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 甄府(中)


小说:季汉长存   作者:明断天启   类别:秦汉三国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116958/ 为您提供季汉长存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甄府后宅,一个小女孩如风刮过一般冲了进去,守门的侍卫面面相觑,却只能无可奈何的叹息一声。
  而后院之内一处高楼上,几名少女正站在窗边眺望府外,所视方向正是甄府正门。
  小女孩气喘吁吁的跑了进来,大叫道:“不……不好了。大姐可能要嫁出去了。”
  年龄最大的少女只是微微皱了皱眉头,另一名少女不悦的道:“阿荣,你这般失态,可莫要与母亲说是我们教的你。”
  这四名少女正是甄逸的四个女儿,长女甄姜,次女甄脱,三女甄道,四女甄荣。府门前的大动静自然惊动了后宅的少女们,汉朝虽不似宋明一般要求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但未出阁的女子随意会见陌生人,对于高门望族而言确实是失礼之事。
  故而几名少女连忙跑上高楼观察,还派出了四妹甄荣去打探消息。
  被甄道一通责备,甄荣嘴巴瘪了一瘪,但终究是家教森严,还是强行忍住了哭泣,抽噎着道:“阿荣也是……也是想早些把消息告知几位姐姐。”
  甄姜轻步走到甄荣身边,轻轻摸了摸她的头,温声道:“三姐也是为你好,若是这般姿态让母亲看到了,难免要领家法。”
  甄荣面上惧色一闪而过,张氏是绝对的严母,不管是对家仆还是自己的儿女,都堪称严厉。甄氏五女的好名声传扬冀州,背后却是她们自小受到的严苛教育。
  看甄荣脸上露出惧色,甄道也是有些于心不忍,拿出绣帕递了过去:“擦擦吧,一定要注意仪态。”
  擦拭掉脸上的泪痕,甄荣的情绪也平复了不少,轻声道:“阿荣听前院的婢女们说,好像是什么太守来了,有人传言是来提亲的,可咱们家里也只有大姐到了婚嫁的年龄,所以阿荣认为肯定是有人想要娶大姐。”
  甄氏三女面面相觑,甄脱以手扶额,叹道:“阿荣啊,那些婢女平日里最爱嚼舌根,她们说的话能有几分可信?望族谈婚论嫁在事成之前几乎都是机密,只为不伤各自颜面,她们又如何能知道太守来意?”

  甄荣顿时目瞪口呆,年岁尚幼的她很难理解这其中的奥妙,但至少知道了自己的消息有误,瘪了瘪嘴,险些又哭了出来。
  甄姜摇头道:“好了,阿荣毕竟还小,莫要苛责太多了。总之不管是什么事,终归是由母亲来决定,与我们没有干系的。就算是出嫁也是一样,猜测太多也没有意义。”
  甄道嘻嘻笑道:“可是大姐还是很挂心吧?若真的不喜欢热闹,不好奇这些事,大姐应该和五妹^_^刺绣。”
  甄姜的面色一僵,这个年龄的少女,纵然被森严的家教束缚,心中仍然是向往着自由的。如甄宓那般能够静心看书,不为外物所动的才是少见。
  甄脱提议道:“既然如此,我们不如一起溜到前院去看看吧?只要不撞见外人,想来应该无妨。”
  几名少女顿时眼睛一亮,甄道眼珠子一转,嘴角微微弯起,笑眯眯的道:“把五妹也拉上,母亲最是喜欢她,有她在,就算被责罚也不会太重。”
  几人默默对视一眼,一起点了点头。
  ……
  甄府主堂,酒宴之后,张氏屏退了下人和普通族人,堂中只剩张氏、李澈、吕玲绮以及几名甄氏宿老。
  张氏正容问道:“府君的来意吾也略知一二,坦白说,甄氏虽然在先夫早逝后有所衰落,但想与甄氏联姻的望族仍有不少。使君虽然为冀州最贵,但吾也要为小女未来着想。
  听闻使君今年已是虚岁三十,而小女年方及笄,这年龄差距是否……”
  李澈眉毛一挑,这种理由简直是扯淡,年龄差距在望族联姻中毫无意义。最近的例子便是陈群陈长文,这位至今未婚,而他盯上的未来妻子,却是他那好友荀文若年方十二的女儿。
  没有人觉得这有什么不对,陈群也是很自然的在聊天中和李澈谈及了此事。很正常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是以张氏以年龄作为借口,显然是别有他图。
  “甄夫人若有顾虑,但说无妨。”
  张氏掩面泣道:“吾一介妇人,不比府君高瞻远瞩,惟愿小女后半生能无忧啊。一点妇人之见,还请府君见谅。”
  李澈心下顿时了然,笑道:“甄夫人过虑了。本官与使君相识一载有余,深知使君为人。使君弘毅宽厚、仁德无双,爱民如子,只是遗憾于未有红颜知心之人。
  甄氏长女贤名播于冀州,府君早有耳闻,也是多方询问后才委派本官上门,足见诚意。本官可以代为担保,只要甄氏女贤良如名,此后数十年断无波折。”
  张氏放下袖子,肃然道:“甄氏家风森严,族中女子不敢说才德绝佳,但都是贤良淑德、品行端正之人,吾以甄氏声名担保,还请府君勿忧。”
  几名族老也附和道:“正是如此,甄氏家风可谓名传河朔,府君之虑大可不必。”
  李澈轻笑道:“既如此,本官这个介人也算是功德圆满了,之后纳采诸事,邺城方面自会派人前来,本官尚有要事,便先行告辞。”
  汉朝婚仪颇为繁琐,尤其是贵戚之家,先要请介人上门提议,也是作为一层转圜,以免直接拒绝伤了颜面。
  之后便是古之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事实上纳采才算是正经的提亲,介人上门也是为了防止直接纳采会出问题,若是直接提亲被拒,那才是颜面大伤,会成为士林笑柄。
  张氏颔首道:“常山战事将起,府君身为主将必然日理万机,吾也不便多留。不过吾出身常山张氏,也有许久未曾回乡了,想请府君为吾带信一封,不知可否?”
  李澈笑道:“顺道而为,能解甄夫人思乡之情,何乐而不为?”
  “既如此,还请府君稍待,吾这便去写书信。甄府虽不比京城贵戚府邸奢华,但自有河朔豪迈之风,府君可在园中观赏一番,看看与雒阳有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