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六王毕,四海一,尽复旧土!


小说:位面之武夫皇帝   作者:嘉陵小渔夫   类别:武侠同人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120389/ 为您提供位面之武夫皇帝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宋廷皇帝与杨浪的会面地点,定在了已经被杨浪拿下的扬州城,而不是双方对持的建康。
  宋廷此举,说是负荆请罪也不为过。离开自己温暖的江南小窝,到了杀机四伏的红袄军重重盘踞的扬州城。
  宋廷皇帝拿出的这份勇气,绝对是自宋太宗太祖之后绝无仅有的。
  但从另一个方面,也说明了宋廷悲惨的处境,无路可退,只能耻辱的屈服。
  五万宋军残部,护卫着宋廷皇帝,从建康城出发,越过了长江,北上扬州城。
  扬州城内双方没有任何兵力部署,李世部撤出,在扬州城北驻扎。
  抵达的宋军则是在扬州城南部驻守。
  宋廷皇帝在一应亲卫的拥簇下,踏入了扬州城。
  ……………
  ……………
  “我们又见面了。”杨浪淡笑,上回与宋廷皇帝相见还是在临安。
  杨浪把这位天子吊起来打,还把充裕的国库洗劫一空。
  那可真是一笔大名利,既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财富,又赚取了名声。
  至今想起,可真是杨浪生平颇为得意的一笔。
  然而无论当年临安之事,还是而今的扬州之会,起因都是宋廷捅了杨浪刀子,引发的恶果。
  上一次临安时,因为有蒙古在侧,所以杨浪没有动他们。
  现在大敌已除,顾不得那么多了。
  “胶州盟约之种种,朕尽数遵守。阁下为何无理侵略,四面攻我?”宋廷皇帝眼神飘忽,不敢直视杨浪。
  杨浪先是大笑,而后一一驳斥,“何来的胶州盟约?还不是你宋廷背盟?而且还是屡次背盟!
  怎么,只许你背盟,便不让我背盟?
  再者说,胶州盟约你们根本没有达成,最后一条斩将,斩的是孟珙的人头,他的人头呢?”
  宋廷皇帝不服,“孟珙那厮不是已经投在了阁下军中,朕又如何还能斩杀他?”
  杨浪摊手,“那我可就无能为力了,总之所谓的盟约根本没有达成,要我如何遵守?
  还有!
  我这非是如异族无理侵略,而是再兴神州!
  宋廷腐朽,垂垂将死,必有新生政权替代,此为天理。
  你南朝的兵就是打不过我北朝的军队,天下百姓,更愿意在北朝政权治下,而非内王外贤的南朝小朝廷。”
  杨浪说罢,宋廷皇族竟无言以对,埋头沉思良久才道:“大势不可逆…
  朕此来,便是想能据一路之地,偷安苟且,时代为北朝附属…”
  “侧卧之榻岂容他人酣睡?”杨浪掷地有声的抛出了这个典故。
  这是当年宋太祖灭诸国的那句名言。
  宋廷皇帝一震,开始抖擞,“既然如此,朕宁愿玉石俱焚,也不愿做陈后主!”
  杨浪玩味的笑了,“那,柴郡王如何呢?”
  宋太祖陈桥兵变,夺的就是柴氏的江山。柴氏后来的也算不赖,百年后才被剿了。
  宋廷皇城点了点头,“百年之后的事就不去管了,至少自己这一辈子丰衣足食,无惧无怕便可,
  至于历史骂名…,这宋朝历史上要论骂名,恐怕还轮不到自己吧。”
  “去帝位后,便为一州郡王,食邑百户,良田百亩,月俸两百两,爵传三代。”杨浪敲定了决议。
  “要去何处居住?”
  “大定!”
  此语一出,赵昀大惊。
  大定府是什么地方?金朝的中都,关外冷冽的塞北,万般的冰寒。
  “这,这可如何使得?恳请换一处地域……”
  “那就燕京吧,不能再换了!”杨浪拍桌而起,已经不会再让步了。
  “虽是燕云十六州,却也好过关外蛮荒之地。”赵昀自语。
  紧接着,一份协约被定了下来。
  杨浪保证赵昀的绝对安全,而赵昀保障对杨浪的绝对臣服。
  协约定好,二人在城头对着两方驻军,无数百姓开始宣读诏书。
  而后赵昀自行去帝位,去掉龙冠,龙袍,转身像杨浪扶跪,以示臣服。
  “臣赵昀,叩见主上。”
  杨浪面色肃然,伸手拿来一方木案,上有一枚三品官令,以及一方郡王玺,还有百亩良田的地契,五十多异族奴隶的身契约。
  赵昀小心翼翼的接过,生怕一不下心搞砸。
  “只要安生本分,保你以后三代丰衣足食。”杨浪拍了拍赵昀肩头,似是宽慰,实则敲打。
  安生本分没有事,可一旦你有一点得不安分,嘿嘿……
  ……………
  ……………
  抵达扬州的五万多宋军,被当场收编。
  将会被划到百里徒的部下,南军右路中去。
  而长江以南的散兵游勇,估摸着加起来还有五六万,已经不成大势了。
  时至今日,杨浪麾下的军队已经超过百万,主要是收编的南北军四路。
  已经显得很臃肿了,未来的方略便是裁军,南北军四路的裁减程度将会超过一半。
  裁减的同时是改军,强军,南北四路军,改制成功后,一路只需要保留一个步兵军,两个野战师以及相应的水师部队便可。
  兵不在多,而在于精。
  这个道理,再浅显不过了。
  ……………
  ……………
  江南剧变,淮河震动。
  在红袄军还未来得及接收宋控六路膏瘀之地时,已经发展成为庞然大物的归云山庄,全力出动。
  发动自己一切所能调动的力量,所有的影响,为稳定六路膏瘀之地,不至于发生大动乱,起了极大的作用。
  不仅如此,还劝说剩余宋廷残部尽数投诚。
  百里领军从淮西南下,全收江东,江西。
  李世从扬州顺势而下,安然接收浙西浙东两路。
  最后的福建已经尽数向琉州牧投诚,值得一提的是,整个福建最先带投诚,也是投诚当中最大的势力,是泉州的大食人,蒲寿庚…
  吕文德还在不辞辛苦的在岭南撺掇攀爬,大半个广西广东都拿下来了,最新传回来阶段性的圣果,是广州已经被拿下来了!
  放眼八荒,燕晋北疆,周临黄药师屯兵长城。
  巴蜀河西秦地,河西走廊,已经为孟珙双手奉上。
  荆湖上下,岭南淮水,大江东西,当初秦始皇时的疆土已经被杨浪尽数收了回来…
  正所谓,六王毕,四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