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1.还不错


小说:我是导演,我不比烂   作者:不是老狗   类别:娱乐明星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155913/ 为您提供我是导演,我不比烂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17分钟……”
  《通天帝国》的剪辑师肖洋略带惊叹的冲着旁边一起观影的同伴,同为《通天帝国》录音副导演的郭小石说道:
  “你见过谁家的电影17分钟弄的跟全场大合唱一样?”
  “……取巧呗。”
  比起肖洋的惊叹,看起来也就三十出头的郭小石脸上却没什么表情。
  而说话的声音虽然小,可语气里那股酸意是听得出来的。
  给出了自己的结论后,他说道:
  “以前还没看出来……现在这么一瞧……呵,许鑫心机也挺重啊。电影卡着威尼斯电影节来参选,弄的歌还是个意大利家喻户晓的歌。电影这才17分钟就能调动情绪……啧啧,玩心态还是他玩的溜。”
  “……”
  肖洋有些无语了。
  虽然大家都在一个锅里搅马勺,同时也都是华义旗下的剧组。
  但不代表他要认同郭小石的话。
  虽然他是剪辑师,而对方才是音频制作。但同为从业者,一部分敏感性还是有的。
  别管是不是刻意迎合,真正的本质就是……《山楂树》这电影,把《啊朋友再见》的旋律用在这里很合适。
  那个年代的歌曲多是从苏联传入,带有很浓重的反抗***色彩。
  而这首称赞革命友谊的歌,放到这里本来就是理所应当。
  并没什么差错。
  更何况,这电影的前16分钟,不单单只有歌曲。
  它里面藏的东西……很多。
  有思考,有关系的预埋铺垫,还有一些很耐人寻味的细节。
  都不深。
  在肖洋眼里,许鑫也没有刻意去炫技。m.
  这电影里面所表达的一切,只要具有最基础的影视审美理论,都能看出来。
  这一点尤为合他的胃口。
  况且,给他最大的惊喜还是刘一菲。
  他不是刘一菲的粉丝,但不讨厌这个人。
  或者说……刘一菲可能都忘了,但肖洋和她是有过接触的。
  就在那部《功夫之王》上面。
  他作为《功夫之王》的剪辑师之一,负责过一小部分关于“金燕子”这个角色的剪辑工作。
  在刘一菲来配音的时候,需要配音的片段都是他拿出来的。
  而对于刘一菲当时的印象,他就觉得很好。
  身在华义,这个哥,那个姐的见的多了。
  刘一菲是少见的那种不怎么挑剔环境,助理也没那么多事的人。
  很好接触。
  甚至在内部的电影制作完成的宴会上,俩人还碰过一杯可乐。
  后来虽然公司和刘一菲闹翻了……但闹翻的是公司,跟我剪辑师肖洋有什么关系?
  而时隔两年,和对方再次重逢。
  肖洋虽然没自信到刘一菲肯定还记得自己,但却不妨碍他以一个曾经的工作伙伴的角度,来鉴赏她带来的影视作品。
  首先,这电影的剪辑让肖洋觉得很舒服。
  干剪辑的人都知道。
  一开始,大家都想炫技,也都喜欢炫技,恨不得镜头一帧晃悠八百遍才能彰显出剪辑师的牛逼之处来。
  可干的年头多了,剪辑师们会发现……比起炫技,他们更多的工作是要把那些一部又一部拍到普通人根本没法接受的片子,变成一部部“能看”的作品。
  而肖洋之所以这么喜欢这部散发着一种踏实讲故事气质的电影,就是因为……他剪辑过《功夫之王》,知道那电影里有多少惨不忍睹的镜头。
  但那电影成分太复杂,光是电影烂这一点,锅其实到不了刘一菲头上。
  更像是一种水土不服并且人家压根就是糊弄你的产物。
  所以,因为接触过,他此时此刻看着镜头中的刘一菲,才有一种发自内心的高兴。
  为对方在这部戏里的表现而喝彩。
  先别管后期怎么说,至少前期这十几分钟,真的让肖洋对刘一菲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
  第一阶段,许鑫的处理很完美。
  这是他作为剪辑师,对整部电影的认可。
  只要维持这个节奏,先无关剧情如何发展,至少在整体节奏上面来,它是完整的。
  至于同伴的偏见……
  随便听听就好了。
  而肖洋的想法此时此刻就是在场的诸多影评人的想法。
  无论国内国外。
  作为专业的电影人,好电影他们可以夸,但本质上过来观看,还是抱着挑刺的想法而来。
  可至少这前面的17分钟……
  无论是配乐,还是男女主的演技,亦或是这些已经发生了的剧情,都让他们看到了一种……很新的东西。
  不是新在技术或者是艺术,而是一种风貌。
  原来……天朝电影不仅仅只有苦大仇深。
  也不仅仅只有打的很好看,可剧情内核却薄弱的一塌糊涂的功夫片。
  《山楂树下》这部电影……很不错。
  至少对于这17分钟来讲。
  ……
  而接下来的故事,与许鑫所赋予的电影气质一样。
  无论是静秋那“走资派”的家庭,还是她为了留校所经历的一些事情,许鑫的处理都相当内敛。
  静秋回到家,想到再也看不到老三时,只是露出了难过的表情。
  然后就默默拿起了家里的那些牛皮纸信封。
  熟练的折叠好,用胶水封上。
  这些信封都是要贴补家用的。
  静秋的母亲回来时,看到了忙碌的女儿,喜悦也只是一闪而逝。
  接着便同样拿起了一堆信封,同时嘴里还唠叨着对静秋争取留校任教的叮嘱。
  许鑫在整部电影的处理方法上,把“家庭”这一块的设定并不是什么温暖的家。
  家,当然要温暖,要有亲情。
  但考虑到那个时代,以及“走资派”这个名头,他赋予了这个家里的静秋、静秋妈妈俩人都是“夹着尾巴做人”的感觉。
  畏手畏脚。
  同时也让静秋这个角色更加合理。
  而刘一菲的演技也完美无缺的驾驭了这种“自卑”。
  从走路的姿势,到言谈举止那种慢声细语,处处小心翼翼的感觉……直接利用反差,让观众看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静秋。
  在县城里的静秋,就像是一只关在了笼中的鸟儿。
  与乡下时,那动不动就露出了笑容的她截然不同。
  因为看不见静秋的笑,刘一菲更多要用眼神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绪。
  所以在整个县城里的戏份中,她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一只提线木偶,生活在妈妈的愿望寄托,与那头顶带着个“大帽”的罪名之中。
  而电影在这段进程中,许鑫减少了一切不必要的声音。
  背景音乐一次没有出现过。
  甚至静秋所到之处的各种地方人都很少。
  同时色调的处理也更加隐喻。
  随处可见的蓝色,蓝色的卡其布工装,蓝到发黑的屋子房顶,以及那更加灰暗的天空……
  而为了让这种蓝色可以产生沉浸感,同时也在里面添加那“苦中带甜”的滋味,老三的出现,也都被许鑫安排在了晚上。
  那种蓝黑色没有全黑的天空下,一盏昏黄的路灯下。
  老三就站在那路灯下方。
  而当静秋走进了象征着点亮自己内心的光影之中时,她才会褪去那种自卑与不安,在这一瞬间似乎重新化作了展翅高飞的鸟……
  看的所有人都不自觉的露出了笑容。
  很简单的拍摄手法。
  同样简单的人物内心描写。
  可偏偏……搭配那种沉静的气质,以及悄然响起的变奏版,朗朗亲自弹奏的缓慢钢琴独奏《BELLACIAO》。
  这个县城的夜晚,似乎在女孩的笑容中彻底变得鲜活了起来。
  “哇哦~”
  当看到路灯下面女孩那绝美的笑容时,现场那不足一半的观众里面传来的惊叹声,就是对刘一菲最好的赞美。
  不自觉的,她脸上一热。
  万幸,黑暗的放映厅中,别人看不到她那一抹嫣红。
  而她不自觉的扭了下头,看着那仰面朝天睡到不省人事的许鑫……
  那一抹羞意又变成了无奈。
  这要是蜜蜜演的……你要是还敢睡觉,我都敬你是条汉子……
  唉……
  克制着自己捏着许鑫的鼻子把他喊起来的念头,她无奈的摇了摇头。
  ……
  整部电影,就在许鑫这种不疾不徐的叙事方式中缓缓行进。
  逐渐的,观众也看明白了。
  这个名叫“静秋”的女孩每次出现走路镜头,都代表着一种时间的交替。
  她走的路短,时间过渡就短。
  走的路长,时间跨度就长。
  而在这期间,静秋和老三的心态转变、包括那种关系的确定,以及偷偷摸摸的情感,与整个县城的“大鸟笼”环境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
  那一抹暖色的灯光,从夜晚的那一盏路灯开始,一点点的朝着黎明前进。
  到黎明,到白天,到点亮女孩的全部。
  整个暗蓝色的基调,就悄然的被老三一次次的出现,给驱散。
  而静秋脸上的笑容也终于不再是自卑和做作了。
  俩人的感情有了飞速的进展。
  一切的一切都是那般的美好。
  而电影的进度,不知不觉间也过半了。
  故事,发展到了静秋发现了老三的住院。
  “白血病”这个词,第一次出现在整个故事中。
  让已经沉浸在这部电影那种宁静而独特的氛围中的人瞬间清醒……
  突兀么?
  很突兀。
  原作里老三忽然得了白血病也同样很突兀。
  但在电影里,许鑫之前已经在老三自述的地质勘探队的工作中,给出了提前的铺垫。
  静秋问老三他们到底在找什么,是煤矿么?还是其他矿石的时候,老三总是闭口不谈。
  显然,这一队地质勘探队找的东西是隐秘。
  而静秋在医院找到老三之前,也去勘探队里面过一次,从和旁人的对话中得知,老三并不属于勘探队。
  他和其他一些地质专家一样,是属于某个特殊的队伍。
  这一切的铺垫,都在为了老三得白血病的合理性而做预埋。
  所以,在静秋问老三“你是不是得了白血病”的时候,老三否认的很干脆。
  称只是“小感冒”而已。
  可许鑫却在摆设上面做足了充分的准备。
  老三身上崭新的病号服,那蓝白条的颜色要比浆洗很多次的病号服要重。
  同时,老三的饭盒也是蓝黑色,而非铝制。
  一切一切的小暗示,都把这种暗蓝色与死亡贴上了标签。
  而在这一幕中,刘一菲也终于展现出了一秒钟切换四种情绪的演技。
  先是认真询问时的忐忑,接着是得到答案时的喜悦,喜悦之后急需发泄的难过,以及最后那一抹脱力……
  一切的情绪都在老三回答“只是普通的小感冒”之后的凝视中,被体现了出来。
  情绪推进相当完整,衔接恰到好处。
  当那双眼睛里的泪花含而不落时,国内外的观众第一反应都是:
  “这时候你该拥抱她了。”
  而许鑫却再次把这种情绪给隐藏了起来。
  压抑着双方的感觉,也压抑着观众的情绪。
  就像是往炮筒之中继续装填的弹药。
  还不满。
  还不到时候。
  接下来,随着剧情的层层推进,俩人终于迎来了那场……在剧组里被戏称为“史上最干净的床戏”的镜头。
  两个人,一间屋。
  孤男寡女时的暧昧开始酝酿。
  可是,这股暧昧却并没有让人产生什么旖旎的欲念,反倒有不少人的眉头皱了起来。
  难道……导演真的要……
  他们有些不敢想。
  明明全片都在这种干净而安静的氛围下进行,虽然在俩人游泳的那一段里,能感受到那股男女肌肤之亲的暧昧在交融。
  可如果真的要有一段床戏……
  那这股氛围……
  可就荡然无存了。
  正琢磨呢。
  黑暗的房间中,静秋已经说出了那句“我不能让你这么陪着我……你躺我身边吧”的话语。
  哦不……
  不知多少人皱起了眉头。
  罕见的,这一次他们不想要任何关于男女之间的描写。
  而是希望导演能在这种安宁的氛围下,把它拍完……
  为什么一定要有“性”呢?
  为什么不能让静秋和老三度过一个表面温馨,可内心却藏着生离死别的夜晚?
  难道要让静秋怀着老三的孩子,在那个年代……独自生活?
  已经有人开始联想后续的剧情了。
  可偏偏……
  许鑫似乎提前猜到了他们的想法一般。
  当看到老三躺了下来,掀开了静秋盖的被子,把手伸进里面时……
  “OHNO……”
  不知是谁发出了一声抗拒的声音。
  没人附和。
  可内心却深深的赞同。
  这导演毁了这部片子……老三不应该这么做……静秋需要的是被保护而不是……嗯?
  当那缓慢的镜头开始平移,代表老三手臂的鼓起一点点向下探时……
  忽然,画面转换。
  静秋那忐忑中带着些许不安的眼神画面陡然出现。
  然后,画面再次切换。
  老三把手抽了出来。
  随之而来的,还有与静秋的五指相扣。
  “……”
  “……”
  “……”
  他只是想要拉住静秋的手而已……
  “呼……”
  不知道梦到了什么的许鑫发出了一声轻微的鼾声。
  一切,尽在掌握。
  ……
  1小时26分整。
  黑暗结束,老三和静秋一前一后走向长途汽车站的镜头出现。
  26分10秒。
  静秋和老三在车上的画面出现。
  15秒,静秋偷瞄老三,可老三却始终眉头紧皱,直到他发现静秋在看他后才露出了笑脸的镜头出现。
  43秒,河边,老三眼睁睁的看着静秋踏上了前往县城的船。
  27分09秒,已经来到了河对岸的静秋发现在河那头的老三一直在沿着河岸跟随自己。
  27分33秒,静秋站定。
  整整1分33秒的时间,没有台词。
  没有任何对白。
  甚至连摄影机除了在汽车上之外,给的都是中景和远景。
  沉默如金。
  然后,在27分35秒的时候,许鑫用了一个超广角镜头,以河中间为分界线,静秋在画面的右边,老三在左边。
  明明只是个屏幕的跨度,可这距离却像是相隔生死一般遥不可及的距离感都然而生!
  是时候了。
  当炮弹已经装填到满的不能再满时,他终于把引信递到了人们手中。
  在那条代表着生与死的河流两侧。
  两个渺小的人类与这条流淌了不知多少年的河流相比,是那么的渺小,那么的不值一提。
  而画面的静止,仿佛让所有人的心脏都停掉了一拍。
  直到……
  画面忽然给到了静秋。
  静秋在笑。
  笑的很开心,笑的无比的开心,在镜头中冲着河对岸的方向挥了挥手。
  没说话,只是忽然主动做出了一个双手抱圆的动作。
  那是在拥抱老三。
  眼下,四下无人。
  只有在这时,女孩才能毫无顾忌的袒露心扉。
  给出了自己最炙热的回馈。
  同一时间,吉他声急促的响起。
  同时里面还有一个……听起来就像是录音设备过于老旧的机器录制出来的人声一般,沙哑而急促的男音开始歌唱。
  依旧是《BELLACIAO》。
  或者说,整个山楂树都没有第二种伴奏。
  只是不同版本的《BELLACIAO》。
  而这一版本的《BELLACIAO》,是出自西安合唱团第三领唱周勤之手。
  收音,则是周杰仑贡献出来的一只源自猫王在拉斯维加斯亲自用过的麦克风。
  周勤那略带沙哑却高亢的声音,在经过这根古董麦克风那种振膜发硬而显得有些沉闷,却有金石之声的麦克风录制后,呈现出来了一种爆发力不亚于炸弹的急促感!
  而在这首急促的歌声与吉他声中,她的笑容在镜头中出现了大概三秒后,却缓缓变得凝滞。
  紧接着疑惑冒了出来。
  至于为什么疑惑……
  画面再次一转,一阵烟气自河流之中徐徐而过。
  烟气过后,老三那没有任何动作的身影才出现。
  看到他没有动作,观众就明白了为什么静秋会疑惑。
  可就在下一秒,远景镜头中的老三做出了抬起双手的动作。
  静秋那一丝迟疑瞬间消散的无影无踪。
  可这时,再一次唱完了一小段的歌曲却再次加速。
  画面也在这时陡然切换到了老三的特写上面。
  林莄新泪流满面,崩溃到不能自已,偏偏一言不发的表情,与那浑身颤抖着却努力维持的拥抱,如同一颗炸弹,搭配着那滑膛而出的吉他与沙哑的声线,加速轰炸到了所有人面前。
  “!”
  一下子,积累了接近90分钟的情绪,在此时此刻爆发了出来。
  终于,所有人明白了这段音乐,与这个场景的用意。
  老三……就如同这首歌一样,越来越接近死亡了……对么?
  初闻还不识曲中意。
  可明白了过来时,看着镜头中的两个人……所有人的心就如同这首在完成了一个小节后,最后一次加速的歌曲一样……
  顺着河水,奔向了盛大的死亡……
  “嘶……”
  孙有为摸了摸胳膊上的鸡皮疙瘩……
  忽然觉得这歌好刺耳……
  就像是一记重拳,打到了他的脸上。
  猝不及防。
  嘭!
  而最后,那三声沉闷的敲击吉他箱的鼓点响起。
  长达两分多钟的无声演绎到此结束。
  画面一转,静秋有走了好长好长的一段路。
  电影……来到了最后的PART。
  ……
  最后,109分钟的电影镜头,以一个一看就知道是成熟女人独自背对镜头,站在山楂树下而结束。
  那一击炸弹,炸的所有人遍体鳞伤。
  以至于……最后一段看到老三死亡时,他们的悲伤已经被提前宣泄干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时过境迁接受现实的平静。
  而电影也就在这平静之中,结束了。
  只是,定个的画面之外,传来了口风琴那悠扬的声音。
  “啊朋友再见~”
  “啊朋友再见~”
  “啊朋友再见吧再见吧再见吧……”
  “每当人们~”
  “从这里走过~”
  “都说啊~多~么~美~丽~的~~~~~~~~”
  “花~~~”
  口风琴悠扬的旋律中,干净而清澈的歌声回荡在整个威尼斯大学的礼堂之中。
  伴随着缓缓变黑的屏幕……
  终于开始滚动起了字幕。
  “导演:许鑫”
  “监制:张一谋”
  “主演:刘一菲、林莄新”……
  啪嗒。
  灯光亮起。
  “……”
  “……”
  “……”
  一时间怅然若失的人们坐在椅子上,木呆呆的看着那大荧幕,竟然不知道自己该做何反应。
  脑中回荡的旋律一次有一次的安抚着他们的躁动,让他们平静下来。
  平静的看着荧幕上的职员表……
  近乎于死寂。
  而就在这时,刺眼的灯光照耀,让许鑫也终于清醒了过来。
  “唔……结束了?”
  声音不大、不小。
  却吸引了同样安安静静坐在椅子上的孙有才的注意。
  扭头看着那个睡眼朦胧的年轻人……
  明明是刘韬粉丝的中年记者,此时此刻却不自觉的合上了那记载了一二十页粗大字体的记事本,看着许鑫,诚心实意的鼓起了掌:
  “啪、啪、啪……”
  而他带头。
  场馆之中的国内外观众如梦初醒。
  那群外国哥们很快跟随着掌声,加入了队伍。
  “哗啦啦啦啦……”
  一片掌声的海洋中,许鑫愣了愣……
  感受着从掌声中传递出来的赞美……
  他嘴角露出了一丝笑容来。
  瞧。
  这反响不挺好么……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