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钱如流水


小说:逆水行周   作者:米糕羊   类别:两晋隋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12461/ 为您提供逆水行周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三台河畔,一座座院子鳞次栉比,每个院子都占地颇广,建筑也大同小异,尤其临河一边都有几个水车运转着,将河水提起倒入高高的蓄水箱。
  蓄水箱下端有出口,水顺着管道流出,然后推动着许多水轮转动,凭着水轮转动的力量,许多水力纺织机正在不同的运转。
  先是纺车将麻、葛等原料纺成一锭锭的线,然后纺织工再将这一锭锭线放到织机上织成布,水轮不停地转,纺车、织机也不停的运作。
  每台纺车、织机旁都有一人守着,有男有女,女的都是包着头巾,将一头青丝裹得严严实实,避免散落出来被运转的纺织机搅入。
  无论男女,身着样式统一的衣裤,窄口窄袖,同样是避免被运转的纺织机搅入,宽大的房间内排着许多纺织机,样式统一,排得整整齐齐。
  轰隆隆的运转声中,李方站在房间外,透过窗户看着里面的繁忙景象,一旁的库房门口,工人们正在检查新织出来的素布,合格的运到一旁的库房内。
  “东家,染坊那边来催了,等着布呢。”
  “布何时才能交完?”
  “纺车、织机不停地转,只要不出问题,明日就能交齐。”
  “新机器可以用了么?”
  “东家,再有三日即可,如今正在调试。”
  “那几位调试的师傅招待好些,莫要怠慢了。”
  “小的知道,一如往日,绝不会怠慢那几位师傅。”
  李方闻言点点头,纺车、织机可是赚钱的宝贝,多一台就多一份收入,它们运行的声音虽然吵,但在他听来却十分悦耳。
  一如那位所说,如同印钞机印钱的声音般让人陶醉不已。
  铜钱当然是铸出来的,李方不知道“印钱”是怎么回事,更不知道“印钞机”指的是什么,但他知道,只要机器转着,就代表着铜钱丁零当啷响个不停。
  那是铜钱掉到他钱箱的声音,水力纺车、织机可以昼夜不停地运转,所以铜钱也是如同流水般不停涌进来。
  一架水力纺车一昼夜就能纺麻接近百斤,一架这样的纺车能顶上三十户人家的产出,然后纺出来的线再用同样昼夜运转的织机纺布,织出大量质优价廉的布来。
  每匹布的成本实际上比市面低三成,质量又明显好些,所以根本就不愁卖。
  李方来到库房,看着刚入库登记的布匹,还没放多久便登记出库,运到附近的染坊,染成各种颜色的布匹,然后在河堤外的小码头装船,运到下游巴口交付客商完成交易。
  又有许多船只顺着三台河而下,来到这片布坊云集的河段,卸下从山南州郡收购来的葛、麻,当年还是冷冷清清的三台河,如今船只如梭,川流不息。
  作为紧随邾国公宇文温脚步的大户,李方如今发达了,他没有投钱做书肆而是开办布坊,这也是按着宇文温给出的选择所作决定。
  邾国公让做哪个买卖,那么大家就做那个买卖,共同分那一碗越来越大的羹,个个吃得是油光满面。
  书肆、布坊,如今都是火热的买卖,李方丝毫不觉得没能同时沾两样光有什么遗憾,钱多些少些无所谓,关键是能跟上邾国公的步伐。
  说不许恶意竞争,说要定行规,那就照着来,没人敢阳奉阴违,当年那帮叛乱的傻瓜就是最好的例子,而跟着邾国公的人,如今日子越过越红火。
  采石场、伐木场这些营生,如今买卖依旧兴旺,黄州的河堤江堤是修完了不假,可其他州也开始大兴土木修建堤防。
  这可是宇文总管定下的决策,对百姓也多有好处,还能开垦大量荒地,又有足量廉价石料提供,各州刺史何乐而不为。
  而水力纺织的利润,早已让各地大户看红了眼,要是修好堤防,他们也能如黄州本地布坊一般,放心的借助水力来纺织。
  前提是你们能弄清楚水力纺车、织机里的乾坤!
  水力纺织机的秘密和结构,谁都想知道,可没人能从任何一家黄州布坊里拿到秘密,各布坊可是严防死守,硬来是别想,只能是用软的,可这也不好使。
  作为和宇文温走得很近的人,李方知道一些别人不知道的秘辛,大行台手下的掌柜能成本价拿布,所以懒得理,而襄州总管宇文明也和宇文温合作。当兄长的也是从弟弟那里成本价拿货。
  这两位都没能拿到秘密,至于其他人,呵呵。
  山南地界上,其他人不经宇文温同意想知道秘密,那就是痴心妄想!
  当当当的钟声响起,将李方从遐想中拉回现实,只听有人一边敲钟一边扯着嗓门喊着:“交班时间到了!”
  抬头看去,只见显眼处挂着的那个大挂钟,指针正好指向十二点整,这是交班的时间,前一班的纺织工“下班”吃饭休息,下一班的纺织工已提前吃完饭,接着“上班”。
  到了下午“十八点整”,又是换班时间,夜班的纺织工开始通宵纺织,直到凌晨“零点”交接班,在下一次交接班是次日上午“六点整”。
  李方的布坊将纺织工分成四班,每日都是“四班倒”,人停但纺车、织机不停,因为每一分钟都是宝贵的,不光他这里,其他布坊也是如此。
  看着纺织工交班,李方示意监工盯紧点,莫要让机器运行出问题,也不要让人偷奸耍懒,看着那硕大的挂钟,李方叮嘱着:
  “要注意上油,注意保养,坏了不要紧,看不了时间会误事的!”
  “是,东家。”
  时钟是个好东西,工人上下班就靠着时钟来控制时间,无论是布坊、染坊、书肆以及各种作坊,东家看钟掐时间扣工钱那真是再方便不过。
  李方在院子里发呆,等了一段时间又看向挂钟,略微有些急躁起来,他向着一个小步跑来的家仆问道:“人到了没有?”
  “到了到了,东家,郑东家的船刚靠岸,方才船在河口排队近来时耽搁了一会。”
  “都迟到十分钟了。”李方有些无奈,时间观念这种东西,如今也就仅限黄州地界的商人才有了。
  也不能怪别人,李方等人数年前也是如此,毕竟那是以“刻”做参考的时候,大家约定时间,都是某日某时某刻,何曾来的“分钟”可言。
  整整衣襟,李方领着随从向大门走去,远处几名衣冠楚楚的男子正向着他走来。
  “李兄!”
  “鲁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