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查账


小说:这个书生有点凶   作者:轻轻亲卿   类别:历史军事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131259/ 为您提供这个书生有点凶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如今陈安晏要做的是,除了让万通镖局的人盯着史苏平和韩王府之外,还要派人盯着两边送信的渠道。只要能多看到几封信,说不定就能从中推断出李丰年那个最大的倚仗了。在弄清这些之后,陈安晏也进宫将此事告诉了李彧。之前陈安晏提及此事的时候还只是怀疑,如今几乎已经是证据确凿了。李彧也颇为唏嘘,显然,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一个结果。而眼下,他们除了要跟齐太后他们抗衡之外,还要防备燕王府的冷箭。其实,陈安晏也曾犹豫,要不要将此事告诉李文栋。可是,陈安晏总觉得这件事应该没有这么简单。如今在朝中其实也有不少李文栋的人,以陈安晏对李文栋的了解,李丰年做那么多事,李文栋应该有所察觉才是。可是从陈安晏进京到现在,李文栋只是在向陈安晏介绍几位亲王的时候才提到了燕王。李彧不禁感叹,若是赵公公还在就好了。当年他一直在先皇身边伺候,想必会知道一些旁人不知道的内情。陈安晏告诉李彧,虽说已经知道了那史苏平是燕王的人,但眼下还是得装作不知。甚至还是要跟之前一样,跟他保持得亲近一些,毕竟当年齐太后对付李彧的时候,史苏平也曾替李彧说过话。陈安晏料想那个时候李丰年必定还没有准备充分,所以也不愿见到齐太后得势。但不管怎么样,眼下还不能让史苏平知道,他们已经发现了这个秘密。另外,陈安晏决定再去见一个人。出宫之后,陈安晏又去了一趟工部。他要见的,正是楼怀民。当年王庆云曾经在苏州跟李丰年的人交过手,陈安晏才不会相信那王庆云一点发现都没有。“楼尚书,你们当真不知当初行刺皇上的人是谁?”来到了楼怀民的书房后,陈安晏直接开门见山,并没有客套。楼怀民立刻说道:“本官知道的,上次已经全都告诉陈大人了,并无半点隐瞒!”见到陈安晏面沉似水,楼怀民又接着说道:“当初王庆云追到山东遇袭,他们也曾怀疑其中也有倭国人参与,因为倭国喜欢从山东潜入大梁,但毕竟没有证据,所以……”陈安晏摇了摇头,说道:“看来你们王爷从头到尾都不是真的支持皇上,如此的话也就罢了!”陈安晏说完之后便准备离开。也不知道是故意为之还是没有反应过来,楼怀民并未阻拦,就这么让陈安晏离开了自己的尚书府。不过,他倒是立刻来到了桌案前,不知道写着什么东西。又过了两日,在早朝的时候,李彧表示之前查工部和王翰采的时候,还有一些疏漏之处,因此,除了工部之外,户部也要查一查。用李彧的话说,户部每次拨下去的银子,每次都是层层盘剥,既然要查,那便从户部开始查起。楼怀民听了心中一动。户部的账有明账和暗账,明账自然不会有什么问题,可他总觉得事情好像没有那么简单。王翰采“自尽”也有一段时间了,所有人都以为工部的事已经到此为止了,却没想到李彧在这个时候又开始翻旧账了。而他也很快就想到了一个人,那便是陈安晏。上次陈安晏离开了他的尚书府后,便一直都留在了陈宅,用的还是养伤的借口。可是,他竟然来上朝了。联想到之前陈安晏在离开自己尚书府的时候说的话,楼怀民自然猜到这次所谓的查账,应该是陈安晏的意思。可是,面对皇上的旨意,身为户部尚书的他自然不能反对。且先不说皇上的金口玉言,他若是反对,岂不是证明其中有鬼?因此,楼怀民立刻表示户部的账目十分清楚,户部上下也无愧于朝廷。李彧听了只是皮笑肉不笑地说道:“当初王翰采也是这么说的,朕希望楼尚书不要让朕失望!”楼怀民这时候却是立刻看向了一旁的李文栋。“王爷,臣在户部多年,一向奉公守己,还望王爷明察!”到了这个时候,有的官员突然意识到,之前的早朝一直都是李文栋主持,而在最近这一两年里,李文栋的话越来越少,大部分时间都是李彧在处理他们这些大臣的公务。这样的转变其实齐太后他们早就发现了,但他们并没有过多的干涉。他们并不知道李文栋的意思,在朝中李文栋还是有着不小的势力,李文栋在这个时候放权,有两种可能,第一,他是在故意示弱,第二,也是齐太后他们的目的,那就是想看到李彧出错。一旦李彧在处理朝政的时候出现了一些重大的失误,那么他们日后夺权也能更加顺利。李文栋这时候只是淡淡说道:“你既问心无愧,自不必担心!”见到李文栋云淡风轻的模样,楼怀民立刻说道:“臣是担心皇上受到了小人的蒙蔽!”这一次,不等李文栋说话,李彧却是冷声说道:“这个就不劳楼尚书费心了,朕有母后、皇叔以及四位顾命大臣指点,自不会冤枉一个重臣,也不会放过一个奸臣!”这“奸臣”二字,李彧显然是意有所指。在楼怀民听起来,也格外的刺耳。回到队列的他回头看了看后面,似乎是想要看陈安晏的反应,只是没想到被后面的官员挡住了。这时候,李彧再次下旨,此次查账由都察院负责。听到李彧将这件案子交给史苏平去查,倒是让不少人都有些意外。因为如今朝中的官员都知道,李彧的大部分旨意都是跟陈安晏商议之后的结果,也就是说,这件事极有可能是陈安晏推动的。以他们对李彧的了解,在这个时候同时去查两部的账目,李彧未必有这样的魄力和底气。因此,在他们看来,这次查账,李彧应该会交给陈安晏。因为既然是陈安晏推动了此事,显然陈安晏的手上应该有着一些证据,或者至少是有一些线索才是。可李彧却直接交给了史苏平,多少让其他人有些意外。不过,他们很快就反应过来,这件案子交给史苏平才合理。不管怎么说,陈安晏终究只是一个从五品的御史,户部乃六部之一,在朝中的地位仅次于吏部,尚书更是官居从一品。因此,也就只有同为从一品的左都御史去查才合理。对于其他官员来说,他们早就将陈安晏当成了跟单文柏、崔时敏同一层次的官员了。就如他们预料的那般,在史苏平领旨之后,李彧又提醒他,之前王翰采的案子陈安晏曾出力不少,因此尽管陈安晏还在养伤,但今日还是特意将他传来,在查这两部的时候,陈安晏可以从旁协助。退朝之后,陈安晏先是找到了史苏平。他告诉史苏平,皇上这么做,无非是想要让自己多立功,日后能顺利升官而已。至于这件案子,自当全听史苏平的安排。不过,若是自己真的有了什么发现,也一定会第一时间告诉史苏平。对于陈安晏的“坦承”,史苏平似乎有些意外。“这件事难道不是陈大人的意思?”史苏平见到附近无人,便直接地问了出来。陈安晏却是立刻正色说道:“史大人请慎言,这话若是被旁人听去了,岂不是会认为下官控制了皇上?这可是诛九族的大罪!”史苏平也意识到自己失言,不过,他还是不动声色地说道:“难道此事陈大人事先不知?”陈安晏微微一叹,说道:“不瞒大人,下官的确事先知晓。皇上跟下官提及此事,下官也十分意外。不论是楼尚书还是调任工部的卓侍郎,下官听说两位大人政绩出众,这里面恐怕是有些误会,只等大人将此案查清,也好还两位大人的清白!”史苏平心中冷笑,尽管陈安晏的话说得滴水不漏,但他自然不会相信李彧会心血来潮去查户部和工部。他隐隐觉得这跟之前陈安晏遇袭有关。不过,既然陈安晏不愿意说,他也没有办法。在分开之前,史苏平告诉陈安晏,朝廷每年都会查六部的账目,去年年末的时候也曾查过,但并没有什么问题。因此,若是陈安晏手上没有什么证据的话,到时候未必能查出陈安晏想要的结果。对此,陈安晏并不担心。他告诉史苏平,这些年工部的账目也没有查出问题,但如今王翰采却畏罪自尽了!两人说着话已经到了宫门口。出宫之后,陈安晏并没有跟史苏平去都察院,而是声称自己要回去养伤。这是李彧特许的,史苏平自然不能阻拦。分开之后,陈安晏并没有去济世堂,而是直接返回陈宅。不过,刚到外城,便有一辆马车追了上来。赵荣他们立刻亮出了兵刃,显然,他们对于陈安晏之前遇袭还心有余悸。他们并不知道陈安晏遇袭的真相。尽管这个时候是大白天,但两人倒是丝毫不敢松懈。还不等两人说话,里面的陈安晏倒是让两人放松,说对方不是刺客。很快,从对面的马车上下来了一个人,正是如今的工部侍郎卓定方。刚才陈安晏在跟史苏平说话的时候,他便已经见到了卓定方和楼怀民跟他们一样,也在小声说着什么。不过,他们倒是很快就分开了,楼怀民似乎是去找李文栋了,而卓定方则是直接出宫去了。见到对面是卓定方,赵荣他们两人也收回了兵刃。陈安晏想了想,并没有让卓定方上自己的马车,也没有继续返回陈宅,而是继续一路往西。卓定方见状,也只能跟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