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张绣和贾诩的三个理由


小说:三国:在下张绣,有何贵干?   作者:烈日吹冰   类别:秦汉三国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179186/ 为您提供三国:在下张绣,有何贵干?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第139章张绣和贾诩的三个理由
  文聘以前一直觉得刘表是个很好的主公。
  他礼贤下士、待人友善,哪怕面对祢衡这种当面嘲讽的狂士,他也没有生气,只把人发配给了黄祖。
  文聘表示他可以理解,毕竟祢衡来到荆州以后谁都看不上,真的很烦。
  至于刘表,身为封疆大吏,以御下之术平衡维系各方关系也很正常。
  但凡事最怕比较。
  先前自己心系旧主表现过于急切,张绣却对此事只字未提。
  从他跟贾诩的相处模式来看,他应该是真的没把这件事情放在心目。
  能够把属下当成朋友,刘表那一套顿时就落了下乘。
  文聘心中那杆天平不由又朝张绣那边偏了偏。
  他心中想法虽多,但贾诩的话却也一句也没有漏过。
  “救玄德其便有三:
  夫刘备素有英雄之名,四海皆知,远有陶谦三让徐州,近有曹操力荐州牧。今刘备主动请援,主公若救,必能扬名,其宜救一也;
  徐州北接寿春,东交兖、豫,南临青州,主公此去,既为救刘备,亦可伺机谋之,其宜救二也;
  曹操知吕布骁勇,更恐其结连袁术,纵横淮、泗,必出兵救之,彼时许都空虚,主公未尝不可图之,其宜救三也。
  愿主公无疑焉。”
  贾诩的分析有理有据、层层递进,直把文聘听得心服口服。
  张绣对此也没有异议。
  只是贾诩和文聘都不知道,在得知刘备派简雍千里求救的那一刻,张绣内心早已经决定要出手了。
  他的理由跟贾诩一样,同样也是三个:
  第一,自己抢了原本属于刘备的魏延、赵云,还有今后肯定不会放过的诸葛亮。
  这远比从孙策手里抢了甘宁、太史慈、大乔要严重。
  直接等于是把刘备的大脑和双腿给卸了。
  对大多数人而言,魏、蜀、吴三方势力中,最令人心折的就是刘备和诸葛亮领衔的蜀汉。
  张绣也不例外。
  皇叔的人格魅力比起曹家父子和孙家兄弟高出不知多少。
  所以说张绣伪善也好,圣母也罢,只要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能,刘备,他是一定要救的。
  哪怕知道救了刘备,会在今后多出一个厉害的对手,他还是要这么做。
  就如同告诉孙策他会被刺杀一个道理。
  大丈夫行事,但求问心无愧。
  第二,吕布麾下有张辽这个文武双全的历史名将,不趁着这个机会把他搞过来,等他到了曹操那边再想挖人就迟了。
  还有高顺和臧霸也是不可多得的的人才。
  张绣对高顺了解不多,印象中此人善于练兵,保底也是个SR卡。
  臧霸则是在曹魏跟孙权的战斗中刷了不少战绩,虽不比张辽止啼那般传奇,但也是名震江左的存在。
  还有被贾诩看重的陈宫,本着应收尽收的原则,也要一并拿下。
  至于宋宪、魏续之流,虽然和张辽、臧霸同为吕布的八健将,但跟两人水平差距太远,完全不在张绣考虑范围。
  至于第三就完全是自己的私心了。
  他就是单纯地想跟吕布这个天下第一武将打上一场。
  哪怕知道如今的自己大概率不是人家对手。
  否则一旦吕布像历史上那样在这一战死球,自己却没有跟他交过手,那未免也太遗憾了。
  当然这三个理由就没必要说出来了。
  总之就是贾诩以为张绣是因为完全信任自己才决定去刘备,张绣则是早早就想好了这样做,结果就是大家英雄所见略同。
  所以听完贾诩的理由,张绣当场拍板:就这么干!
  只不过救刘备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行军路线。
  江夏在长江流域,小沛却在千里之外的泗水中游。
  好在自从穿越以后这种事情张绣就没少干。
  如今的张绣对于长途跋涉的行军已是越来越驾轻就熟,这次去徐州,无非相当于从南阳到常山再跑了一趟。
  况且此去小沛只需要经过江淮地区,远比去找赵云那次的路况要简单得多。
  虽然途中不可避免会路过袁术的地盘,但如今他已是强弩之末,相信只要张绣不主动招惹,这货肯定会装作没有看到。
  至于刘勋就更不用说了。
  他早就被魏延和太史慈吓怕了胆,龟缩在舒城不肯出战。
  要是他知道张绣大军路过,只会祈祷张绣不要找他的麻烦,绝对没有胆子主动挑衅。
  其次就是人选。
  文聘肯定不能带走。
  把他留在江夏,一方面是他是现在少数能够镇住场子的几人之一,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刘表安心。
  一旦带着文聘离开,谁知道刘表头脑一热会搞出什么花样。
  张绣不记得刘表病死的具体时间,只知道是在赤壁之战前不久。
  从跟袁绍的官渡之战到一统整个北方,曹操用了将近十年。
  如今连官渡之战还没有雏形,所以刘表至少也有十年好活。
  所以在这个节骨眼上还是不要刺激他比较好。
  单一个吕布就绝非等闲,况且这次一去按照贾诩的谋划还有可能要跟曹操二度交手,所以不能也像之前几次那样轻车简从。
  除了路线、人选,粮草辎重更是重中之重。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像这种远距离作战,补给的重要性甚至更甚前两者。
  于是三人便细细商议一番。
  文聘也猜到张绣这次大概率不会带自己同去,依旧积极的建言献策,尽心尽力帮助张绣。
  三人商量了整整一个下午,最终拿出了方案。
  先顺江而下,走水路到庐江,再向北渡淮到沛城救人。
  “绣儿又要走了吗?”
  如今的邹氏早已经习惯了张绣时不时就要出个远门这种事。
  不过随着张绣的实力增长,外出征战的风险系数也是不断降低,所以邹氏得到这个消息倒是没有像前几次那般幽怨。
  “这次是去哪里?”
  邹氏顺口问了一句,紧接着便想起什么,忙伸手按住嘴。
  “若不能说,绣儿便莫告诉我。”
  “没什么不能说的”,张绣的目光在邹氏的青葱玉指和樱桃红唇上停留片刻,笑了笑说道,“这次是要去徐州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