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万族皆要臣服炎黄子孙的脚下


小说:这个始皇真牛逼   作者:不朽皇帝   类别:秦汉三国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128308/ 为您提供这个始皇真牛逼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臣谢陛下教诲,这几年,臣的确有些自大盲目了。”
  过了一会,李斯对着嬴政躬身深深一拜道。
  嬴政看着李斯,该说的,不该说的,自己都说了。
  至于李斯能不能明白自己的苦心,就看他自己了。
  赵高可以随时废了,因为赵高的职位,自己可以随手安排其他人顶替。
  但李斯却有其才,大秦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在他手中的确打理的井井有条。
  就因为一点疑心,废了自己的左膀右臂?
  嬴政还没这么小的心眼,对于人性的了解,他自问不输任何人。
  这世间,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小心思,月有圆缺,人无完人。
  若一个人没有一丝缺点,完美无瑕,那还是人吗?
  即便有,这种没有任何缺点的人,也不能受到重用。
  除了不好驾驭之外,更重要的是你根本不知道这种人想要什么?
  蒙恬重情,王翦惜名,李斯恋权,冯去疾贪色。
  这满朝文武,多多少少都会有各自的喜好或缺陷,但这些小问题,并不足以掩盖他们的才能。
  大秦唯才是举,从不以出身论功勋,唯以战功立尊卑。
  之所以是大秦一统天下,那是因为秦国向来有功必赏,有过必罚。
  反观山东六国,贵族世族实力强大,数百年来,废主立君之事时有发生。
  其中最影响深远的便是三家分晋与田代齐姜,自此以后,六国王室与国中贵族世族明争暗斗,国力渐弱。
  所以多年来,各国虽都有变法,可唯独秦国变法最彻底。
  自商君变法之后,秦国关陇勋贵就此元气大伤。
  后任几代国君,也不断扶持草根军伍出身的将领,秦国勋贵只是徒有虚名罢了。
  而山东六国变法,只变其形,未变其根。
  一旦动了六国勋贵之利益,轻则弑主篡位另立新君,重则山河动荡国破家亡,焉有不败之理。
  “通古,六国真的亡了吗?”
  嬴政撇开杂念,看着李斯,意味深长道。
  ????
  李斯楞了楞,被问懵了,这九州不全都归陛下所有了吗?
  “陛下,韩,魏,燕,赵,齐,楚皆被陛下扫灭,自然亡了。”
  李斯思量了片刻,开口道。
  “不……”
  “它们还没彻底消亡,只是表面亡了。”
  嬴政摆了摆手,言辞凿凿道。
  “陛下何出此言啊?”
  李斯一头雾水,根本没弄明白陛下这是闹哪一出。
  “六国还活在一些人的心中。”
  嬴政目光阴冷,跳动着危险的光芒道。
  李斯当即有所明悟,原来陛下是在忧虑那些六国余孽吗?
  “陛下是不是对六国余孽仍有疑虑?”
  看着神色凛冽的陛下,李斯似乎感到一股寒气扑面而来。
  “一群躲在阴暗角落的臭虫也配吗?”
  嬴政露出轻蔑之色,不屑道。
  “陛下圣明。”
  李斯心中有些打鼓,既然陛下不担心这些余孽,那还担心什么?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你说孟轲这句话说的有道理吗?”
  嬴政消化了所有记忆之后,发现了万古以来王朝更迭兴衰,皆系于民。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君王虽然主宰天下沉浮,可一旦与天下人对立,那终有一日会落个国破山河亡的下场。
  六国精锐尽丧自己之手,六国都亡了,平民百姓又能做什么?
  就算六国都反了,只要自己还在,再灭一次六国便是。
  虽然他自信可以镇压一切反叛,可后世之君也能吗?
  九年后自己真的会死吗?
  这大秦万里山河,朕又能交给谁来撑起?
  “陛下,孟轲胡说八道之言,岂能当真?”
  “孟轲以孔丘嫡传自居,学孔丘游说列国,可却与孔丘一样,不受列国王侯重视。”
  “其言多为纸上谈兵,实乃空想误国。”
  李斯显然对于孔孟并没有半点好感,毫不客气道。
  虽然自己师承荀子,可李斯很清楚,自己代表的是法家。
  陛下这几年也有些要学习儒学治国的意思,这本能的让李斯感到了威胁。
  封了近百名博学的大儒成为秦国博士,便可见陛下之意。
  嬴政笑了笑,李斯向来不喜儒学,他一直向自己谏言,重法度,赏罚分,方能让天下人明白自己能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如此方能国泰民安,万世永固。
  可现在的自己,已经不是最初的自己了。
  现在的自己,无论是格局,眼光,都远超李斯,或者说这个时代,不知多少年。
  原本李斯一手主导的法度秩序,深得自己的心意,可如今看来,却漏洞百出。
  法家要重用,儒家也要用。
  一明一暗,一阴一阳,刚柔并济,方能无懈可击。
  六国的一些人,不是还在心中惦记着故国吗?
  那就要从思想上纠正,只有秦国才是唯一的国,唯一的家,唯一值得天下人用生命来维护的正统。
  “朕想把各地的浩大工程先停下来,缓一缓。”
  嬴政理清思绪之后,露出了这次召李斯前来的目的。
  “陛下,路不修了?”
  “灵渠不挖了?”
  “阿房宫与皇陵也不造了?”
  李斯有些难以置信的看着嬴政,满脸疑惑道。
  “修,肯定修,必须修。”
  “但不用这么着急,大秦一统天下才三年,可每年徭役需要征集数百万民力,再加上兵役,几乎大秦帝国每家每户都有人在服役。”
  “民力终有穷尽,他们固然害怕刑法,但更怕累死。”
  “通古,你有点着急了。”
  “朕明白你想要完成千秋壮举的心,可有些事越是着急,越会适得其反。”
  嬴政心中已经决定,回到咸阳之后,就立刻着手改制。
  李斯所制定的法典的确很完美,非常完善。
  但终归却了一点人情,太过冷漠。
  若人人皆因畏惧法度而守法,终非长久之计。
  若人人皆因思想升华而守法,方固永恒之本。
  大秦不排斥一切学说,凡于国有益皆为善也。
  无论法,还是儒,兼百家之长,华夏方能冉冉升起,屹立天地之巅,万族皆要臣服炎黄子孙的脚下。
  “陛下圣明,臣有罪。”
  李斯脸色难看,他并没有觉得自己做错什么,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秦帝国更加强盛。
  可陛下都这样说了,身为臣子,自己能说不?敢说不吗?
  当然不能,否则若惹得君心不快,那自己的仕途只怕也就要到此为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