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9.肉骨茶


小说:我是导演,我不比烂   作者:不是老狗   类别:娱乐明星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155913/ 为您提供我是导演,我不比烂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钢的琴》首映取得了过一千万的票房成绩,甚至还超了《观音山》一倍的票房,这让所有人有些始料未及。
  要知道,他们这片子……上到导演,下到演员,论起来体量,可能加在一起都不够梁冰凝一个人打的。
  是,秦海露确实是个好演员,出道就拿了影后,演技肯定没问题……
  但问题是这圈子里影帝影后多了去了。
  演技好的也多了去了。
  这种奖项,对演员来讲,是托底。
  但真正论起来号召力,还是要看知名度、咖位这些……
  更何况,秦海露有的,梁冰凝有。
  秦海露没有的,梁冰凝也有。
  两边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个量级的存在。
  《钢的琴》这部讲述经济已经直线下滑,尽显落寞的东北小城故事,没啥大咖加盟的文艺片,能拿出来一千一百万票房的答卷?
  好多人不理解。
  但……豆瓣上面一条点赞最高的短评,似乎揭示了它能取得如此成绩的原因。
  “作为一个南方人,我对东北不是很感兴趣。但我很喜欢许鑫的电影。我记得他是联名导演啊,怎么成制片人了?但意外的,这部电影很好看。看到那些落寞的钢铁厂,我好像忽然能理解什么叫做“长子的痛”了。”
  一句短评,收获了三千多个赞。
  不少人都在下面跟帖:
  “确实一开始是冲着许鑫来的。看完后感觉:哇,真的很好看啊。”
  “并不是我想象之中的苦大仇深。感觉还挺有趣的。”
  “《山楂树》监制-——张一谋。《钢的琴》制片人——许鑫。所以,张一谋=《钢的琴》。”
  “楼上你是会列等式的。”
  “头一次发现,秦海露真的挺漂亮的,感觉好内媚呀。”
  “王谦源影帝头衔实至名归。感谢许导慧眼识珠,给我们带来一部如此优秀的作品。”
  这些人的话,大部分都从正面或者侧面体现出了他们为什么会选择这部电影。
  确实,三月份……真没啥好看的。
  除了《观音山》之外,就是3月28号的周讯、陈昆的《遥远星球的孩子》。
  这俩电影的演员都是票房的保障。
  可如果说导演级别……真就只有一个许鑫了。
  虽然对方只是制片人。
  但这就和张一谋是《山楂树》的监制,促进了好多张一谋的粉丝进去电影院观看一个道理。
  许鑫和张一谋走的路一模一样。
  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宣传了一部电影。
  而事实也证明,这部能让第一次演电影的王谦源荣获影帝的片子,确确实实对得起许鑫挂着的“制片人”的名头。
  五百万的投资,带上宣传不过千万左右的成本,在首日能获得一千一百万的票房,这首周怕是要过五千万了。
  西影厂再一次以小博大。
  连带着辽影厂也起飞了。
  而这种以小博大获得的成功,乍一看没有什么。
  但真实情况却是,每个人都在这部电影里得到了自己想要的。
  王谦源和秦海露收获了名气。
  张猛靠着这部电影,彻底在电影行业里站稳了脚跟。
  辽影厂靠着这一部电影,怕是能实现前面五年加一起的利润总合。
  西影厂呢……从战术层面,那就是六个字:拿奖,拿奖,还是TMD拿奖。
  战略层面呢,坚持走“西影出品,必属精品”品牌形象的他们,再一次为影迷心中自己的品牌地位,添加了一块响当当的金砖。
  而作为许鑫自己,也可以说是赢麻了。
  因为他跨出了“制片人”的第一步。
  他的本职工作肯定还是导演,但《钢的琴》的票房以及影迷去电影院的心路历程,却代表着他的号召力已经不仅仅局限一“个人作品”这一项。
  那么,接下来他只要继续在一些好电影、被观众接受的电影中担当制片人,那么他的号召力将会越来越恐怖。
  自己的作品可以吸引粉丝。
  担当制片人的作品也可以吸引粉丝。
  对于圈外人,影视圈谁是金牌制作人其实并不重要。
  很少有人会如数家珍一般,搞清楚、记得住那么多的名字。
  但许鑫不同。
  他本身自己有作品,有知名度,现在又证明了他可以带动其他作品的影响力。
  以后,他就是真真正正的两条腿走路。
  别人赚一百万,他赚两百万。
  这种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特质,让本来就已经初具“大导演”雏形的他,事业的制高点再一次被拔高了许多。
  可以说,一部《钢的琴》,让所有和这部电影有关的人都赚麻了。
  这不。
  24号凌晨,《钢的琴》再传喜报。
  《钢的琴》第二日票房:1740万。
  评分又上涨了0.1,达到了8.8。
  照这个趋势,首周破7000万似乎已经板上钉钉了!
  从1月1号开始到现在新上映的所有电影中,8.8分以上的电影只有三部。
  《武林外传》的9.0
  《观音山》的9.2
  以及《钢的琴》的8.8
  三部高分电影,西影厂独占两部。
  2011年的春季,整个影视圈似乎成了他们的独角戏。
  为西北圈的繁荣,彻底开了一个好头。
  ……
  3月24上午,许鑫回到了西安。
  来到了厂里下车后,直奔办公楼二楼的小会议室。
  刚推门进去,看到了里面的几个人后,便赶紧说道:
  “抱歉,来晚了。”
  齐雷起身迎接:
  “哈哈,不晚不晚!我们也才刚到……哈哈哈哈哈……”
  看着他那爽朗的笑容,许鑫明知故问:
  “齐总今天是彩票中奖了?”
  这会儿还有艺创中心的其他人,他的称呼很公式化。
  而听到这话后的齐雷脸上的笑容再盛了几分:
  “没错没错!可不是捡彩票了吗!只不过不是我捡的,是你捡的!《钢的琴》这张大彩票!”
  “哈~”
  许鑫轻笑了一声,又和其他几个人打了个招呼后,才说道:
  “那……希望我以后多捡几张彩票吧。另外,这彩票是沈小阳帮我买的,回头得好好谢谢人家才对。”
  齐雷自然明白他的意思,点点头:
  “那当然。”
  又是一阵说笑,等苏萌帮许鑫倒满了一杯茶水后,齐雷这才开口:
  “来吧,彩票的事情就先不提了。咱们还是先来说说印钞机的事情吧~”
  一边说,他一边拍了下自己手里的剧本。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许导的推荐人是郭凡和文木野?那就从你开始吧。”
  “好。”
  许鑫点点头:
  “我之所以选他俩的原因,是因为这俩人的企划书里都把握住了这部剧里最重要的,在青春时期的那种少年与少女在互相生出好感时的情愫表达。说白了,不管是宿舍打架的桥段,还是同学之间的友谊……我觉得这俩人,尤其是郭凡,把握的都很好……”
  关于《致青春》的导演最终选拔,就在他的话语中正式开始了。
  其实凭心而论,《致青春》这本还挺好看的。
  比起原创的剧本,西影厂天生就钟爱这种基于文学原著改编的电影。
  既然能出版,说明至少在故事性上有着足够的支撑,不然肯定过不了文学编辑那一关。
  而作为审核组的“二代目”,许鑫的意见对所有人来讲都很重要。
  这个审核小会议,开了一上午。
  一共七个人,每个人手里都有着两个推荐名额。
  其中郭凡和文木野的重合次数分别是3次和1次。
  除了许鑫,还有俩人看中了郭凡的企划书。
  而接下来的事情就很好办了。
  能被看重三次,本身就代表着其优秀的品质。
  一上午的会议开完,最后《致青春》的人选就已经出来了。
  七个人,四票投给了郭凡。
  除了选定了剧本的三个人外,第四票是齐雷投的。
  而他也是唯一和许鑫一样,选择了文木野的另一个人。
  少数服从多数。
  郭凡成为了《致青春》的导演。
  不过,因为是处女作的原因,为了能够把控质量,厂里还要选择一位有经验的导演担监制。
  怕的就是在一些事情的处理上郭凡没经验。
  但人选暂时没定下来。
  同时,在会议上,齐雷也做好了一些计划。
  诸如把郭凡变成一个典型,放到所有导演面前,让大家看到西影厂并不是什么论资排辈的老古板,而是有着一颗开拓进取之心的企业。
  但这方面的工作就和许鑫没啥关系了。
  上午完成了导演选拔的工作后,他拒绝了齐雷一起吃饭的请求,指了指自己的电脑包:
  “我得赶紧走,李导还在厦门等我呢。”
  听到这话,齐雷也就不阻拦了。
  他知道,许鑫在为《烈日灼心》的选景在忙碌。
  不过还是提醒了一句:
  “记得啊,31号在燕京的《钢的琴》庆功宴。”
  “嗯……齐哥你也想着,这次邀请沈小阳一起。得好好谢谢人家。”
  “放心,我明白。”
  短暂的西安之行后,许鑫坐上了飞机直接赶往厦门。
  厦门、福州、汕头。
  这是薛勇带回来的照片中,许鑫选定的三个拍摄点。
  首先,这仨城市都靠海。
  虽然较真起来,福州是距离海最远的城市,但他下属的一些县市有着非常不错的海边风景。
  至少在照片上看着很不错。
  他现在要亲自去和李平东一起看一下。
  其实对于《烈日灼心》而言,他并没有什么野心。
  自己的文学顾问陆海波把《太阳黑子》推荐过来后,他觉得故事很不错,很有深度,所以决定拍成电影。
  得承认,一开始他确确实实是冲着得奖去的。
  因为当时《山楂树》还没上映,并且,他觉得《山楂树》的原著故事线很单薄,而且是特殊年代的事情,自己未必会拍的很出彩。
  这是他当时最真实的想法。
  所以,与其说《太阳黑子》是备胎,倒不如说是“绝招”。
  可自从《山楂树》拿到了银狮,打破了威尼斯电影节的记录后。
  目前除了一个“最佳影片”始终莫名其妙的无缘各大奖项外,他其他的心思还真的就放下了。
  而他心里的“最佳影片”也不是国内的三金。
  国内的三金含金量确实也不太行。
  他想拿三大的三金。
  但又因为拿到了银狮,对于奖项的执着并没有过重。
  所以,目前《烈日灼心》这部电影,他的心态真的挺平和的。
  这部电影他从拿到原著到现在,已经二年多的时间了。
  里面的每一个故事情节,每一个情绪的跌宕起伏的关键点都装在了心里。
  无数次在脑中分镜头的推演,需要什么样的画面来表达……
  没人比他更懂。
  又因为对奖项并没有过多觊觎,他觉得自己现在……那真的是突出一个佛。
  佛系的一塌糊涂。
  三点多快四点的时候,他来到了厦门这家名为“美丽华”的酒店门口。
  看这酒店的规模,应该是建成的比较早了。
  这倒不是说他要住这,而是李平东和他约的地方。
  来请他喝茶……
  至于什么茶……
  他和苏萌看着“花园咖啡厅”的名字,陷入了沉思。
  “你确定你没来错?”
  他忍不住对苏萌吐槽了一句。
  心说厦门人是什么路数?
  不对。
  李导这是抽哪门子邪风?
  请自己来咖啡厅里喝茶?
  “李导发的地址就是这里呀,许哥,我跟着导航走的。”
  苏萌也懵了。
  然后,许鑫拨通了薛勇的电话。
  他是真没敢进去。
  生怕自己进了这家咖啡厅后问一句“你们这有茶么”,然后被人给打出来。
  不过薛勇确确实实是从咖啡厅里出来迎接的。
  看到了戴口罩的许鑫,他笑着迎了上来:
  “许导。”
  “勇哥,你挨打了没?”
  “……?”
  薛勇一愣,有些不明白他这话的意思。
  直到许鑫指着门牌:
  “来咖啡厅找茶喝,不会挨打么?”
  “呃……哈哈哈哈。”
  薛勇忍不住笑出了声。
  然后摇头:
  “李导不让我多说,许导,咱们先进去吧。”
  许鑫跟着薛勇一路走进了咖啡厅,然后找到了在小包厢里带着的李平东。
  而李平东在看到了许鑫后,一边笑着起身相迎,一边对服务生喊了一句话后,许鑫才明白李导请自己到底喝的什么茶。
  肉骨茶……
  他只听说过,但没喝过的一种小吃。
  许鑫瞬间就无语了。
  我说么,为什么来咖啡厅。
  闹了半天,是来吃东西的。
  他哭笑不得:
  “李导,我刚才差点以为我进来后会被打出去。”
  李平东愣了下后,便明白了他这句话的笑点,哈哈一笑:
  “哈哈哈哈,一会儿你就明白啦。要是这家不好吃,我才不会让你一下飞机就过来。信我,它家的肉骨茶很不错。吃完饭,咱们刚好去白城沙滩。那边的日落还是很美的。”
  俩人的对话乍一听像是来厦门旅游的。
  可实际上说的却是选景地。
  白城沙滩、狐尾山公园等等,厦门这座城市的风景以及沿海周边的渔村文化都很齐全,再加上老城区的一些风貌,是许鑫首选的地点。
  中午他本身就扒拉了一口飞机餐,这会儿也有点饿了。
  李平东对厦门似乎很熟,他也就客随主便了。
  倒茶递烟。
  他问道:
  “《画壁》拍完了?”
  “对,已经杀青了。”
  “那还挺快的。”
  “嗯,剩下的就是后期制作的事情,跟我就没关系啦。你这部打算什么时候开始?”
  “六七月份吧。前期先筹备一下。对了,厂里不是给您发了评委邀请么?”
  听到这话,李平东点点头:
  “嗯,我已经答应了。丝绸之路电影节,名字很不错喔~!我听说是你的想法?”
  “嗯。”
  许鑫点点头,把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大概说了一遍。
  而李平东的脸上却露出了几分感慨。
  这才几年?
  07年初拍《秘密》和08年拍《风声》的时候,虽然他能感受到对方的天分,但……这短短几年,西影厂可以说是在他加入后开始崛起的速度,简直让他有些看不懂。
  特别是去年在威尼斯捧杯之后……
  感觉许鑫的才华就跟压制不住一样开始井喷。
  无论是作品,还是关于电影的一些规划。
  从速度到效率,再到成绩……
  一切的一切,都让他有种……看不太懂的“起飞”之感。
  明明还不到三十岁。
  可他取得的一些成绩,却是很多导演可能一辈子都难以企及的存在。
  别的不提,光是身上那种气质……
  稚嫩已经彻底看不见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锐意进取的锋芒。
  本身还是在藏。
  藏在鞘里。
  偏偏那股锋锐之意却无时无刻不在散发,刮的人汗毛直立……
  李平东作为亚洲首屈一指的摄影师,见过的大导演自然不少。导演就更多了……
  拍《风声》的时候,他就发现许鑫举手投足之间,已经彻底具备了大导演的气质。
  现如今,这股气质更清晰了。
  ……
  聊了一会儿丝路电影节的事情,李平东口中的“茶”也端上来了。
  “边吃边聊,诶,小许,你尝尝,看合不合你口味。南方这边天气湿热,吃一碗这个是最舒服不过的事情啦……”
  听到他的话,许鑫点点头,舀了一勺“茶”进嘴里。
  顿时,一股子怪味袭来。
  第一感觉,像是中药里面加了点咸汤。
  而顺着这个感觉,他在心里冒出来了一句话。
  这汤……
  下不成面条哇。
  而面对李平东那“怎么样”的眼神,许鑫只能很违心的给出了仨字:
  “还不错。”
  “哈哈,对喔,这家是新加坡的做法。胡椒和肉桂的香味要比马来西亚轻一些,但它很甜喔……”
  “……”
  一时间,许鑫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只能说口味不同。
  勉强算能吃。
  不过苏萌似乎很喜欢这股味道,坐在自己旁边笑眯眯的开始啃起了排骨。
  而这时,李平东像是忽然想起来了什么,说道:
  “哦对,我忘了问你了,《烈日灼心》这个剧本,我看有三个角色。你心里有心仪的人选了没?”
  “有几个。怎么?”
  “辛小丰这个角色,你打算选谁?要不要我给你推荐一个?”
  要是别人说这话,许鑫肯定就拒绝了。
  张驿为了这个剧本都准备挺久的时间了,并且,虽然试镜比较短暂,但张驿那“死刑犯”的表演,给他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剧本里辛小丰的一些桥段,他从确定了张驿这个人选后,已经围绕着对方的气质,设计了许多场景。
  这是他钦点的演员。
  但说这话的人是李平东,于情于理,他都要给面子。
  于是便装了个糊涂,问道:
  “谁啊?”
  “邓朝。这次的《画壁》就是我和他合作的,这个演员挺不错的,演技也很扎实。后期拍摄任务不紧张的时候,我就在看剧本,他和我的关系相处的很好,有一天吃饭的时候就问起来这个剧本的事情。我没给他看剧本,而是推荐他去看的原著。结果看完几天后,他来找我,问我这故事是哪位导演要拍,他很感兴趣……”
  “呃……”
  听到这话,许鑫无视了薛勇欲言又止的模样。
  想了想后,说道:
  “暂时还没定呢。李导觉得他适合?”
  “嗯。”
  李平东应了一声:
  “我觉得他比较符合辛小丰这个形象。而且,脸比较正派,很适合演出辛小丰那股挣扎。”
  “邓朝么……”
  许鑫露出了眯眼思考的模样。
  似乎在认真考量着他的可能性。
  考虑了十几秒后,点点头:
  “那到时候让他来试试吧。我和他没什么合作,演技方面不好评价,具体还是得看现场发挥。如何?”
  虽然他不知道这是邓朝的请求,还是李导真觉得对方不错。
  这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不能驳了对方的面子。
  虽然他在好奇……邓朝应该很清楚,就凭他和京圈的关系,哪怕来试镜,自己也不见得会用。
  他这么做的意义是什么?
  是打算倒灶呢?
  还是说……
  不知道。
  猜不透。
  对方想来就来吧,反正等《烈日灼心》试镜开始时,他这次是面向整个娱乐圈找男演员。
  他现在是厂里的招牌不假,但却不能露出小气的模样。
  至少在表面上不能。
  西影厂不能,也不会去做京圈。
  这是要面向所有人表达的态度。
  所以这个选角尺度还是挺微妙的。
  在某些方面,西北圈的演员有着天然的优势。
  但从另一层面,又必须要表达出来西北圈和京圈的与众不同。
  这个尺度得拿捏好才行。
  毕竟他现在不是什么籍籍无名的导演。
  没来由的,他心里闪过了老头说的一句话:
  “当你站的位置越高,规则对你的束缚就越大。”
  果然……
  老头诚不欺我。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