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养心殿


小说:臣骨   作者:薄情书生   类别:古今传奇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115630/ 为您提供臣骨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皇宫,太清殿。
  明永皇帝在早朝之上大发雷霆,大小官员一个个噤若寒蝉。
  以往虽也会遇到这种情形,但这次,明眼人都知道陛下是真的生气了。
  常相守才名远播,身家清白,品貌过人,是皇后娘娘挑中的太子妃人选之一,她自己所作诗文也曾被明永皇帝吟诵把玩,对这名女子,明永皇帝的印象很不错。
  但若仅是如此,明永皇帝还犯不着这样生气。
  他真正气的,是二十年来,这是京城内发生的最骇人听闻的一桩命案。
  这些年,京城虽也偶有命案发生,但大多只是民间琐事,而这一次,是吏部尚书之女遇害。
  今日是吏部尚书的女儿,明日会不会就是吏部尚书?
  下了早朝之后,明永皇帝去了养心殿,坐在龙椅之上目光阴晴不定。
  这件事与江南之事,在传递一个信号,平静了二十来年的宁国,开始流动了。
  明永皇帝并没有独自呆多久,两位身穿紫袍的官员依次步入殿中。
  “臣韩行道拜见陛下。”
  “臣杜文籍拜见陛下。”
  这两位紫袍之人,竟是宁国的两位丞相。
  “两位爱卿平身,”明永皇帝脸上的阴沉之色尽数褪去,吩咐道:“赐座。”
  “谢陛下。”
  韩行道与杜文籍一左一右,坐于殿内两旁。
  此时殿内除了明永皇帝外,只有老太监魏深,以及两位丞相。
  君臣三人沉默良久,只有明永皇帝手指轻敲桌案的声音在殿内回荡。
  “连云……”
  明永皇帝的声音沉沉响起。
  他睁开眸子,看向韩行道与杜文籍。
  “韩爱卿,可有查清是何人通敌?”
  韩行道自椅上起身,恭声道:“回禀陛下,老臣得到一些线索,这次作乱之人,是先朝北郡王部属,那些人行事诡秘,在江南一带活动,还未渗透到京城。”
  “嗯……”
  明永皇帝微微颔首,又看向杜文籍,说到:“朕答应过爱卿,将慎重考虑科举改革一事,如今六月,还有两月便是秋闱,今年秋闱,朕会选出一省试行新制,那新制科举,便由爱卿主持。”
  “谢陛下。”
  杜文籍起身拜倒在地,谢恩道。
  “常爱卿之女遇害一事,你们有何看法?”
  明永皇帝命杜文籍起身后,似乎随口般问到。
  杜文籍躬身应道:“陛下,常小姐之名臣素有耳闻,此番遇害,大抵只有一个缘由。”
  “哦?”明永皇帝一抬眉,示意他继续说。
  杜文籍垂首说到:“常姑娘,挡住某人的路了。”
  明永皇帝沉吟片刻,又问韩行道:“韩爱卿以为如何?”
  韩行道老眼微眯,摇了摇头:“老臣不似杜相耳聪目明,如今人老体衰,头脑也慢了些,一时间,还没有什么头绪。”
  正在这时,一个声音在殿外响起。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让他进来!”
  明永皇帝微微坐直了身子。
  得到许可之后,陈于修稳步走进了养心殿,向着明永皇帝叩拜道:
  “微臣拜见陛下。”
  “起来吧。”
  明永皇帝的声音听不出什么情绪。
  陈于修起身后,抬头看了一眼,明永皇帝此时的脸色冷得可怕。
  但他还是说道:“陛下,微臣今日前来,是为避暑山庄一事。”
  “说。”
  明永皇帝似乎猜到了他会说些什么,面色更加难看,看着陈于修的眼神中,更是带上了几分威胁。
  陈于修似乎没察觉到明永皇帝眼中的不快,仍是躬身说道:“回陛下,经过微臣计算,此次避暑山庄的建造,共需十五万两银子,户部尚书不出此银,让微臣问陛下索要。”
  明永皇帝盯着陈于修,一字一句地说:“那你就从朕私库中支取银两,十五万两,可够?”
  最后的两字让人心底生寒,但陈于修今日竟像是换了一个人,明永皇帝不满的情绪几乎快溢出来了,但他依旧自说自话道:“可能不太够,陛下,江南水灾,我国损失了不少能工巧匠,物资材料价格也有浮动,想来,可能会再多需个一两万银子。”
  “父皇,万万不可!”
  陈于修这边话音刚落,殿门口太子李文和就在一群太监的簇拥之下,独自进入了养心殿。
  “儿臣参见父皇,父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文和的礼仪让人挑不出半点毛病,除了他没等明永皇帝同意,径直进了养心殿这一点外。
  明永皇帝的手背青筋鼓起,但话到临头,还是说道:“太子平身,你刚才说万万不可,是有何不可?”
  李文和显然早就做好了准备,闻言立刻将怀中揣着的一册折子呈了上去。
  魏深下来接过折子,呈给了明永皇帝。
  明永皇帝打开一看,越看脸色越难看。
  “父皇,这是儿臣与诸位大臣的共同意见,避暑山庄不能再修!这些年来,父皇已经修了七座行宫,十一座避暑山庄,父皇,已经够多了……”
  殿内其余之人听闻此言,面色各不相同。
  太子还是太年轻了。
  右相韩行道端正地坐在椅子上,看着一脸恳切之色的太子。
  李文和急于表现自己,其实他无论能力还是态度都没问题,但问题是……他表现出来的东西,应该是给明永皇帝看,而不是给百官看,给百姓看。
  联合官员,联名上书,看似太子的能力得到了极大体现,实际上,他的这种能力,已经引起了明永皇帝的忌惮与不满。
  杜文籍眸光微动,太子之位确立以来,他从未和太子有过私下接触,哪怕太子找上门来,他也借口不见。
  原因很简单,杜文籍觉得李文和更适合做一个谏臣,而不是一国之君。
  就像这一次,他最大的错误,并不是联合官员给皇上难堪,而是……立场。
  李文和的一折,把自己和百官捆绑在了一起,然后将明永皇帝推到了对立方向。
  这种行为在杜文籍看来,简直和找死无异。
  如果李文和不是明永皇帝的儿子,宁国的太子,怕是早已经被明永皇帝砍了好几回了。
  而太子李文和似乎还有话说,他再次伸手入怀,又摸出了一份折子。
  “儿臣还有一折,此折告刑部侍郎陈于修贪赃枉法,颠倒黑白,是非不分,蛊惑君心,祸国殃民……”
  “够了。”
  “父皇……”
  “够了!给朕闭嘴!”明永皇帝猛地一拍桌案,将手中那份折子“啪——”地砸向了太子李文和,狠狠地拍在了他脸上。
  “父……父皇……”
  李文和睁大了眼睛,在和明永皇帝对上眼之后,他心中猛然一寒,浑身冒出了细密的冷汗。
  遭了,这次过了……
  李文和心中哀叹。