人有如此反应也就不奇怪了。
  刚才贾诩和诸葛亮的反应比他们还激动呢!
  就是这时没有人说一句“俺也一样”,总感觉好像差了些什么。
  想到这里,他便带着希冀的目光看向赵云。
  赵云:
  赵云也觉得自家师兄的话很有道理,已是放弃了劝他留下传国玉玺的打算。
  只是他有些不明白,师兄为何这样看我?
  莫不是欲让我与这二人一般?
  不对!
  我跟师兄的关系根本用不着这样!
  赵云对此十分笃定。
  是了,师兄定是欲让我保护孔明!
  之前战斗的时候他就这么说过!
  想到这里,赵云刻双手抱拳,大声说道,“师兄放心,云定能护送孔明和玉玺至许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