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八章荆州之战(二)


小说:三国之铁骑南下   作者:妙时尊者   类别:历史军事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125919/ 为您提供三国之铁骑南下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历史上的董昭,可是一个传奇般的人物。
  先在袁绍的手下任重要职位,但却被袁绍猜忌。
  故而只能选择逃命,又在逃命的过程中,被张扬扣在了河内郡。
  直到遇到了曹操,偶见明主,并帮助曹操做了许多的事情之后,才取得了曹操的信任,成为了曹操的手下。
  在跟随曹操的这些年间,董昭累有功劳,直到曹操去世之后,董昭才被任命为将作大匠,同年,曹丕称帝,董昭升任为大鸿胪,位列九卿,成为了曹魏势力的‘核心力量’之一。
  随后,董昭又兢兢业业的干了十年,直到曹叡继位之时,董昭才位列三公。
  以自己的能力,干到三公之职,足见董昭的能力与运气了。
  能力暂且不提,但运气这件事情,却是和性格密不可分的。
  能伺候‘曹老板’三代,可见董昭做事之小心谨慎,体贴入微。
  ......
  是而,此时的董昭直到听到了韩成的应允之声,才敢述说此计。
  毕竟,此时的董昭还不属于韩成的‘核心班子’,有些话,不能肆无忌惮地说出来。
  这一次,韩成让非‘核心班子’的成员参与此事,对韩成来说,是一次大胆地尝试;同样,对董昭来说,也是一次的大胆尝试。
  此事又涉及到一州之州牧,小心谨慎一些,总没错的。
  只听董昭对着韩成缓缓地说道:“属下以为,刘备此人,当属人杰。手下更有能者如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人的辅佐,在荆州之内,暂无敌手。
  既然这样,想打压他的实力,就不能依靠荆州之内的人了。
  这些人,非但不能打压他,反而会为他平白增添了许多战力。”
  韩成听后,心中有了思量,对着董昭说道:“公仁,你所指的,莫非是江东的孙权势力?”
  董昭莞尔一笑,对着韩成回道:“主公明鉴,属下正有此意!
  属下听说,江东地区的孙权自从接替了他父亲和兄长的大业之后,励精图治,奋发图强。
  这些年,在孙权的治理之下,整个江东地区国富民强,百姓都能安居乐业,呈现出一副生机勃勃之势。
  孙权这样做,要么是为了固守江东,要么是为了自己的‘勃勃野心’。属下敢断定,孙权定然是属于后者的。
  故而,孙权也必然想扩大自己的地盘。
  若主公给他一个名正言顺的‘荆州牧’,他会怎么做呢?
  更何况,我军此时刚刚占领徐州,处于根基不稳的状态。若能给徐州南面的江东找点事干,也是件不错的事情啊。”
  董昭说完之后,韩成才忽然发现:董昭这个人,确实有大才,不仅在政治方面独树一帜;在军事方面,也有一定的见解。
  是而,韩成对着董昭说道:“公仁,你的这个计策不错。正合我意!我先想想,你就先下去休息吧。等回到太原县之后,我定然会给你一个大大的封赏。”
  董昭听后,对着韩成又拜了一拜,恭敬地说道:“谢主公恩典!”
  韩成再次扶起董昭,对其说道:“公仁,快起来啊!你为我立了如此大功。在以后,这些礼节,就都免了吧!我们之间,不需要这些!”
  董昭心中大喜,韩成这是将自己纳入‘核心班子’了。
  但脸上依然很严肃地对着韩成回道:“主公不可!尊卑有序,属下一定是要遵从的。”
  韩成的心中生出一阵无奈之感,好吧,都听你的!
  一个时辰之后,韩成便借‘汉献帝’的名义,传下了一封诏书。
  诏书是给江东孙权的,主要的内容是册封孙权为荆州刺史,总览荆州一切军政要务。
  同诏书而去的,还有一封韩成的亲笔书信。大体的意思是:我韩成平定北方,你孙权拿下荆州。我们双方,互不干扰,划江而治,平分这万里江山。
  这是韩成给孙权画的一张大大的‘饼’,逼着孙权出兵荆州。
  对孙权这样的人来说,最难抵挡的诱惑,便是权利的诱惑。
  韩成的这封信,将会取得意想不到的结果。
  ......
  荆州内战之时,扬州丹阳郡建业县城
  一座诺大的府邸中的大厅里,孙权及其手下的众臣皆在其中。
  孙权坐在首座之上,手下的谋士大臣,分坐在左右两侧,形成‘泾渭分明’的左右两列。
  这两列的大臣,在有意为之之下,分成了两派。
  一派,是以周瑜,鲁肃等人为首,他们的中心思想是趁奋武军刚刚取得徐州之际,根基不稳,迅速出兵,拿下徐州的一郡半县,作为北上的**;
  一派,是以张昭,虞翻等人为首,他们的中心思想是趁荆州内乱之时,出兵占领荆州,然后在向西图谋益州,这样,无论曹操和韩成中的谁得到了北方,都能和孙权划江而治,平分江山。
  这两派,都有一个出兵方向,不能相容。
  从一开始的政见不合,争论不休,到后来的恶语相加。
  让在中间做决定的孙权左右为难,到底是西进,还是北上呢?
  孙权明白,让手下的群臣分成两派的原因:并不是因为自己性格上的优柔寡断,主要还是因为江东的兵力不足而导致的。
  若此时的孙权的手中有五十万大军,何须分那一路用兵?两路同时进攻不香吗?既有面子,还有里子!
  与此同时,孙权还不能处置这些‘没有礼貌’的大臣。
  毕竟这两派的大臣,他们的出发点都是好的。他们为的,都是江东‘开疆扩土’的大业,而不是自己的一己之私利。
  今天,是第三次讨论出兵之事了。
  大厅内,孙权并未起身,但依旧是威严十足,让整个大厅之内,鸦雀无声。
  只听孙权对着台下众人严肃地说道:“诸位,从开始讨论出兵之际到现在,已经半月有余了!
  兵法上说:战争讲究兵贵神速;但是,我们却因为出兵方向的问题,而耽误很久了。
  这就有可能让我们错失了很多机会。
  故而今天,我将大家召来,就是为了定下一个方向,迅速出兵。
  无论是北上还是西进,我们都要出兵啊!
  在等下去,我们还是只有扬州六郡的江东啊。”
  众人看见孙权这一本正经的样子,便知道了,一场‘口水大战’,即将要来临了。
  当孙权的话音刚落,坐在孙权左侧下首的第一个位置上的英俊男子起身说道:“主公,属下以为:行的正,才能走得稳啊!
  若我们没有任何正当理由就向西攻打荆州,在‘大义’上就失了先机。
  没有‘大义’,我们的出兵便不是名正言顺的了。
  韩成和曹操,都不是只甘心屈居于北方之人,时机成熟之后,定然会率军南下。
  若因为我们攻打荆州,而给他们落下口实,对以后,恐怕不利啊!
  而我们北上徐州,则不会面临这样的困境。
  不管怎么说,我们是在韩成无任何理由就进攻徐州的前提之下才出兵的。
  在‘大义’上,有韩成的前车之鉴,我们站的稳!”
  孙权听后,对着周瑜微微地点了点头。
  周瑜的话,说到了孙权的心里。
  在孙权的这个位置上,才能切切实实的体会到‘大义’的重要性。
  有则师出有名,无则处处受阻。
  周瑜说完之后,坐在孙权右侧下首的第一个位置上的中年男子起身说道:“主公,属下有不同的意见。
  ‘大义’虽然十分重要,但是,还有比‘大义’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实力。
  想当年,韩成迎接汉献帝于太原县,仍然以并州牧自称,而将镇东将军,前将军......等官职册封给别人,这是为何?还不是实力不够所致。
  当韩成打败了袁绍,占据了幽州和并州两州之地之后,凭借手下众多的骑兵,和空前强大的实力,立即册封自己为位高权重的大将军,掌管天下所有军务,这是何等威风?
  在实力面前,‘大义’真的算不了什么。
  若我们的大军西进,拿下荆州,我们将拥有扬州和荆州的两州之地,占据长江以南的大片区域。
  只要我们依然安心发展,不出几年,我们则是‘兵强马壮’的状态。
  到时候,我们想北上就北上,想南下就南下,何须在乎他人的看法?”
  孙权听后,对着张昭郑重的点了点头。
  张昭的话,虽然直白了一些,但不得不承认,张昭说的非常对。
  天下的归属,说到底,还是实力的强弱所致。
  有实力,万事好说话;没实力,万事开头难!
  孙权的不同态度,周瑜自然是看在了眼中。
  周瑜知道自己的理由没有张昭的充分,没能说服孙权,故而只能继续劝道:“君子立于世间,以‘道义’为准则;英雄立于天下,以‘大义’为准则。只要遵循‘大义’做事,定能事半功倍。若违背‘大义’,则一事无成。”
  鲁肃等人,自然跟着附和道:“主公,公瑾兄所言极是,我等附议。”
  张昭听后,不屑地说道:“谬论!君子只有安身立命之后,才有是否能遵循‘大义’可言。现在,我们连叫板韩成和曹操等人的实力都没有,安能强行遵循‘大义’?
  若‘大义’有用,当年董卓进京之时,为何不用‘大义’抨击他,却要联合十八路诸侯共同讨伐之......”
  虞翻等人自然迎合道:“主公,子布兄所言极是,我等附议。”
  孙权看着两边的大臣,一番思量之后,觉得还是张昭的理由充分。出兵之事,迫在眉睫,就这么定下吧!
  于是乎,孙权对着众人说道:“虽然公瑾和子布说的都有道理,但是,我还是觉得子布的建议好一些。我决定了,我们出兵......”
  “报!禀告州牧大人,曹操的使者—王朗,在府门外求见。”
  就在孙权将要宣布决定的时刻,因为门口士兵的汇报,他的话,被打断了。
  孙权对此未生气,但见在一旁的,马上就要成功的张昭等人坐不住了。
  心中暗骂道:“没眼力见的东西!这马上就要宣布结果了,却被你打断了!可恨啊!”
  而对面的周瑜等人,却是心中大喜。
  曹操这个时候派使者前来,其目的不言而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