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烽烟


小说:逆水行周   作者:米糕羊   类别:两晋隋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12461/ 为您提供逆水行周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喵,喵”
  一只黑色的小猫叫唤着,声音很动听,模样也很可爱,宇文温仔细看了看这猫儿,最后还是摆摆手,让随从将这猫儿轰走。
  家中儿女喜欢小猫小狗,但如今不行,因为张丽华和陈媗怀孕了。
  有孕妇在,猫狗就得回避,原本颇受大家喜爱的小白狗“小白”都被“隔离”,宇文温更不会带猫回去,让自己大着肚子的侧室日夜接触。
  孕妇频繁接触猫狗,据说有染上弓形虫、导致胎儿畸形的危险。
  虽然这个说法正确与否众说纷纭,实际上许多百姓家里养猫养狗,也没见孕妇生出畸形婴儿,但宇文温可不会拿自己孩子的安危来开玩笑。
  猫叫声依旧,宇文温循声望去,却见侍卫李阿宝抱着那波斯猫,眼巴巴看着自己。
  “你想养这猫?”
  “是的大王,可以么?”
  “行,好好管着,就算是猫,也得守规矩。”
  “是!”
  李阿宝高兴的带着猫退下,宇文温看着这少年,不由得想起那一晚的情形。
  父母为老虎所害,少年李阿宝孤身一人猎虎,这份勇气和执着,真是让人感慨。
  当然,宇文温更惊叹于少年的名字:李阿宝,而他的“将作大匠”林有地,如果改名“林有德”,牧马官马五如果叫做马沙,那就齐活了。
  这种梗,他无法和别人分享,不过这只偶遇的小猫,倒是可以送人。
  宇文温收起思绪,向旁边的村落走去。
  这是官府扶持建立的“模范村”,村中有二百户人,村民姓氏很多,不是独姓村,更没有什么大宗族。
  模范村的村民都有田地,还结成了弓箭社,能够借助村里的望楼、结实的栅墙抵御小股流寇袭击,具备基本的自卫能力。
  模范村不止一处,相互间构成了一个新的乡村治安体系,在官府的带领下,外可防流贼,内可压制宗族势力。
  这就是宇文温试点的“模范村”,各村都有官府派驻的吏员及“捕盗”,所以官府不需要通过乡老等“乡贤”来管理百姓,对于乡村的控制力明显增强许多。
  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原本根深蒂固的宗族势力,已经灰飞烟灭了。
  江南各地爆发的叛乱,已经被他率军平定,这是必然会发生的叛乱,而宇文温早就做好了准备,苗头刚冒出来,各部兵马便雷霆出击,给对方予以当头棒喝。
  实际上,叛乱的爆发,他在暗中推波助澜,为的是将这场叛乱变得“可控”,在释放出各地豪强心中不满的同时,尽可能减少破坏力。
  数月时间,三吴再定,而宇文温借此机会,对陈国故地进行了一轮“瓜蔓抄”,来了一场大清洗,该杀的杀,该流放的流放。
  各地强宗著姓,参与叛乱、或者与叛乱有牵连的,其族人即便保住性命,也都被流放到岭表交广去种甘蔗,而到处都是的佛寺,总数已经锐减到原来的二成。
  若按后世的术语,宇文温成功的将三吴之地“格式化”,随后开始安装新的“操作系统”。
  这个“操作系统”,由宇文温精心改良,要在三吴之地“试运行”,如果有可能,将来还要推广。
  对于宇文温来说,这可是难得的良机,宛若白纸的三吴,为他提供了一个及其便利的平台。
  江南,是丞相、杞王宇文明默许给豳王宇文温的地盘,只要宇文温不要搞得太过分,不要触碰宇文明的底线,那么朝廷就会对三吴之地已经发生或者正在发生的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此时,宇文温在村头大树下,向着一众官吏打气:“所以,寡人说过很多次,你们既然被朝廷委以重任,那就大胆放手去做,去管!不要怕做错事!”
  “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就不会出错,这句话有没有道理?”
  “可是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养小猪!大家过去,吃过多少贪官污吏的苦,受过多少罪,如今,还想让百姓们继续遭罪么?”
  “你们也许不识字,不知风雅,不会和同僚迎来送往,也许有这样那样的困难,但这都不是畏缩不前的理由...”
  “你们连死都不怕,还怕当官?!!”宇文温说到这里,看向当面一人:“吴郡守!你,说说,当官难不难?”
  新任郡守吴斗闻言有些怯场,不由得抓了抓头,今日豳王参观“模范村”,召集大家在村中开“现场会”,因为不算正式场合,所以吴斗没有带官帽,所以才能抓头。
  他这一举动若是在清流看来,怕是要得个“沐猴而冠”的评语,不过没人在乎,因为豳王都不在乎。
  “哟,在战场上砍人眼都不眨一下的吴郡守,怎么现在连句话都说不来?”
  “呃,大王,某..下官怕说得不好。”
  吴斗有些窘迫,他胆子当然大,但当着这么多人的面长篇大论,却觉得难以启齿,不过他最后还是心一横,大声说起来:
  “我吴斗不懂当官,但我知道那些贪官污吏是如何祸害百姓的!所以当官再难,我也要做下去,要为乡亲们做主,谁敢祸害百姓,我就和他没完!”
  吴斗没读过书,说话不会引经据典,他是因为这大半年来表现出色,才得豳王重用当了官,但所说都是发自内心,引起在场官员们的共鸣。
  他们大多都是被新朝廷任用的陈国人,当年绝大多数都是贫苦出身,因为在协助官军平叛时立下战功,所以为豳王提拔,当了官。
  而豳王,铲除了那些横行乡里的豪强之后,把田地分给贫苦百姓,还让他们当父母官,造福父老乡亲,为民做主,这让许多人感激涕零。
  他们不知道如何当官,豳王调集人手专门对他们进行“培训”,还派出属官进行辅佐,劝农桑、修水利。
  各地百姓要为来年春耕做准备,但手头空空,有心无力,是总管府居中牵线,让山南的商贾以低廉的费用贾向他们出租铁犁、耕牛,低价出售种子,以及各类生活用品
  又有日兴昌柜坊发放低息的青苗贷,使得许多百姓手中物资充足,对于来年顺利开展春耕充满信心。
  而为了防止逆贼余孽反攻倒算,在总管府的牵头之下,各地已经组织起了弓箭社,农闲时操练青壮,以便守望相助,而许多村落立起了烽燧,一旦有事便点燃烽火告警。
  届时闻讯赶来的官军以及其他弓箭社队伍,会让流贼有来无回。
  如今,三吴百姓头顶上的天,对于吴斗等人来说,就是豳王。
  豳王说了,就算天塌下来,也有他顶着,让大家放开手脚去干,定要让三吴之地,焕然一新。
  宇文温看着面前一众干劲十足的官员,颇为高兴,他要把江南当做试验田,大胆进行一些尝试,如果效果不错,将来机会合适,就要向全国推广。
  想到这里,宇文温又说:“江南局势已定,寡人希望三吴百姓安居乐业,希望再没有一柱烽烟,又在三吴之地冒起!”
  话音刚落,宇文温话锋一转:“今日,就杀几头大肥猪,来个全猪宴,权当寡人犒劳大家了!”
  欢声笑语中,一头头肥猪嚎叫起来,宇文温纡尊降贵,亲自和自己一手提拔起来的官员们杀猪,一群人手忙脚乱,却又趣味盎然。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宇文温为自己的集团补充了大量新鲜血液,由此产生的力量,他自己都感觉到了。
  获得土地的百姓,摆脱卑贱地位的奴婢,因为努力表现而由吏变成官的胥吏,大规模抢占市场的商贾,凭着浴血奋战而立功受赏的将士,已经不计其数了。
  江南,飞不出我的手掌心!
  宇文温如是想,就在这时,匆匆而来的吏员,带来了长安那边的公文,打断了他的“杀猪秀”。
  宇文温懒得擦手然后去接对方送来的公文,直接开口问:“朝廷有何事?简要些说。”
  “大王,陇右烽烟起,突厥入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